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苦艾对伯氏疟原虫的抗疟实验研究



全 文 :[论  著]
苦艾对伯氏疟原虫的抗疟实验研究
许琴英1 ,唐卉2 ,曾锦芬2 ,唐首丹2
摘要:目的 观察苦艾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的疗效。  方法 按“四天抑制法”的 d0 感染 , d0~ d3 给药 , 每天 1
次 , d4 涂薄血膜检查 ,并计算每天存活率及 d4 减虫率。  结果 不同浓度苦艾组疟鼠累积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 ,
0.30g/ml组与 0.45g/ 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苦艾(0.30g/ ml和 0.45g/ml)组的 d4 减虫率与对照组相比差
异有显著性;苦艾(0.15g/ml)组的 d4减虫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苦艾(0.30g/ml与 0.45g/ ml)能较
好抑制伯氏疟原虫的生长 , 对小鼠的存活状况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苦艾;伯氏疟原虫;KM 小鼠
中图分类号:R3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27(2006)10-1782-02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wormwood on mice infected with Plasmdium beighei.XU Qin-ying , TANG Hui ,
ZENG Jin-fen , et al.(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 Zhanjiang 524023 , Guangdong , 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wormwood in mice infected with Plasmodium berghei. Methods
 Groups of mice infected with P.Berghei were treated with oral wormwood of three concentrations(0.15g/ml , 0.30g/ml and 0.
45g/ml)daily based on“4-day suppress assay”for a period of four days.Thin blood smears were made and examined after stained
with Giemsa stain.The daily survival rate of mice and parasite reduction rate four day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 the accumulated survival rate of mice in wormwood group(0.30g/ml and 0.45g/ml)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0.05);Wormwoo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0.30g/ml and 0.45g/ml wa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than that of worm-
woo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0.15g/ ml.Th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ti-malaria effect was observed in wormwood group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0.15g/ml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Conclusion Wormwoo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0.30g/ml
and 0.45g/ ml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malaria parasites and enhance the survival of mice infected with P.Berghei.
Key words:Wormwood;P.Berge;Mice
  我国传统医学和民间验方中记载可用于抗疟中药种类很
多 ,治疗疟疾的药物如奎宁 、常山碱及青蒿素 ,都是从药用植物
中提取的 ,其作用是抑制红内原虫的生长发育 , 亦即能控制疟
疾的临床发作[ 1] 。但近年来疟原虫对这些抗疟药物产生耐药
性 ,并且对恶性疟治疗复燃率较高 , 药效也开始有所下降[ 2] 。
苦艾为菊科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 , 全国
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3] 。本实验单方使用苦艾 ,以伯氏疟原虫
感染小鼠为动物模型 ,旨在探索其抗疟作用并为下一步阐述其
抗疟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从药材市场购回人工栽培的苦艾 ,经过鉴定 , 将苦
艾粉碎后放入玻璃瓶中存放;昆明种小鼠由广东医学院动物中
心提供。P.Bberghei疟原虫由广东药学院江钢锋教授惠赠。
1.2 方法
1.2.1 称取苦艾粉 40g , 放入 1 000ml烧杯中 , 在电炉上加热至
沸腾 , 蒸馏后过滤得滤液 130ml , 配成生药浓度为 0.15g/ ml 、
0.30g/ml和 0.45g/ml。生药冷却后装入灭菌药瓶 , 置 4℃冰箱
备用。
1.2.2 称取体重 21~ 23g 健康昆明种小鼠 40 只 , 每只小鼠腹
腔接种 2×107个伯氏疟原虫 , 随机分为蛋白对照组及苦艾浓
度为 0.15g/ml 、0.30g/ml 和 0.45g/ml组 , 每组 10 只 , 小鼠饲养
于28℃,相对湿度 60%的动物饲养室中 , 给予标准鼠饲料 , 饮
用自来水。接种后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 4d 抑制性
试验” [ 4] ,即感染后当天(d0)灌胃给药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
胃 , 5ml/只 ,连续 4d。停药后取尾静脉血作薄血膜 , 姬氏染色后
镜检。
2 结果
2.1 小鼠的 6d存活率 , 见图 1。
图 1 对照组和不同浓度治疗组小鼠存活率比较
Fig 1 Compare with days of post-infection and percent survival a-
mong control group and mice treated with wormwood
2.2 苦艾不同剂量(0.15g/ml 、0.30g/ml、0.45g/ml)的治疗组疟
1782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Vol.6 No.10 October 2006  中国热带医学 2006年第 6卷第 10期
繱基金项目:广东医学院学生课外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编号:04ZF020)
作者单位:1.广东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广东 湛江 524023; 2.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02级 ,广东 湛江 524023.
作者简介:许琴英(1974 ~),讲师 ,医学硕士.
原虫感染和减虫率比较 ,见表 1。
减虫率=(1-治疗组被感染红细胞率对照组被感染红细胞率)×100%
表 1 苦艾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的疗效比较
Table 1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Wormwood against P.Berghei in mice
组别
Group
浓度(g/ml)
Concentration
d4小鼠被感染
红细胞(‰)
Of infected
RBC in mice
on d4(x ±s)
d4 减虫率(%)
Reduction
rate of
parasitemia
on d4(%)
生理盐水(对照)
5ml/d×4d 291.6±184.60 0
苦艾 0.15g/ml×
5ml/d×4d 0.75 236.2±147.53 19﹡
苦艾 0.30g/ml×
5ml/d×4d 1.5 129.05±78.38 56﹡﹡
苦艾 0.45g/ml×5ml/ d×4d 2.25 151.30±85.02 48﹡﹡﹡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 >0.05 ,﹡﹡ 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
与对照组比较 , P <0.05 , ﹡﹡ 与﹡﹡﹡ 比较 , P>0.05。
Note:﹡P >0.05;﹡﹡P <0.05 , ﹡﹡﹡P <0.05 , compare with control;﹡﹡compare with﹡﹡﹡ , P >0.05.
3 讨论
疟疾迄今仍是重要虫媒传染病之一 , 在世界范围内 107 个
国家中 , 有 18 亿人口受到疟疾威胁 , 每年死于疟疾的患者约
250 万人 , 主要为恶性疟。自 60年代初世界各主要疟疾流行区
不断出现耐氯喹恶性疟原虫株 , 至 70 年代氯喹在恶性疟的治
疗中已停止使用[ 5] 。目前在恶性疟流行区其他抗疟药物亦相
继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使疟疾的防治更困难。另外 , 由于
疟疾的流行多在于一些经济 、卫生条件较为落后的亚非拉地
区 ,中药以其良好的药效及低廉的成本可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
治疗方法。
苦艾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 , 性温 , 味辛 , 归肝 , 脾 , 肾经 。
主治散寒止痛 ,温经止血[ 3] 。中国人几千年前就懂得提炼苦艾
的有效成分(苦艾素)用于治疗疟疾 ,但此方法已失传很久。此
次实验为探索苦艾成为抗疟药打下一定的基础。由图 1 提示 ,
使用了苦艾治疗 ,当生药浓度为 0.15g/ml , 小鼠的生存率改善
无统计学意义 , 当生药浓度为 0.30g/ml和 0.45g/ml对疟鼠的
生存率有明显改善 ,但提高生药浓度对小鼠的生存率改善无统
计学意义。
由表 1 可见 , 苦艾(0.30g/ ml , 0.45g/ ml)组与对照组比较 ,
d4 减虫率明显提高 ,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提示在
此生药浓度下 , 苦艾有抗疟作用;但 0.30g/ml 组的减虫率比
0.45g/ml组略有提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苦艾
(0.15g/ml)组与对照组比较 , d4 减虫率有提高 , 但无统计学意
义(P >0.05)。提示苦艾生药浓度 0.30g/ ml时对伯氏疟原虫
的红内期的发育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表明 ,不同浓度的苦艾水煎剂对伯氏疟原虫的红内
期发育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抗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赵灿熙 ,雷颖 ,吴艳 ,等.菊花乙醇提取物抗疟效应实验研究(一)
[ J].华中医学杂志 , 1997 , 21(1):26~ 27.
[ 2] 黄双路 ,蒋智清.威灵仙提取方法与抗疟作用研究[ J] .海峡药学 ,
2001 , 13-4:22~ 24.
[ 3] 郑虎占 ,董泽宏, 佘靖 ,主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二卷[M] .第
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 , 1997 ,1330.
[ 4] Peters W , Portus JH , Robinson BL.The chemotherapy of redent malaria[ J]
.Ann Trop Med Parasit , 1975 ,69:155~ 160.
[ 5] Dietrich M.Prophylaxe und Therpie der Malariastand 1983 [ J] .Dtsch
Areztebl B, 1983 , 80:35.
收稿日期:2006-06-29
(上接第 1774页)
查显示 ,其 18.25%与 17.92%感染率非常接近 , 说明调查地区
棘球绦虫虫卵对环境的污染依然存在。本次调查获得的包虫
感率与患病率间存在较大差距 ,是否与血清学检测方法特异性
不足有关值得探讨 ,另外 , 可能与调查在随机人群进行 、人群未
包含牧民 、调查对象缺乏针对性有关。
3.2 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发现 ,成年人 、女性特别是家庭妇女
的血清包虫抗体阳性率高于同类分组的其它人群 ,此结果与何
多龙[ 7 , 8]等所做的青海包虫病调查结果相符 , 但多因素回归分
析证实 , 只有农民职业者易感包虫的危险性是其他职业人的
2.921 ,不同年龄 、性别人群间易感包虫的风险相同。提示在调
查地区 ,人群因生产之需密切接触棘球绦虫虫卵污染物品和环
境 、频繁受其感染可能是导致人体血清特异性抗体持续存留的
原因。调查还发现汉族的血清包虫抗体阳性率高于回族和白
族 ,该结果与其它省的调查结果类似[ 9] , 但回归分析未发现云
南不同民族人群间易感包虫的风险存有差异。
3.3 在滇西开展的此次包虫患病和感染调查 , 再次确认了该
地区存在包虫病的实事 ,是全面掌握云南包虫病流行范围和程
度的基础工作 ,为有效遏制包虫病流行提供了科学数据。
参考文献:
[ 1] 尹伯约.人体包虫病[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72 , 40.
[ 2] 蒋次鹏.我国包虫病流行近况[ J] .地方病通报 , 2002 , 17(3):77~
79.
[ 3] 庞颜坤.云南省 1981~ 2001年包虫病资料分析[ J].中国寄生虫病
防治杂志, 2004, 17(4):238~ 240.
[ 4]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 J] .江西医药 , 2004 , 39
(suppl):89~ 91.
[ 5] 黄德生 ,解天珍 ,郭正.云南省中越边境地区人兽共染寄生虫种类
初探[ 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 1994 ,2(2):56~ 58.
[ 6] 张炳翔 ,张莉莉 ,杨洪模.云南省包虫病调查[ J] .中国人兽共患病
杂志 , 1997 ,13(4):66.
[ 7] 何多龙 ,王虎.青海省泽库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评价报告[ J] .地方
病通报 , 2001, 16(4):36~ 38.
[ 8] 王虎 ,马淑梅 ,曹得苹 ,等.青南高原人群包虫病的调查研究[ J]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2000 , 13(1):37~ 40.
[ 9] 孟伟,谢红兵 ,哈力 ,等.昌吉包虫病回顾性调查报告[ J] .地方病
通报 , 2005 ,20(1):39.
收稿日期:2006-06-02
1783中国热带医学 2006年第 6卷第 10期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Vol.6 No.10 October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