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草兰白绢病的初步研究



全 文 :第 0 2卷 第 4期
199年 2 1月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CH N E IS E J OU RN AL OF T R OP IC ALCR OS P
Vo l
.
0 2N o
.
4
D e C
.
19 9
香草兰白绢病的初步研究
黄根深 刘爱勤 张翠玲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 海南 兴隆 57 15 3) 3
摘要 根据香草兰白绢病的症状 ,病原菌的形态 、 培养性状和 寄主范围 , 将该菌鉴定为齐整小
菌核菌 ( sc le or :`娜 rD价“ : ac 。 ) . 菌核净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 在室内 , 有效浓度等于或大于
10 叱m/ L 可抑制病菌生长 ; 苗期病害防治 , 有效浓度为 5 0 叱 /呱 , 防治效果达 89 . 7 % 。
关键词 香草兰 白绢病 杀菌剂
中图法分类号 5 75 3 . 9 54 3.2 科
香草兰 ( v an 边a p aln 如il a ) 白绢病是香草兰的重要病害之一 , 在海南省万宁 、 保亭等市
县香草兰种植区广泛发生 。 该病在兴隆地区全年均可发生 , 特别是在雨季 , 雨水多 , 湿度大 ,
病害严重 。 在苗圃中 , 由于植株密植 、湿度较大 , 白绢病较易发病且发病严重 , 造成种苗大量
死亡 。 目前国外关于此病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 国内张开明等 , 初步认为该病原物为齐整小菌
核菌 (反 le or it um or 价 i : ac 。 ) ,但对该病的防治未作进一步的研究 1[] 。 笔者对该病的田间发
生危害情况 , 病原物形态 , 寄主范围等进行几年的观察和研究 , 并进行菌核净对病菌的毒力
测定和苗期病害防治试验 , 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菌种的分离和培养
病害样本取 自本所香草兰苗圃的病株 , 用 P D A 培养基分离培养 , 遵照柯赫准则 , 分离
到致病菌种 , 将致病菌种移入 P D A 斜面 , 2 8一 3 0 ℃培养 , 备用 。
1
.
2 病菌形态及培养性状观察
将直径为 6 m m 的菌饼放在含有 PD A 的直径为 9 c m 培养皿中央 , 置于 2 8 ~ 3 0 ℃下培
养 , 观察菌丝生长状况及菌核的形成 、 颜色变化及其形状 , 测量 5 0 粒菌核的大小 , 用显微镜
观察菌核内部细胞的形状 。
1
.
3 寄主范围测定
供试作物有黄瓜 ( C uc um is : 以动us ) 、 茄子 ( so lan um len 肠哪 an ) 、 番茄 ( ` ” op e sr ic o en 。 -
e o le n : u。 ) 、 豆角 ( Vign a u 飞笋记 u l以 a ) 和辣椒 ( `甲 s ic um aun
u m ) 等 5 种 。每种作物 1 5 株或
6 个果实 。 供接种植株为盆栽小苗 , 株龄为第 2 片真叶 , 采用刺伤和无伤接种方法 , 在植株
的茎基部贴上在 P D A 上培养 7 d ,直径 6 ~ 的菌丝块 , 以湿润棉团保湿 72 h
。 果实接种采
用同样的接种方法将菌丝块贴于果上 , 其中黄瓜 、 茄子 2 个接种点 , 番茄 、 辣椒 1 个接种点 。
对照接无菌培养基 。 接种寄主在常温下培育 3一 7 d , 观察并记录其发病情况 。
收稿 日期 : 19 9 8一 0 8 一 2 8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2 0卷
1
.
4菌核净药效试验
1
.
4
.
1室内药效试验 将定量 5 (m L)不同浓度的 0 4%菌核净 WP (浙江温州鹿城植保化学
厂 , 农药浓度为有效浓度 ) 分别与定量 ( 4 5 m L ) 培养基混合 , 摇匀后分装到直径为 9 。 m 的
3 个培养皿中 , 待其凝固 。 用经灭菌的直径为 6 m m 的玻璃管打孔器切取在 P D A 上培养 7 d
的菌丝块 , 并移植于凝固的含药剂的培养基中央 , 置于 2 8 ~ 3 0 ℃下培养 。 对照加无菌水 。 培
养到第 3 天检查各处理菌的生长情况 , 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 取平均值 , 比较不 同浓
度菌核净的抑菌效果 。
抑菌率 二 对照组菌落直径 一处理组菌落直径 X 1 0 0 %
1
.
4
.
2 苗期防治试验 设有效浓度分别为 Z o o p州mL , 4 0 0 p酬m L 和 5。。 p创m L 的菌核
净 W P 3 个处理 , 每处理 5 个重复 , 每重复 10 株苗 。 试验苗均为从大田健康植株上割下的
具有 5 个节并带有 5 片叶的插条 , 用病园土壤盆栽育苗 。 育苗前先用一定浓度的菌核净处
理土壤 (每 k g 土壤淋 2 0 0 m L 药剂 ) , 育苗后每株淋同样浓度的菌核净 Z O 0 mL , 隔 10 d
每株苗再淋 2 0 0 m L 。 对照每次淋等量清水 。 停止淋药后 1 个月调查发病情况 , 计算发病率
及防治效果 。
发病率 = 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 X 1 0 0 %
防效 二 对照 区发病率 一处理 区发病率 x 10 0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病原菌的鉴定
2
.
1
.
1 病害症状 在兴隆地区 , 当地面附近湿度大时 , 与地面覆盖物接触的香草兰根 、 蔓 、 叶
和英果便受到病菌浸染而发病 。 病部初呈淡褐色 , 后逐渐变为深褐色 , 并腐烂 。 病部表面着
生一层 白色菌丝体 , 呈辐射状 , 后期菌丝集结形成菌核 。 菌核球形 、 扁球形或不规则形 , 初为
白色 , 渐变为黄色 、 黄褐色至黑褐色 。 1 片叶上可形成菌核 5 0 ~ 8 0 粒 , 多的可达 10 0 粒以上 。
2
.
1
.
2 培养性状 病菌在 P DA 上培养 , 菌丝 白色 , 有分隔 , 分枝不成直角 。 菌落圆形 , 培养 3 d
菌丝布满整个培养皿 ;培养 4 d , 开始形成 白色菌核 ; 培养 6 d , 菌核变为黄色至黄褐色 ;培
养 g d , 菌核变为黑褐色 。 菌核表生 , 球形 、 扁球形或不规则形 , 直径 1 . 0 一 2 . 0 m m , 表面光滑 ,
有光泽 , 内部白色 , 细胞多角形 , 呈拟薄壁组织 。 每一培养皿内可形成菌核 1 5 0 ~ 2 0 0 粒 。
2
.
1
.
3 致病性测定 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 , 刺伤和无伤接种 , 病菌都能浸染黄瓜 、 豆角 、 茄
子 、 番茄和辣椒 。 接种幼苗的茎基 , 初为淡褐色 , 后呈暗褐色 , 病斑扩大后可环绕茎基 , 并引
起幼苗倒伏或萎蔫 。 病部着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 , 后期产生大量球状或扁球状菌核 。 用病菌
接种果实 , 第 3 天开始发病 , 发病部位软腐 , 后期整个果实腐烂 , 表面着生白色绢丝状菌丝
体和大量菌核 。 所有对照不发病 (表 l ) 。
2
.
2 菌核净药效试验结果
2
.
2
.
1 室内药效试验结果 室内药效试验结果 , 菌核净浓度大于或等于 l o o p创m L , 抑菌率
达 1 0 0 % : 浓度低于 1 0 o p创mL , 抑菌效果随药剂浓度降低而下降 (表 2 ) 。
4期 黄根深等 :香草兰白绢病的初步研究
表 l 不同作物幼苗和果实接种白绢病的试验结果 表 2菌核净室内抑菌效果
接种
寄主 部 位
接种 方 法 供试药剂浓度 菌落平均直径 抑菌率
无伤接种发病率
( % )
刺伤 接 种 发病 率
( % )
(“岁献 )( e二 )( % )
茎基
6 1
.
5
2 8
.
7
6 7
.
4
9 5
.
0
0 525果实
6 6
.
7
0 0 1
茎基 86 . 7
果实 0 0 1
0 0 1
10 0
0 0 1
10 0
0 0 1
10 0
10 0
10 0
助撇靓翻杆
. 2. 2 2苗期防治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 ,
香草兰白绢病的发生 , 防效为 89 . 7 % ;
差 (表 3 ) 。
C K 7 0
.
0
香草兰苗期淋 s o p酬mL 的菌核净 , 可较好地控制
其次是 400 p以mL , 防效为 65 . 5 % ; 低浓度的防效
表 3 菌核净苗期防治效果试验结果
用平均发病率进行生物统计 , 淋菌核净
50 , 酬m L 处理与对照 比较 , l p l=5 . 24 > 2 . 58 ,
有极显著差异 ;淋菌核净 40 p以mL 处理与对
照比较 , l p =l 3 . o > .2 58, 有极显著差异 ;淋菌
核净 Zo p酬m L 处理与对照 比较 , ! p l=l . 0 <
1
.
9 6, 差异不显著 。
供试浓度 调查 发病 平均发病率
( p岁坛 L ) 株数 株数 (% )
防 效
(% )
5 00 5 0 3 6 8 9
.
7
65
.
5
2 7
.
6
420402
3 结果与讨论 C K 5 0 2 9 5 8
根据香草兰白绢病引致病害的症状 , 菌体形态 , 菌核色泽 、 形态 、 大小 , 内部的细胞形状 ,
培养形状及其寄主 范围 , 参照文献 [2] 对白绢病病菌及其所致病害症状的描述 , 将兴隆地区
香草兰白绢病病菌鉴定为齐整小菌核菌 ( cS le or t iu m or 价i : cQ 。 ) 。
菌核净是用于防治各种作物菌核病的新亚胺类杀菌剂 , 在 田间使用浓度一般为 4 00 -
s o
p创mL , 防治效果为 85 % 一% . 7 % 13 。 试验结果表明 ,菌核净对香草兰白绢病有较好的防
效 。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 菌核净的有效浓度大于或等于 l o p酬mL , 可抑制病菌生长 ;
苗期防治试验结果表 明 , 菌核净有效浓度为 s o p酬mL , 淋药 3 次 , 防效可达 89 . 7 % , 对香
草兰生长无不良影响 。 其它杀菌剂的防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致谢 : 张开明研究员审阅文稿 , 并提供菌核净 , 特此致谢 。
5 2热 带 作 物 学 报
参 考 文 献
20 卷
1张开明 , 文衍堂 , 李德威 , 等 .海南香草兰病害调查初报 .热带作物科技 , 1993 ( 3 ) : 17 ~l 9
2 魏景超 .真菌鉴定手册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7 9 . 6 4 7 ~ 64 8
3 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 .植物医生手册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 4 . 741 ~ , 4 2
V助 U】a s , 击的 Bil咖
H u an g eG
n s h e n il u Ai q i n g hZ
a n g Cu i li n g
T r o Pi e al S Pi e e a dn B
e v e
agr
e C or Ps R e s e acr h I
n ist ut t e
,
C ATA S
,
Wan
n i lg
,
H ia n an
,
5 7 17 3 7 )
A bs t r a c t A
e
au
s al a罗 n t wa s i s o la t e d for m v a n i la (矛匆乙让王。 P如如祠 i fln i e t e d iw ht v耐 ll a
s o u ht e m b l ihg t
a n d id e n t i if e d as 二 le or ri , or价 11 s ac e ac e o记 i n g to i t s 盯帅 ot m s, e o l o叮
mo rP h
o l o盯 , e u l t u alr e h a ar e t e sr a n d h o s t ar n罗 5 . hT e e o咖1 ief e i e cn y t e s t o f het fu n ig e id e ,
d im e ht ac h l o n
, s how
e d ht a t t h e phat
o罗 n g or wt h w as ihn ib i t e d w h e n 叩 lP i e d iw ht ht i s e h e m i -
e al a t a art
e o f 10 m g /血 a . i . or m o er . hT e e o n otr l P e cr e n at g e w as u p ot 89 . 7 % w h e n
aP p l i
e d at a ar t
e
of 50 m g / m l
a
.
i
.
at ht e n u sr e耳 s t ag e o f v a in la .
K e y wo
r ds Van i l l
a P
lan 如 l她 s o u ht e m b l ihg t fu ign e i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