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甜叶菊斑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全 文 :文章编号:1672-6197(2005)03-0092-04
甜叶菊斑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马汇泉 , 王光华
(山东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 淄博 255049)
摘 要:甜叶菊斑枯病病原菌经鉴定为 Septoria steviae Ishiba Yokoyama et Tani.,病菌分离菌
株生长慢 ,在 8种不同培养基上生长速度 、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的能力相差很大.光照
对菌体产孢影响显著 ,但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降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葡萄糖的含
量 ,菌体生长慢 ,但可提高单位面积菌体产孢量.微量元素硼在一定范围内有促进产孢的作用.
菌体在 pH值 3 ~ 10范围内均可生长 ,生长最适 pH 值是 5.0 ~ 6.0.
关键词:甜叶菊;斑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ic
agent of steviae leaf spot disease
MA Hui-quan , WANG Guang-hua
(School o f Life Science ,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Zibo 255049 , China)
Abstract:Taxonomy identification suggests that the pathogenic agent of steviae leaf spo t disease
in Heilongjian province is Septo ria steviae Ishiba Yokoyama et.Tani.It grew slow ly.Its g row th
ratio and the y ield of pycnidium and conidia dif fered g reat ly under 8 different culture media.The
y ield of conidia was af fected significant ly by illumination , but not the grow th ratio of mycelium
was.Reducing the g lucose content of the PDA culture medium , it s mycelium grew more slow ly ,
but the yield of conidia in unit area could be promoted.Boron , as a microelement , could promote
the yield of conidia in certain density.This fungus could live in pH 3-10 condit ion.But the opti-
mal g row th condition is pH 5.0-6.0.
Key words:steviae;leaf spot disease;Septoria steviae Ishiba Yokoyama et.Tani;biologlcal char-
acteristic
甜叶菊斑枯病为危害甜叶菊生产的主要病害 ,[ 1]目前的研究水平还是很不够的.国外只对该病原
菌进行了描述记载 , [ 2-4] 国内也仅对该病害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 ,且记载的病原菌与国外报道的不
同.[ 5]药剂防治由于农药残留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 生产上应用受到限制.[ 6]为此 , 探讨甜叶菊斑枯病病
收稿日期:2004-03-15
作者简介:马汇泉(1962-),男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 19 卷 第 3 期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Vol.19 No.32005 年 5 月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 gy(Sci & Tech)         May 2005
DOI :10.13367/j.cnki.sdgc.2005.03.023
菌的生物学特性 ,为我国甜叶菊斑枯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安全 、经济 、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 ,将对我
国甜叶菊栽培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明确病菌致病过程特别是侵入前阶段在叶面的生物学特点以及环境条件对病菌生长和产孢的影
响 ,对选择适宜的生物防治机制及相应的生物防治菌 ,实施叶部病害生物防治尤为重要.探讨我国甜叶
菊斑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是开展生物防治研究的前提.鉴于上述情况 ,本项研究对甜叶菊斑枯病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的分离 、纯化
利用稀释分离法分离病原菌 ,将分离得到的菌种及时移植于新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斜面培
养基上 ,在 25℃荧光灯下培养 15d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单孢子分离纯化 ,获得纯化的菌种.利用喷雾
接种法将纯化的病菌接种证病 ,进行恒温培养.
1.2 环境因素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1)环境因素控制 供试培养基分别为 PDA 、燕麦片培养基 、寄主煎汁 、菠菜煎汁培养基(含 100g/L
鲜叶)、葡萄糖酵母浸膏培养基 、Richard培养基 、Czapek 培养基 、小麦颖枯菌培养基.
用Na2HPO4·2H2O和柠檬酸 、硼酸-KCl和 NaOH 配制成不同 pH 值梯度的 PDA缓冲培养基.利
用人工气候箱做如下处理 ,光照培养 ,光照-黑暗交替培养 ,全黑暗培养 ,照明灯为荧光灯.制作含有不
同量葡萄糖的 PDA平板培养基.在 PDA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硼砂 ,灭菌后制备成平板.
2)测定方法 将分离得到的斑枯病菌株取2mm大小一致的菌块 ,分别置于不同的供试培养基平板
上 ,每处理 3皿 ,每皿 3块.放在 25℃温箱中 ,荧光灯照射培养.15d后测量菌落大小及产孢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病原菌在供试的 8种培养基上 ,菌丝生长快慢差异很大.在 PDA 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快 ,15d后菌落
直径是 11.9mm.在燕麦 、寄主煎汁和菠菜煎汁培养基上生长次之 ,而在 Richard ,Czapek 和颖枯菌培养
基上生长不好 ,见表 1.
供试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分生孢子器以及分生孢子的能力相差很大 ,在供试的 8种培养基上
都能形成分生孢子器 ,但在 Richard ,Czapek和颖枯菌培养基上不产生分生孢子 ,在其余 5种培养基上能
产生分生孢子.
表 1 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
供试培养基 菌落直径/mm 差异显著性(5%)
寄主煎汁 7.5 a
菠菜煎汁 8.7 a
燕麦片 9.1 a
PDA 11.9 b
Richard 5.8 ac
Czapek 5.3 ac
小麦颖枯菌培养基 6.9 ac
  菌株在寄主煎汁 、菠菜煎汁 、燕麦片 、PDA和葡萄糖酵母浸膏培养基上的产孢量 ,以在燕麦片培养
基上产孢量最大 ,其次是寄主煎汁 ,在葡萄糖酵母浸膏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小.若以菌块单位面积的产孢
量来衡量 ,则寄主煎汁培养基上的产孢量为大 ,见表 2.
93第 3 期            马汇泉 ,等:甜叶菊斑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表 2 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产孢量
培养基 菌落平均产孢量/个(×105) 菌落平均直径/mm 菌落平均面积/mm2 面积平均产孢量/个·mm -2(×104)
葡萄糖酵母浸膏 9.7a 7.4a 43.0a 2.3a
PDA 36.0b 11.9b 111.2b 3.2a
菠菜煎汁 59.0c 8.7ac 59.4ac 10.0b
寄主煎汁 790.0d 7.5ac 44.2ac 180.0c
燕麦片 820.0e 9.1ac 65.0ac 130.0d
  可见病原菌在天然培养基上的产孢要比半组合培养基上好 ,而在组合培养基上则不产孢 ,这可能与
图 1 酸碱度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该病原菌对营养的特殊要求有关.
2.2 pH值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甜叶菊斑枯病菌菌株在 pH 值 3 ~ 10范围内都
能生长.生长的适宜 pH 值范围是 4.0 ~ 7.0 ,最适
pH值是 5.0.在酸性范围内随着 pH 值增加 ,菌丝生
长速度加快 ,在碱性范围内则正相反 ,见图 1.从图
中菌株生长的趋势可以看出此病菌是喜酸性的真
菌.
2.3 光照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甜叶菊斑枯病菌菌丝生长与光照无关 ,但菌株
产孢在不同培养基上对光的要求不同 ,光照与光暗
交替处理的产孢量没有差别.在全黑暗培养条件
下 ,菌株在 PDA 培养基上不产生孢子 ,镜检压碎分
生孢子器涌出粘稠状的原生质;在寄主煎汁培养基
上 ,虽能产孢但量小 ,见表 3 ,由此可见光照对病原菌的产孢影响显著.
表 3 光照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培养基 光照处理 菌落直径/mm 单个菌落平均产孢量/个(×106)
光 12.2a 4.2a
PDA 光—暗 12.2a 3.8a
暗 12.0a 0b
光 7.6b 72.0c
寄主煎汁 光—暗 7.7b 72.0c
暗 7.8b 42.0d
2.4 葡萄糖含量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甜叶菊斑枯病病菌在不含葡萄糖或含量低的 PDA 培养基上 ,菌丝生长缓慢 ,但单位面积产孢量却
很大 ,见表 4.可见低营养虽不利于菌体的营养生长 ,但有利于生殖生长.随着葡萄糖浓度逐渐增加 ,菌
体营养生长速度也逐渐加快 ,但产孢量反而减少.从菌落表面出现孢子角的数量就能明显地看出这一现
象 ,为此在试验中为了扩大产孢量 ,可以先将病菌移植在高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进行营养生长 ,然后再
移植到低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殖生长.
表 4 不同葡萄糖含量对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葡萄糖
含量/ g·L-1 菌落直径/mm 菌落面积/mm
2
单个菌落平均
产孢量/个(×106)
菌落单位面积平均
产孢量/个·mm-2(×103)
0 5.3a 22.1a 4.1a 190.0a
5 8.5b 56.7b 5.4a 96.0b
10 10.0c 78.5c 4.6a 59.0c
15 10.1c 80.1d 4.1a 51.0c
20 12.3d 118.8e 1.0b 8.4d
94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2005 年 
2.5 硼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在做不同 pH 值对病菌菌丝生长试验时 ,发现菌株在用硼酸 —KCl和 NaOH 配制成的 pH 值为 9.0
和 10.0的 PDA培养基上能够产孢且形成肉眼可见的大量分生孢子角 ,而在用 Na2HPO4·2H2O 和柠檬
酸配制成的培养基上不产孢或很少.故设计了硼含量对病菌菌丝生长及产孢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硼对
病菌的生长及产孢量都有影响 ,尤其对产孢量影响更大.其中以硼含量 5 ~ 50μg/mL 培养基上的菌落直
径接近对照 ,而产孢量则明显高于对照 ,尤其含量 5 ~ 15μg/mL 的产孢量高出对照 3 ~ 5倍.当硼的浓度
增大到 60μg/mL 时 ,菌丝生长及产孢量均显著地受到抑制;当达到 90μg/mL 时 ,菌体停止生长和发育.
可见硼不仅在植物体上能促进性器官的形成和发育 ,对病原微生物也有促进生殖生长的作用 ,见表 5.
表 5 硼对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硼含量/μg·mL-1 菌落平均直径/mm 单个菌落平均产孢量/个(×105)
0(ck) 11.5a 36.0a
5 10.3a 165.0b
10 9.3b 135.0b
15 9.8b 121.0b
20 9.4b 89.0c
30 9.4b 80.0c
40 9.8b 70.0c
50 9.1b 65.0c
60 7.9c 30.0d
70 4.2d 2.8e
3 讨 论
甜叶菊斑枯病病菌在 PDA 培养基上 ,需要光照才能产生孢子 ,但在寄主煎汁培养基上 ,即使全黑暗
条件下也能产孢.在 PDA 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 ,在寄主煎汁和燕麦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菌株在
PDA 培养基上的产孢量与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和微量元素硼的含量有关.当葡萄糖含量低时 ,虽不利
于菌体生长 ,但明显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孢量 ,有利于菌体的生殖生长.微量元素硼在一定范围内显
著地提高了病菌的产孢量.可见硼可以促进甜叶菊斑枯病病菌繁殖器官的发育 ,提高产孢量.甜叶菊
斑枯病病菌的菌株生长的最适 pH 值为 5.0 ~ 6.0.光照对菌丝生长无影响 ,病原菌在液体培养基里生
长不良.
参考文献:
[ 1] 刘永正.甜叶菊斑枯病观察与药剂防治[ J] .浙江亚热带作物研究通讯 , 1984 ,(1):36-39.
[ 2] 石破知加子 ,谷利一 ,林登.Septoria sp.に起因するステビアの斑点性病害[ J] .日本植物病理学会报 , 1980 , 46(1):96.
[ 3] 石破知加子 ,横山立电夫 ,谷利一.Septoria steviaeに起因するステビアの斑点病[ J] .日本植物病理学会报 , 1982 , 48(1):34-43.
[ 4] Chang K F , How ard R J ,Gaudiel R G.First report of stevia as host of Sclerot in ia sclerotiorum[ J] .Plant Disease , 1997 , 81(3):311.
[ 5] 王光华 ,马汇泉.甜叶菊斑枯病病原研究[ J] .植物病理学报 , 1995 , 25(4):366.
[ 6] 王光华 ,辛惠普.甜叶菊斑枯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J] .中国糖料 , 1997 ,(3):13-16.
95第 3 期            马汇泉 ,等:甜叶菊斑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