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菊花脑嫩茎叶的化学成分



全 文 :菊花脑嫩茎叶的化学成分
杨念云1 ,任爱农1 ,胡万春2 ,钱士辉1 ,段金廒1 ,田丽娟3
(1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 南京 210028;2江西吉安市人民医院 ,吉安 343000;3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210009)
【摘 要】 目的:对菊花脑的嫩茎叶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应用多种柱层析法分离菊花脑的化学成
分 ,并采用波谱学分析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菊花脑中分离得到 12 个化合物 ,即正二十六烷酸 、β-谷甾醇 、熊
果酸 、金圣草黄素 、木犀草素 、咖啡酸 、胡萝卜苷 、金圣草黄素-7-O-β-D-葡萄糖苷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蒙
花苷 、芦丁 、硝酸钾。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菊花脑;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中图分类号】 R284.1;R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48(2005)05-0402-03
  菊花脑药材是菊科(Compsitae)植物菊花脑
(Dendranthema nankingense)的干燥嫩茎叶。菊花脑
为江苏地产药材 ,味苦 、辛 ,性凉;功能清热解毒 ,疏
风平肝;主治风火赤眼 、鼻炎 、咽喉肿痛 、支气管炎 、
疮疖肿痛等。菊花脑的食用部分是嫩梢和叶 ,含有
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 、纤维素 、矿物质 、盐等 ,其中维
生素A和矿物质含量最为突出 ,另含有具防癌作
用的黄酮类和具特殊香味的挥发油芳香物质 。由
于其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 ,食用可清热解毒 、开胃
健脾 ,对防治流感 、流脑 、肝炎 、痢疾有非常好的作
用[ 1] 。
有关菊花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未
见报道。为研究开发江苏省这一地产地道药材 ,我
们对菊花脑的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了较系统的活性
筛选和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
菊花脑 8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相当
于1 mg 生药/mL)、氯仿萃取部分(相当于 1 mg 生
药/mL)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相当于 1 mg 生药/
mL)对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肺炎
球菌 、白色念珠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菊花脑
80%乙醇提取物(相当于 10 g 生药/kg)能显著降低
CCl4肝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的活性 。
从菊花脑的不同提取部位中 ,分离得到 12个化合
物 ,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学数据鉴定 ,并与文献对照 ,
证明其分别为正二十六烷酸(cerotic acid ,1)、β-谷
甾醇(β-sitosterol , 2)、熊果酸(ursolic acid ,3)、金圣
草黄素(chrysoeriol , 4)、木犀草素(luteolin , 5)、咖啡
酸(caffeic acid ,6)、胡萝卜苷(daucosterol ,7)、金圣草
黄素-7-O-β-D-萄糖苷(chrysoeriol-7-O-glucoside ,8)、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gluco-
side ,9)、蒙花苷(linarin , 10 )、芦丁(rutin ,11)、硝酸
钾(potassium nitrate ,12)。
1 仪器 、试剂及药材
XT-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 ,Nicolet Impact 410型
红外光谱仪(KBr 压片);NMR测定用 Brucker ACF-
300。柱层析用硅胶及高效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
厂);所用化学试剂为化学纯和分析纯。实验药材
经钱士辉副研究员鉴定为菊科植物菊花脑(Den-
dranthema nankingense)的干燥嫩茎叶。
2 提取与分离
菊花脑干燥全草 4 kg 粉碎后经 80%乙醇提
取 ,加热回流 2次 ,每次 3 h ,回收得到约 400 g 浸
膏 ,通过溶剂萃取 、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 ,分
离得到化合物 1(100 mg)、2(20 mg)、3(35 mg)、4(32
mg)、5(100mg)、6(15 mg)、7(28mg)、8(30mg)、9(60
mg)、10(40 mg)、11(33 mg)、12(1 000 mg)。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 白色粉末 , mp 88 ~ 90 ℃。 1H NMR(300
MHz , CDCl3)δ:2.26( t , J =7.0 Hz , 2H ,-CH2-COOH ), 1.59
402
【收稿日期】 2005-03-10  【*通讯作者】 Tel:025-85639644 E-mai l:nianyunyang@tom.cn
【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BK2001184)
学 报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05 ,36(5):402-404
(m , 2H ,-CH2-), 0.86(t , J=7.0Hz , 3H ,-CH3), ESI-MS 显示[ M
+H] +为411(100), 通过分析其1H NMR和 MS 数据 , 推断化
合物 1为正二十六烷酸。
化合物 2 白色针晶(乙酸乙酯),mp 135 ~ 138 ℃。易
溶于氯仿 、乙酸乙酯 , 难溶于甲醇。与对照品 β-谷甾醇共薄
层 , R f值与显色行为完全一致 , 故化合物 2 鉴定为 β-谷甾
醇。
化合物 3 白色粉末 , mp 285 ~ 287 ℃, 1H NMR(300
MHz , CDCl3)δ:5.25(m , 1H ,H-12), 3.22(m , 1H ,H-3), 1.25
(6H , s , 2×CH3), 1.07(6H , s , 2×CH3), 1.03(3H , s , CH3),
1.00(3H , s , CH3), 0.9l(3H , s , CH3);与熊果酸共薄层 , R f值与
显色情况完全一致 ,化合物 3 鉴定为熊果酸。
化合物 4 黄色粒状结晶(乙醇),mp 323~ 325 ℃, TLC
薄层板上喷 1% AlCl3乙醇溶液 , 显黄色。 1H NMR(300
MHz , DMSO-d6)δ:7.57(dd , J =8.5 , 2.5 Hz , 2H , H-2′, 6′),
6.95(d , J =8.5 Hz , 1H ,H-5′), 6.92(s , 1H , H-3), 652(d , J =
2.5 Hz , 1H , H-8 ), 6.19(d , J =2.5 Hz , 1H , H-6 ), 3.86(s ,
3H ,-OCH3), 13C NMR(75 MHz;DMSO-d6)δ:164.3 (C-2),
103.3(C-3), 182.0(C-4), 157.5(C-5), 99.0(C-6), 163.8(C-
7), 94.2(C-8), 161.6(C-9), 103.8(C-10), 120.5(C-1′), 110.3
(C-2′), 150.9(C-3′), 148.2(C-4′), 115.9(C-5′), 121.6(C-6′),
56.1(-OCH3);经与文献[ 2] 对照 ,化合物 4 与金圣草黄素的
波谱数据一致 ,故化合物 4 鉴定为金圣草黄素。
化合物 5 黄色粒状结晶(乙酸乙酯), mp 330 ~ 332
℃。易溶于乙酸乙酯 ,乙醇 , 甲醇。TLC 薄层板上喷 1%Al-
Cl3乙醇溶液 , 显黄色。 IR(KBr , cm-1)νmax:3 351 , 1 665 ,
1 610 , 1 502 , 1 451 , 1 181 , 842;1H NMR(300MHz , DMSO-d6)δ:
7.43(dd , J =8.5 , 2.5 Hz , 2H ,H-2′, 6′), 6.89(d , J =8.5 Hz ,
1H ,H-5′), 6.44(d , J =2.5 Hz , 1H , H-8 ), 6.67(s , 1H , H-3),
6.19(d , J =2.5 Hz , 1H ,H-6), 13C NMR(75 MHz;DMSO-d6)δ:
164.0(C-2), 103.0(C-3), 181.8(C-4), 157.4(C-5), 98.9(C-
6), 164.2(C-7), 93.9(C-8), 161.6(C-9), 103.8(C-10), 119.1
(C-1′), 113.5(C-2′), 149.8(C-3′), 145.8(C-4′), 116.1(C-5′),
121.6(C-6′);经与文献[ 2] 对照 , 化合物 5 与木犀草素的波
谱数据一致 ,故化合物 5 鉴定为木犀草素。
化合物 6 白色针状结晶(乙醇), mp 222~ 224 ℃。 IR
(KBr, cm-1)νmax:3 500 , 2 500(COOH), 1 639(C=O), 1 615 ,
15 216(Ar)。 1H NMR(CD3OD)δ:6.20(1H , d , J =16.5 Hz ,H-
2), 7.44(1H , d , J =16.5 Hz , H-3 )显示有反式烯烃存在 ,
6.78(1H , d , J=8.5 Hz , H-5′), 6.98(1H , dd , J =8.5 Hz , J =
2.0 Hz ,H-6′), 7.06(1H , d , J =2.0 Hz , H-2′)表示有苯环的
ABX系统。 EI-MS(m/ z):180[ M] + , 163[ M-OH] + , 136[ M-
COOH] +。经与文献[ 3] 对照 , 化合物 6 与咖啡酸的波谱数
据一致 ,化合物 6 鉴定为咖啡酸。
化合物 7 白色结晶性粉末(甲醇), mp 290 ~ 293 ℃
(分解), IR(KBr , cm-1)νmax:3 403 , 3 394 , 2 958 , 2 933 , 1 465 ,
1 379 , 1 333 , 1 165 , 1 105 , 1 074 , 1 023 , 与文献[ 4] 报道的胡
萝卜苷的红外光谱一致。化合物 7 与对照品胡萝卜苷共薄
层 , R f值与显色行为完全一致 , 故化合物 7 鉴定为胡萝卜
苷。
化合物 8 黄色粉末 ,mp 272~ 273 ℃, TLC 薄层板上喷
1%AlCl3乙醇溶液 , 显黄色。1H NMR(300MHz , DMSO-d6)δ:
7.57(dd , J =8.5 , 2.5 Hz , 2H ,H-2′, 6′), 6.97(d , J=8.5 Hz ,
1H ,H-5′), 6.88(d , J =2.5 Hz , 1H , H-8), 6.85(s , 1H ,H-3),
6.45(d , J =2.5 Hz , 1H ,H-6), 5.08(d , J =6.0Hz , 1H , H-1″),
13C NMR(75 MHz , DMSO-d6)δ:163.2(C-2), 103.3(C-3), 182.3
(C-4), 157.2(C-5), 99.7(C-6), 162.3 (C-7), 95.0(C-8),
161.3(C-9), 105.6(C-10), 120.8(C-1′), 110.5(C-2′), 151.7
(C-3′), 148.0(C-4′), 116.4(C-5′), 121.1(C-6′), 100.1(C-1″),
73.3(C-2″), 76.6(C-3″), 69.8(C-4″), 77.5(C-5″), 60.8(C-6″),
56.2(-OCH3);经与文献[ 2] 对照 , 化合物 8 与金圣草黄素-
7-O-葡萄糖苷的波谱数据一致 , 故化合物 8 鉴定为金圣草
黄素-7-O-葡萄糖苷。
化合物 9 黄色粒状结晶(乙醇), mp 258~ 229 ℃。易
溶于乙醇 ,甲醇。 TLC 薄层板上喷 1% AlCl3乙醇溶液 , 显黄
色。IR(KBr , cm-1)νmax:3 348 , 1 660 , 1 610 , 1 500 , 1 453 ,
1 180 , 840;1H NMR(300 MHz , DMSO-d6)δ:7.47(dd , J =8.5 ,
2.5 Hz , 2H ,H-2′, 6′), 6.90(d , J=8.5 Hz , 1H ,H-5′), 6.79(d ,
J=2.5 Hz , 1H ,H-8), 6.76(s , 1H , H-3), 6.44(d , J =2.5 Hz ,
1H ,H-6), 5.08(d , J =6.0 Hz , 1H , H-1″), 13C NMR(75 MHz;
DMSO-d6)δ:164.7(C-2), 103.3(C-3), 182.1(C-4), 157.2(C-
5), 99.7(C-6), 163.1(C-7), 94.9(C-8), 161.3(C-9), 105.6(C-
10), 119.4(C-1′), 113.7(C- 2′), 150.1(C-3′), 146.0(C-4′),
116.2(C-5′), 121.6(C-6′), 100.1(C-1″), 73.3(C-2″), 76.6(C-
3″), 69.8(C-4″), 77.3(C-5″), 60.8(C-6″);经与文献[ 2] 对照 ,
化合物 9与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的波谱数据一致 , 故化
合物 9鉴定为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
化合物10 黄色粒状结晶(乙醇),mp 261~ 263 ℃。难
溶于乙醇 、甲醇 , 易溶于吡啶。 TLC薄层板上喷 1%AlCl3乙
醇溶液显黄色。 IR(KBr , cm-1)νmax:3 401 , 1 669 , 1 617 ,
1 521 , 1 460 , 1 181 , 840;与蒙花苷对照品共薄层 , R f值与显
色行为完全一致 , 故化合物 10鉴定为蒙花苷。
化合物11 黄色粒状结晶(乙醇),mp 215~ 217 ℃。易
溶于乙醇 、甲醇。 TLC 薄层板上喷 1% AlCl3乙醇溶液 , 显黄
色。 IR(KBr , cm-1)νmax:3 400 , 1 668 , 1 619 , 1 520 , 1 458 ,
1 180 , 837;1H NMR(300 MHz , DMSO-d6)δ:7.54(dd , J=8.5 ,
2.5 Hz , 2H ,H-2′, 6′), 6.83(d , J=8.5 Hz , 1H ,H-5′), 6.38(d ,
J=2.5 Hz , 1H ,H-8), 6.19(d , J=2.5 Hz , 1H ,H-6), 5.34(d , J
=6.0 Hz , 1H ,H-1″), 5.28(d , J =2.0 Hz , 1H ,H-1″′), 13C NMR
(75 MHz;DMSO-d6)δ:156.6(C-2 ), 133.5(C-3), 177.5(C-4),
161.4(C-5), 98.8(C-6), 164.2(C-7), 93.7(C-8), 156.8(C-9),
104.1(C-10), 121.3(C-1′), 115.4 (C- 2′), 148.6(C-3′), 144.9
403第 5期 杨念云等:菊花脑嫩茎叶的化学成分
(C-4′), 116.4(C-5′), 121.7(C-6′), 101.3(C-1″), 74.2(C-2″),
76.1(C-3″), 70.7(C-4″), 76.6(C-5″), 67.1(C-6″), 100.9(C-
1″′), 70.5(C-2″′), 70.2(C-3″′), 72.0(C-4″′), 68.4(C-5″′),
18.0(C-6″′);经与文献[ 2] 对照 ,化合物 11 与芦丁的波谱数
据一致 ,故化合物 11 鉴定为芦丁。
化合物12 白色结晶 ,在 300 ℃以上不熔融 , 灼烧不碳
化 ,极易溶于水 , 溶于热乙醇和甲醇 , 不溶于氯仿和乙酸乙
酯 ,其水溶液加四苯硼钠试剂有白色沉淀 , 表明为钾离子反
应;α-萘酚反应有绿色环 , 显示具有硝酸根离子 , 与硝酸钾
标准品对照反应均相同;IR(KBr , cm-1)νmax:1 760(弱尖),
1 380(强宽), 830(尖), 700(弱), 符合无机离子硝酸根的特
征峰 ,与硝酸根标准品红外光谱一致 ,故化合物 12 鉴定为
硝酸钾。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99.(7):6 847.
[ 2]  于德泉(Yu DQ),杨俊山(Yang JS).分析化学手册:第七分册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9.817 ,818 , 836 , 838.
[ 3]  凌 云(Ling Y),鲍燕燕(Bao YY),朱莉莉(Zhu LL).蒲公英化
学成分的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Chin Pharm J), 1997 , 32
(10):584-586.
[ 4]  何明芳(He MF),孟正木(Meng ZM),沃联群(Wo LQ).积雪草
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J China Pharm U-
niv), 2000 ,31(2):91-93.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endranthema nankingense
YANG Nian-Yun1 ,REN Ai-Nong1 ,HU Wan-Chun2 ,QIAN Shi-Hui1 ,DUAN Jin-Ao1 ,TIAN Li-Juan3
(1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Nanjing 210028 ;
2Ji′an People′s Hospital , Ji′an 343000 ;3Jin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 Nanjing 210009 , China)
【ABSTRACT】 AIM: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endranthema nankingense.METHODS:Various chro-
matographic methods were used to separ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al
analyses.RESULTS:12 compounds separated from Dendranthema nankingense were elucidated as cerotic acid ,β-sitos-
terol , ursolic acid , chrysoeriol , luteolin , caffeic acid , daucosterol , chrysoeriol-7-O-glucoside , luteolin-7-O-glucoside ,
linarin , rutin and potassium nitrate.CONCLUSION:These compounds were all isolated from Dendranthema nankin-
gense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 Dendranthema nankingense;Chemical constituents;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Jiangsu Provinc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No.BK2001184)
欢迎订阅 学报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06年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综合刊物 ,主要
刊登合成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 、生药学 、中药学 、药剂学 、药物分析 、药物生物技术 、药理学 、药代动力
学等学科的研究论著。本刊突出创新成果 、前导预测 、科研跟踪 、权威评述 ,具有“药学前沿” 、“获奖成果”
等品牌栏目 ,具有前瞻性 、权威性 、创新性 、实用性 、发行数量大 、出版周期短的特点 。本刊坚持以高学术
品位示人 ,为医药科技人员报道新成果 ,提供新思路 ,应用新方法 ,开排新视野架起了科技交流的桥梁 。
国内邮发代号:28-115     定价:15元       全年:90 元          双月刊 96页
地址:南京童家巷 24号     邮政编码:210009    电话:025-83271566      传真:025-83271279
电子邮箱:cpuxuebao@sohu.com;xuebao@cpu.edu.cn    网址:http:// zgyd.chinajournal.net.cn
404 学 报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第 3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