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长白山区松口蘑与栎松口蘑子实体解剖学研究



全 文 :高于培养基Ⅰ ,但培养基Ⅱ中的中性 、酸性蛋白酶活力显著低
于培养基Ⅰ 。
这是由于发酵培养基Ⅱ中额外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玉米粉
和豆饼粉 ,而玉米粉和豆饼粉中含有淀粉 , 从而诱导发酵培养
基Ⅱ中菌种产生更多的淀粉酶 、糖化酶。利用淀粉分别产生
麦芽糖和葡萄糖;而豆饼粉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 诱导发酵培
养基Ⅱ中菌种产生更多的中性和酸性蛋白酶利用蛋白产生氨
基酸 ,以供菌种利用。因此 , 培养基Ⅱ发酵液中的各种酶的活
力普遍高于培养基 Ⅰ的酶活力。得出结论 , 加入玉米粉和豆
饼粉等含淀粉 、蛋白质较高的成分可以诱导出更多的淀粉酶
和蛋白酶且其活力也会较高。
冬虫夏草培养发酵温度为 18℃, 为耐低温微生物 ,其产生
的酶也为低温活性物质 ,在实验中我们的反应温度是 40℃, 是
其酶催化作用的极限温度 ,因此测得结果为最保守数值。
由于实验时间限制 ,只做了 72 h 内的不同培养基不同时
期虫草菌发酵液酶活力测定分析 , 酶活力均呈现递增趋势 , 因
此得到酶活力最高值的发酵时间的过程还有待探索和实践。
参 考 文 献
[ 1] 周景祥 ,王桂芹 ,余 涛.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检测方法探讨[ J] .
中国饲料 , 2001 , 11:23~ 24
[ 2] 朱 非 ,王 珊 ,周培瑾.低温酶冷适应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生物技
术中的应用[ J] .微生物学报 , 2002 , 10:642~ 643
[ 3] 王 忠 ,马启龙 ,乔正强.甘肃冬虫夏草菌分离培养研究[ J] .甘肃
农业科技 , 2001 , 7:45~ 46
[ 4] 钟士清 ,胡文锋 ,罗国威等.冬虫夏草头孢菌菌丝体液体发酵条件
研究[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 16(3):108~ 111
[ 5] 卢 军 ,刘春宇 ,许雁等.冬虫夏草人工培养及有效成分测定[ J]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 3(17):90~ 93
[ 6] 宋爱荣 ,郭立忠 ,刘作亭等.七个白色金针菇菌株发酵液中四种胞
外酶活性的测定与分析[ J] .中国食用菌 , 1999 , 4(18):31~ 33
[ 7]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教研室.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 , 1987 , 50~ 54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0 , 77
[ 9]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M] .天津大学出版社 , 2001 , 10
使用高压锅灭菌如何防止
胀袋现象发生
笔者在使用高压锅对各种袋装培养料进行灭菌时 , 常会
出现胀袋现象 , 给接种培养料进行灭菌时 , 常会出现胀袋现
象 ,给接种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 且易造成污染。
经多年实验 , 采用闸控或调温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具体做法是:在锅内压力上升到 1.4kg/ cm2 以上时 , 用关闭电
闸的方法控制压力继续上升 , 使压力稳定在 1.4~ 1.5kg 。如
果是调温电炉 , 在指针上升到所需压力时 , 将电炉温度调低 ,
使锅内压力恒定在 1.4 ~ 1.5kg , 不使安全阀自动打开。采用
这种措施后 , 不但避免了胀袋现象发生 , 消除了噪声 , 而且水
分蒸发少 ,防止了干锅。可谓一举多得。
河北邯郸市农业学校 崔彩霞
长白山区松口蘑与栎松口蘑子实体
解 剖 学 研 究*
全雪丽1、2 傅伟杰2 吴基日2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2延边大学农学院 , 吉林龙井 133400)
摘 要 对松口蘑与栎松口蘑两种食用菌的子实体进行了显微
解剖结构研究 ,结果表明:松口蘑与栎松口蘑的菌肉 、菌柄组织
都是由有隔膜的丝状菌丝组织组成 ,松口蘑菌褶的菌髓中菌丝
排列属于两侧型 ,而栎松口蘑菌褶的菌髓中菌丝排列属于近规
则至规则型 ,褶缘处都未见到囊状体。
关键词 松口蘑 栎松口蘑 解剖学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6)02-0021-02
子实体的解剖学性状是现代真菌分类的重要鉴别特
征[ 1 , 2 , 3] , 但有关松口蘑与栎松口蘑子实体解剖学方面的资料
还比较缺乏 ,尤其是关于长白山区的松口蘑与栎松口蘑的解
剖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未见报道 ,本研究以上述 2 种食用菌子
实体为材料开展了研究 ,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的松口蘑[ Tricholoma matsutake(S.Ito
et Imai)Sing] 和栎松口蘑(Tricholoma bakamatsutake Hongo)
的子实体分别采自吉林省龙井和安图。
1.2 子实体解剖玻片的制备 用 FAA 固定液固定 , 按常规
方法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石蜡切片 , 厚度 8 ~ 10μm , 用番
红染色 ,加拿大树胶封固 。用荧光显微镜进行显微摄影(见图
1),用显微测微尺测量细胞大小 、菌褶大小 、子实层厚度 、担子
大小 、孢子大小等。菌褶宽度的测量方法:把整个菌褶均匀分
三大块 ,依次测量最宽(A)处 、2/3 处(B)、1/ 2 处(C)、1/ 3 处
(D)宽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盖内菌肉的解剖结构 松口蘑与栎松口蘑的菌肉全
由有隔膜的丝状菌丝组成 , 并呈交织状。同一子实体中的菌
丝粗细比较均匀 , 长短不等 , 个别细胞出现特短或特粗现象 ,
但多数都是长方柱形的 ,松口蘑细胞大小在:26.6~ 42.56μm
(长度)×3.99 ~ 7.98μm(宽度), 均值 31.92×5.83μm;栎松口
蘑细胞大小在:23.94 ~ 53.20μm(长度)×2.93 ~ 13.3μm(宽
度), 均值 43.04×4.26μm , 并观察到双核菌丝。细胞核大都
在细胞的中央区域 , 未见到锁状联合。
2.2 菌褶的解剖结构 据观察 ,供试材料松口蘑与栎松口蘑
菌褶的纵切面均为楔形 , 松口蘑的菌褶长度在 0.75 ~ 0.93
mm ,栎松口蘑为 1.98 ~ 2.15mm;松口蘑菌褶宽度为 A:0.26
~ 0.31 mm 、B =0.24 ~ 0.28mm 、C=0.20 ~ 0.25 mm 、D=
0.15 ~ 0.20 mm;栎松口蘑的菌褶宽度为 A=0.30~ 0.34mm 、
—21—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6(2)
图 1 松口蘑与栎松口蘑不同部位子实体解剖观察
Ⅰ菌盖内菌肉组织(400×);Ⅱ双核菌丝(2 000×);Ⅲ菌柄横切(400×);Ⅳ菌柄纵切(400×);Ⅴ菌褶(1 000×);Ⅵ 菌褶上着生的担子(2 000×);
Ⅶ 担子与担孢子(2 000×);Ⅷ松口蘑菌髓(800×);Ⅸ 栎松口蘑菌髓(1 000×)
B=0.26 ~ 0.31mm 、C=0.20 ~ 0.24mm 、D=0.15 ~ 0.17mm。
子实层均等地覆盖于菌褶的两面 , 属于等式子实层类型 , 子实
层厚度为 23.94 ~ 26.60μm。 菌褶表面生有棒状担子和着生
在担子上的担孢子(球形或椭圆形), 担子属于无隔担子型。
松口蘑担子大小在:18.62 ~ 31.92μm ×3.19 ~ 9.31μm;栎松
口蘑:21.28 ~ 29.26μm ×3.05 ~ 7.98μm , 也看到一些散落的
担孢子 , 松口蘑的孢子大小在 3.19 ~ 3.99μm ×3.99 ~ 5.
32μm;栎松口蘑的孢子大小为 3.19 ~ 5.32μm ×3.99 ~ 5.
59μm。整体上看 , 除了菌褶大小上有差异外 , 其他方面(担子
大小 、孢子大小)差异不大。
松口蘑菌髓中菌丝排列属于两侧型(菌髓中菌丝从中轴
向菌褶两侧平行分开), 而栎松口蘑的菌髓中菌丝排列属于近
规则至规则型(菌髓中菌丝属于平行排列型), 按照 Fayod 的
划分[ 5] 。菌髓中除了丝状菌丝外 , 未见到囊胞。
2.3 菌柄的解剖结构 松口蘑与栎松口蘑菌柄内菌丝由有
隔膜的丝状菌丝组织构成 , 其菌丝沿菌柄长度方向基本上呈
平行的束状排列。
3 讨论与结论
根据观察 ,松口蘑与栎松口蘑的子实体菌肉 、菌柄组织都
是由有隔膜的丝状菌丝组成。松口蘑菌褶的菌髓中菌丝排列
属于两侧型 ,而栎松口蘑菌褶的菌髓中菌丝排列属于近规则
至规则型。据报道[ 4] 松口蘑褶缘无囊状体 , 而栎松口蘑褶缘
有囊状体 ,本研究当中都没观察到囊状体 , 尚需进一步研究。
显微观察中都见到担子和担孢子 , 而栎松口蘑担子和担
孢子的数量比松口蘑的少 , 栎松口蘑的菌褶长度明显比松口
蘑大 ,这可能与子实体的成熟度有关。
参 考 文 献
[ 1] 林晓民 ,王少先 ,姚占芳.两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解剖学研究[ J]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 31(4)394~ 396
[ 2] 林晓民.云芝子实体解剖学研究[ J] .食用菌 , 1997;19(4)4~ 4
[ 3] 王少先 , 林晓民.平菇金针菇子实体解剖学研究[ J] .食用菌 ,
1998 , 20(5)9~ 10
[ 4] 弓明钦 ,陈 羽 , 王风珍等.松茸[ M ]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1999
[ 5] 邵力平等.真菌分类学[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4
农业生产有问题 ,农科专家来帮你;
遇到问题怎么办 ,专家为你找答案。
上海农科热线 ,服务全国农业
上海农科热线采取电话咨询 、网上直播、专家坐堂 、现场指导等服
务方式。全年 365天 ,每天早 8时至晚 8时都有专家值班 ,晚 8时至第
二天早 8时都有电话录音 , 一般问题当场解答 ,疑难问题由多家农业
科技单位会诊答复。需现场诊断的问题 , 两天内有回音 , 并组织专人
到现场会诊(目前此项服务仅限于沪郊)。 每星期四下午 ,农科热线还
根据农时及农业热点问题安排专家坐堂答疑。欢迎农民朋友随时来
电 、来信或登门作客。
上海农科热线管理中心地址:上海市西康路 1518弄 16号 2楼 ,邮
政编码:200060。
欢迎拨打“农科热线” 021-62826666。
—22—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