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作者简介 姜显光(1979-),男,辽宁朝阳人,讲师,硕士,从事天然产
物分析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13-12-17
马蔺叶中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姜显光 侯冬岩 翁 霞 王翠艳
(鞍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辽宁鞍山 114005)
摘要 在 30℃条件下,采用 L9(34)正交试验优化马蔺叶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最佳提取条件如下:乙醇浓度 60%,料液比 1∶30,提取
次数 3 次,提取时间 30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马蔺叶中黄酮的含量为 9.25 mg/g,回收率为 93.15%~103.92%,变异系数小于 2.32%。用流动
注射化学发光法试验发现,马蔺叶的抗氧化性能较强。
关键词 马蔺;黄酮;超声波法;抗氧化性;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2-0301-03
Process Optimization for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Lavonoids and Determination of Antioxidation Effect in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Koidz
JIANG Xian-guang HOU Dong-yan WENG Xia WANG Cui-ya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Anshan Normal University,Anshan Liaoning 114005)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30 ℃,the orthogonal test of L9(34)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ng process for flavonoids in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Koidz,the most optimizational condition was as follows:ethanol concentration was 60%,the ratio of raw material and solvent was 1 ∶30,
extraction times was 3,extraction time was 30 minutes.Under this condition,concent of flavonoids in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Koidz was 9.25 mg/g,
the recoveries were 93.15%~103.92%,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no more than 2.32%. The antioxidation effect of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Koidz was determinated by the flow -injection chemiluminesc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Koidz had a strong
antioxidation effect.
Key words Semen Iris Pall. Var. chinensis Koidz;flavonoids;ultrasonic method;antioxidation effect;flow-injection chemiluminescence
马蔺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Koidz)系鸢尾科植
物,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江西、
福建、河南、湖北等省区 [1]。马蔺根系发达,适应性广,具有耐
涝、耐践踏、耐盐碱、抗病虫害、耐贫瘠等特点,是荒漠化治
理、盐碱地改良、水土保持护坡、公园和路旁绿化的地被植
物和花卉 [2]。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清除人体中
的超氧离子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肿
瘤等多种生理活性 [3-4]。该文对马蔺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
取和定量分析[5],测定其抗氧化能力,以促进其开发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马蔺叶,产地为辽宁省鞍山市。主要试剂有
NaNO2、Al(NO3)3、NaOH、无水乙醇,以上均为分析纯;纯净
水;芦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 92.5%);邻苯三
酚溶液:用 0.01 mol/L HC1 配成 0.01 mol/L 储备液,使用前
用水稀释浓度为 5×10-5 mol/L[5];0.01 mol/L Na2CO3·NaHCO3
缓冲溶液 :用前新鲜配制 ,pH 值为 9.95;Luminol 溶液:用
0.05 mol/L NaOH 溶液配成 0.05 mol/L,于避光处保存 [3-6]。主
要仪器有 KQ-250B 型超声波(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TU-1201 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
司)、IFFM—D 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西安瑞迈电子科技
有限公司)、RE-52A 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2 提取方法
将马蔺叶晒干,粉碎,过 80 目筛,称取 5.00 g,置于索氏
提取器中,用石油醚脱色、脱脂,过滤 [5-7]。滤渣置于锥形瓶
中,按料液比 1∶30加入 60%乙醇,超声 3 次,每次 30 min,合
并滤液,蒸干溶剂,用 60%乙醇 200 mL溶解,待测。
1.3 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称取芦丁标准品 0.020 0 g,加 60%乙醇溶解,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 60%乙醇定容,摇匀,备用 [4-5]。准确吸取芦
丁标准品溶液 0.5、1.0、2.0、3.0、4.0、5.0 mL 于 10 mL 容量瓶
中,分别加 2 mL 60%乙醇,加 0.4 mL 5%亚硝酸钠溶液,摇匀,
静置 6 min,加 0.4 mL 10%硝酸铝溶液,摇匀,静置 6 min,再
加 4 mL 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 60%乙醇定容,摇匀,静置
10 min[5,7-11]。于 510 nm 测其吸光度。
1.4 吸收波长的测定
移取一定量的标准品溶液、样品溶液,分别置于 10 mL
容量瓶中,各加 2 mL 60%乙醇,加 0.3 mL 5%亚硝酸钠溶液,
摇匀,静置 6 min,加 0.3 mL 10%硝酸铝溶液,摇匀,静置 6
min,再加 4 mL 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 60%乙醇定容,摇
匀,静置 10 min[5-10]。以 0.3 mL 5%亚硝酸钠溶液、0.3 mL 10%
硝酸铝溶液、4 mL 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 60%乙醇定容,
得到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在 400~800 nm 扫描,得到其吸
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为 510 nm[11-13]。
1.5 样品分析
按 1.2 中方法,提取马蔺中的黄酮,按 1.4 方法显色,在
510 nm 测定吸光度。
1.6 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1.6.1 邻苯三酚-碳酸盐缓冲溶液-鲁米诺发光体系及其测
定。在比色管中加入 5×10-5 mol/L 邻苯三酚溶液、pH 值为
9.95 的碳酸盐缓冲溶液(含 0.2 mmol/L 鲁米诺),启动流动
注射发光仪,流速 2.5 mL/min,测邻苯三酚-碳酸盐缓冲溶液-
鲁米诺发光体系的发光,测 3次,取平均值进行定量 [4,6-10]。
1.6.2 抗氧化性能测定及抑制率计算 [4,10-17]。按1.5.1 所采用
的发光体系,测定不同浓度的马蔺样品抑制后的发光,分别
测 3 次,取平均值,定量,以邻苯三酚-碳酸盐缓冲溶液-鲁
米诺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为空白发光值,可算出马蔺样品
食品科学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 2 期
301
食品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 2期
抑制后抑制发光的程度 [5,14-16]。
抑制率(%)=空白发光值-加马蔺样品后的发光值
空白发光值
×100
1.6.3 马蔺样品抗氧化性能的测定。在 1.5.1 的条件下,对
0.12、0.20、0.40、0.80、1.00、1.60、2.00、2.80、4.00 mg/mL 样 品
溶液进行试验[5,8-9]。
1.6.4 马蔺样品抗氧化性能的阳性试验。在 1.5.3 条件下,
在样品中加入芦丁标准品,将其分别稀释为 0.22、0.30、0.50、
0.90、1.10、1.70、2.10、2.90、4.10 mg/mL 溶液进行试验。
1.7 正交试验
1.7.1 乙醇浓度考查。称取 5.00 g 的马蔺样品 3 份,分别以
纯水、60%乙醇、80%乙醇按 1.2 的方法进行提取 2 次。
1.7.2 料液比的考查。称取 5.00 g 马蔺样品 3 份 ,分别用
60%乙醇按料液比 1∶10、1∶20、1∶30,按 1.2 的方法提取 2 次。
1.7.3 正交因素的考查。根据以前的文献和单因素试验结
果,确定正交试验条件:在 30 ℃条件下,对乙醇浓度(A)、料
液比(B)、提取次数(C)、提取时间(D)等因素进行考查,如表
3 所示。称取 9 份马蔺样品,每份 7.00 g,按表 1 正交设计方
法进行试验,按 1.4方法显色。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浓度(X)为横坐标、吸光度(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
线,得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1 4X+0.033 7,相关系数 r=
0.999 5,对照品在 10~1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15-16]。
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
2.2 方法精密度试验
按照 1.2 方法制备 5 个浓度的马蔺叶样品溶液,在 510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9 次,计算出浓度和平均值,求得其
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结果见表 2。马蔺叶样品溶液浓度测
定平均值分别为 34.69、38.32、53.35、66.18、70.54 μg/mL,相
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01%、2.32%、1.42%、1.41%、1.19%。
2.3 加标回收率试验
称取 3 个不同质量的马蔺叶样品,按 1.2 提取方法,计
算其黄酮的含量,分别在马蔺样品中加入芦丁标准品 ,按
1.2 提取方法进行提取,结果见表 3。3 个不同质量的马蔺
叶样品中黄酮含量分别为 40.37、46.25、52.38 mg,加入芦丁
后,黄酮含量分别为 42.26、53.26、53.49 mg,回收率分别为
93.15%、103.92%、93.22%。
2.4 稳定性试验
用于绘制吸收曲线相同的方法配制样品进行稳定性试
验,结果表明:样品放置 24 h,其吸光度值不变 [10-11]。
2.5 样品分析
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马蔺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
量为 9.25 mg/g。
2.6 马蔺样品抗氧化性能测定及抑制率计算
如图 1所示,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不断增加,相对发
光值不断降低[17-19]。抑制率为 50%的马蔺浓度为 0.80 mg/mL。
2.7 马蔺样品抗氧化性能的阳性试验
结果表明,抑制率为 50%的样品浓度为 0.95 mg/mL,抑
制率有所提高,因此起到抗氧化性能的为黄酮。
2.8 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条件
2.8.1 乙醇浓度考查。根据 1.7.1 方法,测定提取率分别为
4.37、8.84、7.25 mg/mL,据试验结果可知,随着乙醇浓度的增
加,提取率先升高后下降,因此确定的乙醇浓度的范围为
60%、70%、80%。
2.8.2 料液比考查。根据 1.7.2方法,测定提取率分别为 6.73、
7.32、8.03 mg/mL,据试验结果可知,随着料液比增加,提取率
逐渐升高,因此确定料液比的考察范围为 1∶10、1∶20、1∶30。
2.9 正交试验结果
提取时间的 F 比最小,以此为标准,确定其他因素显著
性。如表 4、5 所示,根据极差与方差分析,得出利用超声波
法提取马蔺中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A1B3C3D3,即乙醇浓度:
60%,料液比:1∶30,提取次数:3 次,每次提取时间:30 min。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法提取马蔺中的黄酮类化合
物,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提取次
数:3 次,每次提取时间:30 min。根据此条件测得马蔺中黄
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 9.25 mg/g。回收率为 93.15%~103.92%,
方法精密度的变异系数小于 2.32%。对马蔺的抗氧化性进行
测定的结果表明: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化学发光强度逐渐
降低,而抑制率逐渐增强,抑制率为 50%的马蔺浓度为 0.80
mg/mL。
水平
因素
乙醇浓度(A)
%
料液比
(B)
提取次数(C)
次
提取时间(D)
min
1 60 1∶10 1 10
2 70 1∶20 2 20
3 80 1∶30 3 30
表 1 正交因素和水平
马蔺叶样品溶液
浓度∥μg/mL
测定值(n=9)
μg/mL
测定平均值
μg/mL
相对标准偏差
(RSD)∥%
35.62 33.57~36.62 34.69 1.01
40.56 39.96~41.38 38.32 2.32
55.24 53.54~56.83 53.35 1.42
65.86 65.15~67.32 66.18 1.41
70.42 68.18~74.98 70.54 1.19
表 2 方法精密度
马蔺叶
样品编号
黄酮质量
mg
芦丁质量
mg
理论值
mg
实测值
mg
回收率
%
1 40.37 5 45.37 42.26 93.15
2 46.25 5 51.25 53.26 103.92
3 52.38 5 57.38 53.49 93.22
表 3 方法回收率
12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0
0 1.00 4.003.002.00 5.00
抑制率∥%
图 1 马蔺的抗氧化性测定
浓度∥mg/mL
相对发光值
302
!!!!!!!!!!!!!!!!!!!!!!!!!!!!!!!!!!!!!!!!!!!!!!!
(上接第 300页)
加 2.0×10-2 mg/kg 和 4.0×10-2 mg/kg 2 个浓度水平的 3 种农
药标准品,涡旋 1 min,放置过夜,再依照 1.3 试验方法进行
前处理上机测定,以较低浓度点的响应值与空白样品中噪
声响应值比值的 3 倍计算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乘以方
法稀释倍数得到方法检出限,每个添加水平平行测定 6 次,
计算其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 RSD 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法的线性关系
涕灭威、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
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9 8、0.999 7、0.999 8(表 2)。
2.2 回收率和精密度
涕灭威、涕灭威砜 、涕灭威亚砜的回收率为 80.25%~
102.85%,相对标准偏差为 3.64%~8.67%,方法检出限均低
于 2.5×10-3 mg/kg(表 3)。该方法具有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等
特点,能很好地满足实际样本残留分析需要。
2.3 实际样品分析
利用上述试验方法,对 4类不同产地生姜中涕灭威及其
代谢产物残留进行测定,结果见表 4。涕灭威砜和涕灭威亚
砜具有很高的毒性,依据日本肯定列表对两者在生姜中的
限定值均为 0.01 mg/kg,产地 1 生姜涕灭威及其代谢产物明
显超标,不适合食用,建议市场将此产地生姜就地销毁。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前处理方法快捷、简便、净化效果好。方
法准确性好、精密度高,完全能够满足我国进出口蔬菜中氨
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要求。所建立的涕灭威及其代
谢产物残留测定方法对生姜的安全监督意义重大。
4 参考文献
[1] 段文仲,郝东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
方法研究[J].农药,2010,37(8):20-22.
[2] 武中平,高巍,杨红.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江苏化工,2011,32(5):24-27.
[3] 唐纲岭,张威,朱永平,等.烟草中涕灭威残留量的测定[J].烟草科技,
2005(1):21-23.
[4] 杨欣,李鹏,赵云峰,等.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三级质谱法检测
花生中涕灭威及其代谢物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 [J].色谱,2012,30
(3):309-313.
[5] 陈冬东,侯士聪,代汉慧,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
定食品中涕灭威及其代谢物涕灭威亚砜与涕灭威砜残留量[J].分析
测试学报,2011,30(12):1367-1371.
[6] 王艳,叶一,方晓燕,等.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化法检测蔬菜中涕灭
威和克百威残留的方法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9):37-40.
组分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涕灭威 Y=225.44X-2.325 0 0.999 8
涕灭威砜 Y=181.22X-1.020 3 0.999 7
涕灭威亚砜 Y=77.98X+3.780 5 0.999 8
表 2 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组分
添加量
mg/kg
平均回收率
%
RSD
%
方法检出限
mg/kg
涕灭威 2.0×10-2 96.54 5.62 2.12×10-3
4.0×10-2 80.25 6.13
涕灭威砜 2.0×10-2 102.85 3.64 1.57×10-3
4.0×10-2 98.25 7.21
涕灭威亚砜 2.0×10-2 97.83 8.67 1.68×10-3
4.0×10-2 87.76 4.05
表 3 涕灭威及其代谢产物的检出限、回收率(n=6)
及相对标准偏差
组分 产地 1 产地 2 产地 3 产地 4
涕灭威 0.025 未检出 0.012 未检出
涕灭威砜 0.016 未检出 0.009 未检出
涕灭威亚砜 0.013 未检出 0.008 未检出
(mg/kg)
表 4 生姜中涕灭威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测定结果
处理
乙醇浓度
(A)
料液比
(B)
提取次数
(C)
提取时间
(D)
黄酮含量
mg/g
1 1 1 1 1 4.80
2 1 2 2 2 6.13
3 1 3 3 3 7.24
4 2 1 2 3 5.65
5 2 2 3 1 6.36
6 2 3 1 2 5.86
7 3 1 3 2 5.76
8 3 2 1 3 5.24
9 3 3 2 1 6.51
K1 18.17 16.21 15.90 17.67
K2 17.87 17.73 18.29 17.75
K3 17.51 19.61 19.36 18.13
k1 6.06 5.40 5.30 5.89
k2 5.96 5.91 6.10 5.92
k3 5.84 6.54 6.45 6.04
r 0.22 0.14 1.15 0.15
表 4 正交设计及结果
4 参考文献
[1] 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上册)[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1:273,275.
[2] 张英 .马蔺繁殖特性研究 [J].青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28
(1):44-46.
[3] 王敏,高锦明,王军,等.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J].
中草药,2006,37(11):1645-1648.
[4] 回瑞华,侯冬岩,李铁纯,等 .迎春花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6):18-21.
[5] 姜显光,侯冬岩,回瑞华,等.马兰叶中总黄酮的提取[J].天然产物研
究与开发,2011,23:967-969.
[6] 侯冬岩,回瑞华,杨梅,等.南果梨中总黄酮的光谱分析及抗氧化性能
测定[J].食品科学,2005,26(2):193-196.
[7] 侯冬岩,回瑞华,杨梅,等.金银花中总黄酮的光谱分析及抗氧化性能
测定[J].分析试验室,2004,23(11):52-55.
[8] 兰海杰.四种蒙药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性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08.
[9] 回瑞华,侯冬岩,刘晓媛,等.山楂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光谱分析及抗
氧化性能的测定[J].食品科学,2006,27(1):199-202.
[10] 侯冬岩,回瑞华,刘晓媛,等.红茶茶多酚及抗氧化性能测定[J].食品
科学,2005,26(8):367-369.
[11] 侯冬岩,回瑞华,杨梅,等.木立芦荟中芦荟苷的 HPLC 分析及抗氧
化性能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05,24(1):39-41.
[12] 侯冬岩,回瑞华,唐蕊,等.普洱茶茶多酚及清除·OH 能力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10):165-167.
[13] 贾美玲,侯冬岩,回瑞华,等.葡萄废渣中多糖的微量分析[J].内蒙古
民族大学学报,2009,15(4):92-93.
[14] 王慧清.南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15] 吴晓英.四类茶叶的成分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16] 阚爽.菇茑的化学成分的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17] 张英.马蔺的抗旱性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9):79-80.
[18] 李志武,顾宇书,丁跃峰,等.打破马蔺种子深度休眠及播种技术的
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7(1):18-19.
[19] 赵子龙,薛培凤,倪佩东,等.天然药物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进
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6):512-516.
考察因素 偏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比 显著性
乙醇浓度 0.07 2 0.04 1
料液比 1.93 2 0.97 1.40 <0.05
提取次数 2.09 2 1.05 9.50 <0.05
提取时间 0.04 2 0.02 1.70 <0.05
表 5 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
姜显光等:马蔺叶中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及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