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箬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比较



全 文 :北方园艺2015(16):131~134 ·贮藏保鲜加工·
第一作者简介:乐薇(1979-),女,硕士,副教授,现主要从事生物分
析等研究工作。E-mail:yuewei11@126.com.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C111)。
收稿日期:2015-05-19
DOI:10.11937/bfyy.201516031
箬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比较
乐   薇,杨 文 婷,吴 格 格,辛 巧 春
(武汉工商学院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65)
  摘 要:以阔叶箬竹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回流法和超声法中乙醇浓度、
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对箬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回流法最佳工艺
是提取溶剂85%乙醇溶液、料液比1∶20g/mL、提取回流时间50min;超声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
件是提取溶剂80%乙醇溶液、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5min;优化条件下,回流法的箬叶
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2.66%;超声法的提取率为1.59%,回流法比超声法更适合于箬叶总黄酮的
提取。
关键词:箬叶总黄酮;回流法;超声法
中图分类号:S 567.23+9;S 9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5)16-0131-04
  箬叶为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植物叶的总称,主要分
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自古以来就是端午节标志食
物-粽子的包装物[1]。现代药理分析发现,箬叶具有杀
菌、防腐、抗癌等多种显著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
品及日化用品等[2-5]。竹叶黄酮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
性的天然产物[6-8],安全无毒,从构效关系上看,竹叶黄酮
的生理活性超过了银杏叶黄酮[9]。研究证明,箬叶中黄
酮含量较丰富,占箬叶总质量的2%左右[10]。箬叶总黄
酮作为具有开发价值的生物黄酮资源已越来越受到学
者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箬叶总黄
酮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该试验优化了回流法和超声
法提取阔叶箬竹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期对箬叶的综
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阔叶箬竹叶采自湖北恩施州,洗净后于50℃烘干
5h,粉碎后过18目筛,用石油醚(30~60℃)脱色脱脂,
自然干燥后放入塑料瓶中备用。
芦丁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无
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等均为分析纯。
B-220型恒温水浴锅、RE52CS型旋转蒸发仪,上海
亚荣生化仪器厂;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
仪器有限公司;KQ-100E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精密仪器
仪表有效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箬竹叶总黄酮质量浓度测定 准确称取干燥至
恒定质量的芦丁标准品0.075 2g,用30%乙醇溶液微热
溶解并定容至250mL,得0.300 8mg/mL的芦丁对照溶
液。精密移取0、1.00、2.00、3.00、4.00、5.00mL芦丁对
照溶液至6个10mL比色管中,添加30%乙醇溶液至
5mL;然后加入5%NaNO2 溶液0.30mL,摇匀后放置
5min;加入10%Al(NO3)3 溶液0.30mL,摇匀后放置
6min;加入4%NaOH溶液2.00mL,再用30%乙醇溶
液稀释至10mL,摇匀后放置10min。以空白试剂为参
比,于510nm处测定吸光度。以芦丁质量浓度c为横坐
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为A=10.518c+
0.005 7,R2=0.999 1[11]。取适量箬叶黄酮提取液按上
述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进行测定。
1.2.2 箬叶总黄酮的提取 精确称取1g箬叶样品于
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分别用回流法和超
声法提取一段时间,其中回流法的水浴温度为85℃,超
声提取在室温下进行,趁热过滤,滤液定容后测定提取
液中总黄酮的含量。
1.2.3 单因素试验 乙醇浓度的影响:在料液比为1∶
20g/mL的情况下,考察不同乙醇浓度对箬叶总黄酮的
提取率影响,回流法的时间为50min,超声法的提取时
间为30min。提取时间的影响:在料液比为1∶
20g/mL,乙醇浓度为85%的情况下,考察提取时间对箬
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料液比的影响:在乙醇浓度为
85%的情况下,考察不同料液比对箬叶总黄酮的提取率
131
·贮藏保鲜加工· 北方园艺2015(16):131~134
影响,回流法提取时间为50min,超声法提取时间为
30min。
1.2.4 正交实验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影响
箬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乙醇浓度、提取时间、
料液比等进行L9(34)正交实验,以确定箬叶中总黄酮类
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回流法的正交实验因素
与水平见表1,超声法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见表2。
表1 回流法正交实验设计因素与水平
水平
因素
A料液比/(g·mL-1) B提取时间/min  C乙醇浓度/%
1  1∶15  50  75
2  1∶20  70  85
3  1∶25  90  95
  表2 超声法正交实验设计因素与水平
水平
因素
A乙醇浓度/% B提取时间/min  C料液比/(g·mL-1)
1  80  25  1∶20
2  85  30  1∶25
3  90  35  1∶30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
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回流法
和超声法提取箬叶总黄酮的影响。由于回流法中采用
的是乙醇水溶液能回流的温度,超声法中温度对提取影
响较小[12],因此该试验未考虑提取温度的影响。
2.1.1 乙醇浓度的影响 由图1可知,回流法和超声法
中,随乙醇浓度升高箬叶总黄酮提取率都逐渐升高,当
乙醇浓度为85%时提取率均达到最高,而后随着乙醇浓
度升高总黄酮提取率逐渐降低。同时也发现,在试验范
围内,同浓度的乙醇下,回流法比超声法的提取效果好。
图1 乙醇浓度对箬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1.2 提取时间的影响 由图2、3可知,随着提取时间
的延长,回流法和超声法中的总黄酮提取率都呈现先上
升后下降的趋势。回流法中,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中,
可能使有效成分受到破坏造成损失,提取时间以50min
较合适。超声法中,随着提取时间延长提取液的温度逐
步上升,也可能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提取时间以30min
较合适。
图2 超声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图3 回流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1.3 料液比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着提取溶剂的增
大,总黄酮提取率先提高后减小。回流法中最佳料液比
是1∶20g/mL,超声的最佳料液比是1∶25g/mL。
图4 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 正交实验
2.2.1 回流法的正交实验 由表3、4可知,回流法中料
液比对箬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
影响大小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且最佳
工艺条件应为A2B1C2,因此提取箬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
的最佳条件分别为料液比1∶20g/mL、提取回流时间为
50min、乙醇质量分数为85%。
2.2.2 超声法的正交实验 从表5、6可知,超声法中各
因素对箬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各
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最
佳工艺条件应为A1B3C3,因此提取箬叶中总黄酮类化合
物的优化条件分别为料液比1∶30g/mL、乙醇质量分数
为80%、提取时间为35min。
231
北方园艺2015(16):131~134 ·贮藏保鲜加工·
表3 回流法的正交实验结果
试验号 A  B  C  D(空白) 总黄酮提取率/%
1  1  1  1  1  2.63
2  1  2  2  2  2.78
3  1  3  3  3  2.38
4  2  1  2  3  2.74
5  2  2  3  1  2.71
6  2  3  1  2  2.46
7  3  1  3  2  2.07
8  3  2  1  3  1.73
9  3  3  2  1  2.03
k1  7.79  7.44  6.82  7.37
k2  7.91  7.22  7.55  7.31
k3  5.83  6.87  7.16  6.85
R  2.08  0.57  0.73  0.52
  表4 回流法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结果
方差来源 A  B  C 误差E
离差平方和 0.909  0.055  0.089  0.05
自由度 2  2  2  2
F值 16.83  1.019  1.648
F临界值 F0.1(2,2)=9  F0.05(2,2)=19
  表5 超声法正交实验结果
试验号 A  B  C  D 总黄酮提取率/%
1  1  1  1  1  0.96
2  1  2  2  2  1.16
3  1  3  3  3  1.36
4  2  1  2  3  1.11
5  2  2  3  1  1.12
6  2  3  1  2  1.20
7  3  1  3  2  0.92
8  3  2  1  3  0.98
9  3  3  2  1  1.12
K1  3.48  2.99  3.14  3.21
K2  3.43  3.26  3.39  3.28
K3  3.02  3.68  3.40  3.45
R  0.45  0.70  0.26  0.24
  表6 回流法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结果
方差来源 A  B  C 误差E
离差平方和 0.042  0.081  0.014  0.01
自由度 2  2  2  2
F值 3.818  7.364  1.273
F临界值 F0.1(2,2)=9  F0.05(2,2)=19
2.2.3 优化工艺的验证 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分别采
用回流法和超声法对箬叶总黄酮进行提取,结果见表7。
可见2种提取法的重复性较好,方法稳定可行。回流法
的总黄酮提取率比超声法高出1.09%,差异较大。这与
有关文献报道有差别,如文献[12]报道超声方法优于水
浴方法。这可能与箬叶产地和提取的具体条件有关。
文献[12]提取的是湖南株洲的阔叶箬竹叶,且回流法提
取时间高达3h,该文提取的是湖北恩施的阔叶箬竹叶,
回流时间仅为50min。
表7 重复性试验结果
试验号 1  2  3 平均提取率 RSD/%
回流法总黄酮提取率/% 2.70  2.63  2.64  2.66  1.42
超声法总黄酮提取率/% 1.52  1.60  1.66  1.59  4.41
3 结论
回流法提取箬叶总黄酮的优化工艺为:提取溶剂
85%乙醇溶液,料液比1∶20g/mL、提取回流时间
50min;超声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80%
乙醇溶液,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5min。回流
法获得的箬叶总黄酮得率明显高于超声法的得率,且超
声法会造成噪声污染,因此实际工业生产中,回流法比
超声法更适合于箬叶总黄酮的提取。
参考文献
[1] 喻谨.箬竹属竹叶化学成分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院,2014.
[2] 周双林,祝宗波,徐龑,等.箬竹叶黄酮醇提工艺条件优选[J].中国药
师,2011,14(7):944-946.
[3] 靳祎,王恩军,宋洁,等.箬叶多糖对宫颈癌的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
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3):164-167.
[4] 黄龙翔,戴果先,胡长玉.箬叶提取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45-48.
[5] 王惠.七种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提取工艺优化研究[D].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6] 焦晶晶.竹叶特征性类黄酮研究:单体制备、抗氧活性及其血管保护
作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7] 程桂广,王煜丹,曹建新.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
物研究与开发,2009(21):516-520,430.
[8] XIE J,LIN Y S,SHI X J,et al,Mechanochemical-assiste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Phyllostachys edulis)leaves[J].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2013,43:276-282.
[9] 苏春花.箬竹林结构特征及竹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D].南京:南京
林业大学,2011.
[10]崔健.箬竹属植物黄酮类物质与挥发性成分的研究[D].北京:中国
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
[11]李水芳,文瑞芝,李忠海.箬竹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中南林学院
学报,2006,26(4):128-131.
[12]李水芳,喻勋林,李姣娟,等.箬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
业科学,2007,35(20):6032-6033,6035.
Optimization and Comparison of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Flavonoids From Leaves of Indocalamus iatifolius
YUE Wei,YANG Wenting,WU Gege,XIN Qiaochun
(Co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Wuh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65)
331
·食用菌· 北方园艺2015(16):134~139
第一作者简介:李红玉(1989-),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为农药学。
责任作者:刘斌(1966-),男,广西上林人,博士,教授,现主要从事
食用菌等研究工作。E-mail:liubin@gxu.edu.cn.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资助项目(桂科攻
1222012-1B);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食用菌)
建设专项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5-05-25
DOI:10.11937/bfyy.201516032
四种农药对平菇菌丝和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李 红 玉,李   蝶,邵 凡 旭,李 子 玲,刘   斌
(广西大学 食用菌研究所,广西 南宁530005)
  摘 要:以平菇菌丝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干重法和拌料法测定4种杀虫剂对
平菇生长的影响,为其在平菇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平菇菌丝生
长的抑制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印楝素>高效氯氰菊酯>除虫脲>灭蝇胺。印楝素对平菇子实体产
量和农艺性状的负面影响最大,其余3种杀虫剂影响较小。高效氯氰菊酯、灭蝇胺和除虫脲可用
于拌料栽培平菇,建议施用剂量范围分别为:5.63~11.25、80~160、15~60mg/L,印楝素对平菇
生长抑制较大,生产中应慎重使用。
关键词:农药;糙皮侧耳;抑制;子实体
中图分类号:S 64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5)16-0134-06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食用菌种植业得到
了迅猛发展,其产值在农业生产中已位居第六位[1],但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场
地的重复利用,食用菌害虫的危害也在逐年上升,其中
以双翅目、眼蕈蚊科的害虫最为突出,是国际上公认的
重要食用菌害虫之一[2]。其幼虫取食为害菌丝和子实
体,并常引起病害和螨害的发生,从而导致食用菌品质
和产量下降,减产20%~70%,已成为制约食用菌产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3-4]。
目前在我国,化学防治仍是防治食用菌害虫的主要
方法[5-7],由于食用菌对杀虫剂普遍比较敏感,获准登记
    
的杀虫剂极少,因此我国不少学者仍致力于筛选防效
好、对食用菌生长影响小的药剂。如王升厚等[8]研究发
现高效氯氰菊酯和低浓度绿晶(主要成分:印楝素)对果
蝇杀灭效果明显,并对平菇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小。李怡
萍等[9]研究证明高效氯氰菊酯不仅对黑粪蚊具有良好
的防效而且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甚微。杨东霞等[10]
报道在0.1%浓度下,高效氯氰菊酯和印楝素对鸡腿菇
菌丝生长抑制小且对菇蝇的杀灭效果明显。曲绍轩
等[11]研究了灭蝇胺和除虫脲拌料处理防治古田山多菌
蚊的效果,证明2种药剂均可达到很高的防效,且残留
量均符合每日最低残留量标准。曲绍轩等[12]研究
0.6%印楝素乳油在50mg/L的处理下对异迟眼蕈蚊的
防效,认为可达到80%以上。邹华娇[13]研究发现灭蝇
胺对食用菌眼蕈蚊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并表现良好的持
效性。由于食用菌对许多杀虫剂极为敏感,药害现象时
有发生,陆晓民等[14]研究表明,高效氯氰菊酯不仅杀虫
效果好,而且对食用菌影响小。赵晓娜等[15]研究表明氯
虫苯甲酰胺对香菇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乙虫腈浓度
为50μg/mL时对2种食用菌菌丝生长表现显著的抑制
  
Abstract:Taking leaves of Indocalamus latifoliu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the efect of the ethanol concentration,solid-liquid
ratio,extr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 were studied by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and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optimi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of
ethanol refluxing method,the extraction solvent was 85%ethanol,material/liquid ratio was 1∶20g/mL,extracting time
was 50min.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of ethanol ultrasonic method:the extraction solvent was 85%ethanol,
material/liquid ratio was 1∶30g/mL,extracting time was 35min.Under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the 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leaves of indocalamus by ethanol refluxing method was 2.66%,the yield by ethanol ultrasonic
method was 1.59%,the ethanol refluxing method was more suitable for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Keywords:flavonoids from leaves of indocalamus;ethanol refluxing method;ethanol ultrasonic method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