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保护剂对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的影响



全 文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生 物 工 程
2016年第06期
保护剂对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
乳酸菌的影响
王 威1,王小标2,殷 娜3,张亚南1,杨波若1,古丽娜孜1,武 运1,*
(1.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2.昌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新疆昌吉 831100;
3.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摘 要:以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为考察对象,采用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和最陡爬坡实验筛选了3种乳酸菌
冻干保护剂,并确定了中心组合实验的中心实验点。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到3种冻干保护剂的最优添加量为麦芽糊
精2.30%(W/V)、海藻糖3.50%(W/V)、α-环状糊精3.10%(W/V)。在此条件下,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为(8.78±0.10)×
108 CFU/g。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具有较高的乳酸菌活菌数与较佳的风味和品质,可为新疆地区马乳及其制品的加
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酸马乳粉,真空冷冻干燥,冻干保护剂,乳酸菌活菌数
Effect of protective agents on lactic acid bacteria of koumiss powder
by vacuum freeze-drying
WANG Wei1,WANG Xiao-biao2,YIN Na3,ZHANG Ya-nan1,YANG Bo-ruo1,GU Li-nazi1,WU Yun1,*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2.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Center,Changji 831100,China;
3.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iable count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koumiss powder produced by vacuum
freeze-drying ,3 kinds of freeze-drying protective agents were screened by two 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and the central point of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 was confirmed by the steepest ascent experiment.
The optimal additions of 3 freeze-drying protective agents were 2.30% (W/V) of maltodextrin,3.50%(W/V) of
trehalose and 3.10% (W/V) of α-cyclodextrin.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the viable count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koumiss powder was up to (8.78±0.10)×108 CFU/g.The freeze-drying koumiss powder had higher
viable count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good flavor and quality,which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ocessing of mare’s milk and its’ production.
Key words:koumiss powder;vacuum freeze drying;freeze-drying protective agents;the viable count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中图分类号:TS252.4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1002-0306(2016)06-0206-06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6.06.034
收稿日期:2015-08-03
作者简介:王威(1991-),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E-mail:928178182@qq.com。
* 通讯作者:武运(1965-),女,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E-mail:wuyunster@sina.com。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重大专项目(201130101-4(2)-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44B01-05);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
术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2015KCX03)。
发酵酸乳是一种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具有较
高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的乳制品,深受广大消
费者的喜爱。发酵酸乳制品中乳酸菌的活菌数及其
活性与发酵酸乳制品的医疗保健作用密切相关 [1]。
《GB 16321-2003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规定,未杀菌
活性乳酸菌饮料出厂、运输、贮藏以及销售时乳酸
菌活菌数应在1×106 CFU/mL以上。有研究认为,益
生菌发酵食品在货架期内乳酸菌活菌数应大于1×
106 CFU/mL,才能更好发挥乳酸菌益生作用[2]。然而,
发酵乳制品在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需要全程冷
链,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酸化现象,大大降低发酵乳
中乳酸菌活菌数,以及发酵乳制品的风味和品质,缩
短保质期[3-4]。将发酵乳通过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或者
微波干燥等工艺加工成酸乳粉,在保持发酵乳制品
206
生 物 工 程
2016年第06期
Vol . 37 , No . 06 , 2016
因素(%)
水平
-1 1
A 乳清蛋白 1 3
B 海藻酸钠 0.5 1
C 木糖醇 0.5 1
D 麦芽糊精 0.5 1
E 海藻糖 1 2
F α-环状糊精 1 2
G 乳糖醇 1 2
H 谷氨酸钠 0.4 0.8
表1 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因素与水平编码值
Table 1 Factors,levels,and codes of two 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风味及乳酸菌活菌数的同时,又可以延长产品货架
期,同时不需要冷链参与,降低生产成本[5-6]。研究表
明,与其他干燥方式相比,冷冻干燥制备的酸乳粉具
有较高的活菌数和较好的风味[7-8]。陆婧采用冷冻干
燥法制备的藏灵菇酸奶粉色泽均匀、疏松多孔,无结
块具有典型的酸乳风味,而且藏灵菇酸奶粉中乳酸
菌活菌数可达到2.12×108 CFU/g[9-10]。
保护剂对液态乳的乳酸菌活性的影响研究较
多,但在国内外,保护剂对真空冷冻酸马乳粉中乳酸
菌活性的影响还未曾研究。因此,本实验以真空冷冻
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为考察对象,通过二水平部
分析因设计筛选出对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
菌存活有显著影响的冻干保护剂,并通过最陡爬坡
实验确定冻干保护剂的添加量范围,运用中心组合
实验设计优化不同冻干保护剂的最优添加量,提高
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为新疆地
区马乳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新鲜马乳 购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地区;干酪
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MLS5、乳酸乳球菌
(Lactococus lactis)WLB5和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
(Kluyveromyces marxianus)WWMJ1 新疆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MRS肉汤、改良
MC培养基、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培养基(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YPD)、孟加拉红培养基 青
岛日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乳清蛋白、海藻酸钠、木
糖醇、α-环状糊精、海藻糖、麦芽糊精、乳糖醇、谷氨
酸钠 郑州裕和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FA2014N分析天平 北京东南仪诚实验室设备
有限公司;HR40-IIA2生物安全柜 青岛海尔特种
电器有限公司;YXQ-LS-18SI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
器 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DHP-9052
电热恒温培养箱、HWS-26电热恒温水浴锅、BYK-
FD-5真空冷冻干燥机 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
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 通过二水平部分析因
实验设计(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FFD)分别研究
乳清蛋白、海藻酸钠、木糖醇、α-环状糊精、海藻糖、
麦芽糊精、乳糖醇、谷氨酸钠对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
粉中乳酸菌的保护作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
析,筛选对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数有显著影响的冻干
保护剂。二水平部分析因实验设计如表1所示。
1.2.2 最陡爬坡实验 根据二水平部分析因实验设
计的结果,依据对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影响显
著的冻干保护剂的回归系数确定相应的变化步长,
运用最陡爬坡实验快速逼近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
菌数最高的区域,从而确定各种保护剂的添加量
范围。
1.2.3 中心组合实验 根据最陡爬坡实验结果,利
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麦芽糊精、海藻糖和α-环糊
精的添加量为考察因子,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
数为响应值,建立响应值与考察因子之间的二次多
项回归模型。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因素与水平编码值
表见表2。
1.2.4 检测指标
1.2.4.1 活菌计数 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计数采用
改良MC琼脂培养基倾注培养,放置于37 ℃恒温培养
箱中培养2 d;酸马乳中酵母菌活菌计数采用孟加拉
红琼脂培养基涂布培养,放置于28 ℃恒温培养箱中
培养2 d[11-12]。
1.2.4.2 酸马乳粉含水量的测定 酸马乳粉含水量
的测定参照《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
直接干燥法[13]。
1.2.4.3 润湿下沉性 精确称取10.00 g酸马乳粉,
均匀分散在40 ℃水面上,分别在静置和搅拌两种情
况下测定酸马乳粉全部润湿下沉的时间[14]。
1.2.4.4 冲调性 用40 ℃水250 mL冲调34.00 g的酸
马乳粉,搅拌后观察酸马乳的溶解性状[15]。
1.3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利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回归模
型进行响应面优化,运用Sigmaplot 12.5绘制交互项三
维响应面图,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结果
运用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实验分别考察乳清蛋
白、海藻酸钠、木糖醇、麦芽糊精、海藻糖、α-环状
糊精、乳糖醇、谷氨酸钠9种冻干保护剂对酸马乳粉
中乳酸菌活菌数和冻干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如表3
所示。
对表3二水平析因设计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因素
水平
-1 0 1
A 麦芽糊精(%) 1.90 2.20 2.50
B 海藻糖(%) 3.20 3.60 4.00
C α-环状糊精(%) 2.90 3.20 3.50
表2 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因素和水平编码值
Table 2 Factors,levels,and codes of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207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生 物 工 程
2016年第06期
实验号 A B C Y1:乳酸菌活菌数
(lg CFU/g)
1 1 1 1 8.38
2 1 1 -1 8.69
3 1 -1 1 8.61
4 1 -1 -1 8.87
5 -1 1 1 8.64
6 -1 1 -1 8.69
7 -1 -1 1 8.56
8 -1 -1 -1 8.67
9 1.682 0 0 8.78
10 -1.682 0 0 8.77
11 0 1.682 0 8.69
12 0 -1.682 0 8.73
13 0 0 1.682 8.48
14 0 0 -1.682 8.67
15 0 0 0 8.96
16 0 0 0 8.92
17 0 0 0 8.92
18 0 0 0 9.00
19 0 0 0 8.95
20 0 0 0 8.89
表6 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结果
Table 6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of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显著性
模型 0.056 8 6.96E-03 6.39 0.0121 *
A 6.02E-03 1 6.02E-03 5.53 0.051
B 9.97E-04 1 9.97E-04 0.92 0.3704
C 1.55E-05 1 1.55E-05 0.014 0.9084
D 0.019 1 0.019 17.74 0.004 **
E 0.014 1 0.014 12.62 0.0093 **
F 7.96E-03 1 7.96E-03 7.31 0.0304 *
G 1.49E-03 1 1.49E-03 1.37 0.2801
H 6.14E-03 1 6.14E-03 5.64 0.0502
残差 7.62E-03 7 1.09E-03
总和 0.063 15
表4 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方差分析
Table 4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the two-level partial
factorial design
注:**:表示极显著,p<0.01;*:表示显著,p<0.05。
实验号 A B C D E F G H Y 活菌数(lg CFU/g)
1 1 1 -1 -1 -1 1 1 -1 8.72
2 -1 -1 -1 -1 -1 -1 -1 -1 8.68
3 1 1 1 1 1 1 1 1 8.86
4 -1 -1 1 1 1 -1 -1 1 8.72
5 -1 -1 -1 1 -1 1 1 1 8.78
6 1 1 1 -1 1 -1 -1 -1 8.77
7 1 -1 1 -1 -1 1 -1 1 8.69
8 -1 1 -1 -1 1 1 -1 1 8.70
9 1 -1 -1 1 1 1 -1 -1 8.89
10 -1 1 -1 1 1 -1 1 -1 8.78
11 1 1 -1 1 -1 -1 -1 1 8.69
12 -1 -1 1 -1 1 1 1 -1 8.76
13 -1 1 1 -1 -1 -1 1 1 8.64
14 1 -1 1 1 -1 -1 1 -1 8.78
15 -1 1 1 1 -1 1 -1 -1 8.72
16 1 -1 -1 -1 1 -1 1 1 8.71
表3 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及结果
Table 3 The experiment design and results of two-level partial
factorial design
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在酸马乳粉真空冷冻干
燥过程中,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麦芽糊精、海
藻糖添加量对酸马乳粉中乳酸菌的活菌数有极显著
的影响,α-环状糊精添加量有显著影响,而且三种冻
干保护剂对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的影响均为正
效应,可考虑作为主要因素进一步做响应面实验。对
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结果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得到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Y)对麦芽糊精(D)、
海藻糖(E)和α-环状糊精(F)多元一次方程为:Y=
8.74+0.035D+0.029E+0.022F。
2.2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
由多元一次方程和相关系数可以看出,麦芽糊
精(D)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因此选择麦芽糊精(D)
作为变量来定义步长。定义△XD=1.00为1个步长,则
△XE=(0.029/0.035)△XD=0.83,△XF=(0.022/0.035)
△XD=0.63。自然变量步长的相应变化为△D=△XD[(1-
0.5)/2]=0.25,△E=△XE[(2-1)/2]=0.42,△F=△XF[(2-1)/
2]=0.32,考虑实际实验的方便性,调整麦芽糊精、海
藻糖和α-环状糊精步长分别为0.3、0.4、0.3下进行最
陡爬坡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5所示。在第五组
(0+4△)实验中,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最高,即选
取麦芽糊精添加量2.2%、海藻糖添加量3.6%、α-环
状糊精添加量3.2%作为中心组合实验的中心点。
2.3 酸马乳粉冻干保护剂响应面优化
2.3.1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表6中心组合
实验设计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酸马乳粉中乳酸
菌活菌数(Y)对麦芽糊精(A)、海藻糖(B)和α-环状
糊精(C)添加量的拟合方程为:Y1=8.94+0.0005A-
步长
规范变量 自然变量 活菌数
(×108 CFU/g)
XD XE XF D E F
0 0 0 0 1 2 2 4.35
△ 1 0.85 0.65 0.3 0.4 0.3
0+△ 1 0.85 0.65 1.3 2.4 2.3 5.25
0+2△ 2 1.7 1.3 1.6 2.8 2.6 6.70
0+3△ 3 2.55 1.95 1.9 3.2 2.9 7.05
0+4△ 4 3.4 2.6 2.2 3.6 3.2 7.90
0+5△ 5 4.25 3.25 2.5 4 3.5 7.40
表5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
Table 5 Results of the steepest ascent of experiment
208
生 物 工 程
2016年第06期
Vol . 37 , No . 06 , 2016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显著性
模型 0.52 9 0.058 30.92 <0.0001 **
A 3.40E-06 1 3.40E-06 1.82E-03 0.9669
B 0.01 1 0.01 5.56 0.0401 *
C 0.081 1 0.081 43.02 <0.0001 **
AB 0.033 1 0.033 17.34 0.0019 **
AC 0.021 1 0.021 11.21 0.0074 **
BC 1.25E-05 1 1.25E-05 6.67E-03 0.9365
A2 0.061 1 0.061 32.68 0.0002 **
B2 0.11 1 0.11 59.77 <0.0001 **
C2 0.27 1 0.27 141.98 <0.0001 **
残差 0.019 10 1.88E-03
失拟项 0.011 5 2.27E-03 1.53 0.3251
纯误差 7.40E-03 5 1.48E-03
总和 0.54 19
决定系数R2=0.9653 校正决定系数R2Adj=0.9341
表7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Table 7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regression equations
注:“*”表示影响显著(p<0.05),“**”表示影响极显著(p<0.01)。
图1 麦芽糊精与海藻糖交互作用响应面图
Fig.1 Response surface for the effect of maltodextrin and
trehalose on the viable count of LAB
9.0
Y 1
:活



lg
CF
U/
g)
-2.0B:海藻糖
A:麦芽糊精
8.8
8.6
8.4
8.2
8.0
7.8
-1.5
-0.5-1.0
0.00.5
1.01.5
-2.0
-1.5
-0.5
-1.0
0.0
0.5
1.0
1.5
2.0
图2 麦芽糊精与α-环状糊精交互作用响应面图
Fig.2 Response surface for the effect of maltodextrin and
α-cyclodextrin on the viable count of LAB
9.0
Y 1
:活



lg
CF
U/
g)
-2.0C:α-环状糊精
A:麦芽糊精
8.8
8.6
8.4
8.2
8.0
7.6
-1.5
-0.5-1.0
0.00.5
1.01.5
-2.0
-1.5
-0.5
-1.0
0.0
0.5
1.0
1.5
2.0
7.8
0.028B-0.077C-0.064AB-0.051AC+0.0013BC-0.065A2-
0.088B2-0.14C2。
由表7可以看出,本实验建立的回归模型F=30.92,
p<0.0001,表明回归模型极显著;而模型失拟项p=
0.3251>0.05,说明模型失拟项不显著,由此说明所建
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显著性。决定系数R2=0.9653,校
正决定系数R2Adj=0.9341,表明该模型能较好拟合实
际实验中响应值的变化,利用此模型可以对真空冷
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进行分析和预测。
从表7可以看出: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上,一次项C、
交互项AB、AC和二次项A2、B2、C2对真空冷冻干燥酸
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
一次项B对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
存在显著的影响(p<0.05)。
2.3.2 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利用Design-Expert 8.05
软件对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响应面优化,运用
Sigmaplot 12.5绘制交互项三维响应面图(图1~图3),
可以比较直观看出麦芽糊精、海藻糖和α-环状糊精
两两之间交互作用对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
菌活菌数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麦芽糊精含
量的增大,活菌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整个曲
面呈凸形,活菌数受海藻糖的影响大于麦芽糊精的
含量;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麦芽糊精含量的增大,活
菌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曲面弧度很陡,二者
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比较明显;从图3可以看
出,随着海藻糖含量的增高,活菌数呈现先增大后减
小的趋势,曲面弧度比较陡峭。通过Design-Expert
8.05对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参数最优化分析,可以
得出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最高时麦芽糊精、海
藻糖和α-环状糊精的最佳添加量,即麦芽糊精2.28%
(W/V)、海藻糖3.50%(W/V)、α-环状糊精3.10%
(W/V)。在此条件下,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预测
值为8.9574 lg CFU/g。
2.3.3 验证实验 为检验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的
准确性,同时考虑实验操作方便,在麦芽糊精2.30%
(W/V)、海藻糖3.50%(W/V)、α-环状糊精3.10%(W/V)
条件下进行酸马乳真空冷冻干燥实验,实验平行
3次,得到的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
平均值为(8.78±0.10)×108 CFU/g,对数值为(8.9436±
209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生 物 工 程
2016年第06期
图3 海藻糖与α-环状糊精交互作用响应面图
Fig.3 Response surface for the effect of trehalose and
α-cyclodextrin on the viable count of LAB
9.0
Y 1
:活



lg
CF
U/
g)
-2.0C:α-环状糊精
B:海藻糖
8.8
8.6
8.4
8.2
8.0
7.6
-1.5
-0.5-1.0
0.00.5
1.01.5
-2.0
-1.5
-0.5
-1.0
0.0
0.5
1.0
1.5
2.0
7.8
表8 酸马乳粉感官指标
Table 8 Sensory indexs of koumiss powder
感官特性 含水量
(%)色泽 风味 组织状态 润湿下沉性 冲调性
呈乳白色,色泽均匀
具有典型的酸马乳风味,
无异味
粉状,结构疏松,无结块
润湿下沉时间94 s(静置时)
和25 s(搅拌时)
冲调后无团块,
杯底有少量沉淀
3.93
0.0051)lg CFU/g,与预测值较为接近,说明该模型准
确可靠,能较好预测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
菌活菌数。
2.4 酸马乳粉的感官指标
测定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酸马乳粉的感官指
标,结果如表8所示。
提高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提高发酵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二是提高真空
冷冻干燥过程中乳酸菌的存活率。在酸马乳粉真空
冷冻干燥过程中,乳酸菌细胞暴露在多种应力下,从
而导致菌体细胞机械损伤、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完整性
改变,细胞内蛋白变性失活,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蛋白
酶或抑制因子,破坏pH的动态平衡、DNA损伤等[16]。
研究表明,添加冻干保护剂,不仅可以提高乳酸菌的
冻干存活率,还可提高其在贮藏期间的稳定性[17]。
通过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筛选出麦芽糊精、海藻
糖和α-环状糊精对酸马乳粉中乳酸菌的活菌数和冻
干存活率有显著影响。海藻糖在冻干过程中对生物
体和生物大分子的保护效果显著,常用作乳酸菌发
酵剂的冻干保护剂。蒲丽丽等发现,在冷冻干过程中
海藻糖对嗜热链球菌的冻干保护效果最好,而且嗜
热链球菌细胞饱满,无变形、塌陷[18]。张玉华等发现,
海藻糖可以与菌体蛋白和细胞膜磷脂的极性基团形
成氢键,起到维持磷脂水化状态和蛋白质二级结构
稳定的作用[19]。麦芽糊精和α-环状糊精均属于高分
子冻干保护剂,在冻干过程中通过包裹菌体,使其免
受外热源的热传导性和热辐射性伤害,与小分子的
冻干保护剂配合使用,可以加速升华,加速干燥,在
冻干和贮藏期间维持较高的乳酸菌细胞存活率[20]。
酸马乳粉的含水量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一
定的含水量可以保持酸马乳粉的品质,延长保质期,
无论在质量和经济效益上均起很大的作用。有研究
报道,奶粉要求含水量为3.0%~5.0%,不能超过此范
围,若含水量大于5.0%,就易造成奶粉结块,则商品
价值就低,含水量过高,奶粉易变色,贮藏期降低,可
能导致营养素损失、微生物滋长、奶粉结块变质等问
题。目前行业的平均水平控制在4.0%左右。
3 结论
通过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实验及最陡爬坡实验
筛选出了对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
和存活率影响显著的3种冻干保护剂,即麦芽糊精、
海藻糖和α-环状糊精,并确定了中心组合实验中心
实验点。利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真空冷冻干
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3
种冻干保护剂的最优添加量为麦芽糊精2.30%(W/V)、
海藻糖3.50%(W/V)、α-环状糊精3.10%(W/V)。在此
条件下制备的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为(8.78±0.10)
×108 CFU/g。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呈均匀乳白色,
具有典型的酸马乳风味,结构疏松,无结块,冲调后
无结块,杯底有少量蛋白质沉淀,含水量为3.93%。
参考文献
[1] 敖晓琳,蒲彪,蔡义民,等. 发酵乳杆菌及其益生特性研究
进展[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5,34(2):121-127.
[2] P Kumar,H N Mishra. Yoghurt powder-A review of process
technology,storage and utilization [J]. Food and Bioproducts
Processing,2004,82(C2):133-142.
[3] 孙懿琳. 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菌株的筛选及其后酸化
机理[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4] 李向东. 长保质期酸奶加工技术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
蒙古农业大学,2007.
[5] 胡长利,陈历俊,卢阳,等. 酸奶粉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
[J]. 中国乳品工业,2010,38(8):32-37.
[6] 肖壮,刘景圣. 酸奶粉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
营养,2012,18(2):50-54.
[7] 谢桂勉. 两种干燥方式对酸奶干制品中乳酸菌活性的影响
分析[J]. 广西轻工业,2011,27(2):10-11.
[8] 罗建玲. 工艺条件对豆酸奶质量的影响[D]. 福州:福建农
林大学,2005.
[9] 余华,颜军,刘海燕. 不同干燥方法对酸奶粉品质指标影响
对比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3):145-147.
[10] 陆婧. 藏灵菇酸奶及酸奶粉的制作工艺优化[D]. 兰州:甘
肃农业大学,2013.
[11] 闫彬,贺银凤. 酸马奶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共生发酵特性
[J]. 食品科学,2012,33(7):131-137.
[12] 张英华,霍贵成,郭鸰 . 乳酸菌冷冻干燥保护剂的筛选及
加速储存稳定性实验[J]. 中国乳品工业,2007,35(2):8-10,26.
(下转第215页)
210
生 物 工 程
2016年第06期
Vol . 37 , No . 06 , 2016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14] 余华,颜军,刘海燕. 冻干酸奶粉的速溶性及发酵性研究
[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4,40(2):22-24.
[15] 王玉荣,周家萍,班昭,等. 速溶绿豆酸奶制作工艺的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846-13856.
[16] Ben kerroumn,Ghouatiy,Ghalfiy,et al. Bioeontrol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a model cultured milk by in situ bacterium
production from Lactococcus lactis ssp.Lacti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2002,55(3):145-151.
[17] P V Behare,R Singh,D Mohania, et al . Effect of
exopolysaccharide - producing strains of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on technological attributes of fat - free lassi[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0(7):2874-2879.
[18] 蒲丽丽,刘宁,霍贵成. 嗜热链球菌冻干保护剂保护作用
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7(7):32-34.
[19] 张玉华,孟一,凌沛学,等. 海藻糖和透明质酸对冻干双歧
杆菌细胞的保护作用[J]. 食品科学,2010,31(7):236-241.
[20] 陈涛. 真空冷冻干燥制备高效浓缩型两歧双歧杆菌酸奶
发酵剂[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法脱脂的最佳工艺为:脱脂时间56.08 min、加酶量
0.52%、脱脂温度39.51 ℃,在此条件下预测鱼皮脱脂
率为65.58%。为了验证结论的可靠性,按照最佳脱脂
条件进行验证实验。考虑到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将最
佳脱脂条件修正为脱脂时间56 min、加酶量0.5%、脱
脂温度39 ℃(因胶原蛋白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变性,
将最佳脱脂工艺中鱼皮脱脂温度修正为稍低的温
度),在此条件下测定的鱼皮脱脂率为63.71%,与理
论预测值的误差为1.87%,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
到的脱脂条件可靠。
李佳 [14]在制备罗非鱼鱼皮明胶的过程中,使用
脂肪酶对罗非鱼皮脱脂,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得到
最佳脱脂工艺为:pH9,脱脂时间3 h,脱脂温度40 ℃,
加酶量2%,脱脂率为67.5%。本实验无论是原料还是
采用的方法都与李佳的研究类似,从实验结果比较
来看,与其得到的实验结果相比,本实验得到的酶法
脱脂工艺条件加酶量更少,脱脂时间缩短2 h。但是,
由于原料鱼皮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酶的来源、特性等
均会对脱脂过程造成影响,因此不能只单纯从优化
得到的具体工艺条件进行比较,还需考虑其他因素
的影响。
由于整个脱脂过程是一个酶反应,酶反应具有
一定的特殊性,如反应的可逆性、酶与底物的比例是
否合适等。通过实验及与李佳的研究结果比较来看,
原料鱼皮的脂肪含量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这可能会对本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应用产生一定的限
制,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将重点考察不同脂肪含
量的鱼皮原料以及酶与底物的比例对酶法脱脂效果
的影响,为此方法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应用提供参考。
3 结论
利用脂肪酶对罗非鱼皮进行脱脂,通过单因素
实验和响应面法分析,考察反应时间、温度、加酶量
和pH对鱼皮脱脂率的影响,并对罗非鱼皮酶法脱脂
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罗非鱼皮酶法脱脂的最
佳工艺为:脱脂时间56 min、加酶量0.5%、脱脂温度
39 ℃,pH9,在此条件下,鱼皮的脱脂率为63.71%。脂
肪酶法脱脂工艺可大大缩短鱼皮脱脂处理的时间,
较有机溶剂脱脂方法更安全。
经本实验脱脂处理的罗非鱼将用于鱼皮提取胶
原蛋白,由于脂肪酶的使用(主要是处理温度和酶对
鱼皮的作用两方面)可能会对鱼皮胶原蛋白的性质产
生影响,因此,后续实验将进一步研究脂肪酶法脱脂
工艺对提取胶原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探讨鱼皮脂肪
酶脱脂的方法在实际胶原蛋白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渔业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
版社,2013.
[2] 陈胜军,李来好. 罗非鱼加工产业相关情况[J]. 科学养鱼,
2014(9):16-17.
[3] 吴祖兴. 现代食品生产[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63.
[4] ETHERINGTON D J,SIMS T J.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of
collagen [J] .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1981,32(6):539-546.
[5] NAGAI T,ARAKI Y,SUZUKI N. Collagen of the skin of
ocellate puffer fish(Takifugu rubripes)[J]. Food Chemistry,
2002,78(2):173-177.
[6] 张强,王倩倩,陆剑锋,等. 不同方法提取鲢鱼皮胶原蛋白
的理化特性比较[J]. 现代食品科技,2014(5):104-110.
[7] 杨萌萌,郭兆斌,余群力,等.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胶原蛋白
工艺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3,48(3):121-126.
[8] 许晓红,毛洪超,陈敏,等. 不同原料皮脂肪酶脱脂效果比
较[J]. 皮革科学与工程,2014,24(1):35-38.
[9] 阚建全. 食品化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57-258,192.
[10] JUN L,CHI Z,OU R,et al. Optimization of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J]. Advance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5(3):310-317.
[11] TANG B K,LEE Y J,LEE Y R,et al. Examination of
1-methylimidazole series ionic liquids in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Chamaecyparis obtuse leaves using 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13,933:8-14.
[12] BARTLE K D,BODDINGTON T,CLIFFORD A A,et al.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nd chromatograph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ligomers in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lms
[J]. Analytical Chemistry,1991,63(20):2371-2377.
[13] 安然. 即食鱼皮胶冻加工工艺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
学,2013.
[14] 李佳. 酶法制备罗非鱼鱼皮明胶的工艺研究[D]. 福州:福
建农林大学,2011.
(上接第210页)
!!!!!!!!!!!!!!!!!!!!!!!!!!!!!!!!!!!!!!!!!!!!!!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