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百合、肉桂、余甘
子、杏仁、芡实、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枣、罗汉
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枳椇子、枸杞子、胖大海、
茯苓、香薷、桃仁、桑叶、桑椹、莱菔子、莲子、淡竹叶、
淡豆豉、菊花、黄精、葛根、黑芝麻、槐米、蒲公英、蜂
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薏苡仁、
覆盆子、藿香。
5. 4 味酸皆属木 五行属木的药物有:山楂、马齿苋、
乌梅、木瓜、代代花、余甘子、佛手、沙棘、赤小豆、昆布、
青果、香橼、桑椹、酸枣仁、覆盆子。
5. 5 味苦皆属火 五行属火泊药物有:八角茴香、小
蓟、代代花、白果、决明子、肉豆蔻、佛手、杏仁、昆布、
枣、郁李仁、金银花、鱼腥草、栀子、香橼、桃仁、桑叶、桔
红、桔梗、荷叶、淡豆豉、菊花、菊苣、槐花、蒲公英、橘
皮、薤白、藿香。
6 讨论
87 种药食同源品种中,五行属土的品种最多,达
到 54 种;其次为五行属金、五行属火、五行属木的品
种;而五行属水的品种最少,只有 3 种。在入药或者食
用时,需要考虑药食之间的五行关系,尽量避免同时服
用或者食用五行相克的药食品种。87 种药食同源品
种中,部分品种由于自身的特性,可能同时具有两种或
者多种五行属性,因此在服用或者食用时,需要更加
注意。
在进行治疗时,根据药物所属的五行,同时考虑人
体脏腑的五行属行,使用五行相同或者相旺的药物治
疗,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果使用了
五行相克的药物,则会对药物的作用造成影响,严重的
情况甚至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传统中医药认为,
食补与药补同样重要。食补可以充分的调节机体的抵
抗能力,通过增加自身的抵抗力达到治病防病的效
果[2]。而中药均可食用,只是在食用时必须要考虑到药
物间的配伍作用,因此,在食补时,也需要考虑到各种食
材间的关系,要避免食材间的相互作用而减弱食补效
果,甚至发生负面作用的情况。五行分类是中药最为基
本的分类方法,根据药物的五行、脏腑的五行、疾病的五
行进行用药,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作用,同时还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3]。
综上所述,87 种药食同源品种均属于不同的五行
分类,在进行药物治疗以及食用时,需要考虑药食间的
五行关系,尽量使用五行相同或者相旺的品种,要避免
五行相克的品种,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金生源.对中医学药食同源的现代理解与展望[J]. 浙江中医
药大学学报,2009,15(06) :11-12.
[2] 马骥.药食同源话中药[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20) :506.
[3] 任秀玲.《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五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03) :241-243.
(本文校对:杨明 收稿日期:2012 - 12 - 05)
对人参芦头入药原因的探讨
王春来
摘要:自 2005 年版的《中国药典》开始将参芦收载为人参的药用部位以来,为了探明原由通过对其基源、化学成分、临床应用、
药源及经济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得知其基源自历代本草及医家各有记载和认识;化学成分上与人参主根所含相似;临床应用上参
芦涌吐、耗气的记载缺乏理论依据,而其确有与人参主根相同的补益作用;再有参芦的重量为主根重量的 8% ~15%,带芦头入药既
减少了药源的损失,又创造了经济价值。基于以上原因自 2005 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将人参芦头收载为人参药用部位。
关键词:基源;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经济价值
doi: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3. 07. 113 文章编号:1003-8914(2013)-07-1494-02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2005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
参 Panar ginseng C. A. Mey. 的干燥根及根茎[1]。究其
根茎即“人参芦”历代本草、医家各有记载和认识。而
现如今的使用仍然按大多数医家的认识,因其有催吐
及耗气等特性不把其作为人参的药用部位使用。自
2005 年版《中国药典》又将人参芦头收载为人参的药
用部位使用,为了探明原由,现就对参芦入药的原因从
基源、化学成分、临床应用、资源及经济价值等方面进
行初步的探讨。
1 基源
人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微寒。主补五
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本
草经集注》:人参茯苓为之使,恶溲疏,反藜芦。均未
·4941· 光明中医 2013 年 7 月第 28 卷第 7 期 CJGMCM July 2013. Vol 28. 7
提出去芦使用以及具催吐作用。《华氏中藏经》首次
提出人参去芦使用,后一直沿用此说,并把参芦归为涌
吐药物。《雷公炮炙论》∶ 凡使,要肥大,块如鸡腿并
似人形者。凡采得,阴干,去四边芦头并黑者,锉入药
中。《名医别录》:微温,无毒。主治肠胃中冷,心腹鼓
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
令人不忘。一名神草,一名人微,一名土精,一名血参。
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辽东. 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
根,竹刀刮,曝干,无令见风。《本经逢源》:“参芦能耗
气,专入吐剂,涌虚人膈上清饮宜之,盐哮用参芦涌吐
最妙。”朱丹溪认为:“人参入手太阴、补阳中之阴。芦
反泻太阴之阳,亦犹麻黄根、苗不同。”《本草备要》:人
参芦能涌吐痰涎,体虚人用之,以代瓜蒂。病历记载:
“一妇性躁味厚,暑月因怒而病呃,作则举身跳动,昏
不知人。其人形气俱实,乃痰因郁怒,气不得降,非吐
不可。以参芦半两,逆流水煎服,吐顽痰数碗,大汗昏
睡而安。”《本草纲目》也将参芦列为催吐药且用量
较大。
2 化学成分
人参中含有皂苷类,糖类,挥发性成分,有机酸及
其酯,蛋白质,酶类,甾醇及其苷,多肽类,含氮化合物,
木质素,黄酮类,维生素类,无机元素等成分。人参皂
苷是其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也是其质量优劣的重
要指标之一,参芦和人参根含有相同的化学成分。
200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人参按干燥品计
算,含人参皂苷 Rg1(C42 H72 O14)和人参皂苷 Re(C48
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 0. 30%,人参皂苷 Rb1(C54
H92O23)不得少于 0. 20%。根据实验测定结果,参芦含
人参皂苷 Rg1(C42H72O14)和人参皂苷 Re(C48H82O18)
的总量远高于 0. 3%,人参皂苷 Rb1(C54H92 O23)远高
于 0. 2%,参芦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占 7. 26%,比人参
主根中 3. 8%的含量要高。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参芦的
某些功效可能比人参强,这也是近年来人参入药不去
芦的主要原因。
3 临床应用
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参芦没有补益作用,无人参主
根大补元气,回阳救逆,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之功。《本草发挥》:“若服参一两,于内入芦一钱,则
一两之参徒虚费唉。”现代有的学者认为参芦中含大
量草酸钙簇晶,能与胃酸中合生成草酸、甲酸,使人恶
心呕吐。就此刘海青等[2]用显微定量法测定了人参
各部位(参芦,主根,支须根)草酸钙簇晶数目,结果显
示参芦草酸钙簇晶数目显著多于主根,支须根。参芦
每毫克草酸钙簇晶数目为 618. 1 ± 10. 2;主根每毫克
草酸钙簇晶数目为 58. 1 ± 2. 4;支须根每毫克草酸钙
簇晶数目为 44. 1 ± 2. 6。表明人参各部位尤其参芦与
主根,支须根之间草酸钙差别极大。然参芦所含草酸
钙在甘草,大黄,牡丹皮,山药,黄柏等常用中药的含量
也相当高,甚至超过参芦中的含量。也很少有呕吐者,
所以参芦所含草酸钙不足以引起呕吐。涌吐之说可能
如张璐《本经逢原》所说:“昔人用以涌吐者,取其性
升,而于补中寓泻也”。现代研究表明参芦有明显祛
痰作用,明显加速气管纤毛运动。但也不能阐明参芦
催吐的机理。然从临床使用上可见,对虚证的治疗参
芦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配伍使用,无论是小剂量还是
大剂量的运用,均未见有催吐及耗气的现象,而其补益
作用甚至高于人参主根的此种功效。正如张山雷《本
草正义》曰:“凡泄泻日久,阳气下陷,参芦加入应用药
中,颇有功效。
4 经济价值
2005 年版《中国药典》:人参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
形,长 3 ~ 15cm,直径 1 ~ 2cm。根茎(芦头)长 1 ~
4cm,直径 0. 3 ~ 1. 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和稀
疏的凹窝状茎痕。说明参芦重量占主根重量的 8% ~
15%,以往入药前须将其除净,削下的参芦虽有少量制
成涌吐祛痰药,但大部分却霉烂掉了。据统计,我国每
年去除的参芦达 15 万公斤以上,造成极大的药源浪
费。经现代药学研究证实参芦确有与人参主根相同的
生物活性。如果参芦随人参根一并入药,既能节约药
材资源,又可增加经济效益[3]。
5 结论
基于参芦其基源自历代本草、医家各有记载和认
识;其涌吐、耗气的记载缺乏理论依据;化学成分上与
人参主根所含相似;临床确有与人参主根相同的补益
作用;参芦的重量为主根重量的 8% ~ 15%,带芦头入
药既减少了药源的损失,又创造了经济价值等原因。
由此可见,2005 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将人参芦头收载
为人参药用部位确有其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S].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5:7.
[2] 刘海青,朱志强,刘亚荣,等.参芦催吐机理再论[J]. 西北药学杂
志,1997,12(6) :250.
[3] 赵靖,许丽,丁新,等. 参芦的合理应用亟待重视[J]中药天地,
2000,9(2) :45.
(本文校对:徐志尧 收稿日期:2012 - 12 - 21)
·5941·光明中医 2013 年 7 月第 28 卷第 7 期 CJGMCM July 2013. Vol 2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