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0 年 3 月第 20 卷第 3 期
· 实验研究 ·
稀签草活性部位抗风湿作用机理研究 关
钱瑞琴 1 张春英 ` 付宏征 “ 林文翰 “ 高子芬 “
内容提要 目的 : 阐明林签草抗 风湿作用机 理 。 方法 : 建立佐 剂性 关节炎 ( a j du a v n ta rt hri ts , A A )大 鼠
模型 。 观察林签草活性部位对 A A 大 鼠淋 巴细胞增殖反应 、 白细胞介素一 1 ( I L 一 1 ) 、 白细胞介素 一 2 ( I L 一 2) 活性
的影响 , 并同时观察 A A 大鼠踩关节病理切 片 , 以及稀签草 的镇痛作用 。 结果 : 林签草可减轻 A A 大鼠裸 关
节炎症等病理反应 ;有较好的镇痛作 用 , 镇痛率为 65 % 。 稀签草可 增强 A A 大 鼠 T 细胞 的增 殖功 能 , 促进
I L
一
2 的活性 , 抑制 IL 一 1 的活性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 0 . 01 ) 。 结论 : 林签草可 通过调 整机体免疫
功能 , 改善局部病理反应而达到杭风湿作用 。
关键词 林签草活性部位 免疫功能 杭风湿
S t u d y o n T h e r a P e u t i e M e e h a n i s m o f A n t i
·
R lt e u m a t i s m A e t i o n o f H e br a S i e g e s b e e k i a e Q I A N R u i q i n
,
Z H A N G
C h u n y in g
,
F U H o n g z h e n g
, e t a l eD aP
r tm e n t of I
n t塔ar t de T r a d i t i o n a l hC 艺n e se a n d U八尹s t e r n 入度七d i c£n 。 , B e 艺-
方 n g 几几, d艺ca z U in ve sr i yt , B iej 认g ( 1 0 08 的
O bj e e t i v e
:
T o e x p lo r e t h e m e e h a n i sm o f a n t i
一 r h e u m a t i s m a e t i o n o f t h e a e t i v e f r a e t i o n o f H e r b a S ie g e s b e e k i
-
a e (户J H S ) . M e t h o d s : A d uj v a n t a r t h r i t i s m o d e l o f r a t w a s m a d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f f e e t o f A F H S o n ly m p h o e y t e
p or l i f e r a t io n
,
i n t e r l e u k i n
一
1 ( I L
一
1 ) a n d I L
一
2 a e t i v i t y
,
p a t h o l o g i c S e e t io n o f a n k l e jo i n t
, a n d a n a l g e s i e e f f e e t o f
A F H S i n mo d
e l r a t
.
R e s u l t s : A F H S e o u ld r e d u e e t h e i n f l a m m a t o r y P a t h o l眼 i e r e s p o n s e o f a n k le jo i n t , i t f u n e -
t io n s w e l l a s a n a lg e s i e s
,
t h e a n a lg e s i e r a t e b e i n g 6 5 %
,
A F H S e o u ld a ls o im p r o v e T
一
l y m p h o e y t e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
im p or v e I L
一
2 a e t i v i t y a n d i n h i b i t I L
一
1 a e t i v i t y
, a s e o m p a r e d w i t h t h e e o n t or l g
r o u p
,
t h e d i f f e r e n e e w a s 5 1, i f i
-
e a n t ( P ( 0
.
0 1 )
.
e o n c一u s i o n : T h r o u g h r e g u la t i n g t h e im m u n e f u n e t i o n o f o r g a n i s m , A F H S e o u ld im p or v e t h e
l。 。 a l p a t h o l〔。义i e r e s p o n s e 、 0 a s t o a n t a g o n is e a g a i n s t r h e u n i a t i s n l , t h e r e of r e , i t 15 a g o d a n t i
一 r h e u m
a t i、 m h e r b a l
m e d i e i n e
.
K e y w o dr s a e t i v e f r a e t i o n o f H e r b a S i e g e s b e e k ia e
,
im m u n i t y
, r h e u m a t i s m
稀签草 ( 5 1卿 s占e c 走i a P u 占e s e e u : M a k . )为菊科植物
腺梗稀签草 , 辛 、苦 、 寒 , 具有祛风湿 、 通络利筋骨 , 益肝
肾等作用 , 临床常用于治疗关节肿痛 、 风湿痛 、 四肢麻
木 、腰膝无力 , 疗效较好 。 有实验报道稀签草有抗菌 、
消炎及降压作用 , 为进一步 确定稀签草的抗风湿作用
机理 。 本实验使用稀签草醇提活性部位 , 观察对佐剂
性关节炎 ( a dj u v a n t a r t h r i t i s , A A )大鼠模型 的影响 , 探
讨其抗风湿作用机理 。
材料与方法
1 药品与试剂 福氏完全佐剂 ( rF eu n d’ 5 A dj u -
v a n t e o m p l e t e )
、
R p M I
一
1 6 4 0 粉 为美 国 G i b e o 公司 产
釜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基金资助 ( N o . 9 6 一 9 03 一 0 2 一 0 2)
1
. 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 室 (北京 10 0 0 8 3 ) ; 2 . 北京 医科
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3 , 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系
品 , 四甲基偶氮哇盐 ( M T T ) 、 刀豆蛋 白 ( oC n A ) 、 脂多
糖 ( L P s) 均 为 is g m a 公司产 品 。 稀签草活性部位提
取 : 取稀签草茎叶 1 . o k g , 经粉碎 , 以 95 % 乙醇 回流提
取 3 次 , 减压浓缩得浸膏 。 浸膏溶解于蒸馏水 , 用石油
醚分解 , 脱脂 、水层乙 酸乙醋萃取 3 次 , 乙酸 乙酷萃取
物经硅胶一 H 柱低压层 析 , 以氯仿 一 甲醇为梯度洗脱
剂 , 收集氯仿 一 甲醇 ( 3 : 1) 的洗脱部位 , 减压浓缩得活
性部位 。 活性 部位 经 H P L C 色谱 测 定 , 含奇 任醇
( k i r e n o l ) 8 5%
。
2 动物与分组 DS 大鼠雌雄各半 , 2 一 3 月龄 ,
体重 ( 2 5 0 士 30 ) ;g 吼 7 B L / 6 小鼠 , 雌雄兼用 , 6 周龄 , 体
重 ( 20 士 3 ) g , 均 由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部提供 。
将大鼠随机分为 3 组 , 每组 7 只 , 正常组每日每只灌服
4 m l 自来水 , 于给水第 1 日给大鼠左后足环皮 内注射
0
.
l m l 生理盐水 , 模型组每 日每只灌服 4 m l 自来水 , 给
药组每 日每只灌服 4 m l ( 0 . 8 9 / m l) 稀签草活性部位 , 模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0 0 年 3 月第 20 卷第 3 期
型组与给药组于给水 、 给药第 1日分别在左后 足环皮
内注射 o .l ml 福 氏完全佐剂 “ , , 第 18 日将动物全部处
死 , 取脾和腹腔巨噬细胞备用 。
3 测定方法
3
.
1 脾淋 巴 细胞增殖试验 参考文献 (2) 方法 。
无菌常规制备大鼠脾细胞悬液 , 调整至 5 x 1 06 / m l 细
胞悬液 , 加入 96 孔培 养板 , 每孔分别加 入 oC n A
(终浓度 3拜g / m l) , 置 37 ℃ , 5 % C O : 培养箱温育 4 h
后 , 每孔加入 M T T (5 m g / m l) 继续温育至 48 h , 终
止培养 , 离心弃上清 , 晾干后加入 0 . 04 m ol / L 盐酸
异丙醇 1 0 0川, 充分混 匀 , 于酶联免疫仪 ( D 3G o 2
型 ) 上检测 波长 5 7 O n m 的 0 1) 值 , 用 以表示 细胞的
增殖状况 。
3
.
2 脾淋 巴 细胞 白细胞介素 2 ( IL 一 2) 的诱生与
检测 参考文献 (2) 方法 。 无菌常规制备大鼠脾细胞悬
液 , 调整至 5 只 1 0 6 / m l 细胞悬液 , 加入 24 孔培养板 , 每
孔分别加入 oC n A (终浓度 3拌g / m l ) , 置 3 7℃ , 5 % e o Z
培养箱温育 48 h 后 , 离心取上清 , 一 20 ℃保存待测 。 采
用小鼠脾细 胞增殖法检测大 鼠脾细 胞 I L 一 2 , 以 M T T
比色分析法 , 于酶联免疫仪 ( D 3G O2 型 )上检测波长
5 7 On m 的 O D 值 , 表示 I L 一 2 的活性 。
3
.
3 大鼠腹腔 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 1 ( I L 一 1) 的
诱生与检测 参考文献“ ,方法 。 无菌常规制备大鼠腹
腔巨噬细胞悬液 , 调整 至 s x 1o “ / m l 细胞悬液 , 加入
汉 孔培养板 , 每孔分别 加入 L P (S 终浓 度 10 群g /m l ) 。
置 37 ℃ , 5 % C O Z 培养箱温育 4h8 后 , 取上清 , 一 20 ℃
保存待测 。 采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大鼠腹腔巨
噬细 胞 I L 一 1 , 以 M T T 比色分析法 , 于酶联免 疫仪
( D 3G 02 2 型 )上检测波长 5 7 On m 的 ( ) I ) 值 , 表示 IL 一 1
的活性 。
3
.
4 大 鼠躁关节病理切片制备 取各组大鼠跺
关节置于 10 % 福 尔马林固定 , 石蜡包埋切片 , H E 染
色 。 光学显微镜观察 。
3
.
5 小鼠镇痛模型 (扭体法 ) 参考文献 (l) 方
法 。 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 、 盐酸吗啡组 、 稀签
草组 , 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 盐酸吗啡及稀签草活性
部位 , 3 Om in 后每 只 小 鼠腹腔 均 注射 0 . 6 % 醋酸
o
.
Zml
, 观察 20 m in 内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 , 计算出
镇痛百分率 。
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 。
2 稀签草活性部位对 A A 大鼠脾淋巴细胞 IL Z 的
影响 见表 2 。 A A 大鼠脾淋 巴细胞产生 IL Z 功能低下 ,
与正常组比较下降 28 % , 给药后稀签草活性部位对 A A
大鼠模型脾淋巴细胞产生的 IL Z 在 1 : 2 、 1 : 4 、 1 : 8 稀释度
均有促进作用 , 与模型组比较 ,分别增加 4 % 、 4 % 、 56 %
(尸 < 0 . 0 5 ) ,并能恢复至正常大鼠水平。
3 稀签草活性部位对 L P S 诱导的 A A 大鼠腹腔
巨噬细胞 I L 一 1 的影响 见表 3 。 A A 大鼠腹腔巨噬细
胞产生 I L 一 1 功能亢进 , 与正常组比较上升 34 % , 给药
后稀签草活性部位对 A A 大鼠模型腹腔巨噬细胞产生
的 I L 一 1 在 1 : 10 、 1 : 20 、 1 : 4 0 稀释度均有抑制作用 , 与
模型组比较 , 分别下降 23 % 、 23 % 、 57 % (尸 < 0 . 0 5 ) , 并
能恢复至正常大鼠水平 。
4 稀签草活性部位对 A A 大鼠躁关节局部组织
的影响 A A 大 鼠躁关节组织切片血管扩张 充盈 , 纤
维素渗出 , 滑膜细胞增生 , 淋 巴细胞浸润 (图 1 、 2 ) 。 灌
服药物后 , 充血明显减轻 , 炎症细胞浸润 减少 (图 3 、
4 )
。
5 稀签草活性部位对疼痛小鼠模型的镇痛作用
见表 4 。 小鼠灌服稀签草活性部位后可减轻醋酸的疼
痛刺激 ,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表明稀签草活性
部位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
表 1 稀签草活性部位对 AA 大鼠淋巴
细胞增殖的影响 (厉 土 、 )
组别
正常
模型
给药
鼠数 5
x l o 6 / m l淋巴细胞
( O D 值 )
1
.
6 2 士 0 . 4 2
1
.
1 6 士 0 . 0 9 朴
1
.
4 0 士 0 . 1 5△
注 :与正常组比较 , ` 尸 < 0 . 0 ;5 与模型组比较 , △尸 < 0 . 05
表 2 稀签草活性部位对 A A 大鼠脾淋巴
细胞 I L 一 2 的影响 ( O D 值 , 厉 士 、 )
组别
正常
模型
给药
鼠数 稀释度
1 : 2 1 : 4 1 : 8
0
.
2 4 1 士 0 . 0 2 3
0
.
1 7 4 土 0 . 0 1 7 畏
0
,
2 5 1 士 0 . 0 0 9△
0
.
1 7 5 士 0 . 0 23
0
.
1 2 2 士 0 . 0 1 1 朴
0
.
1 7 6 士 0 . 02 4 乙
0
.
14 3 士 0 . 0 1 2
0
.
0 7 7 士 0 . 0 1 6 桥
0
.
13 7 土 0 . 0 2 1△
注 : 与正常组比较 , ’ 尸 < 0 . 05 ;与模型组比较 , △尸 < 0 . 05
表 3 稀签草活性部位对 L P S 诱导的 A A 大鼠
腹腔巨噬细胞 I L 一 1 的影响 ( O D 值 , 厉 士 , )
结 果 组别
正常
模型
给药
鼠数 稀释度
1 稀签草活性部位对 A A 大鼠淋 巴细胞增殖的
影响 见表 1。 A A 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低下 , 与正
常组 比较下降 2 8 % , 稀签草活性部位对 A A 大鼠模型
0
.
16 4 士 0 . 0 13
0
.
2 1 9 士 0 . 0 16 卜
0
.
1 6 8 士 0 . 0 2 0么
0
.
0 9 7 士 0 . 0 1 5
0
.
1 4 1 士 0 . 0 4 0 任
0
.
1 0 8 士 0 . 0 2 3△
0
.
0 5 5 士 0 . 0 1 4
0
.
1 0 6 士 0 . 0 6 3 赞
0
.
0 4 6 士 0 . 0 0 9△
注 :与正常组比较 , ` 尸 < 0 . 0 5 ;与模型组比较 , △ P < 0 . 05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0年 3月第 2 0卷第 3期
参 考 文 献
1
, 陈 奇主编 .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 9 9 3 : 3 69一 3 7 0 , 7 7 2一 7 7 3 , 3 7 8一 3 7 9 .
2
.周道洪 , 沈元珊 , 赵曼瑞 . 测定淋巴细胞转化和白细胞介素 一 2
活性 的新方 法— M T T 比 色 分析 法 . 中 国免 疫学 杂 志1 98 6 ; 2 ( 1 ) : 3 9一 4 4 .
3
.
rF ie 击 ic h H as le 主编 , 田亿芳译 . 风湿病学新进展 . 成都 : 四川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9 2 : 3一 2 4 ·
4
. 李 俊 , 汤晓林 , 陈敏珠 , 等 . 白芍总贰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的免疫调节机制 . 中国药理学通报 1 99 5 ; 1 1 ( 4 ) : 475 一4 7
5
. 周金黄 , 李晓玉 , 荣康泰主编 . 免疫药理学进展 · 基础与临床 .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9 3 : 420 一4 21 ·
6
.
B in d
e
ru P L
.
L y l l l P h
o e y t e
一
m a e or p h a g e e o
一
e p e r a t i o n d u r in g in
-
d
u e t io n o f T s u p p r e s os r e e ll a e t iv i t y i n r a t s w i t h a dj
u v a n t a r t h
r i
-
t i s
.
A
n n R h
e u m D i s 1 9 83 ; 4 2 : 68 3
.
(收稿 : 1 9 9 5 一 l一 0 9 修回 : 19 9 9 一 0 1 一 2 。 )
惹茵仁配合化学药物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李
鼻咽癌 ( N P C )以放疗为主 , 但对于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病
例 , 则需要配合化疗 , 或只能化疗 。 N P C 对化疗药物也较敏感 ,
但缓解期短 。 本研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 , 探讨慧茵仁配合化
疗药物对晚期 N P C 的治疗作用 。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所收治的病例均属于晚期 N P C 患者 , 伴远
处转移 。 原发病灶根据临床表现 、 间接鼻咽镜检查 以及病理活
检确诊 , 转移病灶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颈淋 巴结 ) 、 X 线胸
片 (肺 ) 、腹部 B 超 、 C T (肝 ) 、 E C T (骨 )证实 , 同时排除该部位的
原发肿瘤 。 组织学 类型属 低分 化鳞癌 。 临床分期 为 W 期 。
K a rn
o
f
s k y 评分 ) 7 0 % , 肝肾功能 、 血象正常 。
未经任何治疗的晚期 N P C 患者 , 共 60 例 , 随机分为两组 。
实验组 3D 例 , 男 19 例 , 女 1 例 ;年龄 35 一 50 岁 ;几 N I M I (骨转
移 ) 9 例 , ` x` ZN 3 M , (骨 )5 例 , ’ l’ 3 N I M , (月. lr ) 5 例 , ’ I’ , N 3 M I (肺 ) 6 例 ,
几 N I M I (肝 ) 2 例 , T 4 N 。M l (肝 ) 3 例 。 对照组 30 例 , 男 2 1 例 , 女
9 例 ;年龄 3 5 一 5 0 岁 ; T ZN I M I (骨 ) 7 例 , T ZN 3 M I (骨 ) 5 例 ,
T 3N I M
I
(肺 ) 7 例 , T I N 3 M I (肺 ) 5 例 , 几 N I M I (肝 ) i 例 , T 4 N 。M i
(肝 ) 5 例 。 两组性别 、 年龄 、 病灶大小和转移程度无明显差别 。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 P F B 方案 。 顺铂 ( I ) 1) P )每天
20 m g八n Z , 静 脉 滴 注 , 第 1 一 5 天 ; 5 一氟 脉 嚓 吮 ( 5 一F u) 每 天
50 om g /衬 , 静脉滴注 , 第 1 一 5 天 ;博罗霉素 ( B LM )每天 7 m岁
m “ , 肌肉注射 , 第 1 、 5 天 。 每 21 天重复 , 共 3 个周期 (疗 程 ) 。
化疗的同时 , 实验组每天上午空腹 口服单味惹茵仁 ( 1 0 0 9 )煎剂
1 次 , 并长期服用 。
检测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 、 I L 一 2 、 N K 细胞 。 数据统计采用
t 检验 , 配对 t 检验和 扩检验 。
结 果
1 疗效评定标准 近期疗效按 W H O 分级标准 ( aC nc er
1 9 8 1 ; 4 7
: 2 0 7一 3 1 3 ) , 以 间接鼻咽镜 、 颅底和鼻咽 C T 片 、 胸片 、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广州 5 1 0 0 9 5)
毓
腹部 B 超 / C T 、 E C T 等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 生存质量按文献
(韩 锐 . 肿瘤化学预防及药物治疗 . 北京 : 北京 医科大学中国
协和 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1 9 91 : 7 49 一 7 5 0) 评价 。
2 近期疗效 对照组完全缓解 ( C R ) 1 例 , 部分缓解 ( P R )
1 7 例 , 无变化 ( N C ) 1 1 例 , 恶化 ( P D ) 1 例 , 有效率 ( C R + P R )
6 0
.
0 % ;实验组 C R 4 例 , p R 2 1 例 , N C S 例 , P D O 例 , 有效率
9 0
.
0 %
。 近期疗效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 0 . 0 5 ) 。
3 毒副反应 以恶心 、 呕吐 、 轻度脱发 、贫血和 WB C 下降
为主 。 除 W B C 外 , 两组毒性反应相似 。 实验组 W B C 下降程度
较对照组轻 ( 尸 ( 0 . 0 5 ) 。
4 免疫功能 化疗后 , 对照组免疫功能受抑 , c几 、 c D 4 、
C叭 / C sD , 下降明显 ( 尸 < 0 . 05 , p < 0 . 01 ) , IL 一2 和 N K 细胞活
性也下降 , 但无统计学差别 ; 实验组 。飞 、 c风 、 c D 4 / c D 、 , .1I 一 2
和 N K 细胞活性 回升 , 并 .高丁几化疗 前水 平 ( 尸 < 0 . 05 , 尸 < 0 . 01 )
和 (化疗后的 )对照组水平 ( 尸 < 0 . 0 5 ) 。
5 远期疗效 随访 1 年 , 对照组无瘤生存 0 例 , 病情稳定
17 例 , 恶化 7 例 , 死亡 6 例 ; 实验组分别是 4 、 21 、 3 、 2 例 ; 远期疗
效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尸 < 0 . 0 5 ) 。 生存质量按好 、 中 、 差 3 个等
级 , 对照组分别为 9 、 9 、 6 例 , 实验组 20 、 6 、 2 例 , 两组 比较有显
著性差异 ( 尸 < 0 . 0 5 ) 。
讨 论
P F B 方案是 目前治疗 N P C 常用的方法之一 , 但缓解期短 。
本研究对照组单独采用该方案 , 实验组采用该方案加慧该仁综
合治疗后 , 疗效实验组高于单独对照组 ( 尸 < 0 . 0 5 ) 。 说明慧该
仁能增强 N P C 对这些化疗药的敏感性 。 并且 , 实验组 的远期
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 提示该中药能抑制 N P C 复发 , 延长化
疗缓解期 。
N P C 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本 已低下 , 加上化疗药物的损
伤 , 不能清除 (化疗后 )残余的肿瘤细胞 , 故缓解期短 , 易 于复
发 。 本临床观察也证明这一点 。 给予慧茵仁后 , 免疫功能得到
改善或恢复 , 有利于杀伤病灶癌细胞 , 提高疗效 。
(收稿 : 19 9 9 一 0 2 一 1 2 修回 : 1 9 9 9 一 0 6 一 1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