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蟛蜞菊化学防治研究



全 文 : 第 23卷第 2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V ol. 23 No. 2
  2005年 6月  Journa l of Foshan Universi ty ( Na tural Science Edi tion) Jun. 2005
文章编号: 1008-0171( 2005) 02-0077-04
蟛蜞菊化学防治研究
李 梅 1 ,陈碧云 2 ,聂呈荣2
(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系 ,广东 佛山 528231; 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园艺系 ,广东 佛山 528231)
摘要: 利用两种常用的除草剂草甘膦和克无踪对野外及盆栽的蟛蜞菊进行杀灭试验 ,结果表明: 利用克无踪杀
灭蟛蜞菊用药量少 ,见效快 ,克无踪 200倍液对蟛蜞菊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但药效期短 ,对蟛蜞菊起不到彻底防
治的作用 ;草甘膦药效慢但持久 , 100倍以上的浓度对蟛蜞菊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是防治蟛蜞菊的适合药剂。
关键词: 外来杂草 ;蟛蜞菊 ;化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 Q146    文献标识码: A
外来生物一旦成功入侵 ,就会对新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 ,根
除极其困难 ,而且用于控制蔓延的代价极大 [1, 2 ]。 而提早对已侵入的外来有害生物生长繁殖特性进行研
究 ,对其蔓延扩散态势加以监控 ,以便在其产生严重危害前及时防治与根除 ,是防治生物入侵十分经济
有效的方法。
蟛蜞菊 (Wedel ia chinensis Merr . ) ,菊科蟛蜞菊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非洲 ,现广泛分布东南亚 ,
在我国辽宁、江苏、浙江及华南地区也有分布。蟛蜞菊的生长繁殖特性与薇甘菊十分相似 ,可以无性或有
性生殖 ,茎节以至节间都能生根长成新的植株 ,侧枝和主枝一样 ,生命力强 ,生长极其迅速 ,其根系可分
泌化感物质 ,抑制其他植物生长 ,所到之处其他植物迅速灭绝 [3 ]。目前 ,蟛蜞菊在华南地区有迅速蔓延的
趋势 ,专家预测 [ 4]:这种作为观赏植物引进的草本类植物已经发生了变异 ,如不及早加以有效控制 ,蟛蜞
菊很可能成为新的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 本试验对蟛蜞菊生长、繁殖特性进行观测 ,研究两种常用除草
剂对蟛蜞菊的防治效果 ,为寻求其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 1 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北院溜冰场后蟛蜞菊生长比较整齐的地点作为试验点 ,随机选择 10个样点 ,
观察蟛蜞菊茎叶生长情况 ,隔天度量分枝长度 ,观察分枝速度 ,同时观测蟛蜞菊生长群的覆盖厚度、开花
数和结籽率的情况 ,了解蟛蜞菊的生长速度及其繁殖特性。
1. 2 化学药剂试验
1. 2. 1 野外试验
选择蟛蜞菊覆盖 90%以上 ,生长比较整齐的地段作试验地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除草剂 (草甘膦和克
无踪 )对样地内蟛蜞菊进行喷洒 ,小区面积为 2 m× 3 m,两次重复 ,用手持压缩式喷雾器喷施药液至植
株茎叶全湿为止。草甘膦的稀释方法为: A50为 41%的草甘膦药剂 1m L加水 50 mL,即为 50倍液 , 4组
浓度分别为 A50, A100, A200, A500,克无踪的稀释方法为: B50为 20%的克无踪药剂 1 mL加水 50
m L,即为 50倍液 , 3组浓度分别为 B50, B100, B200,以喷清水为对照。 施药后第 3, 7, 14, 21, 28天和 2
收稿日期: 2004-10-10
作者简介: 李 梅 ( 1973-) ,女 ,安徽阜南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硕士。
个月进行观测 ,用 20 cm× 20 cm方框在每个样方内随机取 2次样 ,统计每样方内的蟛蜞菊的叶、茎枯死
百分率以及花的数目等。
1. 2. 2 盆栽试验
截取茎节处刚开始生根 ,粗细相仿 ,长度约 15 cm的蟛蜞菊枝条 ,每盆扦插 5枝 ,选取植株全部成
活 ,生长较为均匀的盆作为试验对象 ,分别用不同浓度草甘膦和克无踪对盆内蟛蜞菊进行喷洒 ,药剂浓
度及稀释方法与野外试验相同 ,以喷清水作为对照 ,重复 4次。施药后定期观察新长出营养体的高度、分
枝数、叶茎枯死情况及花的数目等 , 1个月以后剪取地上部茎叶 ,观测各个处理主茎长度、分枝数及生物
干重 ,对所得数据利用 DP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试验药剂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 ,草甘膦是浓度 41%的水剂 ,生产厂家是美国孟山都公司 ;克无踪是
浓度 20%的水剂 ,生产厂家是先正达南海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试验时间选在 3~ 6月间进行 ,该时期正
值春夏 ,蟛蜞菊的生长迅速 ,有利于茎叶对药剂的吸收 ,增强防治效果。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 1 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蟛蜞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常生长于路旁、田边和沟边 ,成株的茎基部匍匐生长 ,茎节长 7~ 12 cm
不等 ,茎节以至节间都能生根 ,节位处生根扎地的同时长出 1~ 2个的分枝 ,侧分枝和主枝一样 ,又可以
扩展成新的根叶系统 ,形成新植株 ,生长极其迅速 ,茎叶扩展呈几何级数增长 , 3~ 6月茎平均日生长量
为 2. 5 cm , 1周能长出 1~ 2个节。 蟛蜞菊生长群在野地覆盖平均高度可达 0. 3~ 0. 5 m ,边缘的枝茎不
断向外伸长蔓延 ,其生长群落中很少有其他杂草 ,形成单一优势种群 ,具有旺盛的生长能力。蟛蜞菊开花
的时间可从 3月持续至 10月 ,花期较长 ,其中 5~ 8月为盛花期 ,开花数量很大 ,盛花期覆盖地有小花
50~ 250个 /m2 ,小花从现蕾到盛开需 5 d,花期持续 5~ 15 d,受精后种子成熟需要 5~ 10 d,每朵小花可
结种子 8~ 25粒 ,种子褐色长梭形 ,种粒幼小 ,可借风远距离传播。
2. 2 盆栽试验结果与分析
2. 2. 1 不同浓度的克无踪水剂对蟛蜞菊的控制效果
用不同浓度的克无踪水剂对蟛蜞菊进行喷施 ,处理 B200的大部分叶片次日就枯萎了 ,只有接近地
面处保留小段绿茎 , B100的叶片枯萎的更严重 , B50的茎叶则完全枯死 ; 2周以后 ,处理 B200的茎上开
始长出新芽 ;第 3周 ,处理 B100茎节处也可见幼芽 ,但长出的茎较细 ,长势不良 ; B50枯死 1个月后仍未
见新芽。
  对不同处理的主茎长、分枝数和生物干重的观
测结果如表 1所示。 由表 1可以看出 , B100与
B200两个处理对蟛蜞菊茎的伸长抑制效果明显 ,
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而且新长的茎比对照的要
细 ,韧度也差 ;分枝数只有 3个左右 ,比对照 9个明
显减少 ;生物干重明显降低 ,不足对照的 20% ,均
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这是由于喷药后植物组织枯
萎 ,植物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 ,旧茎枯死而新茎又
表 1 不同浓度的克无踪水剂对蟛蜞菊生长的影响
处理 主茎长 /cm 分枝 /个 干重 /g
CK 71. 4 a A 9. 0 a A 41. 5 a A
B200 54. 1 b B 3. 0 b B 6. 3 b B
B100 50. 1 b B 3. 5 b B 5. 9 b B
注: ( 1) 50倍液的处理在喷药后的第二天就全部枯萎死亡 ;
( 2)同列数据后具有不同小写拉丁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 ,具
有不同大写拉丁字母者表示差异极显著 ,下同。
长势不良造成的。由此可知 ,克无踪药效迅速 , 200倍的浓度已经对蟛蜞菊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但因不能
彻底杀灭植株体 ,因而防效持续时间不长 ; 50倍液处理的植株在喷药后的第二天就全部枯萎死亡 ,因而
能在短时间内对蟛蜞菊造成毁灭性打击 ,但浓度较高 ,需慎重选用。
2. 2. 2 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水剂对蟛蜞菊的控制效果
用草甘膦对蟛蜞菊进行喷施后 ,第二天茎叶没有明显变化 ,第三天开始 , A50的处理叶尖开始变黄 ;
其后 1星期 ,其他各处理也开始有叶色变黄并逐渐枯死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变黄及枯死的比例逐
渐增大 ;施药后第三周 , A50处理的植株全部干枯死亡 ; 1个月后 A100的植株也全部死亡 , A200大部分
茎叶枯死 ,处理 A500与对照相比生长量近似 ,但叶片大部分变黄 ,开花量明显减少。
7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第 23卷
  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对盆栽的蟛蜞菊主茎长、分
枝数和生物干重的控制结果见表 2。从表 2中可看
出 , A100和 A50两个处理的蟛蜞菊的主茎长、分
枝数和地上部生物干重均明显降低 ,与对照差异都
达到极显著 ,这说明这两个浓度能有效抑制蟛蜞菊
地上部茎叶的生长 ,抑制新芽的萌出 ,使其不能正
常分枝 ,草甘膦的浓度越大 ,抑制效果越明显 ;
表 2 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水剂对蟛蜞菊生长的影响
处理 主茎长 /cm 分枝 /个 干重 /g
CK 71. 4 a A 9. 0 a A 41. 5 a A
A500 73. 4 a A 7. 6 a A 38. 0 ab AB
A200 60. 4 a AB 8. 2 a A 36. 1 b B
A100 43. 2 b B 3. 6 b B 14. 7 c C
A50 38. 6 b B 3. 5 b B 9. 2 d D
A200与 CK相比 ,干重显著减少 ,但主茎长和分枝数差异不大 ,抑制蟛蜞菊生长效果一般 ;而 A500对
蟛蜞菊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总的来说 ,用草甘膦对蟛蜞菊进行防治 ,药效慢 ,喷药后 1个月才可杀灭植
株 ,随浓度的递增 ,药剂对植株的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致死的有效浓度最低为 100倍液。
2. 3 野外试验结果与分析
2. 3. 1 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水剂对蟛蜞菊生长的影响
应用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水剂对野外生长的蟛蜞菊进行杀灭试验 ,结果见表 3。从表中可以看到 ,草
甘膦药效发挥较慢 ,但随时间推移药效逐渐增强。喷药 3 d后 ,仅浓度高的处理出现叶片变黄的现象 ; 1
周后 ,各处理普遍出现叶片变黄的现象 ; 2周后茎叶开始枯死 ,随时间推移各处理茎叶枯死比例逐渐增
大。喷药 2个月后 ,不同处理相比 ,草甘膦的浓度越高 ,对蟛蜞菊生长的影响越大 ,杀灭效果越明显 ,草甘
膦 500倍液虽对蟛蜞菊茎叶生长影响不大 ,但能使开花量减少 50% ; 200倍液能使大部分的植株枯死 ,
开花量减少 80% ,但对大面积的蟛蜞菊尚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 100倍液和 50倍液能使绝大部分
以至全部植株死亡 ,说明 100倍液和 50倍液对蟛蜞菊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表 3 草甘膦对野外蟛蜞菊生长的影响
处理 茎叶、花的反应
3 d 7 d 14 d 21 d 28 d 60 d
A500
茎叶花 没有变化 20%变黄 - 10% - 20% 0减少 50% 0减少 50%
A200
茎叶花 10%变黄 55%变黄 - 10% - 20% - 30%减少 80% - 60%减少 80%
A100
茎叶花 30%变黄 70%变黄 - 30% - 40% - 60%无花 - 95%无花
A50
茎叶花 50%变黄 90%变黄 - 40% - 60% - 80%无花 - 100%无花
    注: 表 3中 , -为枯死率。
2. 3. 2 不同浓度的克无踪对蟛蜞菊生长的影响
从表 4可以看出 ,克无踪的药效迅速 ,施药 3 d时间就可使大部分的蟛蜞菊迅速枯死。200倍液对蟛
蜞菊已经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可以令大面积的蟛蜞菊迅速死亡 , 100倍液的效果更为理想 ;施药第三周
以后 ,干枯的田地里开始长出新芽 ;在以后的一个多月时间 ,浓度较低的处理 ,茎叶生长迅速 ,植株颜色
鲜绿正常 ,生长并没有受到影响。这表明克无踪对植物的杀灭只停留在地上部茎叶 ,地下部的根依然存
表 4 克无踪对野外蟛蜞菊生长的影响
处理 茎叶、花的反应
3 d 7 d 14 d 21 d 28 d 60 d
B200
茎叶

- 75% - 85% - 95% + 30% + 70%
减少 50%
+ 100
减少 10%
B100
茎叶花 - 90% - 90% - 100% + 20% + 50%减少 80% + 80减少 20%
B50
茎叶花 - 95% - 100% - 100% - 100% + 10%无花 + 20%无花
      注: 表 4中 , -为枯死率 ,+ 为萌发率。
79第 2期             李 梅等:蟛蜞菊化学防治研究
活 ,药效过后 ,根部又可以重新长出正常新芽。所以克无踪适合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蟛蜞菊的生长 ,但因
其药效期短 ,没有伤及根部 ,并不能起彻底防治的作用。
3 结论
( 1)蟛蜞菊生长迅速 ,茎节生根扎地的同时分枝而扩展 ,覆盖蔓延速度快 ,生长群落中很少有其他杂
草 ,形成单一优势种群 ;蟛蜞菊开花量大 ,结实率高 ;
( 2)利用克无踪杀灭蟛蜞菊用药量少 ,见效快 ,除草迅速 ,随浓度的增大 ,防治效果递增。克无踪 200
倍液就对蟛蜞菊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但克无踪药效期短 ,不能对蟛蜞菊起彻底防治的作用 ,建议在需迅
速杀灭蟛蜞菊时使用。草甘膦药效较慢 ,但药效持久 ,其中 , 100倍以上的浓度对蟛蜞菊有很好的控制作
用 ,因此 ,草甘膦是较为适合的防治蟛蜞菊的药剂 ,建议选用草甘膦 100倍液进行防治。
4 讨论
本试验时间选在 3~ 6月进行 ,期间正是蟛蜞菊生长旺盛的季节 ,根茎叶的生长势头强 ,除草剂吸收
迅速 ,防治效果较好。根据植物繁殖特性和参考除草剂的用药经验 ,若将防治用药时间提前到二月份 ,蟛
蜞菊的枝叶幼嫩 ,除草剂的用药效果可能会更为明显。另外 ,可以结合人工铲除等方法 ,合理安排 ,综合
防治。 本试验结果是对生长 2年左右的蟛蜞菊的杀灭 ,试验地上的蟛蜞菊覆盖不厚 ,大多数蟛蜞菊的茎
叶都能被喷洒到药液 ,效果明显。在蟛蜞菊覆盖严重的地方 ,如进行杀灭 ,药剂浓度选择需要另作试验。
蟛蜞菊作为外来植物入侵珠江三角洲地区 ,这里特有的高温多雨天气适应其生长繁殖和迅速蔓延 ,
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应正确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看清其优点和潜在的危害 ,合理
利用蟛蜞菊作为地被植物的优点 ,慎重地选用其作为城市绿化植物。应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监控体系 ,
密切注意蟛蜞菊的发展动态 ,保持相应的警觉性 ,对发生不正常过度生长的情况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采
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对其蔓延进行及时的控制。 借鉴薇甘菊 ,水葫芦等外来入侵植物带来的教训 ,对蟛蜞
菊可能会带来的危害作合理的预测 ,以防止新的危害严重的入侵种的产生。
参考文献:
[ 1] 万方浩 ,郭建英 ,王德辉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管理对策 [ J].生物多样性 , 2002, 10( 1): 119-125.
[ 2] 李 博 ,陈家宽 .生物入侵生态学:成就与挑战 [ 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 2002, 24( 2): 26-36.
[ 3 ] 曾任森 ,林象联 ,骆世明 ,等 .蟛蜞菊的生化他感作用及生化他感作用物的分离鉴定 [ J].生态学杂志 , 1994, 13( 1):
51-56.
[ 4] 丁建清 ,王庆海 .我国外来入侵植物概况 [ EB /OL ]. h ttp: / /ww w. w eeds. net. cn. 2003-06-30 /2003-07-20.
Study of chem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edelia chinensis Merr .
LI Mei
1 , CHEN Bi-yun
2 , N IE Cheng-rong
2
( 1. Depa rtm ent o f Food Sciences, Fo shan Univ er sity , Fo shan 528231, China;
2. Depar tment of Ho rticulture , Fo shan Univ er sity , Fo shan 528231, China )
Abstract: In this experiment , tw o common herbicides w ere used to kill Wedelia chinensis Merr. in the
fields and f low erpo ts. They a re 41% Glypho sate and 20% pa raquat. The resul t i s that paraquat ki lls
Wedelia chinensis Merr . speedily but no t completely. Glypho sate wo rks slow , but is long-ef ficient.
Above 100 times of 41% Glyphosate which can kill Wedelia chinensis Merr . is a sui table herbicide to
prevent and contro lWedel ia chinensis Merr .
Key words: alien invasiv e w eeds;Wedel ia chinensis Merr . ; chemical prevention
8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第 2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