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毛果算盘子提取工艺及没食子酸含量测定*
黄红泓1,甄汉深2,柳贤福1
(1.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南宁 530222;2.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 530001)
摘 要 目的 建立测定广西不同产地毛果算盘子中没食子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正交
实验优化毛果算盘子的提取工艺,用 HPLC法测定毛果算盘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为 Hypersil C18柱(250 mm ×
4. 6 mm,5 μm) ,流动相为甲醇-0. 2%磷酸溶液(10∶ 90) ,检测波长为 270 nm,流速 1. 0 mL·min -1,柱温 30 ℃。结果
没食子酸在 0. 031 ~ 0. 186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 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2. 81%,RSD为 2. 05%(n = 9)。结
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毛果算盘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毛果算盘子;没食子酸;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色谱法,高效液相
中图分类号 R286;R927.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0781(2015)03 - 0392 - 03
毛果算盘子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Glochidion
eriocarpum Champ.)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毛七公、漆
大伯、两面毛、漆大姑。味苦、涩,性平,全年可采收。
具有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急性胃肠
炎、痢疾、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湿疹、漆
疮、皮炎等的治疗[1]。其含有酚类、鞣质类[1-3]和三萜
类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韦松基等[4]对毛果算盘子
和算盘子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刘布鸣等[5-6]
采用薄层色谱研究表明,漆大姑药材与没食子酸对照
品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并从漆大姑
中分离出没食子酸类化合物。
已有文献证实没食子酸具有抗炎、抗突变、抗氧化
等多种生物学活性[7],对血管亦有收缩作用[8]。没食
子酸为毛果算盘子主要成分之一,其生物学活性与文
献记载的毛果算盘子功效相似,故选择没食子酸成分
为含量测定指标。目前文献报道只有用薄层扫描法测
定漆大姑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笔者尚未见高效液相色
谱(HPLC)法测定的报道。因此,笔者在本实验中建
立毛果算盘子中没食子酸的 HPLC测定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1. 1 仪器 安捷伦 Agilent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可
变波长检测器(G-1313A)。LG16-W 高速微量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SB3200T 超声波清洗仪(上海
能信超声有限公司) ,Millipore Simplicity-185 超纯水仪
(美国密里博公司) ,BP211D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
利斯,精度:0. 01 mg)。
收稿日期 2014 - 01 - 21 修回日期 2014 - 02 - 15
基金项目 * 广西高校科学资助项目(LX2014668)
作者简介 黄红泓(1977 -) ,女,广西梧州人,讲师,硕士,
从事药学和中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电话:0771 - 4736399,E-
mail:929762704@ qq. com。
1. 2 试药 没食子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
号:110831-200803,供含量测定)。甲醇(美国 Fisher
科学世界公司,批号:A372-4)、乙腈为色谱纯(美国
Fisher科学世界公司,批号:A943-4),其余试剂为分析
纯(北京化工厂)。毛果算盘子药材于 2012 年 4 月采
自广西 10 个地区,分别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
鉴定教研室宁小清副教授及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
医药学院生药教研室苑敏副教授鉴定,均为大戟科植
物毛果算盘子(Glochidion eriocarpum Champ.)的干燥
地上部分(表 1)。标本存放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
新医药学院标本室。
表 1 毛果算盘子药材编号与产地
序号 产地 序号 产地
S1 广西藤县太平镇 S6 广西蒙山县
S2 广西横县 S7 广西藤县濛江镇
S3 广西南宁市 S8 广西梧州市
S4 广西钦州市 S9 广西柳州市
S5 广西桂林市 S10 广西河池市
2 方法与结果
2. 1 色谱条件 采用 Hypersil C18柱(250 mm ×
4. 6 mm,5 μm) ;流动相为甲醇-0. 2%磷酸溶液(10∶
90) ;检测波长 270 nm;流速为 1. 0 mL·min -1。柱温
20 ℃;进样量 5 μL。
2. 2 溶液的制备 取 105 ℃干燥至恒重的没食子酸
对照品 1. 55 mg,精密称定,置 25 mL 量瓶,加甲醇适
量使溶解并定容,摇匀,即得浓度为0. 062 mg·mL -1
没食子酸对照品溶液。取毛果算盘子药材粉末约 1 g,
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 40 mL,称重,静置 12 h,超声
提取 40 min,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
过,取续滤液于离心管,12 000 r·min -1离心 10 min,
·293· Herald of Medicine Vol. 34 No. 3 March 2015
取上清液 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 3 专属性实验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没食子酸对照
品溶液和毛果算盘子供试品溶液各 5 μL进样分析,结
果见图 1。没食子酸的保留时间为 6. 0 min,与各自相
邻峰的分离度 > 1. 5。
1.没食子酸
图 1 没食子酸对照品(A)和毛果算盘子样品(B)HPLC
色谱图
2. 4 供试品处理的正交实验 根据没食子酸的性质
及初步预实验结果,采用正交实验 L9(3
4)进行毛果算
盘子的甲醇超声提取工艺研究,以没食子酸的含量为
评价指标,正交设计表及分析结果见表 2 ~ 4。
表 2 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
水平 A/% B /mL C /min
1 80 20 30
2 90 30 40
3 100 40 50
A:甲醇浓度,B:甲醇用量,C:提取时间
因素极差 R越大,说明因素的水平改变对实验结
果影响越大。由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可知,
影响没食子酸提取效果的因素大小顺序为 A >B >C,即甲
醇浓度 >甲醇用量 >提取时间,其中甲醇浓度和甲醇用量
对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方
法为A3B3C2,即用100%甲醇40 mL超声处理40 min。
表 3 没食子酸 L9(3
4)正交实验表与结果
序号 A B C
D
(空白)
含量 /
(mg·g -1)
1 1 1 1 1 0. 242 1
2 1 2 2 2 0. 435 8
3 1 3 3 3 0. 512 1
4 2 1 2 3 0. 405 5
5 2 2 3 1 0. 582 5
6 2 3 1 2 0. 614 7
7 3 1 3 2 0. 631 2
8 3 2 1 3 0. 754 8
9 3 3 2 1 0. 932 1
K1 0. 397 0. 426 0. 537 0. 586
K2 0. 534 0. 591 0. 591 0. 561
K3 0. 773 0. 686 0. 575 0. 557
R 0. 376 0. 260 0. 054 0. 029
A:甲醇浓度,B:甲醇用量,C:提取时间
为进一步考察优选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取 3
份 S1 号样品粉末,按上述最优工艺条件 A3 B3 C2进行
验证实验,按“1. 2. 1”项所述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没食
子酸含量为 0. 93,0. 91,0. 89 mg· g -1。平均含量
0. 91 mg·g -1,RSD = 1. 98%。与正交实验方案中的
最高值相同,说明优化成功。
表 4 没食子酸方差分析表
方差
来源
离差
平方和
f 方差 F P
A 0. 217 2 217. 0 19. 0 < 0. 05
B 0. 104 2 104. 0 19. 0 < 0. 05
C 0. 005 2 5. 0 19. 0 > 0. 05
D(误差) 0. 00 2
A:甲醇浓度,B:甲醇用量,C:提取时间
2. 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2. 2”项对照品溶液 1,
2,3,4,5,6 mL,分别置于 10 mL量瓶中,加入甲醇定容,
摇匀,分别取上述 6 个不同浓度的对照溶液 5 μL 注入
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 4”项色谱条件测定其峰面积。
以对照品溶液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其色谱峰峰面积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得出没食子酸回归方程
为 Y =3 090. 8X +1. 0,r =0. 999 9;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在
进样量为 0. 031 ~0. 186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 6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 S1 供试品溶液 5 μL,注
·393·医药导报 2015 年 3 月第 34 卷第 3 期
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 1”项色谱条件,连续进样 6
次,测定样品中没食子酸的峰面积。结果测得样品中
没食子酸峰面积 RSD为 1. 09%,表明所用液相色谱仪
的精密度较好。
2. 7 重复性实验 取 S1 毛果算盘子药材粉末 1 g,精
密称定,共取 6 份,按“2. 2”项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5 μL,按“2. 1”项色谱条件进行
测定,计算没食子酸含量,RSD为 2. 02%。结果表明,
用上述方法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重复性好。
2. 8 稳定性实验 取 S1 毛果算盘子药材粗粉约 1 g,
精密称定,按“2. 2”项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室温下保
存,分别在 0,2,6,10,16,24 h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2. 1”项色谱条件测定,考
察稳定性。结果测得样品中没食子酸峰面积 RSD 值
为 1. 4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24 h内保持稳定。
2. 9 加样回收率实验 取已知含量 S1 号样品粉末约
0. 5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 40 mL,精密加入没食
子酸 0. 37,0. 45,0. 56 mg(加入量为样品含量的 80%,
100%和 120%)。按“2. 2”项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各
平行制备 3 份,分别测定含量,计算加样回收率(毛果
算盘子药材没食子酸含量以0. 91 mg·g -1计) ,结果见
表 5。实验结果可知,没食子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2. 81%,RSD =2. 05%。
表 5 毛果算盘子加样回收实验结果 n = 9
样品质量 /
g
原有量 加入量 测得量
mg
回收
率 /%
0. 500 3 4603 0. 37 0. 835 1 101. 30
0. 501 2 4611 0. 37 0. 841 5 102. 81
0. 500 7 4606 0. 37 0. 853 7 106. 24
0. 500 6 4606 0. 45 0. 918 3 101. 71
0. 500 1 4601 0. 45 0. 930 9 104. 62
0. 501 3 4612 0. 45 0. 917 8 101. 47
0. 500 9 4608 0. 56 1. 017 1 99. 34
0. 500 2 4602 0. 56 1. 038 3 103. 23
0. 500 7 4606 0. 56 1. 046 2 104. 57
2. 10 样品测定 分别取广西不同产地(2012 年 4 月
份采收)毛果算盘子药材粉末(每个产地各 3 份)约
1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 40 mL,称质量,静置
12 h,超声提取 40 min,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
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于离心管,12 000 r·min -1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 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实验结果见表 6。
表 6 不同产地毛果算盘子药材含量测定结果 n = 3
编号
含量 /
(mg·g -1)
编号
含量 /
(mg·g -1)
S1 0. 92 S6 0. 74
S2 0. 69 S7 0. 92
S3 0. 89 S8 0. 52
S4 0. 59 S9 0. 86
S5 0. 91 S10 0. 78
3 讨论
笔者在本实验中采用 HPLC法测定毛果算盘子中
没食子酸的含量,该方法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
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毛果算盘子药材的质量。
不同产地的毛果算盘子中的没食子酸含量差异较
大。从不同产地毛果算盘子药材含量测定结果可以看
出,1,7 号产地的毛果算盘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较高。
本文在前期单因素考察实验中发现,甲醇的浓度
越高提取效果越好,在 50%甲醇提取条件下,提取效
果并不佳。而在甲醇达到 80%才能达到一定的提取
效果,且每上一个 10%浓度梯度,提取的效果存在显
著差异。本实验设定了甲醇 80%,90%,100% 3 个浓
度进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 100%甲醇提取效果最佳,
且甲醇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77:2574.
[2] 广州市药品检验所.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71:233.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广西中药材标准(第 2 册)
[M].南京: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81.
[4] 韦松基,陈建霞,韩剑.毛果算盘子与算盘子的显微鉴别
[J].广西中医药,2007,30(1):59 - 60.
[5] 刘布鸣,陈荣光,韦汝武,等.漆大姑中没食子酸的分离鉴
定与薄层色谱鉴别[J]. 广西科学,1999,6 (3) :203 -
204.
[6] 刘布鸣,陈荣光,蔡全玲. 漆大姑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J].广西中医药,2000,23(1) :52 - 54.
[7] 李肖玲,崔岚,祝德秋.没食子酸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J].中国药师,2004,7(10) :767 - 769.
[8] YOSHINO M,HANEDA M,NARUSE M,et al. Prooxidant
action of gallic acid compounds:copper-dependent strand
breaks and the formation of 8-hydroxy-2’-deoxyguanosine in
DNA[J]. Toxicol In Vitro,2002,16(6) :705 - 709.
DOI 10. 3870 /yydb. 2015. 03. 029
·493· Herald of Medicine Vol. 34 No. 3 March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