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全 文 :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兰忠明 1,杨秉业 2,张 辉 1,吴一群 1,李 昱 1,曹卫东 3,林新坚 1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2. 长汀县农业局,
福建 龙岩 3663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紫云英属于豆科黄耆属(Astragalus sinicus),是一种优良冬绿肥和优质青饲料,种植紫云英有省工、投资少、适应性广、产
量高、肥效好、饲料品质优等优点,此外种植紫云英对促进土壤氮素循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养分、节约能源、培肥地
力、降低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紫云英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的鲜草量与种植地块本身的土壤肥力密切
相关,鲜草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示范试验地紫云英平均鲜草产量为 27 240 kg/hm2。该示范研究为从事紫云英研
究与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紫云英;闽紫 5号;高产栽培;培肥
中图分类号:S5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0)11-0055-03
Demonstration of High Yield and Fertility Betterment Techniques
for Chinese Milk Vetch in Changting County
LAN Zhong-ming1, YANG Bing-ye2, ZHANG Hui1, WU Yi-qun1,
LI Yu1, CAO Wei-dong3, LIN Xin-jian1
(1.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13, PRC;
2. Agricultural Bureau of Changting County, Longyan 366300, PRC; 3.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PRC)
Abstract: Chinese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is one of excellent quality green manure and green feed. Planting
Chinese milk vetch has lots of advantages, such as labor saving, small investment, widely adaptation, high yield, rich
fertilizer, high feed quality, and so on. Besides, it also had others important effects of promoting soil N recycle, increasing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ctivating soil nutrient, saving resource,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reducing the cost,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The results of high yield cultivation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fresh grass yield of
Chinese milk vetch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oil fertility, and the fresh grass yield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The average fresh grass yield of Chinese milk vetch in demonstrating test was 27 240 kg/hm2.
These research results might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spread and exploitation work of Chinese milk
vetch.
Key words: Chinese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Minzi No.5; high yield cultivation; fertility betterment
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东经 116°16′~
116°40′,北纬 25°04′~26°02′,全县耕地面积 2.10
万 hm2,其中水田 1.91万 hm2,旱地 0.187万 hm2。
2008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 5.87万 hm2,其中粮
食播种面积 3.51万 hm2,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
县。近年来由于忽视有机肥的使用,不合理的大量
使用化肥,导致耕地质量大幅下降,土壤结构被破
坏,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耕性差,肥料利用率降低,
生产成本逐年提高,作物品质下降。培肥地力、提高
耕地质量是增强耕地产出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作物品质,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1]。
长汀县冬闲面积达 1.0万 hm2,冬闲田种植紫
云英可利用冬季温光条件,增加一季作物种植;而
且紫云英是一种培肥能力较强的绿肥作物,其改良
土壤、提高土壤综合生产能力效果明显[2-5]。为此,笔
者于 2008年在长汀县河田镇的上街村、南塘村开
展了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现
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概况
紫云英高产栽培试验设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
镇的上街村、南塘村。上街村试验面积 32 hm2、南塘
收稿日期:2010-04-02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200803029);福建省财政专
项福建省农业科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STIF-Y01)资助
作者简介:兰忠明(1981-),男,畲族,福建永泰县人,助理研
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环境研究。
通讯作者:林新坚
湖南农业科学 2010,(11):55~57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0.11.014
表 1 鲜草量及土壤化验结果
水稻收割后土样 紫云英割青回田后土样
样地
1
2
3
4
5
6
7
8
9
平均值
有机质
(g/kg)
28.4
27.7
19.8
25.4
27.6
22.1
28.8
31.1
19.9
25.6
速效N
(mg/kg)
143
128
84
115
136
98
152
164
86
122.8
速效P
(mg/kg)
27.6
33.1
26.5
38.4
24.6
25.3
28.1
33.6
27.2
29.3
速效K
(mg/kg)
33
42
38
54
44
61
46
78
61
50.7
有机质
(g/kg)
31.8
31.2
23.4
30.5
32.6
25.6
32.1
35.5
23.1
29.5
速效 N
(mg/kg)
171
153
112
141
172
128
192
205
131
156
速效P
(mg/kg)
28.1
33.7
25.8
38.9
23.6
25.4
28.6
34.1
27.6
29.5
速效 K
(mg/kg)
38
43
42
61
52
69
53
82
60
55.5
紫云英草产量
(kg/20m2)
57.7
64.6
53.6
51.4
49.8
42.6
64.8
67.9
38.2
54.5
紫云英鲜草量
(kg/hm2)
28 845
32 295
26 790
25 695
24 900
21 300
32 400
33 945
19 095
27 240
村试验面积为 38 hm2,共 70 hm2。示范试验品种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自主选育品种“闽紫
5号”。闽紫 5号属中熟品种,植株较高大,茎秆较
粗壮,抗寒和抗病能力都较强,鲜草和种子产量都
较高,适合在福建省中、北部的南平、龙岩、三明的
长汀等气候较寒冷的地区种植。
2 示范内容
2.1 早规划,早落实
20世纪 80年代后,长汀县紫云英种植面积大
幅缩小,现今的新一代农民对种植紫云英的作用及
种植方法认识不清。为了重新唤起农民对紫云英的
种植热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和长汀县
土肥站早在 2008年 7月初就已制定了实施方案,
规划好了示范地点和范围。笔者采用逐户散发宣传
材料、张贴宣传标语、举办座谈会和开展技术培训
等多种宣传方式,强化农民对紫云英的认识,使农
民从陌生到积极响应示范片的建设,自觉维护好和
管理好示范片。
2.2 狠抓示范片技术到位
为保证示范片种植成功,真正把示范片建设成
为农民学习的榜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
和长汀县将紫云英各个时期的栽培技术要领进行
分解,制定了通俗易懂的简明栽培技术,印发给示
范区内的各农户。示范片的种植管理采用统一擦
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聘请专人管护的模式进
行,即将种子用旧式碾米机统一擦种(擦种后种子
发芽率可达 90%以上)后,统一时间(9月 27~9月
31日水稻灌浆初期)雇请当地农民播种,水稻收割
后,统一开沟、施肥、防病、覆盖稻草等农事操作。为
防止示范片遭受家禽家畜的破坏,聘请当地具有较
高威信和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进行田间巡察看护,
说服放养家禽的农户,改变放养地点,及时驱赶牛
群,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紫云英的正常生长。
3 示范效果
3.1 鲜草量
2009年 3月 20对示范片的鲜草量进行测产。
在示范区内选择生长好、中、差 3种类型的田块共
9丘,每丘实割 20 m2,将 9丘的产量进行平均计
算,最后折算成鲜草产量,平均鲜草量达 27 240
kg/hm2,最高达 33 945 kg/hm2,收到了预期的示范
效果(表 1)。
3.2 土壤肥力
在水稻收割后和 2009年 4月 5日鲜草割青回
田后分二次采集土样(共 9个土样)进行测试分析,
主要检测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 4 个指
标。从两次检测结果对比可以看出(表 1),有机质、
速效氮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速效磷、速效钾有所
增加,9 丘平均有机质从 25.6 mg/kg 提高到 29.5
mg/kg,提高 15.2%;速效氮从 122.8 mg/kg提高到
156 mg/kg,增幅 27%;速效磷从 29.3 mg/kg 提高到
29.5 mg/kg;速效钾从 50.7 mg/kg 提高到 55.5 mg/
kg,土壤肥力明显提高。
4 小 结
4.1 示范片的实割鲜草量和二次土壤分析
结果对比
紫云英对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具有明显的
效果,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氮的含量明显提高,同
时紫云英的鲜草量与种植地块本身的土壤肥力密切
第 11期湖南农业科学56
!!!!!!!!!!!!!!!!!!!!!!!!!!!!!!!!!!!!!!!!!!!!!
(上接第 44页)
早播的春马铃薯由于地温低,种薯在土壤中的时间
长,容易烂种,造成出苗率低;早播出苗虽早,但易
受晚霜危害,并且植株生长势弱,抗性差,病害容易
发生,产量低。晚播的春马铃薯产量虽然最高,但是
价格太低,并且影响早稻的生产,效益降低。长沙地
区春马铃薯以 12月中下旬播种最好,产量较高,并
且上市时正值蔬菜淡季,市场价格高,对下季作物
无影响,效益最好。
参考文献:
[1] 刘翠英. 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马铃薯,
2001,(1):5-9.
[2] 刘明月,何长征,宋 勇,等. 南方冬闲田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
技术规程[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全武,催圣贤,鲁迪球,等.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湖
南农业科学,2007,(2):54-56,58.
[4] 刘明月,何长征,熊兴耀,等. 长沙地区春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
比较试验[J]. 中国马铃薯,2005,(3):134-137.
(责任编辑:高国赋)
相关,鲜草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4.2 示范过程整体和总体长势的分析
从示范过程看,目前农民对紫云英的作用及种
植技术了解不够,为加快紫云英的恢复性生产,必
须加大宣传和示范的力度。从紫云英总体长势情况
看,土壤地力差异较大,长势及鲜草量差异大,在技
术措施上,必须根据不同地块的实际情况分片指导。
5 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时早播,合理密植,促进早发
一般中稻田应在水稻收获后马上开沟播种,以
免杂草先出苗生长,影响紫云英生育。连作晚稻田
可在 10月上中旬进行稻底播种,和水稻共生期 25
d左右。闽紫 5号因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播种量可
较少些,在福建省一般绿肥田 1.5~2.0 kg/667m2,留
种田 1.00~1.25 kg/667m2。
5.2 早施磷、钾肥
紫云英对磷、钾肥反应很敏感,因此要获得鲜
草和种子高产,应早施磷、钾肥[6-7]。一般钙镁磷肥拌
种 5~10 kg/667m2,割稻后再施过磷酸钙 5~10 kg/
667m2和氯化钾约 5 kg/667m2作追肥。留种田应在
现蕾开花期喷硼、钼微肥 1次,以提高结实率。
5.3 开好排水沟,进行合理排灌
晚稻田套播,应在播种前开好稻弄沟并进行烤
田,以免由于土壤太稀烂,紫云英播种后种子陷入
泥中和田间积水而造成烂种烂田。水稻收获后,除
将稻弄沟加深外,应加开新沟,一般畦宽以 5 m左右
比较适宜。稻后播种,应在播种前将沟开好,并把沟
泥敲碎撒在畦上,然后灌水播种。紫云英的沟深:支
沟应到土塥,主沟应破土塥,而且沟沟相通,使排水
通畅。开春后再清沟 1~2次,以防积水。
5.4 做好留种田病虫害防治工作
闽紫 5号由于植株高大,后期倒伏严重,因此,
留种田在枝茎伸长到现蕾期,应喷施一定剂量多效
唑 1~2次,使紫云英植株矮化,减少后期的枝茎死
亡并提高每分枝的结荚数和每荚粒数;此外,留种
田应做好“三虫”(蓟马、潜叶蝇和蚜虫)、“三病”(菌
核病、轮纹斑病和白粉病)的防治工作。
5.5 适时收种,细收细打
在福建省,一般当果荚有 50%左右变黑时,就
要抢晴天收种,并争取在果荚 80%变黑前收完。收
种应在早晨露水未干前进行,并采用卷收法,以防
果荚脱落。
参考文献:
[1] 何录秋,薛灿辉,张 亚,等. 经济绿肥在农田高效种植制度中
的应用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9,(8):53-55.
[2] 刘东升,黎军发,朱其添,等. 冬种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J]. 安
徽农学通报,2007,(2):179-180.
[3] 林多胡,叶永秦,陈云平,等. 紫云英新品种闽紫 1号的选育和
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3,8(4):16-20.
[4] 高菊生,徐明岗,秦道珠. 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对水稻生长
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08,(6):25-27.
[5] 曾庆利,龚春华,徐永士,等. 紫云英不同翻压量对水稻产量和
产值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09,(6):76-77,88.
[6] 苏全平,李建国,范 芳,等. 稻田套播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2004,(8):8-10.
[7] 刘 英,王允青,张祥明,等.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
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6003-16005.
(责任编辑:卢红玲)
第 11期 兰忠明等: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