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太湖地区紫云英最佳播种期和播种量研究



全 文 :陈文华 ,沈连法 ,沈生元 ,等.太湖地区紫云英最佳播种期和播种量研究 [ J]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6):154-155.
太湖地区紫云英最佳播种期和播种量研究
陈文华 1 , 沈连法 1 , 沈生元2 , 高建峰 1 , 莫美英 1 , 何文艳 1
(1.江苏省吴江市松陵镇农业服务中心 ,江苏吴江 215200;2.江苏省吴江市农林局 ,江苏吴江 215200)
  摘要:2008年 、2009年 , 在沿太湖地区就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对紫云英适合耕作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
明 ,紫云英产量随着播种量增加而提高 ,随着播种期提前而增产。紫云英耕翻还田量以 27 000 kg/hm2左右为宜 , 既有
利于机械耕翻 ,又有利于下茬水稻增产 ,还有利于用地和养地相结合。 10月 17日进行播种的 ,播种量以 30 kg/hm2为
宜 ,产量为 27 540 kg/hm2 , 并与水稻共生期满 10 d;10月 24日播种的 , 播种量以 30 ~ 37.5 kg/hm2为宜 , 产量为
26 595 ~ 28 860kg/hm2 ,并与水稻共生期满 3 d。
  关键词:紫云英;播种期;播种量;产量
  中图分类号:S541+.3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0)06-0154-02
收稿日期:2010-02-02
基金项目:江苏省苏州市农业科技项目(编号:SNG0726)。
作者简介:陈文华(1973—),女 ,江苏吴江人 ,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业
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E-mail:shenssyy@126.com。
  太湖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区之一 ,农业集约化程度
高 ,化肥的用量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这样不仅造成化肥利用
率的降低 ,提高水稻生产成本 ,而且水稻田氮 、磷的流失对周
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也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 1] 。因此 ,科
学合理施用化肥 ,减轻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实现农业可持续
发展已成为当前该地区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通过绿肥和水
稻轮作 ,绿肥还田 ,可以提高稻田土壤供氮能力和水稻产量 ,
是培肥土壤 、降低化肥用量的有效措施 [ 2-7 ] 。紫云英是南方
稻田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 ,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故此 ,研究了
紫云英耕翻还田量以 27 000 kg/hm2左右为标准的最适播种
期和最佳播种量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江苏省吴江市胜墩园艺场进行 ,供试土壤为黄泥
土 ,土壤肥力中等 ,前茬为水稻 。试验于 2008年和 2009年进
行 ,主要研究最佳播种期与播种量 。紫云英是从江西引入的
余江迟花大叶品种 。
1.2 试验设计
播种期试验设 4个处理 ,分别为 2008年 10月 17日 、
10月 24日 、10月 31日和 11月 7日 ,播种量为 300 kg/hm2 ,
随机排列 ,重复 3次 ,小区面积 50 m2 ,四周设 2m宽保护行 ,
小区与保护行间开沟隔离 ,做到 “三沟 ”相通 ,便于排水 。水稻
10月 27日收割 , 2009年 4月 30日进行紫云英产量测定。
播种量 试验 设 4 个处 理 , 分 别为 15、 22.5、 30、
37.5 kg/hm2 ,随机排列 ,重复 3次 ,小区面积 50 m2 ,四周设
2 m宽保护行 ,小区与保护行间开沟隔离 ,做到 “三沟 ”相通 ,
便于排水 。播种期为 2008年 10月 24日 ,水稻 10月 27日收
割 , 2009年 4月 30日进行紫云英产量测定 。
2009年进行播种量与播种期 2因素 3次重复试验 ,设
4个播种期 ,分别为 10月 17日 、10月 24日 、10月 31日和
11月 7日;每个播种期分别设 4个不同播种量处理 ,分别为
15、22.5、30和 37.5 kg/hm2 ,共 16个处理 ,随机排列 ,重复
3次 ,小区面积 50 m2 ,四周设 2m宽保护行 ,小区与保护行间
开沟隔离 ,做到 “三沟”相通 ,便于排水 。
1.3 田间管理
紫云英种子在播种前选择晴天中午摊晒 3 ~ 4h。采用撒
播法 ,播种时间选择晴天的中午或下午 ,要求水稻茎叶上无
水 ,避免稻株上沾种 ,影响种子落地 。播种后用竹杆或绳子轻
拉水稻植株 ,确保种子落入土中 。播种后要有利于种子发芽
扎根的湿润小气候 ,要求稻田土壤湿润但无积水 。越冬至早
春做到润而不湿 ,如过干过湿 ,要通过排灌进行控制 。开春后
如雨水较多 ,应及时排水 ,防止农田积水 ,湿度过大 。如春旱
不雨 ,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期对紫云英产量的影响
紫云英产量随着播种期提前而相应提高(表 1)。 10月
17日播种产量最高 ,达 26 197.5 kg/hm2 ,比 10月 24日播种
增产 1 215 kg/hm2 ,比 10月 31日播种增产 4 995 kg/hm2 ,比
11月 7日播种增产 5 572.5 kg/hm2。 10月 31日及以后播种
的紫云英产量明显下降 ,主要原因是水稻收割后播种 ,影响发
芽及出苗 。所以 ,适当早播 ,与水稻保持适宜共生期 ,有利于
紫云英的出苗及增产 。
表 1 不同播种时间对紫云英产量的影响
播种时间
(月 -日)
产量(kg/hm2)
Ⅰ Ⅱ Ⅲ 平均
10-17 25 587.0 26 265.0 26 742.0 26 197.5aA
10-24 24 409.5 24 982.5 25 557.0 24 982.5bA
10-31 20 715.0 21 192.0 21 702.0 21 202.5cB
11-07 20 182.5 20 617.5 21 075.0 20 625.0cB
2.2 不同播种量对紫云英产量的影响
紫云英产量随着播种量增加而提高(表 2)。经显著性分
—154— 江苏农业科学 2010年第 6期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0.06.098
表 2 不同播种量对紫云英产量的影响
播种量
(kg/hm2)
产量(kg/hm2)
Ⅰ Ⅱ Ⅲ 平均
15.0 18 702.0 19 204.5 19 549.5 19 152.0dD
22.5 21 157.5 21 727.5 22 129.5 21 672.0cC
30.0 24 112.5 24 612.0 25 167.0 24 630.0bB
37.5 26 922.0 27 514.5 28 230.0 27 480.0aA
析 ,不同播种量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加大紫云英播种量可
以提高产量 。
2.3 不同播期及播种量对紫云英产量的综合影响
紫云英耕翻还田量以 27 000kg/hm2左右为宜 ,既便于机
械耕翻 ,又对下茬水稻增产效果明显 ,还有利于土壤培肥 。按
上述要求与各个处理进行对比 ,结果见表 3。 10月 17日播种
的紫云英 ,其种子与水稻共生期为 10d,产量最适合耕翻还田
的播种量为 30 kg/hm2 ,平均耕翻还田量为 27 540 kg/hm2 ;其
次是播种量 37.5 kg/hm2 ,平均耕翻还田量为 32 025 kg/hm2 ,
耕翻还田量略偏高;第三是播种量 22.5 kg/hm2 ,平均耕翻还
田量为 24 075.0 kg/hm2 ,耕翻还田量略偏低;最差是播种量
15 kg/hm2 , 平均耕翻还田量为 21 150 kg/hm2 ,数量太少 。
10月 24日播种的紫云英 ,其种子与水稻共生期为 3 d,产量
最适合耕翻还田的是播种量 30kg/hm2和 37.5 kg/hm2 ,平均
耕翻还田量分别为 26 595 kg/hm2和 28 860 kg/hm2;其次是
播种量 22.5 kg/hm2 ,平均耕翻还田量为 23 430 kg/hm2 ,数量
偏低;最差的是播种量 15 kg/hm2 , 平均耕翻还田量为
21 045 kg/hm2 ,数量太少 。 10月 31日播种的紫云英 ,其播种
时水 稻 已收 割 , 产 量最 适 合耕 翻 还田 的 是播 种量
37.5 kg/hm2 ,平均耕翻还田量为 25 275 kg/hm2 ,数量还是偏
少一些;其次是播种量 30 kg/hm2 , 平均耕翻还田量为
22 290 kg/hm2 ,数量太少;播种量 22.5kg/hm2和 15 kg/hm2 ,
平均耕翻还田量分别为 19 815 kg/hm2和 17 430kg/hm2 ,数
量不够 。 11月 7日播种的紫云英 ,其播种时水稻已收割 ,产
量最高的是播种量 37.5 kg/hm2 , 平均耕翻还田量为
24 060 kg/hm2 ,数量偏少一些;其次是播种量 30 kg/hm2 ,平
均耕翻还 田量为 22 095 kg/hm2 , 数量 太少 。播种量
22.5 kg/hm2和 15 kg/hm2 , 平 均 耕翻 还 田 量 分 别 为
19 365 kg/hm2和 36 980 kg/hm2 ,数量不够 。同时也说明在水
稻收割前播种 ,紫云英产量较高 。 10月 17日播种 ,与水稻有
10 d共生期 ,播种量以 30 kg/hm2左右为宜 。 10月 24日播
种 ,与水稻有 3 d共生期 ,播种量以 37.5 kg/hm2为宜 。水稻
收割后播种 ,相同的播种量 ,产量相对较低 ,因此需要增加播
种量 ,确保紫云英的产量 。从试验结果看 , 10月 31日和
11月 7日是在水稻收割以后播种 , 产 量 较 低 , 播 种 量为
37.5 kg/hm2时 ,产量分别为 25 275kg/hm2和 24 060 kg/hm2 ,
还是偏低一些 。因此 , 播种量最好再增加一些 , 以 37.5 ~
45 kg/hm2为宜 。
表 3 不同播期及播种量对紫云英产量的影响
播种时间
(月 -日)
播种量
(kg/hm2)
产量(kg/hm2)
Ⅰ Ⅱ Ⅲ 平均
10-17 15.0 20 715.0 21 195.0 21 540.0 21 150.0
22.5 23 445.0 24 270.0 24 510.0 24 075.0
30.0 26 925.0 27 615.0 28 080.0 27 540.0
37.5 31 260.0 31 980.0 32 835.0 32 025.0
10-24 15.0 20 505.0 21 120.0 21 510.0 21 045.0
22.5 22 935.0 23 475.0 23 880.0 23 430.0
30.0 26 040.0 26 520.0 27 225.0 26 595.0
37.5 2 8155.0 28 815.0 29 610.0 28 860.0
10-31 15.0 17 040.0 17 475.0 17 775.0 17 430.0
22.5 19 305.0 19 860.0 20 280.0 19 815.0
30.0 21 840.0 22 185.0 22 845.0 22 290.0
37.5 24 675.0 25 245.0 25 905.0 25 275.0
11-7 15.0 16 545.0 17 025.0 17 370.0 16 980.0
22.5 18 945.0 19 305.0 19 845.0 19 365.0
30.0 21 645.0 22 125.0 22 515.0 22 095.0
37.5 23 595.0 24 015.0 24 570.0 24 060.0
3 小结
根据紫云英耕翻还田量 27 000 kg/hm2左右为标准来确
定播种期和播种量 , 10月 17日播种 ,即与水稻共生期满 10 d,
播种量以 30 kg/hm2为宜 ,紫云英产量可达 27 540 kg/hm2。
若在 10月 24日播种 ,与水稻共生期满 3 d,播种量以 30 ~
37.5 kg/hm2为宜 ,紫云英产量为 26 595 ~ 28 860kg/hm2 。这
样既有利于机械耕翻 ,又有利于下茬水稻增产 ,还有利于用地
和养地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1]王德建 ,林静慧 ,孙瑞娟 ,等.太湖地区稻麦高产的氮肥适宜用量
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 J] .土壤学报 , 2003, 40(3):426-432.
[ 2]卢 萍 ,杨林章 ,单玉华 ,等.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供氮能
力及产量的影响 [ J] .土壤通报 , 2008, 31(1):39-42.
[ 3]许建平 ,徐瑞国 , 施振云 ,等.水稻 2绿肥(蚕豆)轮作减少氮化
肥用量研究 [ J] .上海农业学报 , 2004, 20(4):86-89.
[ 4]高菊生 ,刘更另 ,秦道珠 ,等.红壤稻田不同轮作方式对水稻生长
发育的影响 [ J] .耕作与栽培 , 2002(2):1-2.
[ 5]杨明爽.稻田紫云英的栽培和利用 [ J].农技服务 , 2004(8):25
-26.
[ 6]陈惠英 ,傅德清.紫云英的沃土效应与栽培技术 [ J].四川农业
科技 , 2000(6):41-42.
[ 7]汪 成.稻田套种紫云英 [ J].江苏农业科学 , 2004(5):97-98.
—155—江苏农业科学 2010年第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