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9, 19( 1): 81~ 83
Journa l o f Fujian Co lleg e of For estry
植物次生物质与锥栗对栗疫病抗性之间的关系⒇
冯丽贞 陈友吾 郭文硕
(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 福建南平 353001)
摘要 本研究测定了 20个不同抗病性锥栗品种叶片和树皮的多酚类物质 ,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
结果表明 , 抗病品种叶片和树皮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均比感病品种高 ; 树皮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高 , 但叶片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锥栗品种的抗病性无明显相关 .
关键词 锥栗 ; 疫病 ; 多酚类物质 ; 黄酮类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S783. 18
锥栗 (Castanea henryi ( skan) Rehd. et Wils. )是我国重要的木本粮食经济树种〔 1〕 . 但是 , 在生产上 ,
由于栗疫病的严重发生 , 引起皮层开裂腐烂 , 枝干枯死 , 严重时整株枯死 , 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 是目
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措施 ,而植物品种抗病性的鉴定
方法是抗病育种的一项关键技术 . 在探索快捷的鉴定方法中 , 生理生化鉴定方法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
的一个领域〔 3, 4〕 . 关于锥栗品种对疫病性的生理生化表现方面国内外未见报道 . 为此 , 本研究分析了多酚
类物质 ,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与抗病性关系 , 旨在寻找一种 “生化指标” 以进行锥栗品种抗病性的早期
测定 , 为抗病育种提供可靠依据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 1试验材料
在福建省建瓯市水源乡和龙村乡、 福建林学院西芹教学林场的锥栗试验林内 , 选取栽培管理一致抗
病性不同的 20个品种 , 即麦塞子 ( C1 )、 白露子 ( C2 )、 猪屎榛 ( C3 )、 嫁接毛榛 ( C4 )、 乌壳长芒 ( C5 )、
薄壳子 ( C6 )、 黄榛 ( C7 )、 油榛 ( C8 )、 长芒子 ( C9 )、 小毛榛 ( C10 )、 厚蕊子 ( C11 )、 实榆子 ( C12 )、 北
榛 ( C13 )、 大毛榛 ( C14 )、 圆蒂子 ( C15 )、 材榛 ( C16 )、 尖嘴榛 ( C17 )、 裂嘴榛 ( C18 )、 歪嘴榛 ( C19 )、 禾
榛 ( C20 ) 的叶片和树皮作生化测试材料 .
1. 2感病指数调查与样品取样方法
以表 1标准分级 ,每个品种各调查 50~
60株 , 结果见表 2. 生化分析取样叶片为枝
条的第 3、 第 4张叶片 , 树皮为离病斑 0~
1cm处的树皮 .
1. 3测定方法
1. 3. 1多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采用酒石酸铁
比色法 , 用 721型分光光度计 , 选择 540nm
波长和 0. 5cm光径比色杯测定光密度值〔 5〕 .
1. 3. 2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采用三氯化
铝比色法 , 用 721型分光光度计 , 选择
420nm波长 1cm光径比色杯测定光密度〔 5〕 .
各项测定均设 3次以上重复 .
表 1 锥栗疫病分级标准
TABLE 1 Th e grading of ch as tnut blight
病级 发 病 程 度 代表数值
1 枝干均无发现病斑 0
2 侧枝有病斑存在 , 主干无病斑 1
3 病斑绕主干 1 /4周以下 2
4 病斑环绕主干 1 /4~ 1 /2周 3
5 主干的嫁接口发病 ; 病斑环绕主干 1 /2周以上 4
表 2 各个锥栗品种感病指数
TABLE 2 The suscep tible index es of chastnu t varieties
品 种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感病指数 36. 5 56. 5 41. 8 37. 1 38. 7 25. 1 63. 3 56. 2 42. 0 15. 1
品 种 C11 C12 C13 C14 C15 C16 C17 C18 C19 C20
感病指数 20. 5 42. 3 24. 8 17. 8 18. 6 28. 7 30. 2 30. 0 34. 3 52. 4
⒇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第 1作者简介: 冯丽贞 , 女 , 1965年 4月出生 , 讲师 .
收稿日期 1998— 09— 31 修回日期 1998— 11— 22
DOI : 10. 13324 /j . cnki . jfcf . 1999. 01. 024
2结果与分析
2. 1锥栗品种叶片、 树皮多酚类物质含量
从图 1可以看出 , 抗性较强的品种的叶片和树皮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均比抗性较弱的品种高 , 即无论
是叶片还是树皮其多酚类物质含量均表现为随感病指数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其高抗品种 C10与高感品种
C7之间的差异极为显著 .
△—— △ 叶片 ○—— ○ 树皮
图 1 多酚类物质与抗病性关系
FIGU RE 1 Relat ion of resi s tance to polyphenol sub stances
2. 2锥栗品种叶片、果皮黄酮类化合
物含量
从图 2可以看出 , 树皮的黄酮
类化合物含量都是抗病性较强的品
种比抗病性较弱的品种高 , 呈现出
规律性变化 . 而叶片的黄酮类化合
物的含量与品种抗病性之间无明显
相关 .
3讨论
关于多酚类物质与植物的抗病
性关系有很多的研究报道〔 6, 7〕 . 多酚
类物质能影响细胞膜的透性、 AT P
的形成等 ,它们在多酚氧化酶、过氧
化物酶等的催化氧化下形成 O-醌 ,
是杀菌剂 , 在植物抗病中起重要的
角色 . 但也有报道多酚类物质与植
△—— △ 叶片 ○—— ○ 树皮
图 2 黄酮类化合物与抗病性关系
FIGU RE 2 Relation of resi s tance to th e f lavonoids
物的抗病性无关〔 7〕 . 我们的研究表
明 , 多酚类物质与锥栗对疫病的抗
性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
黄酮类化合物能起抗菌作用也
得到一些研究的证实〔 8, 9〕 . 我们的实
验结果表明 , 抗病品种树皮的黄酮
类化合物含量均比感病品种高 , 而
叶片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抗病性
之间无明显相关 . 这可能是由于栗
疫菌的侵染部位是树皮 , 不是叶片 ,
病菌在侵染树皮时 , 抗病品种能大
量形成黄酮类化合物以抵御病菌的
进一步扩展的缘故 . 因为黄酮类化
合物可由游离酚转化而来 , 多酚类
物质在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的
催化氧化下形成 O-醌和游离酚 , 然
后由游离酚形成黄酮类化合物 . 有关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与锥栗品种抗性之间的关系另见报道 .
参 考 文 献
1范辉华 . 建瓯龙村乡锥栗农家品种的调查 . 福建林学院学报 , 1994, 14 ( 3): 277~ 281
2郭文硕等 . 锥栗溃疡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 福建林学院学报 , 1991, 11 ( 3): 289~ 294
82 福 建 林 学 院 学 报 19卷
3郭文硕等 . 油桐品种抗黑斑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 福建林学院学报 , 1992, 12 ( 1): 29~ 35
4 Akustu M . and w atanabe m. studies on the ph ysio log ical changes in th e rice plants infected with Xanthomonas o-
ryzae. ann. phy topa th. Soc. , Japan 1978; 44: 499~ 503
5中国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实验手册 . 北京: 农业出版社 , 1983, 165~ 175
6弗兰得罪等主编 〔狄原渤等译〕. 植物与寄生物关系的生化问题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1: 136~ 138
7 Heitefuss R. and w illians P. H. phy siological Plant Patho lo gy. New Yo rk: springer-verlag Berdin Meidelberg , 1976, 617
~ 631
8王敬文 . 油茶、 油橄榄抗炭疽病机制的研究 . 亚林科技 , 1984, ( 1): 94~ 98
9鲁士民 .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生理中的效应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81; ( 2): 17~ 2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stance of chastnut
Varieties toBl ight and the substances
from the secondary metabolism
Feng Lizhen Chen Youwu Guo Wenshuo
( Fujian Col leg e of Fores t ry, Nanping, Fujian 353001)
ABSTRACT w e ana ly sed the po lypheno l substance and flav onoids contents of the leaves and bark fr om tw enty va rieties o f
cha stnut with differ ent resistance. 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po lyphenol substances content of the resistant v arieties w as
high er than tha t o f the susceptible ones fr om leaves and ba rk, and tha t the flav ono ids content o f th e r esistant v arieties w as
high er than that of the susceptible ones from the bark. The flav onoids content from the leaves did no t show the regular
changes of disease resistance among cha stnut v arieties.
KEY WORDS chastnut, bligh t, polyphenol substance, flav ono ids
1998年我院 7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我院 1998年有 7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 , 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 2项 , 国内领先水平 5项 . 由我院俞新妥教
授主编的 《杉木栽培学》、 周新年独立撰写的 《林业生产规划》 这两本专著受到专家的好评 , 达国际同类著作
的先进水平 .
科研与技术开发处
1998. 11
831期 冯丽贞等: 植物次生物质与锥栗对栗疫病抗性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