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4卷 第 4期
20( )5年 1 2月
广 西
Gu an g x x
认 、 ! . 34N o .4
D e《 ,
.
2加 5
文章编号 : 1 006 一 1 12 6 ( 20() 5 ) 04 一 0 188 一 0 4
桦 树 的 研 究 进 展
汪灵丹 , 张日清
(中南林学院 , 湖南长沙 41 2 0 0 0)
摘 要 : 棒树具有材质精美 、 抗逆性好 、 美化景观且资源频危等特点 , 对提高经济效益 , 改善生态环境 , 保护
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 本文从生物学特性 、 一物种资源分布 、 繁殖方式 、 病虫害 、 应用前景等几方面
综述了棒树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 , 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对棒树的种质保存 、 资源
的合理开发和发展前景都具有指导意义 。 _
关健词 : 棒树 ; 研究进展 ; 生物学特性 ; 繁殖 ; 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 : 57 27 . 31 文献标识码 : A
棒树 (及Zk o二 : e h n e ide r ia n a ) 属于榆科 ( U I -
m a e ea e ) 棒属 ( elZ ko 、 S , e h ) , 落叶大乔木 , 分
布于地中海东部至亚洲东部 , 约 10 个物种 。 我国
主要产于辽东半岛至西南以东的广大地区 。 具有树
龄长 , 抗风 、 抗早 、 病虫害少 、 材质优 良等特点 。
样树木材致密坚硬 , 纹理美观 , 不易伸缩与挠曲 ,
耐腐性强 , 是造船 、 桥梁以及生产各类高档家具和
工艺品的上等木材 , 属于高档的硬阔叶用材树种 ;
茎皮含纤维 , 且含量较多 , 是制造人造棉 、 绳索和
造纸的原料 ; 树根根系发达 , 能够固持水土 , 保养
水源 , 改善土壤透气性和结构 , 是很好的水土保持
树种 ; 树形优美 , 树冠冠幅大 , 叶色季相变化丰
富 , 因而又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色叶园林树种和
重要的园林绿化景观树种〔’ ] 。 由于样树具有较高
经济 、 生态和景观利用价值 , 且现存桦树资源非常
紧缺 , 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 (第一批 )
中 , 样 树 被 列 为 国 家 二 级 重 点 保 护 的 野 生 植
物 [2 一 3 } 。
扦插繁殖实验〔19 ,川 , 周文明等 ( 2 0 01 ) 研究了桦
树大树移栽技术3[ 一 34 1 , 黄利斌等 ( 2 0 01 ) 研究了
桦树半同胞家系苗期性状变异 的研究〔35] , 赵旺兔
等 ( 20 3) 对样树木材的发育解剖学进行 了一系列
的研究 36[ lo 但较系统和更深层次的研究报道却很
少 。 近几年 , 逐渐渗透到从植物形态学 、 分子生物
学和细胞工程的角度出发 , 研究棒树的生物学和细
胞生物学特性 , 阐明样树遗传变异的规律 。 为开展
桦树原生质体培养 、 细胞融合等细胞工程的研究提
供理论依据 。 并进行棒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
究 , 为保护我国珍贵的棒树资源和桦树苗木的产业
化提供思路和技术 。 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据报道 , 目前国外只有 日本福
冈县林业中心成功地进行了样树组织培养研究 , 在
国内 , 金晓铃等对样树的生物学特性和微繁技术进
行了系统研究 ,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但目前仍处于
样树组培初期阶段 , 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川 。
1 样树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棒树的研究 , 一直以来主要集中在栽
培和 生 物 学 特 性 等 方 面 。 如 傅 松 玲 、 郑兴 林
( 1 9 99) 研究了皖东石灰岩 山地榆科树种的生理特
性 [ 3 2 1 , 曾胜虞 ( 1 9 9 5 ) 、 李淑琴等 ( 2 0 0 0 ) 研究了
桦树丰产育苗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 “ ] , 张立军 、 周
丽君等 ( 19 99) 研究 大叶桦人工栽 培技 术 {23 1 , 刘
德良 ( 20 0 1 ) 、 曾松青 ( 2 0 0 2) 等先后研究 了择树
2 样树的优良生物学特性
2
.
1 棒树的形态特征
桦树属落叶乔木 , 树高 2 5 一 3 O m , 树皮深灰
色 , 光滑 , 老树基部多浅裂 , 呈小块状薄片剥落 ;
当年生枝密生柔毛 , 老枝棕灰至棕褐色 , 无毛 。 叶
近革质 , 叶长椭圆状卵形 , 长 2 一 10 Cm , 顶端渐
尖 , 基部阔楔形至斜圆形或圆形 , 边缘具小桃尖形
锯齿 , 齿尖略向前伸 , 边缘具单锯齿 , 侧脉 7 一 15
对 , 上面粗糙 , 具脱落性硬毛 , 下面被密柔毛 ; 叶
若金项 目 :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 发办课题 : 祥树优 良无性系及快速繁殖研究
第 4期 汪灵丹 , 张 日清 : 棒树 的研究进展 18 9
柄长 1 一 4 m m 。 花单性 , 稀杂性 , 雌雄同株 。 雄
花簇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或苞腋 , 雌花 1 一 3 朵生
’ 于新枝上部 的叶腋 ; 花被 片 4 一 5 ( 一 6) , 宿存 ;
花柱 2 , 歪生 。 坚果上部斜歪 , 直径 2 . 5 一 4 m m ,
有网肋 。 花期 .3 一 4 月 , 果期 10 一 n 月。 一 1S 。
2
,
2 棒树的生态习性
棒树适应性广 , 喜光 , 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
的酸性 、 中性及钙质土 、 石灰性 土壤上均可生长 。
常散生 , 或混生于阔叶林中。 在石灰岩山地多于青
植 、 黄植等喜钙树种生长在一起 。 忌积水地 , 也不
耐干瘩 。 耐烟尘 , 抗有毒气体 ; 抗病虫害能力强 。
深根性 , 侧根广展 , 抗风力强 。 生长速度 中等偏
慢 , 尤其是幼年期生长慢 , 10 年生后渐加快 。 寿
命较长 [6 一 7 ] 。
3 样树的物种资源分布
3
.
1 棒树的主要种类和分布
分布我国的 4 种棒树均为高大乔木 , 分别是样
树 (及 Zk o二 hsc n e ide ir a n a ) 、 光叶桦 ( Z
.
se r ar t a )
、
小叶样 ( 2 . : i in ca ) 和台湾样 ( 2 . fo r m osa an ) 。 它
们均具有用材和观赏等价值 。 ( 1) 样 树 , 叶片较
大 , 故又称大叶棒 , 表面粗糙 , 叶缘具锐尖锯齿 ,
背面密生柔毛 , 1 年生小枝密布柔毛 。 主要分布在
淮河 、 秦岭以南 , 长江中下游各地 , 南至广东 、 广
西 , 西至贵州及 云南东南 部 , 以 浙江 、 江苏 、 安
徽 、 湖北 、 湖南较多 。 常生于溪涧水旁或山坡土层
较厚的疏林 中 , 海拔 2 0 0 一 1 10 0 m , 在云南 和西
藏可达 1 8 0 0 一 2 8 0 0 m 。 ( 2 ) 光叶样 , 叶背面光
滑 , 叶缘具钝尖锯齿 , 小枝无毛 , 分布在辽宁的大
连 、 秦岭 以南的陕西 、 甘肃 、 云南 、 山东 、 浙江 、
江苏 、 安徽 、 江西 、 湖北 、 湖南 、 福建 、 台湾和广
东 。 常生于河谷和溪边的疏林中 , 海拔 50 一 1 90
m
。 在 华东地区 常有栽培 , 在 肥沃土壤 中长势 良
好 , 在 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 。 ( 3) 小叶样 , 叶片特
小 , 坚果大 , 故又叫大果棒 , 特产于我国 , 分布在
甘肃 、 陕西 、 四川北部 、 湖北西北部 、 河南 、 山西
南部和河北等地 。 常生于海拔 80 一 2 50 m 地带
的山谷 、 溪旁及较湿润的山坡疏林 中 。 ( 4 ) 台湾
样 , 落叶大乔木 , 干皮灰褐色 , 灰呈云片状剥落 ,
有云形剥落痕 。 叶纸质 , 长卵形 , 长 4 一 6 c m 。 开
花期 2 一 3 月 , 花与新 叶共 开 , 花色淡黄不 明显 。
主要用途为庭园美化 、 绿荫树 。 原产地 台湾原生 ,
中国大陆 、 日本 、 韩国亦有分布 [卜川 。
3
.
2 棒树的资源概况
样树是一种珍贵的用材树种 , 由于资源开发利
用过度 , 使资源量急剧减少而处于濒危状态 。 19 9 9
年 8 月禅树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进
行保护而禁止砍伐 〔’ 2 ] 。 在 日本光叶样也被列为保
护植物 〔’ 6 1。 资源调查发现 , 在我国的江苏 、 浙江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贵州 、 广东 、 广西 、 云南和台
湾等地 , 都发现有禅树资源 13[ 一 ’ 4 1。 韩国和 日本都
有天然的光叶样次生林存在 。 C ho H . 〔` s j在研 究韩
国的森林植被时发现 , 许多替代 了原始森林的群落
中 , 有许多棒树 次生林 ; w ad a . K . 〔` “ 〕等在研究植
物区系和植被时发现 , 在 日本本州 岛地势低 的地
带 , 既没有常绿森林 , 也没有夏绿的山毛桦 , 却广
泛地分布着样树 。 而且 , oG ot M . 〔’ 7 〕等还发 现棒
树是乌鸦的栖息树木 。
4 桦树的繁殖方式
棒树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 目前生
产上 的常用的有性繁殖是种子繁殖 。 播种育苗适宜
于大量苗木繁殖 。 无性繁殖主要有嫁接繁殖和扦插
繁殖 。 但样树的组织培养却报道很少 , 对于棒树的
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 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 , 有待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
4
.
1 播种育苗
用种子繁殖 , 能在短期内生产大量苗木 , 成本
低 , 推广容易 , 但种间差异性大 。 而且棒树种子具
有轻度休眠习性 。 种子空壳率高 , 发芽率低 。 大年
发芽率为 5 0 % 一 7 0 % , 而小年发芽率仅 为 2 0 % 一
3 0 %
。 棒树种子采集时间常在 10 月中下旬 , 选择
树龄大 、 结实多且籽粒饱满的健壮母树 , 在果实由
青转褐色时进行 , 采得 的种子干燥到含水量 13 %
以下 , 贮存备用 。 播种分秋播 、 冬播和春播 3 种 。
秋播为随采随播 , 发芽在翌春 3 月上 中旬 , 种子发
芽率和出苗 率高 , 苗木生长期长 。 春播 宜在 “ 雨
水 ” 至 “ 惊蛰 ” 时播种 , 最迟不得迟于 3 月下旬 。
播种量 巧0 一 20 0 k g 小 n 产。 当年种子翌年播种 , 种
子发芽率高。 为了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 可对种子
进行选种 、 浸种 、 消毒 、 催芽 、 低温层积等处 理 ,
幼苗期应及时间苗 、 松土除草和灌溉追肥 [’ “ ] 。
4
.
2 扦插育苗
样树种源少 , 常采用扦插育苗 。 可采用硬枝扦
插和绿枝扦插两种 仁’ 9一 2” 〕。
4
.
2
.
1 硬枝扦插
插条年龄与插穗成活率呈正相关 , 应选用 1一
5 年生母树上的粗壮叉枝 、 侧枝作为插条 ; 亦可选
用大树采伐后从伐桩上萌发的枝条 。 秋季落叶后剪
切插条 , 再将插条剪成长 8 一 10 。m 、 直径 0 . 3 一
1
.
O Cm
、 上 口距上芽 l e m 、 下 口距下芽 0 . s e nr 的
插穗 , 每枝插穗保留 4 一 5 个健壮 、 饱满芽 。 时间
1 9 0广 西 林 业 科 学 第 3 4卷
以春季扦插 为好 , 其平 均成活率可达 16 . 7 % 。 捆
扎后放在 5 c m 厚的湿沙上 , 待翌春土壤化冻后 ,
直接插人沙坡苗圃中 。 插人深度以能见到插穗最上
端一个芽为限 , 扦插的株行距为 10 c m x 20 Cm ,
插后灌水或浇水 , 保持土壤湿度 。 影响样树扦插成
活的主要 因素之 一是 : 插穗粗度 , 粗度小 于 0 . 5
c m 的插条 , 其成活率几乎为零 ; 若扦插时选择植
物生长调节剂作为生根促进物质 , 可使硬枝扦插的
生根 率达 到 80 % 以 上 , 当年苗 高 可达 50 一 1 80
c
m[
’ 9〕。 没有经过冬季湿沙处理过的插穗 , 一般应
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下旬扦插 。
4
.
2
.
2 绿枝扦插
绿枝扦插 宜在 6 月上旬进行 , 从母树年龄较
小 、 当年半木质化的粗壮嫩枝上剪取插穗 , 插穗须
带 2一 3 张叶片 。 但为减少水分蒸发 , 可将叶片各
剪去一半 。 插穗下切口 距叶芽 0 . 5 Cm 左右 , 切面
多用斜切口 。 将切好后的插穗迅速放人 50 m g / k g
AB T I 号生根粉溶液 中 , 插深 2 一 3 。m , 浸泡 0 . 5
一 l h 。 插穆剪取和处理应在早晚进行 。 扦插 密度
以擂穗间枝叶互不接触为宜 。 扦插 苗床基质 为蛙
石 · 糠灰 、 河沙等 i`” , 。
4
.
3 嫁接育苗
选择 1 一 2 年生 、 地径 1 . 5 一 Z Cm 的白榆实生
苗作砧木 , 以 1一 2 年生的样树枝条作接穗 , 在树
液流动季节进行嫁接 。 嫁接方法有枝接和芽接两
种 。 枝接一般在 4 月进行 。 过早嫁接成活率较低 ,
过迟嫁接影响新梢生长 。 枝接方法用劈接法和皮下
接法 。 芽接宜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进行 。 样树嫁
接的成活率一般在 80 % 以上 。 枝接当年生长量 80
一 1 6 0 c m , 地径 0 . 8 一 1 . 5 。m 左右 [ 19一川 。
5 样树的病虫害
5
.
1 病虫害
目前尚未发现桦树有严重的病害 , 但虫害已发
现 26 种 , 且有鼠害和兔害 。
5
.
1
.
1 鼠害 、 兔害
老鼠爱吃样树种子 , 播种后常因鼠害而影响出
苗率和苗木均匀度 , 甚至大块地缺苗 。 造林后有野
兔 , 主要是华南兔啃食树皮 , 必须预防 。
5
.
1
.
2 苗期虫害
桦树苗期虫害已发现有 2 0 余种 。 幼苗期有小
地老虎 、 蚜虫和麻皮蜷 ; 食叶害虫有尺镬 、 蜻蝙 、
叶螟 、 毒蛾 、 印度赤蚊蝶 、 袋蛾 、 芋双线天蛾的幼
虫 , 还有粉白金龟子 、 赤绒金龟子 、 茶色金龟子 、
黑绒金龟子 、 棕色金龟子和鳞绿象的成虫等 。
5
.
1
.
3 幼树期 虫害
有云斑天牛 、 双带粒翅天牛的成虫啃食树皮 ;
紫茎甲 、 一点扁蛾 、 豹鑫蛾的幼虫蛀干为害 。 苗期
吃叶的害虫还有樟蚕氢2j 。
5
.
2 病虫害防治
择树苗期虫害虽多 , 但苗木集中连片 , 高度不
大 , 观察 、 喷 药 都 比 较 方便 , 只 要 每 月及 时 喷
8 0 % 敌敌畏 1 0 0 倍液 , 90 % 敌百虫 1 2 0 0 倍液或
2
.
5 % 敌杀死 6 0 0 倍液等杀虫剂 1 一 2 次 , 防治效
果好 。 防治小地老虎则必须浇灌或用毒饵诱杀 。 造
林后 , 为了保证成活率和立木数量 , 必须防治蛀干
害虫的为害 。 紫茎甲 、 一点扁蛾 、 豹蠢蛾的幼虫是
目前发现的样树主要蛀干 害虫 。 应结合抚育 、 除
荫 、 修枝等工作 , 检查该虫的为害部位 , 及时逐株
处理 。 方法是用铁丝戳杀或用脱脂棉沾杀虫剂原液
或低倍的稀释液如甲胺磷 、 氧化乐果 、 敌敌畏等堵
塞虫孔 , 杀死害虫 。 防止紫茎甲危害的根本方法是
清除棒树林 中的葛藤 , 特别是缠绕在样树 上的葛
藤 。 〔22 一 23“ 。
6 样树的应用前景
6
.
1 在珍贵用材上的应用
桦树边材宽 , 黄褐色 , 心材褐色 , 生长较快 ,
木材光泽美丽 , 强韧硬重 , 耐水湿 , 材质优 良 , 是
珍贵的硬阔叶树种 。 由于木材色泽艳丽 、 花纹美观
而成为我国南方高级家具及装饰用材 , 在 日本更被
视作装饰材中珍品 , 又因其抗弯 、 韧性 、 耐久性等
均优 , 常用作柱材 。 样木坚实耐水湿 , 气干密度可
达 0 . 8 9 / c扩 , 硬度可达 9 k N , 切面光 滑 , 耐磨
性强 , 也是船舶 、 桥梁用材 。 我国的江 、 浙一带习
惯将样木用在船舶的首尾柱 、 船梁 、 舵杆等部位 。
还可以用做枕木 、 木梭 、 机床等用材 {2’ 一 2 , J。
6
.
2 在医药上的应用
棒树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 , 具有重要的药
用价值 。 中药名样树皮 , 样树 叶 , 样树皮治头痛 、
热毒不痢 、 水肿 , 叶外敷治火烂疮 、 感 冒 、 痢疾 、
妊娠腹痛 、 全身水肿 、 急性结膜炎等症都有很好的
药疗作用 ,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 是理想的药用植
物资源 [2 6一 2 , ] 。
6
.
3 在油脂开发中的应用
样树是一种重要 的油脂资源 , 果 实一般含油
20 % 一 4 0 % 。 根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分析 : 采
自江苏南京的果实含油 2 7 . 1% , 碘值 为 1 . 1 。 其
脂肪 酸组 成 为 : 己 酸 微 量 , 辛 酸 7 . 1 % , 癸 酸
8 1
.
0
, 月桂酸 4 . 3 , 肉豆寇酸 0 . 8 , 棕相 酸 [ . 7 ,
硬脂酸 0 . 2 , 油酸 3 1% , 亚油酸 1 . 7 % 。 可用作
较好的化工用料嘟 ,州 。
第 4期 汪灵丹 , 张 日清 : 棒树的研究进展 19 1
6
.
4 在园艺造景 中的应用
禅树枝细叶美 , 绿荫浓密 , 树冠广阔 , 树形优
美 , 病虫 害少 , 叶色季相变化丰富 , 具有观 赏价
值 , 是重要的园林风景树种 。 在 园林绿地中孤植 、
丛植 、 列植皆宜 。 在江南园林中尤为习见 , 三五株
点缀于亭台池边饶有风趣 。 同时也是行道树 、 宅旁
绿化 、 厂矿区绿化和营造防风林的理想树种仁5 一 “ 1。
6
.
5 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样树喜光 , 根系发达 , 特别是侧根 , 能够疏松
土壤 , 固持水土 , 保养水源 , 改善土壤透气性和结
构 , 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 。 样树的生长能够提高
土壤肥力 , 使土壤的有机质 , 全氮 , 速效磷 , 有效
氮有很大的提高 , 改善土壤性能和培肥地力 〔7 一 “ 〕。
6
.
6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样树树皮和枝皮有豁性 , 纤维坚韧 , 可为纤维
制品原料 , 也可制宣纸原料 , 供书写特用纸 。 而且
桦树茎皮纤维为人造棉 、 绳索的原料 [5 一 9 ] 。
7 总结
( l) 由于样树利用价值高 , 材质好 , 大树现已
砍伐过度 , 资源濒危 , 国内和国际 旧 本 ) 市场需
求很大 , 加上近年来少数地方出现的大树移植的情
况 、 以及没有及时进行育苗和造林等 , 致使棒树资
源破坏较严重 , 面临样树资源枯竭〔川 。 现在 , 除
少数 自然保护区 , 公园风景区外 , 现存样树多为生
长较差的树木 , 若在此类树上采种育苗 , 势必会形
成逆向选择 , 遗传品质低劣 。 因此 , 尽快开展桦树
资源调查 , 实行有性繁育与无性繁育相结合 , 保存
优树基因资源 , 营建桦树种质基因资源库 , 并开展
棒树用材 、 观赏等多 目标育种工作是当前林业科研
值得重视的研究 内容之一 。 应大力进行人工造林 ,
以满足市场需求 。
( 2 ) 为了解决样树资源濒危的现状 , 利用植物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进行棒树优 良无 性系 的快速 繁
殖 , 提供大量优 良无性系苗木是势在必行 。 但棒树
组培技术 目前还不成熟 , 处于初级阶段 , 特别是在
桦树生根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 才能提高样
树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 达到大面积造林的 目的 。
( 3) 针对 目前的现状 , 建立 营林模式实验林 ,
以提高样树人工林培育水平 ; 同时 , 进行棒树快速
繁殖及细胞诱变的研究 , 为进一步的棒树遗传改良
和选育优 良新品种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 , 是非常有
必要的 , 也是 21 世纪林业生物技术的发展 目标和
要求 〔39 一 4 , J。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 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 会 . 中国植物 志 (第
二十二卷 ) 【M〕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 99 .
〔2 〕 方元平 , 葛继稳 , 项俊 , 等 . 国家二级 重点保护植物
样树的开发利用 〔J]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 0 02 , 21 :
2 0 一 2 1 .
〔3 〕 方元平 , 葛继稳 , 袁道 凌 , 等 . 湖北省 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名录及特点 【J]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0 , 2
: 1 4 一 17 .
〔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第
一册 ) [M 〕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72 .
〔5〕 祁承经 , 林亲众 . 湖南树木志 [M 〕 . 湖南 : 湖南科技
出版社 , 2 00 2 .
〔6 〕 米泰岩 , 李成歧 , 等 . 安徽经济植物志 【M 〕 . 安徽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90 .
【7 〕祁承经 , 朱政德 , 等 . 树木学 〔M 〕 .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 19 9 4 .
〔8 〕陈有民 . 园林树木学 [ M 〕 .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 98 8
.
〔9] 湖北植物研究所编 . 湖北植物志 [M 〕 . 武汉 : 湖北人
民出版社 , 1 9 7 6 .
〔10 〕 中村恒雄 . 最新园芸大辞典第 12 卷 〔M ] . 诚文堂新
光社 , 198 3 .
[1 2〕 M函 N . T h e g e n us Z e lk o v a 一 e x tar no t es [ J〕 . lP a n t s
m a n
,
1 99 1
,
1 3 : 2
.
〔12 〕 石道 良 . 罗 田的风水棒树林 〔J〕 . 植物杂志 , 1 99 ,
(5 )
〔13 〕 戚俊卿 . 中国热带及亚热带木材 [M 〕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1 9 80 .
〔14 〕 向 民 . 江苏省观叶植物资源开发应用 〔J] . 中国园
林 , 19 97 , 1 3 ( 6 ) : 2 6一 29 .
[1 5 〕 C ho H . J . , L e e D . S . , e t a l . F or es t V e g e t a t io n o f M t .
B
a e k一 H W a (乳 u t h K o r e a ) : A P h yt 即 e io l娘 ie a l s r u d y
[ J ]
.
Jo u r n a l of K o r e a F o r es t r y 助 c ie t y , 19 9 1 , 80 ( 1 ) :
4 2 一 53 .
〔1 6 ] w a d a K . T h e fl or a a n d y 昭 e t at io n of t h e in t e 6 o : of e e n -
t r a l J
a p a n I
.
iB g
, o ld z e lk o v a t r e es ( eZ lkvo
a
ser
r a t a ) i
n
N
a g a no P
r
ef
e t u r e (J
a p a n ) [ J l
.
B ul let in of th e in a t i
-
t ut e of N a t ur e E d u e a t io n in S hi g a H e ig h t s
,
19 9 1
,
2 8 :
2 9一 32 .
〔1 7 ] oG t o M . , Inou e T
. ,
N
a r
aus w
a T… E e Ol og ic a l s t u d y
o n t阮 e r o w in Sho n a i iD s t r i e t : 1 . P r e 一 r丈x 巧 t i吃 a s e m -
b ly be h
a v io u r a n d se a知 a l s ih f t s in r o o s l i n g in T s u r u o k a
( J ]
.
Jou
r n a l
o
f r h e Y a m a g a t a gA
r ie u lt ur e a n d F o r o t r y
S 又 ie t y , 199 3 , 50 : 9一 1 7 .
〔18 1 李淑琴 . 择树 的育苗方法 【J〕 . 江苏林业科技 ,
20 00
,
( 2 7 ) 3
: 39 一 4 1 .
〔1 9 〕 刘德 良 , 张琴 . 珍稀 濒危植物棒树扦 插繁殖研究
[J」 .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 00 1 , 16 ( 1 ) : 37 一 39 .
〔20 〕 周家骏 , 高林 . 优良阔叶树种造林技术 仁M 〕 . 杭州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8 5 .
[21 1 战邦慈 . 光叶棒嫁接繁殖试验 〔lJ . 山东林业科技 ,
1 99 1
,
( 1 )
: 6 2 一 63 . (下 转第 2 1 1 页 )
第 4期 陈 尔 :木本花卉病 虫害 的综合防治技术 2 1 1
中部有数圈不规则 轮纹 , 表生小黑点 。 此病是 由叶点
霉属 ( lP 贝l ,s) it ct a ) 真菌侵染 引起 的高 温高湿 病害 。
每年新叶抽梢期喷药预防 : 4 0% 福星乳油 4 00一 50 0 倍
液 、 80 %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 0 0 倍液 1一 2 次 。 桂
花植株发病后喷药防治 : 8 0% 利菌 克或 8 0% 利生 可湿
性粉剂 1 00 0 倍液 7 5% 百菌清 8 0 一 1 00 倍 液 3一 4
次 , 每 7 一 10 天喷 l 次 , 直到病菌杀灭为止 。
4
.
2
.
2 炭疽病
炭疽病主 要 有 洒 金 珊瑚炭疽病 (病 原 是 oC z -
z
e z o r r i c z` u m g l o e o s加。 : 0 1` zes ) 、 扶桑炭疽病 (病原是 肠 l -
l
e t o t r i c h “ m g loe o s加 r 矛0 1` l es ) 、 桂花炭疽病 (病原是 。 z -
let ot icr h
“
m g le oe sOP 八io’ les ) 、 兰花炭疽病 (病原是 肠 l -
let ot ir ch
o
m
o cr il
c le a川 m ) 。 叶片发病时表现出圆形 、 半
圆形 、 椭圆形病斑 , 边缘褐 色至红褐色 , 中部浅褐 色
至灰色 , 后期斑面生小黑点 , 潮湿时出现红色针 点大
小斑液点 , 造成整株新 叶枯死 。 掌握在发病初期喷药 ,
70 % 甲基托布津 十 7 0 % 百菌清 ( 1 : 1) 可湿性粉剂 80 0
一 1 00 0 倍液 、 50 %施保功可湿性粉剂 1 0 0 , 连续 3一
4 次 , 交替使用药剂 , 以控制病情蔓延 , 达 到防治效
果 。
4
.
2
.
3 煤污病
煤污病主要有桅子花煤污病 (病原是 食 P n心 iu m
sP p
.
)
、 金边瑞香煤污病 (病原是 膝 1 01 0 s p p . ) 。 此病
主要是 由发生在桂花上的蚁虫 、 柑橘粉虱引起的并发
症 , 发病初期可见黑色辐射状小霉斑 , 严重时全株污
黑色 , 仅留顶端新叶保持绿色 。 对此病防治 的根本措
施是消 灭蚁虫和柑 橘粉虱 , 幼虫盛发期是 防 治适期 。
植株在发病初期 以 1 : 1 : 150 波尔 多液喷施 ; 发病盛期
可喷洒 40 % 乐 果乳 油 1 0 0 0 倍 液 、 25 % 敌 杀死 乳 油
1 50 0 一 2 0 0 0 倍液 , 连续 3一 4 次 , 7一 10 天 1 次 。
4
.
2
.
4 藻斑病
藻斑病又称叶疫病 、 白藻病 。 主要有 山茶藻斑病
(病原是 a 刘。 l eu osr vi ~ en : )
。 主要危害叶片及叶芽 ,
初期病斑 以针尖状 的黄褐色或灰白色 的小圆点为中心 ,
呈放射状向周 围扩 展 , 形 成圆形或不规则 形 的病斑 ,
稍隆起 。 一般 6一 7 月和 9一 10 月进人发病盛期 , 可喷
洒 40 % 多菌灵 · 硫磺悬浮剂 80 0 倍液 、 50 % 复方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70 0 倍液 , 使用方法同上 。
参考文献
〔1〕 张宝棣 . 园林花木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 〔M } .
北京 : 金盾 出版社 , 2 0 02 .
【2」马英玲 , 韦春义 . 园 林绿化 植物病虫 害综 合防治
[ M ]
.广西林业 , 20 0 4 , ( 1 ) : 22 一 25 .
【3 ] 杨子琦 , 曹华国 .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图鉴 [M 〕 . 北
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 02 .
(上接第 1 9 1 页 )
【2 〕 祁承经 , 喻勋林 . 湖南种子植物 总览 〔M 〕 . 长沙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 02 .
〔23 」张立军 , 周丽君 大叶样 人工 栽培技术研究 【J] . 湖
南林业科技 . 1 9 9 9 . 26 ( 4 ) : 1 8 一 23 .
〔24 〕 赵旺兔 , 甘小洪 , 丁雨龙 . 样树木材的发育解剖学研
究 〔J] . 南京林业 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 03 ,
2 7 ( 3 )
:
39 一 4 3 .
〔2 5 〕 徐柏生 , 陈敏忠 , 周世国 . 棒木超薄切片的制备及超
微结构观察初报 〔J] . 华南农 业大学学报 , 1 9 9 2 (增
刊 ) : 8 2 一 8 3 .
〔2 6〕 马元俊 , 詹亚 华 . 湖北 中药资源 名录 [ M 〕 . 北 京 :
科学出版社 , 1 990 .
〔2 7 〕 刘洪谬 , 张若惠 , 沈锡康 . 7 种台湾特产珍贵树种 的引
种 [ J〕 . 浙江学院学报 , 19 9 4 , 1 1 ( 3 ) : 3 1 5 一 3一9 .
〔28 〕 郑万钧 . 中国树木志 〔M 」 .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
1 9 9 7
.
〔2 9」中国树木志编 委会 . 中国主要 树种造林技术 (上册 )
【M 」 . 北 京 : 农 业出版社 . 1 9 76 .
仁30 」中国油脂植物编写委员会 . 中国油脂植物 〔M 〕 . 北
京 : 科学出版社 卜 1 987 .
〔31 ) 谢瑞滨 . 台湾棒树之育林 〔J 〕 . 现代育林 , 19 8 . 4
( l )
:
2 7 一 3 1 .
〔3 2 〕 傅松铃 , 郑兴林 . 皖东石 灰岩山地榆科树种的生理 特
性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 1 99 9 , 3 ( 23 ) : 7 5 一 7 8 .
【3 3〕 播晓东 . 样树大树移栽技术 【J] . 蓝天 园林 , 200 ,
( 3 )
:
57 一 58 .
【3 4 ] 周文 明 , 吴建明 . 样树大树移栽技术 【J] . 林业科技
开发 , 2 00 1 , 1 5 (5 ) : 5 7 .
【3 5」黄利斌 , 汪企明 , 等 . 样树半同胞家系苗期性状变异
的研究 [ J〕 . 江苏林业科技 , 20 0 1 . 28 ( 6 ) : 2 一 3 .
【3 6 ] 赵旺兔 , 彭冶 , 丁雨龙 . 样树叶片解剖构造和叶 肉细
胞超微结 构的 观察 【J] . 植 物资 源 与环境学 报 ,
2 0 03
,
1 2 ( 2 )
:
52 一 5 7 .
〔37 」姚 志刚 , 陈玉清 . 择树 和金钱松在江苏的资源及保护
[J〕 . 应用研究 , 2 00 1 , 1 5 (6 ) : 1 6 一 1 8 .
【38] 金晓铃 . 样树的生物学特性和微繁技术的研究 〔C 〕
C N K I
: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 0 4 .
〔3 9 〕 关百钧 . 21 世纪初世界林业科技十大发展趋势 〔J〕
世界林业研究 , 19 9 9 , ( 6 ) : 1一 6 .
【40 〕 关百钧 . 21 世 纪世界林业科学技术展望 【j 〕 . 中国林
业 报 , 1 9 93 , (2 ) : 9 .
〔4门 关百钧 , 魏宝麟 . 世 界林业 发 展概 论 「M 」 .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 994 .
【42 〕 卢琦 , 李维长 . 世界林业科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J]
世界林业研究 , 1 99 , ( l ) : 1 一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