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紫云英带籽翻耕的稻田生态培肥效应研究



全 文 :2011.9 试验研究
针对当前稻田大部分种植单季稻及劳动力成本
提高的农业生产实际, 我们提出并实施了紫云英带
籽翻耕的稻田生态培肥效应及相关技术,并在仙居、
黄岩累计推广面积约 10 000 hm2。 该项技术特点是:
通过紫云英结荚成熟后带种子翻耕, 与单季稻茬口
相衔接,可减少 1 次机耕费用;紫云英带籽翻耕时落
到田里的种子,作为下一次播种用的种子,在单季稻
收割时会自行发芽出苗,免去种子成本和播种用工,
可谓一举两得,并能年复一年,循环利用,达到一年
播种,多年受益的目的。 这样,既培肥了土壤,又省工
省种节本,农户乐于接受,有利于面上推广。 这对于
推进有机农业、 农田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垦农保田的
快速培肥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现把 2009年开始的试
验和生产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地点在仙居县朱溪镇后塘村的缓坡梯田
上,土壤为红壤类紫粉泥土土属。 供试紫云英品种为
当年收获的宁波大桥种,单季稻为优质香米。 设 5个
处理:①CK(不施紫云英),②750,③1 500,④2 250,
⑤ 3 000 (单位为 kg/亩, 为紫云英结荚带籽翻耕时
的实物重量, 试验带籽紫云英干草率为 21.65%。 其
时一般稻田生产上的结荚紫云英产量为 1 012~
1 680 kg/亩),3 次重复,小区面积 20 m2,随机区组排
列。 各小区紫云英翻耕后 12 d水稻移栽。 时间安排:
2009 年 5 月 28 日紫云英带籽翻耕,6 月 9 日水稻秧
苗移栽,秧龄 28 d,9月 10 日水稻收获。 其他管理各
小区一致,与大田生产一样。
水稻收割前田间考查有效穗,取植株样品,分析
植株性状,水稻收获后各小区分别晾晒秤产,田间各
小区分别取耕层土壤样品,实验室分析测定。
带籽紫云英翻耕入土后, 经过水稻本田生长阶
段,在水稻生育后期田面落干自然出苗,考察紫云英
出苗情况和结荚带籽翻耕时的产量。
2 结果分析
2.1 紫云英带籽翻耕对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
水稻收获后的土壤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
施带籽紫云英的有机质增加 2.0%~8.6%、 平均增幅
为 5.9%,碱解氮、速效钾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加,pH 值
随施用量增加而略有降低, 有效磷施带籽紫云英各
小区平均数增加,但从数据看施高量的即减少,这可
能与水稻产量提高后谷草带走的养分多有关(表 1)。
2.2 紫云英带籽翻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产量验收结果表明, 施用带籽紫云英比对
照增产 10.1%~14.1%,且比对照极显著地增产,而施
紫云英带籽翻耕的
稻田生态培肥效应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2009C2001-TZ)、台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09TG06)的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王伯诚(1960-),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和植物营养研究与应用。
王伯诚 1 赖小芳 1 陈银龙 1 吴增琪 2
(1.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院 临海 317000;2.浙江省仙居县农业局 仙居 317300)
摘要:稻田种植紫云英一般在开花初期产量最高时压绿,而紫云英带籽翻耕则要到水稻秧苗移栽
前的 6月初前后紫云英种子成熟时用旋耕机一并翻入。试验表明,带籽紫云英施用量 1 875 kg/亩,
当年可使水稻产量增加 10.1%~14.1%,有机质平均增 5.9%,碱解氮、速效钾增加。而且当年水稻收割
后紫云英自然出苗,第二年又会有带籽紫云英 1 800~2 100 kg/亩、草籽 16.6~22.3 kg/亩通过翻耕
进入土壤,对土壤来说起到了生态培肥的作用。
关键词:紫云英;带籽翻耕;生态培肥;水稻产量
74- -
试验研究 2011.9
表 2 稻田生态培肥效应试验水稻小区产量分析(2009.9.10)
表 1 紫云英带籽翻耕生态培肥试验土壤分析
(后塘 2009.10.10)
用带籽紫云英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但结果数字
显示,处理④当施用量在 2 250 kg/亩时,产量达到最
高, 而当施用量在 3 000 kg/亩时, 产量并没有再提
高,而有所向下(表 2)。 实际上,从田间表现看,处理
⑤施用量 3 000 kg/亩小区, 插秧后秧苗有落黄和发
僵情况出现,田间也有气泡现象,且水稻生育期处理
④和处理⑤与对照相比,均要延长 2~3 d,而对照区
最早黄熟。 很明显,带籽紫云英施用量多了以后,田
间发酵正在进行,发挥出来的肥效慢一些,后劲足,
这对于生育期长一些的水稻品种是有利的。
项目
处理
pH 有机质(g/kg)
碱解氮
(mg/kg)
有效磷
(mg/kg)
速效钾
(mg/kg)
1 6.63 25.5 170 12.8 130
2 6.28 26.0 179 16.9 130
3 6.01 27.7 187 15.1 130
4 6.10 27.0 182 11.0 140
5 6.02 27.3 186 8.8 140
2.3 紫云英带籽翻耕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水稻经济性状考查表明,与对照相比,有效穗显
著增加,株高、穗长、总粒和实粒有增加趋势,千粒重
略有降低。 这可能与生育期不一致而收割同期有关,
还有就是增施带籽紫云英,水稻有效穗显著增加,水
稻的群体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2.4 紫云英播种量与生长群体关系
2009 年插秧前进行 5 处理 (①CK②750kg/亩③
1 500kg/亩④2 250kg/亩⑤3 000 kg/亩,3 次重复),翻
耕时约有种子 6.25~20.0 kg/亩播下, 水稻收割后观
察自然出苗情况。 2009 年 12 月初考查, 紫云英植
株田间密度 288~954 株/m2, 株高 4.0~11.5 cm, 6~
处理
小区产量(kg/20m2)
增产%
差异显著性
Ⅰ Ⅱ Ⅲ 平均 0.01 0.05
1 9.62 10.20 10.63 10.15 / B b
2 11.72 10.67 11.14 11.18 10.1 A a
3 11.50 11.16 11.71 11.46 12.9 A a
4 11.70 11.28 11.76 11.58 14.1 A a
5 11.46 10.92 11.83 11.40 12.3 A a
10 个复叶。 翌年即2010 年翻耕期各小区产草量在
1 800~100 kg/亩 (干草率23.1%); 草籽考查, 16.6~
22.3 kg/亩。 表现为去年翻压数量多的, 初期群体密
度高, 但结荚期各翻压处理趋于一致, 植株密度
144~189 株/m2。 这说明紫云英的田间群体密度会自
我调节。 当然, 带籽紫云英翻耕后, 大部分种子深
埋在耕作层中下层很难出苗, 只有在表层中的那些
种子有机会出苗成功, 因为播量比较大, 已足够本
田紫云英用种量, 这也是带籽翻耕越夏后自然出苗
的一个特点。
3 小结与讨论
3.1 紫云英带籽翻耕具有生态培肥作用
增施紫云英带籽翻耕用量在 750~3 000 kg/亩
(干草率 21.65%),在提高单季稻产量的同时,能增加
稻田土壤有机质 2.0% ~8.6% (基础土壤有机质
25.5 g/kg),平均带籽紫云英施用量 1 875 kg/亩(折干
物质 406 kg/亩),有机质平均增 5.9%,碱解氮、速效
钾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加。 再加上当年水稻收割后紫
云英又自然出苗, 第二年又会有带籽紫云英 1 800~
2 100 kg/亩(干草率 23.1%),草籽 16.6~22.3 kg/亩通
表 3 稻田生态培肥效应试验水稻经济性状分析(2009.9.9)
注:株行距 22.2 cm×22.7cm,基本苗 2 株/丛。
处理 株高(cm) 穗长(cm) 总粒(粒) 实粒(粒) 结实率(%) 千粒重(g) 有效穗(穗/丛) 理论产量(kg/亩)
1 120.8 24.5 131.7 103.8 78.8 26.65 10.3 376.1
2 121.4 24.5 131.8 106.9 81.1 26.55 11.5 430.8
3 122.7 25.3 129.3 101.1 78.2 26.59 11.7 415.2
4 123.3 25.4 134.4 104.0 77.4 26.70 11.5 421.5
5 124.2 25.7 145.2 107.5 74.0 26.49 11.0 413.5
75- -
2011.9 试验研究
大豆通过应用生物活性物质提高作物对外界不良
生物、非生物因素的适应性,同时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
品质,是大豆生态栽培最有前景的生物技术之一。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655(中方提供):藻类浸出液,促早熟,提高产
量 15%~40%,具有促进生长,预防和降低作物感染
真菌、细菌病。
Лариксин(俄方提供):有效物质为生物类黄酮,
是从西伯利亚落叶松木质部提取的, 浓度 50 g/L,能
激活作物免疫系统,具有促生长活性。
大豆品种 “利吉亚”: 生育期 96~104 d, 蛋白质
生物活性物质对大豆
叶面积和光合势的影响
白雪梅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黑河 164300)
摘要:根据中俄科技合作计划,试验了由中俄提供的两种生物活性物质在大豆生育期间喷施叶面,
调查并分析了品种“和谐”和“利吉亚”的叶面积、光合势指标。 结果表明:中俄两种生物活性物质对
品种“和谐”大豆叶面积的形成和光合势的提高作用明显。 处理中品种“和谐”的最大叶面积值比对
照高 10.9%,光合势最高值为 492 km2 x d/hm2,比对照高 9.1%,千粒重 123.1 g,比对照高 8.6%。
关键词:生物活性物质;叶面积;光合势
作者简介:白雪梅(1963 年-)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对俄罗斯科技合作管理工作。
电话;13349463570 E-mal: nkyws@126.com
过翻耕进入土壤。 所以对土壤来说起到了生态培肥
的作用。
3.2 紫云英带籽翻耕对当季水稻增产效果显著
增施紫云英带籽翻耕用量在 750~3 000 kg/亩
(干草率 21.65%), 能使有效穗显著增加, 提高当季
水稻产量 10.1%~14.1%。 紫云英翻入土中, 改善了
土壤疏松条件, 这对于水稻根系的生长是十分有利
的, 因而分蘖力提高, 有效穗增加。 试验指出, 超
过 3 000 kg/亩对水稻生长会有不利影响, 开始时会
使落田秧苗发黄发僵。
3.3 紫云英带籽翻耕技术特点
在本地, 单季稻大田移栽期一般在 6月初前后,
而紫云英带籽翻耕目的是图个方便,也就是在水稻移
栽前翻压,这个时期绿肥结荚成熟,一次性翻耕入土。
伴随着旋耕机的转动, 种子全面撒落在整个耕作层,
秋季无需再播种就会自然长出苗来。这既解决了水稻
所需的有机肥源,又节省了种子、播种劳力及 1 次翻
耕绿肥的费用。 因为如果是传统的 4月份翻绿,则翻
耕后的大田经过 1~2个月到插秧前,田面又会长出各
种杂草,则又得翻耕 1次或者花费劳动力去除掉。
紫云英带籽翻耕与传统的压绿不同点: 一是翻
压时间推迟,在插秧前 12 d左右进行,便于农民集中
操作。 二是翻压时,紫云英草籽成熟,草秆黄枯,操作
方便。三是翻压时种子入土量大。一般用种 1.5kg/亩,
而带籽翻耕把全部种子都翻入土中, 但出苗后植株
密度会自行调节。 当然,需要时也可以适时采种 1/2
到 2/3。 四是播种期提前,在插秧前与绿肥翻压一起
进行。 利用水稻淹水越夏草子不出苗这一特点。
采用带籽翻耕技术,生产中,局部地方杂草有所
加重,特别是连续带籽翻耕几年以后,看麦娘等杂草
尤为多发,可进行年内重点除草,或在结籽前灭杀。
这是大田生产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