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蚕豆叶枯病发病原因及其防治研究



全 文 :蚕豆叶枯病发病原因及其防治研究
云南省蚕豆叶枯病攻关协作组
蚕豆叶枯病俗称 “ 矮缩病 ” 、 “ 火 烧
枝 ” 等 , 在我省早有发生 , 近年来发病面积
扩大 , 危害加重 。 全省每年发病面积约 40 一
50 万亩 , 损失蚕豆不少于五千万斤。
这种病主要以地上部分的叶片和茎杆表
现症状 , 首先是叶片枯死 , 然后 蔓 延 至 茎
杆 , 最后整枝枯死。 植株发病顺序则先是主
枝发病 , 然后按一级分枝 、 二级分枝顺序发
病。 所有这些病株 , 主枝枯死后 , 分 枝 长
出 , 若此 时病害停止蔓延 , 分枝照样能正常
结荚 。 正常情况下 , 植株枯死以前 , 根部无
病态表现 。 开始时 , 叶片上部边缘黄化 , 黄
化部分的外缘呈灰色或灰黄色 。 然后 , 灰色
部分变枯 , 呈黑褐色火烧灼状 , 无光泽 , 中
上部位的叶片先枯死 , 这是该病重要特征之
一 。 叶片未枯死部分 , 叶色较深 , 呈 暗绿
·色 , 叶片僵直 。
除枯死症状外 , 大部分病株还表现矮缩
症状 。 在一些重病田块里 , 催病植株叶茎未
出现枯死症状之前 , 就可看见明显的簇顶和
矮化现象 。 据调查 , 蚕豆 12 台复叶时 , 健株的
平均株高 38 · 9厘米 , 平均节间长 3 · 3螟米 ;
病株的平均株高 2 . 35 犀米 , 平均节间长 2 . 07
厘米。 病株的平均株高比健株矮 1 6 . 65 厘米 ,
间节短 1 . 27 厘米。 由于病株节间缩短 , 缩短
部分的外皮组织增生 , 向外给缩 , 在茎杆表
面形成一些波形给纹 。 发病晚或发病轻的 ,
矮化簇顶现象不明显或无矮化簇顶症状 。
一 、 病原研究
1
. 病原物的组织分离 , 接种试验及病毒
内含体观察
1 9 8 2年 4 月 , 玉溪地区农科所对该病进
行了病原物的组织分离 (用 P D A 培养 基 ,
培养三天 ; 分离部位 : 茎杆的病健交界部 ,
表面消毒用 1 % 的升汞 。 ) 结果没有分离到
任何微生物。
19 5 3年 12月~ 1 9 8 4年 4 月进 行 接 种 试
验 。 接种物 : 病株汁液 。 接种方 法 : 针 刺
法 、 磨擦法 、 2 50 倍病株汁液泡种 , 2 50 倍病
株汁液每株 40 0毫升播种时浇灌 “ , 病株残渣
盖种。 针刺接种和磨擦接种 , 接种后保湿 2
天 。 每种方法设 2 次重复 。 结果直到蚕豆开
花结荚都没有出现症状反应 。 在光学显微镜
下观察病株表皮组织 , 也没有发现类似病毒
内含体一类的东西 。
大理州农科所经过对发病田块生态环境
调查和病株上的蚜虫直接与健株接种 , 健株
均未发病 。 同时采集病株标样送云南农业大
学植保系 , 经病理解剖培养观察 , 肯定该病
不是由病原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害。
2
. 植株养分分析
1 9 5 3年 3 月 , 从玉溪 、 通海 、 峨山采到
8 个病株 、 5 个健株标样 , 进行养份分析 。
发现催病植株全钾含量显著低于健康植株 ,
而全氮含量则明显高于健康植株 (表 1 ) 。
1 9 8 5年 2 月 , 再次从玉溪 、 通海 、 楚雄 、 大
理 、 弥渡 、 澄江等地采集到 12 个不 同发病程
度的病株及 7 个健康植株 , 进行茎叶氮钾含
量分析 , 与 19 8 3年的分析结果 完 全 一 致 。
19 8 5年 2 月 , 大理州农科所在大理地区不同
类型的土壤田块中采集了 28 个病株和 3 个健
表 1 八个病株、 五个健株 N . P .K 全含任年均值比较
全 量 (% )
项 目 一—— — — - -一 N/ K P/ K N/ PK N P一一— 一—一—一— — 一一 一 一—一— 一一—— — — 一一病株 4 .3 9 9 0 . 23 6 2 0 .3 9 9 1 1 .3 0 0 . 661 6 .7 1健株 3 .5 0 0 0 .3 27 21 .19 7 6 2 .5 1 0 . 2 01 2 .7 6差异值 (士 ) +1 .3 9 4+ 0 . 0 2 6一 0 .79 8 6+ 8 .5 2+ 0 . 4 6+ 4 . 0准差异率 (% ) + 4 6 . 6+ z r .o 一 66 .7 +3 5 9 .返 +5 2 0+3 1 .,株 , 也获得相似的分析结果 。3 .营养控制培养及培养株营养分析
在分离 、 接种试验及植株养份分析的基
础上 , 于 1 9 8 3 / 1 9 8 4 年度和 1 9 8 4八 9 8 5 年度
重复进行了水培营养控制试验 。 第一年 , 设
完全培养 、 缺钾培养和缺铁硫培 养 三 个处
理 , 每个处理重复三次。 第二年 , 设完全培
养和缺钾培养两个处理 , 每处理重复 5 次 ,
参考 〔美〕 P . B . 考夫曼等编著的 《植物
生理学室内实验法》 中介绍的配方 , 按 1 2 0 0
毫升配制培养液 , 培养液更换周期为 10 天 。
结果完全液培养的植株不表现任何病态
症状 ; 缺硫液培养的植株表现 的症状与大田
症状不符合 , 主要表现为上部叶 片 均 匀 黄
化 , 生长点呈黑色枯死 , 无簇顶矮缩现象 ;
缺钾培养表现 出与大田相一致的症状 。 对这
些培养株养份分析的结果表明 , 缺钾培养株
与大田病株一样均比健株表现出明显的高氮
含量和显著的低钾含量 。 缺硫培养分析结果
与大田病株分析结果不一致 。 并且缺钾培养
株在恢复钾素供应后 , 症状消除。
1 9 8 4 / 8 5 年度 , 弥渡县农技站也用河砂
进行了类似的培养试验 , 设供 N ; 供 P ; 供
入 + P , 供 N 十 P 十 K ; 清水等五个处理 ,
三次重复。 10 月 12 日开始培养 , 缺钾培养株
.
n 月 3 日出现症状 , 以后病情逐渐加重 , 有
钾素的培养植株均未发病。 从而证明大田叶
枯病确属缺钾引起 。
川加 4 。田间有效元素试验
,
; 为进一步证明发病田块中导致蚕豆缺钾
的原因是否土壤供钾水平不足 , 进而为施钾
防病提供理论依据。 1 9 8 4 / 8 5 年度在玉溪市
中村乡黄土坡村的一块历年发病的田块中 ,
用化学试剂 (N H ` ) 2 5 0 4 、 K N O 。 和 K Z 5 0 `
等进行施用试验 (小区面积 2 厘 , 每处理重
复 2 次 。 发现 K N O 。和K : 5 0 4施入土壤后 ,
发病率显著下降。 与施用 ( N H ` ) : 5 0 `和不
施的空白对照比较 , 施用 K N O 3 后发病率分
别降低 6 7 . 2% 和 72 . 6% , 施用 K声 0 4后 , 发
病率分别降低 7 7 . 65 % 和83 . 0 5% 。 说明发生
叶枯病的田块供钾水平不足 , 施用钾素后 ,
一 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 。
二 、 防治措施研究
1
. 硫酸钾不同施用量的防治效果
1 9 8 3 / 84 年度 , 玉溪地区农科所在一块
中等发病田块上作每亩 2 公斤 、 4 公斤 、 6
公斤和 10 公斤硫酸钾的小区施肥试验 , 播种
时把硫酸钾点施在豆种旁 , 随着硫酸钾施用
量的增加 , 叶枯病的防治效果相应提高 , 产
量水平也随之提高。 而且亩施 10 公斤就能控
制发病中等的田块不发生叶枯病。
1 9 8 4 / 85 年度 , 大理州农科所在两块发
病程度不同的田上 , 用 10 公斤 /亩 、 15 公斤 /
亩和20 公斤 /亩三个用量进行两组小 区 试验
(表 2 、 3 ) 。
试验说明 , 病害的防效和产量的增加都
是随硫酸钾施用量的提高而提高 , 这和玉溪
试点的结果一致。 同时 , 在硫酸钾用量足以
控制病害发生的基础上 , 再提高硫酸钾的用
量 , 在重病田和轻病田上 , 均有明显的增产
效果 。 但在轻病田上施用硫酸钾的增产效果
表 2 重病扭硫酸钾不同耀翔蟹的防洽效果
处 理
( 公斤 /亩 )
施肥前病指
( 12月 9日 )
施肥后病指
( 3月 2 3日 )
防 效
( % )
蚕豆单产
( 斤 /亩 )
比 CK增产
(斤 /亩 )
豆糠产量
( 斤 /亩 )
通 7. 7 8
1 8
.
6 1
9 8

7名 理 82 。 选选 4 6 1. 3 3 1 8 8。 3 3
4 9

50 3 5 8
.
6 56 34
.
4 5 76 2
.
2 2
4 5
.
56 9 56 8

8攻 30 3. 22 2 吕2 。 1 1 70 1. 6 C
20 15功
不施 ( C K )4 6 . 6了 90 , 8 3 /
个~ 一 ~ . ~ , .一 ~ 一-
.
~一 .一一 , .一 - , ` 妇一呐 ~ `一 , ~ 一 一 .
2 1

1 1 乏B 3 。 3 3
表 苏
’ 处 、 理 ’ ` 病 指
轻病田硫酸钾不同施用盘的防治效果
防 效 蚕豆亩产 豆糠亩产
( 公斤 /亩 ) ( 3 )J 2 4 l j ) ( % )
比 C K增产
(斤 /亩厂` ( 斤 )
比C K 增产
(斤 / 亩 )
2 0 1 0 0
1 0 0
1 00
/
4 9 1
.
5石 2 1 3 . 5 6 8 1 8 . 3 芯 16 7 . 2 2
1 5
1 0
4 0 5
.
6了 12 7 . 6 7 丁4 9 . 4 4 _ 96 . 3 3
3 7 8
.
6了 1 0 0 . 6 7 7 16 . 1 1 6 5 . 0 0
不施 ( C入 ) 1 9 ` 1了 2 7 8 。 0 6 5 1 。 1 1
投入 睡病 田上的嚓衅 · 在熏病田上每1 公斤硫酸钾歹增产效果最高达 2 8 。 2斤
耐在轻病田乙 ` 一最高只有 1 0 . 7斤 /而 (、
19葱4 / 85 年度 , 弥渡县农技站在东厂和
直万两个点 , 分别用 10 公斤 /亩 、 20 公斤 /而
两个施勿已量在苗期施用 。 结果硫酸钾用量提
高勤2万公斤 /亩后 , 虽然产量能继续显著 增
产 , 倾旦每投入 1公斤硫酸钾的增产量显著下
降于平均只有亩施 1D 公斤时的 5 %左右。 因
此 , 施用硫酸钾防治叶枯病 , 用量不少于 10
公斤 /亩万宜。 进一步提高用量还有显 著 的 、
增产效果 , 但单位施用量的增产效果显著下
降合 所以 , ’ 其体实施时 , 应根据不同的土壤
条件 , 以高效低成本为原则 , 选择最佳施用
量 ;」 每亩以 5 、 冲公斤纯钾为宜 。 、 .
2
.硫酸钾不同施用时期及施用方法的防
治效果 ` 几 . , : .
’ ` 从 1。的 ~ 均 85 年 , 我们在弥渡的东广 、
茸力和玉澳点 , 分别作苗期 10 公斤 /亩 、 2 0公
斤 /可和现蕾期 .10 公斤 /亩 、 20 公斤 / 山的硫
酸钾施肥试验 。 结果在同一施用量条件下 ,
作种肥或苗期施比现蕾期施 , 每亩增产幼一
2 2 9
.
3斤。 苗期施用 10 公斤 /亩的增产效果与
视蕾期施用 20 公斤 /亩相当 , 且稍有增 加 。
其主耍原因是 , 叶枯病普遍于 1 月中旬蚕豆
正在分枝时就开始发生 , 现蕾期施肥时 , 蚕
豆实际已遭受了该病的危害 , 故早施钾肥才
能达到高效低成本的防治效果 。
在施用方法上 , 分别采用兑水泼浇 、 打
穴点施 、 点施根旁和撒施等方法 。 结果每亩
用 10 公斤硫酸钾兑水 8 0D 公斤或打穴施 在 豆
株旁 , 或集中点施在豆株根部均比撒施明显
增产 , 防病效果也明显提高 , 其中以兑水泼
浇效果最好 。
3
. 不同肥料种类的防病增产效果
1 9 8 5 / 1 9 8 6 年 , 我们在大理和玉溪两 个
点上 , 用硫酸钾 、 厩肥 、 灶灰 、 稻草 、 草灰
等肥料进行防治比较试验 。 结果表明 , 施用
一定数量的厩肥 、 灶灰 、 草灰或在豆墒上铺
盖一定数量的稻草均能取得理想的防病增产
光照强度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一遮 光 效 应一
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 陈南凯
光照是影响水稻结实率高低 的 因篆之
一 。 光的组成包括光强 、 光质和 光 时 等 方
面 。 光强和无质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拔高度的
影响。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 , 中北部稻区一般
海拔高达 1 9 0 0米左右 , 水稻生育中期 ( 7 一
8 月份 ) 阴雨天多 、 光照不足 , 常年一般水
稻品种空壳率达 20 %以上 。 1 9 8 3年气温比较
正常 , 因 3 月份光照不足 (平均每 天 2 . 8 小
时 , 比历年平均值少 2 . 1小时 ) , 部分稻 田
空壳率达 8。%左右 , 造成严重减产 , 、 1 9 8 5年
也有类似情况 。 为了探明结实率降低的原因
及提高结实率的途径 , 近年来我们结合水稻
冷害进行了光照强度对结实率影响的研究 ,
研究内容分遮光和加光两个方面 , 现将遮光
效应报导如下 :
效果 。 亩施 1 50 0公斤灶煤灰 或 2 0 0 0 公 斤 厩
肥 、 或 4 0 公斤稻草烧成的草灰 、 或者在豆
墒上亩盖 40 0公斤稻草所得到的增产效 果 相
当于亩施 10 公斤硫酸钾。 其 中亩施 1 5 0 0公斤
灶煤灰和亩施 2 0 0 0公斤厩肥的增产效果显著
高于亩施 10 公斤硫酸钾的效果 。 甚至高于20
公斤硫酸钾的效果 。 大理市农技推广站的试
验更进一步指出 , 施用这些肥料后 , 明显提
高了土壤的速效钾含量 。 施肥后土壤的速效
钾含量与蚕豆单产呈显著的正相关 。
眷碱早、 ` _结 论
赚 耳通过多年 、 多点 、 多层次的共同协作试
攀钾渺 旋明蚕豆叶枯病是由于土壤供钾水
案羊能衡是番豆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土壤氮 、
钾比例失调而导致的生理缺钾症 。 防治此病
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有云南中北部稻区 (海拔二千
米左右 ) 推广的粳型品种 “ 黑选 五 号 ” 、
“ 云粳九号 ” 、 “ 西南 1 75 “ 等 七个 , 另有
不同海拔品种五十余个 , 作为验证 。 分别在
温室及露天水泥池内进行 , 方法如下 :
1
.遮光时期及天数 : 从分粟始期到灌浆
初期 , 以抽穗后到开花前为重点 , 分 别 处
的关键在于向土壤提供必要的钾肥 , 以满足
蚕豆生长发育对钾素的需求。 钾肥用量 以硫
酸钾汁 , 每亩施 10 ~ 15 公斤较为经济有效 。
施用时期以做种肥或苗期 3 一 4 台叶以前施
用效果最好 , 现蕾期施用也有一定的防治效
果 。 施用方法 : 以兑水浇施 最好 , 其次是集中
施于根部。 在 目前化学钾肥较缺的条件下 ,
除施用工业生产的钾肥外 , 施用草木灰 、 灶
灰 、 煤灰 、 稻草等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此项研究成果 1 9 8 5年示范推广 3 5 6 0亩 ,
平均每亩增产 1 31 斤 。 共计增产4 6 6 3 6 0斤 , 防
治效果达 82 % ; 1 9 86年全省示 范 推广 5 6 3 0 0
亩 , 防治效果达 90 %以上 , 平均亩产 4 0 1 . 5
斤 , 每亩增产 1 6 1 . 9斤 , 共增产 9 1 1 . 5万斤 ,
扣除成本后 , 纯收入增加 2 51 万元 , 投入 1
元成本之经济效益达 n 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