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光泡桐叶化学成分研究



全 文 :光泡桐叶化学成分研究
杨军仁 宋 莉 徐 燕 王军宪*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西安 710061)
  摘要 采用柱层析方法 ,从光泡桐叶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醚部分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
据鉴定 , 分别为:β -谷甾醇(β -sitosterol, Ⅰ ),熊果酸(ursolicacid, Ⅱ), 齐墩果酸(oleanalicacid, Ⅲ), 山楂酸(cratae-
golicacid, Ⅳ), 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 芹菜素(apigenin, Ⅵ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β-谷甾醇 ,
胡萝卜苷和芹菜素为从该属植物不同部位中首次得到。
关键词 光泡桐;化学成分;熊果酸;山楂酸;芹菜素
  光泡桐叶为玄参科泡桐属植物光泡桐 Paulow-
niatomentosevar.tsinglingensis(Pai)GongTong的
干燥叶片。光泡桐为我国特有高大的落叶乔木 ,是
优良的速生树种 ,可供药用 〔1〕。近年的医学研究发
现 ,泡桐的叶及木材均有消炎 、止咳 、利尿 、降压等功
效 ,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及心脏系统疾病 〔2〕。
我们首先对光泡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叶
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
解析鉴定 ,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Ⅰ ),熊果
酸(ursolicacid, Ⅱ),齐墩果酸(oleanalicacid, Ⅲ),
山楂酸(crataegolicacid, 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
Ⅴ),芹菜素(apigenin, Ⅵ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
从该植物中得到 , β-谷甾醇 、胡萝卜苷和芹菜素为从
该属植物不同部位中首次得到 。
1  仪器与材料
MP-J3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紫
外用岛津 UV-2450型分光光度计;IR光谱用岛津
FTIR-8400S型红外光谱仪测定(KBr压片法);NMR
谱用 BrukerAm-400型核磁共振仪测定(DMSO-d6 ,
TMS为内标);EI-MS谱用 HP5989B型质谱仪测定 。
聚酰胺 、薄层层析硅胶 G、GF254及常压柱层析硅胶
(100 ~ 200目)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所有试剂
均为分析纯 。原料于 2002年 10月采自西安交通大
学医学校区校园内 ,由西安交通大学药学系药化研
究室王军宪教授鉴定为光泡桐 Paulowniatomentose
var.tsinglingensis(Pai)GongTong的叶 。
2  提取与分离
泡桐叶的干燥粗粉 2kg,用 95%乙醇回流提取 4
次 ,将醇提液趁热抽滤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至无醇
味 ,依次用乙醚 、乙酸乙酯 、正丁醇萃取。减压回收
溶剂 ,分别得到极性由小到大的各个部分 ,其中乙醚
部分 215g,乙酸乙酯部分 42.5g,正丁醇 46g。取乙
醚部分 100g,拌样后进行常压硅胶柱层析 ,用石油
醚 -乙酸乙酯梯度洗脱(9∶1※3∶7), TLC检测 ,合并
相同组分 ,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得到 6个单体化合物
Ⅰ ~ Ⅵ ,利用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
结构 。
3 鉴定
化合物 Ⅰ:白色片状结晶 , mp139 ~ 141℃,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阳性 。 UVλmax(nm):217
示分子内孤立双键的吸收 。 IRνKBrmaxcm-1:3426(-
OH), 1708(C=C), 1052(C-O)。1H-NMR(CDCl3)
δppm:0.65 ~ 1.03(6×CH3), 1.81(1H, s)。与 β-谷
甾醇对照品共熔点 、共 TLC,波谱数据与文献报道 〔3〕
数据一致 ,证明化合物Ⅰ为 β -谷甾醇。
化合物 Ⅱ:白色针状结晶 , mp269 ~ 273℃,
Libermann-Burchard反应 阳 性。 UVλmax(nm):
205.2。IRνKBrmaxcm-1:3520(-OH), 1720(C=O)。 EI-
MS(m/z):456(M+), 248, 203, 133, 105。1H-NMR
(DMSO-d6)δppm:0.80(3H, s), 0.91(3H, s), 0.96
(3H, d, J=6Hz), 0.99(3H, s), 1.02(3H, d, J=
0.6Hz), 1.22(3H, s), 1.25(3H, s), 5.52(C=CH)。
以上数据与熊果酸标准品图谱数据 〔4〕一致 ,确定化
合物 Ⅱ为熊果酸。
化合物 Ⅲ:白色粉末状结晶 , mp>300℃,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阳 性。 UVλmax(nm):
212.4。IRνKBrmaxcm-1:3440(-OH), 1700(C=O)。 EI-
MS(m/z):456(M+), 248, 203 , 133, 105, 81, 69。1H-
NMR(DMSO-d6)δppm:0.74(3H, s), 0.77(3H, s),
0.91(3H, s), 0.93(3H, s), 1.06(3H, s), 1.16(3H,
s), 5.53(C=CH)。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 〔3〕齐墩果
酸图谱数据一致 ,确定化合物 Ⅲ为齐墩果酸 。
化合物 Ⅳ:白色粉末状结晶 , mp261 ~ 262℃,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阳 性。 UVλmax(nm):
215。 IRνKBrmaxcm-1:3400(-OH), 1695(C=O)。1H-
NMR(DMSO-d6)δppm:0.73(3H, s), 0.78(3H, s),
0.92(3H, s, ), 0.93(3H, s), 0.94(3H, s), 1.08
(3H, s), 1.29(3H, s), 1.90(2H, s), 2.36(1H, s),
·892· 中药材第 28卷第 10期 2005年 10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5.10.014
5.17(C=CH)。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5〕山楂酸图
谱数据一致 ,确定化合物Ⅳ为山楂酸 。
化合物 Ⅴ:白色粉末 , mp295 ~ 297℃, Lieber-
mann-Burchard反 应 阳 性 , Molish反 应 阳 性 。
UVλmax(nm):217。 IRνKBrmaxcm-1:3415(-OH), 1643
(C=O), 1022(C-O)。1H-NMR(DMSO-d6)δppm:
0.67 ~ 1.25(6×CH3), 4.92(1H, d, J=8Hz, H-1′),
5.40(1H, m, H-6)。与胡萝卜苷对照品共熔点 、共
TLC,波谱数据与文献对照〔6〕一致 , 证明为胡萝卜
苷 。
化合物 Ⅵ :黄色粉末状结晶 , mp>300℃, HCl-
Mg粉反应阳性 , AlCl3显色后荧光明显增强 ,证明为
一黄酮类化合物。 UVλmax(nm):334.6, 268,
204.8。NaOMe谱图中带Ⅰ红移 57nm,示有 4′-OH;
AlCl3与 AlCl3 /HCl图谱一致 ,证明结构中无邻二酚
羟基;AlCl3 /HCl谱图中带Ⅰ红移 47nm,示结构中只
有 5-OH;NaOAc谱图中带 Ⅱ红移 , 示有 7-OH。
IRνKBrmaxcm-1:3285(-OH), 1642(C=O), 1600, 1500
(Ar)。1H-NMR(DMSO-d6)δppm:6.21(1H, s), 6.50
(1H, s), 6.80(1H, s, ), 6.93(2H, d, J=7.2Hz),
7.94(2H, d, J=8.4Hz), 10.40(1H, s), 10.88(1H,
s), 12.99(1H, s)。 13C-NMR(DMSO-d6 )δppm:
163.73(C-2), 102.88(C-3), 181.8(C-4), 157.35
(C-5), 93.95(C-6), 161.49(C-7), 98.82(C-8),
110.01(C-9), 103.75(C-10), 121.20(C-1′), 129.26
(C-2′, 6′), 115.99(C-3′, 5′), 161.18(C-4′)。以上
数据与文献报道〔7〕的芹菜素图谱数据一致 ,确定化
合物 Ⅵ为芹菜素。
  *通讯作者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第一分册 .67
卷 1期.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4∶28
2 山东省卫生局 .泡桐有效成分的研究 .中草药通讯 ,
1974, 2∶11
3 李春 , 等 .中药路路通化学成分的研究 .药学学报 ,
2002, 37(4)∶263
4 陈德昌 .中药化学对照品工作手册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 , 2000∶168
5 Hans, etal.Crataegusactiveprinciplesinhearttherapy.
PlantaMed., 1954, 2∶117
6 斯建勇 ,等 .云南山楂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天然产物研
究与开发 , 1994, 6(2)∶49
7 田燕 , 等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1997, 14(2)∶113
(2005-05-17收稿)
贵州金丝桃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刘兴宽1 郁建平2 古练权 3
(1.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生物系 ,江苏盐城 224002;2.贵
州大学生化研究所 ,贵州贵阳 550025;3.中山大学化工学院 ,广东广州 510275)
  摘要 从贵州金丝桃 HypericumkouytcheouenseLevl.的地上部分分离纯化得 2个黄酮类化合物单体 , 经波谱方
法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 , 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 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 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itin-3-
0-α-L-rhamnoside)。经文献检索 ,这 2种黄酮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关键词 贵州金丝桃;黄酮类化合物
  贵州金丝桃 HypericumkouytcheouenseLevl.亦
称过路黄 ,为藤黄科金丝桃属灌木。本属部分植物
过去国内外作草药使用 ,现用于治疗抑郁症 、艾滋病
和恶性神经质瘤等 , 为近年世界畅销的草药之
一 〔1〕。贵州金丝桃为贵州特有种 ,分布于贵州省及
云南东北部 ,果实及根入药 ,能解热 、利湿 、消积 、活
血和镇痛〔2〕 ,民间用于祛风除湿 ,治腰痛 ,急性咽喉
炎 、眼结膜炎 ,肝炎 ,毒蛇咬伤等〔3〕。贵州金丝桃的
化学成分未见报道 。为挖掘民间药物资源 ,进一步
开发利用贵州金丝桃的药用价值 ,我们对贵州金丝
桃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贵州金丝桃茎叶花果中
分离纯化获得 2个黄酮类化合物 ,经 IR、1HNMR、13
CNMR、MS等波谱方法和化学方法测定 ,确定了它
们的化学结构 ,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
O-α-L-鼠李糖苷(quercitin-3-O-α-L-rhamnoside)。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000年 8月采自遵义市铁厂镇西花村翁岩组 ,
经贵州大学林学系兰开敏教授 、廖海民副教授鉴定
·893·中药材第 28卷第 10期 2005年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