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基于珙桐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思考——珙桐叶复合袋泡茶加工工艺研究



全 文 :基于珙桐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思考
———珙桐叶复合袋泡茶加工工艺研究
李世丽1 ,2 ,胡代泽1 ,李小杰2
(1.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41;2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主要利用珙桐叶的抗癌 、防癌 、抗氧化等特性 ,结合传统中医理论 , 将其与绿茶 、余甘子 、甜叶茶进行科学配伍 , 对珙桐叶
的复方袋泡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 ,期望通过对珙桐资源的开发来促进珙桐由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转变 ,从而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
效益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珙桐保护;资源开发;复合袋泡茶;加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Q949.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12)01-0011-03
Thinking about Protection of Involucrata and Its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udy of Process about Compound Leaf Teabag of Involucrata Leaf
LI Shi-Li1 , 2 ,HU Dai-Ze1 , LI Xiao-jie2
(1.Sichuan Natural Resource Academe , Chengdu 610015 , China;2.Emei Mountain Biotic Resource Experimental Station , Leshan 614000 , China)
Abstract:From combining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his paper made the study of process about the compound leaf teabag of
Involucrata leaf by exploiting the properties of anti-cancer, prevent-cancer , anti-oxidation in Involucrata leaf.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
tection idea of Involucrata could be transformed the passive to the initiative through developing , and could achieve the goal of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win-win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protection of Involucrata;resources development;compound leaf teabag;processing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11-11-09;修订日期:2011-12-21
基金项目:峨眉山市重点科技项目“峨眉山野生植物保健茶系列
产品研制”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李世丽(1981-),女 ,四川省雅安人 ,主要从事植物
学的科研工作。
1 研究背景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是我国特有的单种
属植物 ,素有“植物活化石” 、“林海中的珍珠” 、“绿色大
熊猫”等美称 ,为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1] 。对于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目前提出了就地保护 、迁地保
护 、建立现代化离体保存基因库 、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
繁育研究等保护对策[ 2 ,3] 。这些保护措施均对珍稀濒
危植物的保护做出了较大贡献 ,然而保护的最终目的
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的利用也是对珍稀濒
危物种最好的保护[ 4] 。因此 ,增加对珍稀濒危植物的
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用有效的市场需求来扩大珍稀濒
危植物的种群数量与分布空间 ,可实现珍稀濒危植物
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转变 ,从而达到生态效益与
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自上世纪以来 ,同享“植物活化
石”美誉之称的银杏被应用到园林观赏与城市美化 ,从
而在各地生根开花结果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珙桐虽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但与银杏相比它对生
长环境的要求苛刻[ 5] ,因此难以作为观赏植物进行广
泛种植 。但值得关注的是 ,近年来通过对珙桐特别是
珙桐叶的化学成分分析和研究表明 ,珙桐叶中含有天
然化合物山奈酚 、山萘酚甙 、槲皮素[ 6] 、咖啡酸 、绿原酸
等[ 7] ,它们均具有防癌 、抗癌 、抗氧化等药理作
用[ 8-11] 。而癌症是当前最困扰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
若能合理利用珙桐自然生成的有效抗癌物质 ,结合传
统中医理论进行保健产品的研制 ,从而达到防癌 、抗癌
的功效 ,这样则可通过对珙桐资源的开发来推动对珙
桐的保护 。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利用珙桐所具有的抗癌效用 ,
对珙桐叶复合袋泡茶的配方和工艺进行研究 。在材料
选择上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为原则 ,主要选用珙桐植
株底端嫩叶以及珙桐落叶期的叶片为研究对象 ,尽量
避免对珙桐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 ,为了增加珙
桐叶复合袋泡茶的保健功能和口感 ,根据传统中医理
论并通过反复试配 ,最终选择余甘子 、甜叶茶 、绿茶与
之配伍。其中 ,余甘子具有清热凉血 、消食健脾 、生津
止渴和抗氧化 、抗肿瘤 、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 12 ,13] ;
甜叶茶含有甜茶甙 、多酚 、黄酮等多种活性物质 ,具有
抗疲劳 、增强免疫作用[ 14 ,15] ;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
成分对抗氧化 、抗动脉硬化 、抗癌等均具有特殊的效
果[ 16 ,17] 。
2 材料与方法
材料:供试珙桐鲜叶采自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
植物园内;余甘子 、甜叶茶 、绿茶均为市售;袋泡茶内袋
·11·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12 28(01)                        ·实验与技术·
专用包装纸为市售 ,符合GB11680食品包装纸卫生标
准。
仪器:电子天平 、恒温干燥箱 、摇摆式高速万能粉
碎机 、封口机 、不锈钢中药筛。
工艺流程与技术:①主要工艺流程为:桐鲜叶的采
集※预处理※杀青※揉捻※烘制※粉碎※主辅料混合
※包装※成品。 ②主要技术。采摘珙桐鲜叶 ,挑拣去
除叶柄和杂质 ,清洗 、切碎后 ,水平 、均匀地摊放在晒垫
或有孔的竹筛中 ,让材料各部分均匀地散失一部分水
分 ,再进行杀青处理;将材料杀青后 ,立即摊放在晒垫
中 ,使材料降温 、失水均匀;摊凉后将珙桐叶放入揉茶
机中或手工进行揉捻 ,揉制成型后用干燥机进行烘制;
最后将主辅料分别粉碎先过 10目筛 ,再过 60目筛去
除细粉 ,将主辅料均匀混合 ,封口包装后置阴凉干燥处
保存即可 。
2.4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为:①不同季节采摘的珙桐鲜叶对珙桐
茶感官评价的影响。我们分别在 4—5月珙桐新叶初
展时和8 —9月老叶凋落前采摘珙桐鲜叶进行相同的
加工处理 ,通过感官评定来确定最佳处理方法。 ②珙
桐鲜叶采用不同杀青处理对珙桐叶茶感官品质的影
响。试验采用炒青和晒青两种方法 ,通过感官评审来
确定最佳处理方法。 ③珙桐叶复合袋泡茶最优配比的
选择。为了增加珙桐茶的保健功能和滋味 ,我们选择
绿茶 、余甘子 、甜叶茶与珙桐叶进行复配 ,经反复试配 ,
初步确定为珙桐 50g 、55g 、60g ,绿茶 10g 、15g 、20g ,余甘
子15g 、20g 、25g ,甜叶茶 5g 、10g 、15g 的添加配比量 ,采
用 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 ,选定最佳配方 。珙桐
叶复合袋泡茶原料配方的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试验设
计见表1 。
表 1 珙桐叶复合袋泡茶原料配方正交试验因素水平(g)
水平 因素
A(珙桐叶) B(绿茶) C(余甘子) D(甜叶茶)
1 60 10 15 5
2 55 15 20 10
3 50 20 25 15
2.5 感官评定方法
分别称取 4g 各处理成品 ,倒入 300mL 沸水冲泡
5min后 ,组织10人评定小组进行感官评审。评定项目
为:①香气。香气协调 、纯正 ,有无异味 ,满分 25 分。
②滋味。口感 、风味浓淡 、有无叶味和涩味 ,满分 40
分。③汤色 。茶汤色泽 、亮度 ,满分 35分 。以上 3项
合计为100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采摘季节对珙桐叶茶品质的影响
采摘时间分别为 4—5月珙桐嫩叶初展时和 8—9
月珙桐叶片凋落前 ,采用传统绿茶制茶工艺进行加工 ,
加工后珙桐叶茶的感官评审见表 2。通过对不同季节
采摘的珙桐叶茶进行感官评价比较发现 ,用 8—9月采
摘的珙桐叶加工制成的珙桐茶 ,茶汤黄绿 、明亮 ,且带
有淡淡的清香 ,略涩;而 4 —5月采摘的珙桐叶制成的
珙桐叶茶茶汤偏黄 ,叶味浓且带涩味 ,口感欠佳。因
此 ,研究发现制作珙桐叶茶以用8 —9月采摘的叶片最
佳 ,且此时接近珙桐落叶期 ,不会影响珙桐的生长 。
表 2 不同采摘季节对珙桐叶品质的影响
采摘季节 感官评定汤色 滋味 香气
4—5月 黄色 ,明亮 涩味浓 叶味浓
8—9月 黄绿色 ,明亮 略涩 清香 、略有叶味
3.2 杀青方式和杀青时间的选择
杀青是珙桐叶茶制作较关键的步骤 。本次试验我
们选用采摘自 8—9月的珙桐鲜叶进行杀青试验 ,试验
共采用了炒青和晒青两种杀青方式进行处理 。
炒青:将新鲜珙桐叶挑拣去除叶柄和杂质 ,清洗 、
切碎后 ,水平 、均匀地摊放在晒垫或有孔的竹筛中 ,让
材料各部分均匀地散失一部分水分 ,再将珙桐叶进行
炒青处理。炒制过程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较高 ,杀青
温度的高低 、杀青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珙桐叶茶的色
泽和香味。为了探索珙桐叶茶的制作工艺 ,我们对杀
青步骤设置了 2因素 、3水平的处理(表 3)。我们对不
同杀青时间及杀青温度下制成的珙桐叶茶进行了感官
评定 ,评定标准分甲 、乙 、丙 3个等次 ,其中甲最优 ,乙
次之 ,丙再次之(表 4)。由表 4可见 ,杀青温度及杀青
时间对珙桐叶茶的“色 、香 、味”三项指标影响显著 。本
研制试验的最佳杀青组合为 T2C2 , 即在 110℃杀青
15min ,此处理获得的珙桐叶茶其色 、香 、味上乘 ,均表
现为“甲”等。
表 3 杀青试验处理
杀青时间 杀青温度
C1:90℃ C2:100℃ C3:120℃
T1:10 min 90℃杀青 10mim 110℃杀青 10mim 120℃杀青 10mim
T2:15 min 90℃杀青 15mim 110℃杀青 15mim 120℃杀青 15mim
T3:20 min 90℃杀青 20mim 110℃杀青 20mim 120℃杀青 20mim
  晒青:将珙桐鲜叶清洗干净后置于干净晒垫或竹
筛中在自然光照下进行晒制 ,晒制过程中不断翻动叶
片 ,晒制时间的长短视天气情况而定 ,一般天气晴好 ,
2—3d即可完全晒干。
表 4 杀青温度及时间对珙桐叶茶品质的影响
评定项目
杀青处理
T1C1 T1C2 T1C3 T2C1 T2C2 T2C3 T3C1 T3C2 T3C3
汤色 乙 乙 丙 乙 甲 乙 乙 丙 丙
香气 丙 乙 丙 乙 甲 乙 乙 乙 丙
滋味 丙 乙 丙 乙 甲 乙 乙 乙 丙
·12·
·实验与技术·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Market 2012 28(01)
  两种不同的杀青处理方法对珙桐叶茶品质的影响
见表 5。综合感官审评结果(表5)可见 ,两种杀青处理
方法以炒青最好 ,其处理后烘干的珙桐叶茶颜色灰绿 ,
汤色明亮 ,带清香味 。晒制的珙桐叶揉碎有淡淡的刺
鼻味道 ,冲泡后涩味和叶味都较浓 ,口感欠佳 ,因此珙
桐叶鲜叶加工最好采用炒青工艺。
表 5 不同杀青处理对珙桐叶品质的影响
杀青方法 杀青时间 感官评定汤色 滋味 香气
晒青 3d 黄色 ,明亮  涩味浓 叶味浓
炒青 15min 黄绿色 ,明亮  略涩 清香 、略有叶味
3.3 珙桐叶复合袋泡茶配方评定结论
珙桐叶复合袋泡茶配方评定结论见表 6。根据极
差直观分析 R值 ,得出 A>C>D>B ,说明在综合评定
中 ,对袋泡茶感官品质的影响除珙桐茶外 ,余甘子的配
比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甜叶茶和绿茶对成品风味和
口感的影响较小 ,主要起微调作用 。综合试验结果 ,珙
桐叶复合袋泡茶的最优配比方案为 A2B3C1D2组合 ,即
珙桐叶∶绿茶∶余甘子∶甜叶茶为 11∶4∶3∶2 ,珙桐叶复
方袋泡茶中辅料的添加可不同程度地减少或掩盖珙桐
茶的叶味和涩味 ,汤色明亮 ,黄绿 ,具有独特的滋味和
清香 。
表 6 正交试验结果
因素 感官品质评分
处理 A B C D 香气 汤色 滋味 总分
1 1 1 1 1 21 32 30 83
2 1 2 2 2 20 28 31 79
3 1 3 3 3 18 26 32 76
4 2 1 2 3 20 31 33 84
5 2 2 3 1 20 29 30 79
6 2 3 1 2 23 33 36 92
7 3 1 3 2 23 27 33 83
8 3 2 1 3 20 27 32 79
9 3 3 2 1 21 26 30 77
K1 79.333 83.333 84.667 79.667
K2 85.000 79.000 79.000 84.667
K3 79.667 81.667 81.667 79.667
R 5.667 4.333 5.334 5.000
3.4 成品的感官检测
珙桐叶复合袋泡茶茶汤为黄绿 、清澈无沉淀 ,具有
珙桐叶的特殊香味和绿茶的清香 ,且先有绿茶的清香 ,
后略有珙桐叶香 ,回口略甜。
4 结论
通过对不同采摘季节采摘的珙桐叶茶的比较研
究 ,制作珙桐叶茶以 8—9月叶片凋落前采摘为好。用
此时采摘的叶片制作的珙桐绿茶 ,汤色清凉 、黄绿 ,具
有独特的滋味和清香 ,且不影响珙桐的生长 。在珙桐
叶茶的研制过程中 ,通过对两种杀青方法的比较研究 ,
制作珙桐叶茶以炒青为好 ,杀青时间以 15min 为好。
用此法杀青的珙桐叶茶 ,汤色黄绿 ,回口微甜 ,清香 ,叶
味淡 ,冲泡浸出时间快 。采用绿茶与珙桐叶茶复配能
较好地掩盖或减弱珙桐叶的叶味 ,加入余甘子 、甜叶茶
等成分 ,可提高珙桐叶茶的营养保健作用 ,较好地改善
了珙桐叶茶的口感 。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了珙桐叶复
方袋泡茶的最优配方为 A2B3C2D2 组合 ,即珙桐叶∶绿
茶∶余甘子∶甜叶茶为 11∶4∶3∶2。珙桐叶袋泡茶茶汤
清亮 、黄绿 ,具有独特的滋味和清香 ,其成分具有抗癌 、
防癌 、抗氧化等多重功效 ,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绿色
生态保健饮品 ,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通过对珙桐资
源的开发 ,无疑会促进珙桐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
转变 ,从而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 付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2∶474
-475.
[ 2] 周丽华 ,蔡秀珍 ,张宏亮.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机制与保护对策[ J]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 ,(6)∶43-46.
[ 3] 万开元 ,陈防 ,等.通过合理利用促进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J] .生态环
境 , 2008,(1)∶447-453.
[ 4]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等.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
题与对策探讨[ J] .科技导报 , 2002 , 20(1)∶49-52.
[ 5] 占玉燕 ,熊文娟.珙桐濒危原因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湖北林业科技 ,
2010,(1)∶41-43.
[ 6] 欧阳明安 ,周剑宁.珙桐叶中的黄酮甙成分[ J] .广西植物 , 2003 , 23
(6)∶568-570.
[ 7] 刘荣 ,欧阳明安.珙桐叶中喹啉类生物碱甙———Pumiloside 结构鉴定
[ J] .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06 , 35(1)∶35-38.
[ 8] 陈育华 ,周克元 ,等.山萘酚药效的研究进展[ J] .广东医药 , 2010 , 31
(8)∶1064-1065.
[ 9] 舒毅 ,谭陶 ,等.槲皮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J] .华西药学杂志 , 2008 ,
23(6)∶689-691.
[ 10] 刘海军,裘爱泳 ,等.绿原酸提取与纯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J] .粮食
与油脂, 2007 ,(7)∶42-45.
[ 11] 熊丹 ,严奉祥 ,等.咖啡酸抗H2O2 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
机制探讨[ 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07 , 12(12)∶1367-1371.
[ 12] 唐春红 ,陈岗 ,等.余甘子果实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J] .食品科
学, 2009 ,(7)∶106-108.
[ 13] 希晓容.余甘子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0 ,(3)∶46.
[ 14] 谢莹 ,陈全斌 ,等.高纯度甜茶苷抗疲劳及免疫调节功能研究[ J] .时
珍国医国药 , 2010 , 21(6)∶1421-1422.
[ 15] 柏芸 ,薛淑静 ,等.蔷薇科甜茶加工应用研究进展[ J] .农产品加工
(创新版), 2010 ,(11)∶52-55.
[ 16] 周鸿.绿茶与健康的研究及应用[ J] .中国食品与营养 , 2005 ,(7)∶56
-58.
[ 17] 朱姝 ,高荣林.绿茶研究进展[ 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3 ,
(2)∶73.
 
·13·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12 28(01)                        ·实验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