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复方桐叶烧伤油对Ⅱ度烧烫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全 文 :DOI:10.13493/j.issn.1672-7878.2014.05-034 网络出版时间:
网络出版地址:
复方桐叶烧伤油对Ⅱ度烧烫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宋斌生*
新钢中心医院烧伤科,江西 新余 338000
【摘 要】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对Ⅱ度烧烫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08年 1月—2013年 12月间
诊治的Ⅰ度烧烫伤患者 13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65例,对照组患者予复方虎杖烧伤油患处处
理,治疗组患者予复方桐叶烧伤油患处处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Ⅱ度烧烫伤的愈显
率 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 58.46%,治疗组患者热毒证疗效的愈显率 92.30%显著高于对照组 75.38%(P<0.05);
治疗组患者抗炎疗效的有效率为 100.00%,对照组患者为 95.38%(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
应症状发生。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可有效治疗Ⅱ度烧烫伤患者,在缓解患者创面渗液、肿胀和疼痛等方面具有显
著疗效,无不良反应症状发生。
【关键字】 复方桐叶烧伤油;烧烫伤;疗效
【中图分类号】 R 96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7878(2014)05-494-003
烧伤是由化学物质、高温或电击引发的组织性
损伤,而患者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直接影响到烧伤
的临床疗效[1]。烧伤的临床治疗核心是对患者烧伤
创面的处理,而患者的烧伤创面主要是由外用药治
疗处理。在此,笔者选取新钢中心医院诊治的Ⅱ度
烧烫伤患者,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进行创面涂抹治
疗,并分析了其临床疗效。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烧伤科 2008年 1月—2013年 12月
间诊治的Ⅱ度烧烫伤患者 130例。按《中药新药治
疗烧烫伤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符合Ⅱ度烧
烫伤标准的,必须有 2名医师判断一致,且烧烫伤
面积达 29%[2]。其中男 78 例,女 52 例,患者年龄
为 5~47岁,平均年龄为(29.6±6.3)岁。将其分为治
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6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烧烫伤面积、部位及全身症状等资料方面,经
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复方虎杖烧伤油对患者患处进
行处理。复方虎杖烧伤油处方由虎杖、象皮、龙骨、
黄连和冰片等组成,主要功效为祛腐生肌、清热解
毒和敛疮收口,用于Ⅰ度或Ⅱ度烧烫伤的治疗。治
疗组患者予复方桐叶烧伤油对患者患处进行处
理。治疗方式为⑴创面清洁,予患者用药前行烧烫
【作者简介】:*宋斌生(1968-),男,副主任医师
【联系电话】:13879037446 E-mail: xgsbs01@126.com
伤创面的清创消毒,针对创面分泌物过多的患者,可
每日用 0.9%氯化钠液进行创面清洗 1次,待分泌物
减少后可停止,清洗患者患处分泌物后涂药;⑵局部
涂药方式,用棉球取适量药物涂抹于患者患处,按体
表面积 1%用量为(1.5±0.25)mL,以创面药物均匀湿
润为度;创面若有水疱,则需在引流水疱后将药物涂
抹患处,tid用药。两组患者治疗疗程相同,其中浅Ⅱ
度患者用药 10 d,深Ⅱ度患者用药 30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指标如下:⑴创面指标,观察患者
创面的结痂、渗出物、消失和疼痛程度,药物的起效
时间,脉象和舌象,以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与动态
愈合率;⑵一般指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质量
值;⑶常规指标,检查患者血、尿、便化验值;⑷肾肝
功能和心电图的检查结果。
1.4 疗效标准
1.4.1 烧烫伤疗效综合判定标准 按⑴痊愈,患者
创面全部愈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⑵显效,患者创
面愈合大于 90%,临床症状全部消失;⑶有效,患者
创面愈合大于 5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⑷无效,患
者创面感染未改善或呈加重趋势,临床症状无显著
改善。计算总有效率,即总有效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本组总例数数×100%。
1.4.2 热毒证疗效判断标准 按⑴痊愈,患者创面
愈合,较治疗前主症积分减少>95%;②显效,患者
创面基本愈合,较治疗前主症积分减少>70%;⑶有
抗 感 染 药 学 Anti Infect Pharm 2014 December; 11(5)
宋斌生,复方桐叶烧伤油对Ⅰ度烧烫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 494
2014-12-11 13:14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493/j.issn.1672-7878.2014.05-034.html
效,患者创面愈合大于 50%,较治疗前主症积分减
少>35%;⑷无效,患者创面愈合和主症积分减少<
35%。计算疗效指数和总有效率,即:
疗效指数=(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
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本组总
例数×100%。
1.4.3 抗炎疗效的评价 按⑴显效,患者创面无臭
味和红肿现象;⑵有效,患者创面稍有臭味和红肿
现象;⑶无效,患者创面臭味和红肿现象显著。计
算总有效率,即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本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5.0版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和分析,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
据采用 t检验或,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Ⅱ度烧烫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Ⅱ度烧烫伤的愈显率
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 58.46%,经比较其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Ⅱ度烧烫
伤的临床疗效情况,见表 1。
2.2 对热毒证疗效的分析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热毒证疗效的愈显率
92.30%显著高于对照组 75.38%,经比较其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热毒证疗
效情况,见表 2。
2.3 抗炎疗效的分析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浅Ⅱ度抗炎疗效的有效率
达 100%,对照组患者为 95.38%(P>0.05)。两组患
者浅Ⅱ度抗炎疗效情况,见表 3。
表 1 两组患者Ⅱ度烧烫伤临床疗效的比较(n,%)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χ ²值
P值
例数
65
65
痊愈
57
30
显效
6
8
有效
2
25
无效
0
2
总有效率
96.92*
58.46
8.521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热毒证疗效的比较(n,%)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χ ²值
P值
例数
65
65
痊愈
57
48
显效
3
1
有效
5
15
无效
0
1
总有效率
92.30
75.38
7.692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表 1,2,3显示经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治疗组
患者患者的Ⅱ度烧烫伤的总有效率为 100.00%,且
Ⅱ度烧烫伤疗效、热毒证疗效和抗炎疗效显著优于
予复方虎杖烧伤油的对照组患者(P<0.05)。烧伤
可由放射线、激光、热力、电流、火焰、蒸汽、磷、碱和
酸等各种因素引发。临床上常见的热烧伤多由高
温引起,尤其是中小面积的烧伤[3]。祖国中医学认
为,体表烧伤可引发气血瘀闭和经脉损伤,通常见
症于外,患者创面存在热、肿、红、痛和瘀斑等现象,
可产生水疱和出血点导致皮破肉烂,严重者可导致
患者皮肤炭化、焦黄进而形成焦痂;患者若出现热
毒蕴结和感染,则可引发为脓,严重可导致疮毒内
陷,对患者的身体及脏腑造成严重侵害。烧伤在祖
国医学上属“瘀”和“热毒”范畴[4]。复方桐叶烧伤油
为麻油、桐叶制成的 1种中药油剂,具有消肿止痛、
清热解毒和祛腐生肌的功能[5]。适用于治疗Ⅱ度烧
烫伤,具有显著的抑菌、止痛和抗炎效应,可有效促
进患者创口的愈合,抑制烧伤创面的病菌、水肿和
肿胀。处方中桐叶性寒,味苦,无毒;具有消肿止
痛、敛疮生肌和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治疗创伤出
血、疔疮和痈疽等皮肤疾病。麻油具有止痛、润肤
和生肌之功效,可与桐叶相辅相成,在配伍后可祛
腐肉、敛疮生肌、清热解毒和消肿止痛。
参考文献
[1] 尹三凤,肖瑾瑛,吴素蓉,等.复方桐叶烧伤油在长期不
愈合创口换药中的应用[J].井冈山学院学报,2012,33
(4).99-100.
[2] 易惠芝.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及护
理干预[J].中医药导报,2011,17(5):119-120.
[3] 姜平秀,韩广云.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紫草油治疗烧伤创
表 3 两组患者浅Ⅰ度抗炎疗效比较(n, %)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χ ²值
P值
例数
65
65
显效
40
39
有效
25
23
无效
0
3
总有效率
100.00*
95.38
7.658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ISSN 1672-7878/CN 32-1726/R Anti Infect Pharm 抗 感 染 药 学 2014 December; 11(5)
www.aiph.org.cn E-mail: kgryx@126.com Tel: 86-512-62766009 Fax: 86-512-62766009
·· 495
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0,
16(7):131-132.
[4] 张宝顺,杨玉菊,姚海东,等.复方桐叶烧伤油在肛周脓
肿术后切口换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
2011,19(4):78-79.
[5] 章怀凤,李勇敏,朱克俭.复方桐叶烧伤油的抗菌作用研
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3):145-146.
(收稿日期:2014-08-01 修回日期:2014-08-10)
(责任编辑:丁龙其)
DOI:10.13493/j.issn.1672-7878.2014.05-035 网络出版时间:
网络出版地址:
21例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其治疗
姚丛月*,邓晓毅,李 华,徐佳燚,缪 博,马 雷,徐 鹏
江苏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徐州 221009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规律。方法:对 21例
RMPP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随诊。结果:21例 RMP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
白值(CRP)明显增高,血沉增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实变、肺外并发症,其中 8例伴胸腔积液,以肝功能的损害
为多见;经大环类酯类抗菌药物加用糖皮质激素,并辅以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其疗效较满意;8例恢复期肺部病变
迁延不愈,给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其症状恢复正常。结论:儿童 RMPP病情重、进展快,一但确诊,在治疗上
予大环类酯类药物治疗外,应及早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当患者病情稳定后仍有肺实变者,应尽早采用纤维支气管镜
灌洗治疗,同时要重视肺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以免造成误诊、漏诊及儿童永久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糖皮质激素;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96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7878(2014)05-496-002
【作者简介】:*姚丛月(1965-),男,副教授,主任医师
【联系电话】:18936372906 E-mail: yaocongyue@126.com
肺炎支原体(mycoplsma pneumonia,MP)是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大多数肺炎支原体
肺炎(mycopl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对大
环类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1],但一些病例对单
一的大环类酯类药物的治疗不佳,病情仍有发展,主
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肺内病变加重,甚至出现肺
外并发症,称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2]。为此,
笔者对收治的 RMPP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规
律作了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 2012年 1月—2014年 1月间诊治的
儿童 RMPP 21 例,其中男 11 例,女 10 例,年龄为
2~7岁。肺炎支原体(MP)的诊断按《实用儿科学》
及 MP感染诊断标准[3]要求。RMPP诊断标准[4):按
正规使用大环类酯类药物治疗 7 d,患者高热持续
不退,临床症状和胸部影像示表现加重;X-线或 CT
检查示肺部大片高密度均匀一致的实变阴影;CRP
值经检测应大于或等于 40 mg/L。
1.2 临床表现
21例患者均有发热,其发热时间大于 10 d,其中
发热体温 38~39℃ 者为 2 例,39~40℃ 者为 11例,
40℃ 以上者 8例,多为弛张热及不规则热,并伴有
咳嗽,咳痰(多为白色黏痰),肺部均闻及湿性罗音;
18例同时伴有喘息。
1.3 辅助检查
21例肺炎支原体患者经检查,抗体 IgM示阳
性,病毒检测示阴性,痰细菌培养示阴性,外周血白
细胞计数示(3.8~19.6)109/L[(9.8±3.9)109/L],中性粒
细胞示 0.45~0.87(90.74±0.08);CRP示 40~160 mg/
L,血沉示(71±22)mm/1 h。影像学检查示 21例肺
部高密度均匀的实变阴影,其范围超过 2/3 肺叶,
CT值示 40 Hu);8例患者伴有胸腔积液。
1.4 肺外并发症
21例 RMPP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外并发症,
其中 13例伴肝功能损害(ALT增高 8例,AST增高
5例);另 13例心肌酶异常(CK-MB、LDH、LDH1),
其中 6例心电图异常(3例为房性期前收缩,2例为室
抗 感 染 药 学 Anti Infect Pharm 2014 December; 11(5)
姚丛月,等. 21例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其治疗
··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