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栗树氮素营养与施用量的研究



全 文 :19 9 1年
第 3 期
江 宁 林 业 科 技
Jn a o u r l o fL ia on in g F o re s t ry Se ie n e e T &e e h n o l og y
19 9 1
弛 3
栗树氮素营养与施用量的研究 `
王德永 盖素芬 郝忠颖 孙 燕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 )
摘要 为研究栗树叶片氮素含量与施氮量及坚果产量等因素 间的关系 ,
于 1 9 8 7 、 1 9 8 9年在凤城县开展 了辽丹 5 8号多点试验 。 结果分析表明 , 叶氮
含量为2 . 17 、 2 . 30 肠时 , 施氮能提高叶氮含量 , 与产量增长呈极显著的正相
关 , 与单株有效枝量及新梢生长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 试验认为 , 叶氮含量
2
.
3肠这 一营养水平 , 可作为评定丰产栗树 (园 )氮素营养状况 的参考指标 。
据此提出 ,在辽 宁东部栗产 区 , 高接 5 、 8 年生、 冠影面积 9 ~ 16 m “ 、 株产
5 ~ l o k g 的栗树 , 施氮量为27 6 、 41 4 9 /株 · 年 , 氮 、 磷 、 钾比例 2 : 1 : 1
为宜 。
氮素营养水平高低是控制树体生长和 表1 试验地土壤养分状况
结实的关键性因子之一 。 氮是蛋白质的主
要成分 , 在植物营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
在果树的生长发育 中 , 氮是极易缺乏的营
养元素 , 要获得高产 , 则必须 要 按 需 施
氮 。
根据叶分析指导施 肥 , 国 内 外 对 苹
果 、 柑桔等树种 , 已用于生产 . 并取得了
良好效果 。 据叶分析指导栗树施肥 , 目前
未见有成功经 验 。 因 此 , 我 们 于 19 8 7 、
19 8 9年 , 在凤城县进行了该项研究。
试验 ” “ m g只。。 ; {念盔:毖糯
队后栗园
关坟栗 园
单东栗园
单 西栗 园一
` ’ · 2” . 。 ·劝 { ’ 氛 53
5
.
0 4 1 0
.
I G 1 0
.
0 0
5
.
4 。 一。 . 1。 一 , . 4。
6
.
6 6 乙了 」 1 . 1沙 一 1 . 艺 U

匀 . . . . ` . . . . 口州 . . . .
1 材料与方法
用多点田间试验方法 , 供试栗树品种
为辽丹 58 号 , 试验地土壤养分状 况 见 表
1
。 供试栗树 16 8株 , 其冠影面积变 异 范
围在 3 . 3 士 。 . 19 m “ 之间 , 干径变 异尹闭围在
] 0
.
0 士 o . 4 C 二之间 。
4 处栗 园的试验按统一方案进行 , 在
定磷 、 钾的基础上 , 分设 N ,施 2 7 6 9 /株 · 年 、
N
Z施 138 9 /株 · 年 、 N 3施 4 14 9 /株 · 年 、
N
.
:施 5 5 2 9 /株 · 年 、 N 。 不 施 氮 ( C K I ) 、
N
。不施氮 、 磷 、 钾 ( C K : ) 6个处理 。 试
验采用单株小区 、 随机 区 组 设 计 , 重 复
收稿 : 19 9 0一 0 8一 0 3
· 本试验得到凤城县 林业局曲家骥 、 邹奎 , 红旗乡孙宝财 、 宋荣贵同志大 力支持 ; 阮树安 、 亘压睿步日, 寇永新 、 殷
茂升参加工作 , 一并致谢 .
6 ~ 8次 。
每年 8月中旬分处理 采集叶样供分析 。 2结果 与分析
样品采集技术 , 按作者提供方法进行 , 样 2 . 1 施氮量对叶氮含量的影响
品制备同其他果树 。 秋季进行生育调查 。 叶氮 一含量受土壤养分含 量及养分平衡
化验分析方法 , 氮用凯氏法 , 磷用钒 状况等因素制约 , 适 当增加氮肥施用量 ,
钥黄 比色法 , 钾 用火焰 光度法 , 钙 、 镁用 调整土壤中氮 、 磷 、 钾的 比例 , 能提高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法 (磷 、 钾 、 钙 、 镁用 氮含量 (见表 2 ) 。
干灰化法 , 同一液样 ) 。 从表 2 看 出 , 用 N : 、 N 。处理 , 对提高
表2 施氮里对叶片氮案含量的影响 单位 : 肠 ( 干物巾 )
瓦一 { ’二 协…二 骗 1司 二 … 显 著 性
2
.
3 2
2
.
2 4
2
.
3 9
2
.
2 3
2
.
22
2
.
2 0
9
.
20
8

8 1
2
.
3 0
2

2 0 A B C D
`
dùJb
aCa
2
,
3 4 2

3 0
2
.
3 1
2
.
1 9
9
.
2 0
9

0 1
2
.
3 0
2
.
2 5 A B C
2
.
2 2 8
.
7 3
a b e
e
d
e A B CD E
总和 1 3 . 4 0 . 玉3 . 6 2
2
.
2 0
1 3
_
4 2
8

6 9
5 3

6 4
C D E
一. les.eses.…
厅`月味件白-八0nC9曰1内J,一11` L4
.…n`亡n右,],口勺山内」
,人
城.2IGl9
123``aN
、以长幻怜润UJ性
叶氮含量效果显著 。 N 。用氮量为 N ; 水平
的 1 . 5倍 , N 4 为 N l 的 2 倍 , 从叶 氮 含量
看 , N 3叶氮含量 同于N , , 提高 2倍 施 氮
量的 N 4处理 , 叶氮含量有下 降趋 势 (见
图 ) 。 从肥料利用率看 , N : 、 N , 效果好 。
从施肥比例看 , 氮磷钾 比例为 4 : l : 1的
N
、 处理 , 不仅氮肥利用率低 , 而且 影 响
养分平衡 。 N 。处理的叶片养 分 含量 , 氮
为2 . 3肠 、 磷为 0 . 0 5 7 9 肠 、 钾为 0 .雇7 0肠 ,
其 N / P值为 2 6 . 2 , N / K值为4 . 9 。 而 C K Z
一不施肥处理的叶养分含量 , 氮为 2 . 17 肠 、
磷 为 0 . 0 83 0肠 、 钾为 0 . 53 肠 , 其N / P值为
26
.
1

N / K 值为 4 . 1 。 可见多用氮能抑 制
钾的吸收 。
2
.
2 叶氮含量与产量及主要产量因子的
关系
8 5 ~`
k
公`
Z
ǎ零任攀十à么姗如古
图 施氮量对产量及叶氮含量 的影响
2
.
2
.
1 叶氮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树体氮素营养是决定产量高低的物质
基础 , 而氮素营养可 以通过施肥来控制 ,
不同氮素水平对产量影响程度不同 (见表
3 )

表3 施氮且对产 t 的影晌 单位 : k g /株
处 理 队 后 }关 坟 单 东 单 西 一总 和 平 均
5肠 1 肠
A姗B Ac.Q仁曰aCaCn J工匕Oé门-alO曰左ùQU尸an6 J乙.…ō
一 …1一 …1一 【1 一 1 3一门一N Z 一 。 . 9 一 1 . 0 { 1 . 2 }2. 7 5 }. 8
N
:
N
4
N .
N
.
总和
1
.
5 2
.
0 2
.
8 7

5
0
.
7 2
.
3
0
.
0 2
.
8
6
.
0
5
.
4
0

8 0

6 2

5 5
.
0
e
d
e
ed e
C E D
C DE
7
.
3 5
.
3 8

6 1 6
.
2 3 7
.
4
从表 3 看出 , N ; 、 N 。处理增产效果 显
著 。 据叶氮含量和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相
关分析 , 结果表明 , 叶 氮 含 量 在 2 . 17 ~
2
.
30 外 , 产量随叶氮含量增加而提高 , 二者
呈极显著正相关 ,其相关系数为 0 . 9 “ 1 5 ,
t 值为7 . 4 9了 ( t 。 . 。 。 = 2 . 7 7 6 , t 。 . 。 :
= 4
.
6 0 4 )
.
2
.
2
.
2 叶氮含量与有效枝形成数量的关

增加有效枝数量和提高其质量 , 是保
证下年结果母枝量的基础工作。 其中 , 施
肥是影响叶氮含量和有效枝形成的关键性
措施之一 。 就氮肥施用量看 , 增施氮肥的
单株有效枝数量 比对照 显 著 增 加 (见表
表4 施氮纽对产最因子的影响及 叶氮含最与产最因子的关系
处 理 …一 i 一 i 一 ; 一 …一 }一 }与叶氮含量的关系
平均单株有擎数 (个 ) …12 8一 !1 0 2一 {1 2 1一 …1 2 6一下} ; ;万 石一 ` ’ -5肠 l a 一 a b e d { a b e { a b } e d e } c d e {显 著 性 { 一 _ _ ! _ _ ! _ } _ _ _ _ } _ _ _ _ {
_
_ _ 匹一
土 二- 盗竺任旦 -些生 奎竺兰竺些巴竺塑{一 -—一平 均新梢粗 ( c m , …。 · 6` } 。 · 6 0 1。 · 6 6 { 。 · 6 8 1 。 · 6。 …。 · 5` l r 一 。 · 80 5 。`
5肠 } a b e { b e d } a b } a { b e d e { d e {显 著 性 ! _ _ ! } _ } { _ _ { _ 一’ 肠 } A B C 1 B C D 1 A B ` A ` B C D E , C D E
{
平均单株新梢粗生长 ( c m ) } 。
.
8 1
}
。 . 6 1 …。 . 7。 { 。 . 8 4 { 。 . 5 7 , 。 . 5 8 } : 一 。 . 9 0 1 : ; ·
5肠 一 a b { d 一 a b e 一 a } d e } d e l
显 著 性 一 } 一 一 一 . ,`肠 } A B …B C D } A B C I A 一 C D E 一 C D E
平均新梢长 ( 。 rn ) 3 2 3 7 r = 口 , 7 6 6 5 0
5肠显 著 性
1肠
a b e
.27
` …? 5 · 5
b e d e e d e
A B C
平均单株新梢长生长 ( c m )
2 7
·
9 …3 3一 5
_
b c `
{
a b
.
A B C D { A B
: 。 . 3
1
3 0
.
8
A IA D C D E B C D E
r = 0
.
8 6 1 1 8
显 著 性 5 肠
1肠
4 1
.
0
a t) e d a b e
4 气。 4
a
2 C
.
d e
2 5
.
3
d e
A B B C D ! A B C A 」B C D E 」B C D E
5 2
4)
。 其中 , 以N ,处理效果最好 , N 4 、 N 3
处理次之 ,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 叶氮含
量与有效枝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 即有效枝
形成数量随叶氮含量提高而增加 。
2
.
2
.
3 叶氮素营养与新梢生长的关系
新梢生长址 大小和其质量的好坏 , 是
树体营养及营养条件优劣的客观反映 , 是
追肥或估测产量的形态指标之一 。 从表 4
看出 , 氮肥施用量对新梢长 、 粗生长影响
很大 , 其中N 4 、 N 3 、 N ,处理较 N Z 、 N S 、
N
6处理效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 水 平 。 从
叶氮含量与新梢平均生长量的关系看 , 相
关不明显 ; 但从叶氮含量与单株新梢生长
总量的关系看 , 长、 粗生长均达显著正相
关水平 。
2
.
3 叶片氮素营养的适宜指标与氮肥施
用量
从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和计}氮含量的影
ll,\J看 , 年单株施氮量从 C K : 到施 氮 量 为
2 7 6 9 的 N ,处理时 , 产量和叶氮含量都 达
最高峰 ; N 3与 N l 处理叶氮含量 相 同 , 但
产量微降; 当施氮量 为 5 5 2 9 的 N 4 处 理
时 , 叶氮含量和产量都有急降的趋势 (见
图) 。 从叶氮含童与产量 的 关 系 看 , 产
量随叶氮含量增加而提高 。 N ;处 理 叶 氮
含量为 2 . 3肠 ,每平方米冠影产量达 3 0 0 9 ,
超过丰产技术标准指标 20 肠 。 在枝质 、 有
效枝量及其他产量因素指标上 , 也都达到
了要求 。 因此 , 我们认为该营养水平 , 可
作为评定丰产栗树 ( 园 ) 氮素营养状况的
参考指标 。
施氮量、 叶氮含量 、 产量三者密切相
关 , 互为影响 。 为能获得高产 、 稳产 , 试
验认为 , 高接 5 、 8 年生 、 冠影面积 9 、
16 m
Z 、 株产 5 、 l o k g的栗树 , 施氮量 2 7 6
、 4 14 9 / 株 · 年 , 氮 、 磷 、 钾比例为 2 : l : l
较适宜 。
3 小结
3
.
1 栗树叶氮含量受土壤养分含量及养分
平衡状况等因子制约 。每年株施氮 2 76 9 、
4 14 9 的N : 、 N 。处理 , 对提高栗树叶氮含
量效果显著 . 试验处理中 , 从 C K : 至株施
氮 2 7 6 9 的 N ,处理 , 叶氮含量和产 量随施
氮量增加而提高 ; N 。处理叶氮含量平稳 ,
但产量微降; 当施氮 量 达 5 5 2 9 /株 · 年
的 N `处理时 , 叶氮含量和产量 都 有 急降
的趋势。
3
.
2 叶氮含量与产量关系 密 切 , 叶 氮 含
量在 2 . 17 ~ 2 . 30 肠 , 产量随叶氮含量增加
而提高 , 其相关系数为 0 . 9 6 13 , t 值为
7
.
4 9 7 ( t
。 . 。 5 一 2 . 7 7 6 , t 。 . 。 , = 4 . 6 0 4 ) 。
叶氮含量与主要产量因子的关系也较
密切 , 其中与有效枝量 、 单株新梢总生长量
等因子 , 都达到了相关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3
.
3 试验 认为 , 栗叶干物质 中氮 素 含 量
为 2 . 3肠这一营养水平 , 可作为评定 丰 产
栗树 (园 ) 氮素营养状况的参考指标 。 要
达此目标 , 在辽宁省东部栗产区 , 高接 5
、 8 年生 、 冠影面积 9 、 16 m “ 、 株 产 5
、 10 k g的栗树 ,施氮量为 27 6 、 4 14 9 / 株 ·
年 ; 氮 、 磷 、 钾比例为 2 : l : l 较适宜 .
夕甸、 创勺、 八六尸 . 、 产 . 、 八八八八 口、 八六六 产“ 、 夕、 八八六户、 、 口、八 尹丫 、户 J 、六八八六八子、 声, 、六八产. 、 洲丫、八八八六六六六六八八六八矛 . 、 尹“ 、 八八八八六八矛、 八 户沪日、 八六六
(上接第49 页 ) 独立的经济利益 , 使广大 既是林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 也显然符合社
林农从短周期经营收益中激发出林业生产 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 但还应该在
的积极性 , 不仅活跃 了 l _ l!区经济 , 又能带 发展过程 中逐步 完善 , 在完善的基础上进
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 提仁l这种转让或交易 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