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江永香芋的组织培养研究



全 文 : 189
第 27卷 第 11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27 No.11
2006年11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v.2006


江永香芋的组织培养研究

黄光文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摘 要:连续3次茎尖剥离并经病毒唑处理,得到了江永香芋的脱毒试管苗。脱毒苗在添加芋块煮沸滤液的MS十
6-BA4.0mg/L十NAA0.05mg/L培养基上培养,繁殖系数4~6,而1/2MS十0.5mg/L NAA十0.05mg/L 6-BA十0.2%活性炭培养基
适于生根。
关键词:槟榔芋;脱毒;组织培养;江永
中图分类号:S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6)11-0189-02

香芋是天南星科植物槟榔芋(Colacasia escuenla Schott)的一个优良品种,大量栽培于湖南永州和衡阳等市。其中,以江
永县栽培的地方品种历史悠久,品质最好,面积最广,江永因而获得了“香芋之乡”的美誉。江永香芋产量高,香味浓郁,
风味独特,耐贮藏运输,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永州的重要创汇蔬菜之一。然而,槟榔芋沿用传统的子球茎作为繁殖种源,
由于长期的营养繁殖的缺陷,病毒和病菌可以通过种芋世代相传和积累,导致近几年病虫害增加,抗性降低,品质下降。同
时,农药化肥的使用增多也带来了污染问题。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可以克服传统育种方法耗时长、效
率低的缺点,国内外有相当多成功的报道。国内的槟榔芋优秀品种如福鼎芋和荔浦芋的组培已有报道[1,2]。为配合永州的农
业开发,笔者对永州地方优秀品种江永香芋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外植体
从洗净的江永香芋小球茎切取1.5cm大小茎尖芽块为外植体,常规灭菌。在无菌条件下,剥掉其叶鞘、露出芽鞘,第一
次接种切0.1~1.2cm3大小茎尖,进行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则选取生长健旺的初代培养茎尖,在解剖镜下剥取约0.6mm长的茎
尖生长最活跃区,将芽块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上,并重复此过程一次。
1.2 培养基
1.2.1 增殖和诱芽培养基
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均用MS为基本培养基,其中蔗糖2.5%,琼脂4.5g/L,pH值5.7,另添加香芋煮沸滤液(用量为每升
培养基100g香芋)。分别附加0.02mg/ L病毒唑、0.05mg/L NAA、0.5~6.0mg/L 6-BA(表1)。
1.2.2生根培养基
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其中蔗糖20g/L,pH值5.7,香芋煮沸液的量同1.2.1,附加0.05mg/L 6-BA、活性炭2g/L和0.05~
0.9mg/L NAA(表2)。
1.3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土2℃,光照强度1800~2000lux,光照时间10~12h/d。
1.4组培苗的病毒检测
选经3次剥离茎尖培养获得的试管苗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检测和电镜观察两种方法相结合,检测脱毒情况[3]。对经检
测不带芋花叶病毒的株系,继代培养6mo后,随机抽样重复检测1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丛生芽的诱导结果
外植体接种后一周,茎尖变绿,开始萌发并伸长。接种后20~30d外植体切口出现粒状突起,并逐渐增殖成堆积状,分
化出不定芽。切分后,经2~3次25d一周期转移培养,小芽增殖速度明显加快。不同浓度的6-BA的诱导结果见表1。随着6-BA
浓度升高,分化芽也随着增加,以3.0~4.0mg/L处理结果最好,丛生芽生长正常,繁殖系数最高。但若浓度更高,则芽体

收稿日期:2006-06-0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课题(编号:03C358)
作者简介:黄光文(1969-),男,湖南祁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植物学。
190
分化的叶片形状有不同的变异。
表 1 不同浓度 6-BA对芽的诱导效果
Table 1 Effect of 6-BA on shoot propagation
浓度ρ(mg/L)

增殖芽数 茎尖长势 丛生芽分化及长势
No. of propagation bud Shoot-tip growth Auxiliary bud growth
0.5
1.0
2.0
3.0
4.0
5.0
6.0
0 + 0
0~1 ++ +
1~3 +++ ++
2~4 +++ +++
4~6 +++ ++++
4~6 ++ +++
4~7 + +
2.2 根的诱导结果
将诱导获得的丛生芽切成单芽,在分别附加不同浓度NAA改良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处理结果见表2。当NAA浓度为
0.5mg/L时诱导生根结果最好。25d生根率达97%,根长3~5cm,根数4~6条。苗长至5~7cm高时进行炼苗移栽。
表 2 不同浓度 NAA对根的诱导效果
Table 2 Effect of 6-BA on rooting
浓度ρ
(mg/L)
根数 生根率% 生根苗长势
No. of root per plantlet Rate of rooting Rooted seedling growth
0.05
0.1
0.3
0.5
0.7
0.9
1~3 29 +
2~4 56 ++
3~5 81 +++
4~6 97 ++++
4~7 92 ++
5~8 89 ++
2.3 脱毒效果
附加病毒唑培养的微茎尖组培苗,所有材料在电镜下均没有发现明晰的病毒粒子,而在阳性样品和和对照样品中观察到
了不同的病毒粒子。酶联免疫检测法对组培苗的芋花叶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所测定的样品与芋花叶病毒血清的抗原抗体反
应为阴性。两种方法均表明微茎尖组培脱毒彻底。

3 讨 论
采用块茎等营养繁殖的各种作物,都有可能感染一种或数种病毒或类病毒,长期无性繁殖使病毒积累,导致作物品质和
产量下降。去病毒后,植株长势好,抗逆性强,品质和产量都有显著上升。目前,作物的茎尖组织去病毒技术已在以营养繁
殖为主的作物中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还常辅以附加病毒唑和高温处理等方法。
芋花叶病毒(dasheen mosaic virus)严重影响芋类生产且侵染普遍。本文实验中,经三次茎尖剥离培养及用病毒唑处理,
电镜和免疫酶联技术均表明该病毒已被去除,也表明江永香芋成功脱毒。至于脱毒苗的最佳快繁条件和田间试验另文发表。

参考文献:
[1]徐炯志,于文进,龙明华.荔蒲芋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广西热作科技.2000,2:19~20.
[2]陈爱平,缪雄平,林梦藻,郭团玉.福鼎槟榔芋的组织培养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8(1):19~21.
[3]柏新富,蒋小满,毕可华,李明福.芋脱毒苗的组培快繁及田间试验[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1):52~55.


Studies on Micro-propagation of Jiangyong Binglang Taro
(Colacasia escuenla ) Virus-free Plantlets

HUANG Guang-we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425100, China)
Abstract:Jiangyong binlang taro (Colacasia escuenla Scholl) virus-free plantlet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with exfoliating
shoot-tip culture by three times for micro-propagation. Cultured on MS medium with 0.02mg/L, 4.0 mg/L 6-BA and 0.05mg/L NAA,
the explants differentiated and directly formed tubercles and shoots, and monthly propagation index was 4~6, while on 1/2 MS
medium with 0.5mg/L NAA, 0.05mg/L 6-BA and 0.2% coal, roots of plantlets formed ease.
Key words:Colacasia escuenla -tissue culture;virus free;Jiangyong Coun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