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绿茄叶黄酮的响应面优化提取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全 文 :JTCVM
2016年35卷第 5期
TCVM
茄子 (Solanum melongena L.)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
植物,是地中海、亚洲、中欧和东南欧广泛栽培的食用蔬
菜,其花、果、茎叶、根均可药用,无毒、甘寒,具有活血散
瘀、消肿止痛、宽肠理气之功效 [1]。近年来研究发现茄子中
富含龙葵碱 [2],皮中富含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P,茄蒂中含
有大量的黄酮 [3]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癌、强心降压、平喘及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以上研究大多集中在紫色茄子果实和
果皮,并对于绿茄果实黄酮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 [4],但对
于绿茄叶黄酮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蘑菇酪氨酸酶源于胚胎神经鞘细胞,是黑色素代谢和
儿茶酚胺的关键酶,也是目前唯一已明确的黑色素代谢
酶,是一种含铜需氧酶 [5]。酪氨酸酶具有多种特征性催化
活性,既可以作为酪氨酸羟化酶、多巴氧化酶,又可以作为
5,6-二羟基吲哚氧化酶,在黑色素生成过程中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酪氨酸酶活性高,与酪氨酸作用后黑色素生
成增多,表现为面部皮肤上产生各种黑斑,因此,抑制酪氨
酸酶活性是有效减少黑色素生成的一种途径 [6]。
超声波提取是一种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能耗低
的新型提取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的提取 [7];
双水相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8],目前主要应用于天
然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9]以及发酵产物酶、蛋白的分离 [10,11]。
基于此,笔者等以绿茄叶为材料,采用超声辅助双水相提
取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 BB 设计,通过响应
面分析法对影响绿茄叶黄酮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
测定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旨在建立绿茄叶
黄酮的优化条件,为绿茄叶活性成分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开
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西安绿茄叶(采于河西学院试验园),清洗泥
土后阴干,粉碎,避光保存。
1.1.2 试剂 芦丁(Rutin)购自国药集团化学制剂有限责
任公司;无水乙醇、硫酸铵、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
L-酪氨酸等药品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JA2003精密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责
任公司);KQ-250B 型超声波清洗器微波振荡器(昆山市
超声仪器厂);722 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
公司);200 μL、1 000 μL微量移液器(日本 Nichiryo公司)。
1.3 方法
1.3.1 测定波长的确定 根据文献 [12]介绍的方法,用芦丁
标准液与绿茄叶黄酮提取液通过 NaNO2-Al(NO3)3-NaOH
显色后,在 400-600 nm 可见光区域扫描。结果显示,标样
和样液显色后最大吸收峰在 510 nm 处,故选择 510 nm 作
为黄酮测定波长。
1.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称取芦丁标准品 20.0 mg,
用少量 75%乙醇溶解,转移至 100 mL 容量瓶中,并定容
至刻度,即芦丁标准品质量浓度为 0.2 mg/mL,冷藏备用。
精确吸取芦丁标准溶液 0.00 mL、0.50 mL、1.00 mL、1.50 mL、
2.00 mL、2.50 mL、3.00 mL、3.50 mL,分别置于 10 mL 容
量瓶中,加入 5%亚硝酸钠溶液 0.3 mL,摇匀,静置 6 min;
然后加入 10%硝酸铝溶液 0.3 mL,摇匀,静置 6 min;再加
收稿日期:2016-06-26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1109B-07)资助项目;河西学院青年
基金(QN2011-21)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徐 莉(1979-),女,讲师,主要从事计算化学教学与
研究,E-mail:xuli_hxu@163.com
通讯作者:宋 海 (1980-),男,实验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提取
与分离研究,E-mail:songh_cn@163.com
绿茄叶黄酮的响应面优化提取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徐 莉 1,2,李彩霞 2,3,宋 海 1,2,任雪峰 1,2,齐亚娥 1,2
(1.河西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2. 甘肃省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张掖
734000;3.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
摘 要:根据 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
析法优化了绿茄叶黄酮的超声辅助硫酸铵的双水相提取工艺,并考察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绿茄叶黄酮的最优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 33%、硫酸铵质量分数 20%、超声
时间 40 min、料液比 1∶48(g/mL)。在最优工艺下,最大响应值(6.59%)和实验测定值(6.49%)基本符合,说明响应面
法优化绿茄叶黄酮提取切实可行。同时,研究表明绿茄叶黄酮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
绿茄叶黄酮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当质量分数为 0.086 mg/mL时,绿茄叶黄酮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
45.7%。结果显示,绿茄叶含有大量的黄酮,并可有效抑制蘑菇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绿茄叶;黄酮;响应面;蘑菇酪氨酸酶
中图分类号:S85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6354(2016)05- 0008- 06
DOI:10.13823/j.cnki.jtcvm.2016.05.002




8
JTCVMTCVM
2016年35卷第 5期
入 4%氢氧化钠 4.00 mL,用 3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
静置 15 min,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 510 nm 波长处测定
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芦丁质量为横坐标,制作标准
曲线,得到回归方程为:y=1.203 8 x-0.004,R2=0.999 4,
其中 y 代表吸光度,x代表芦丁含量(mg)。
1.3.3 绿茄叶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称取 1.00 g 干
燥绿茄叶粉末,按一定料液比加入到不同的乙醇-硫酸铵
双水相体系中,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时间下超声提取,减压
过滤,滤液置于分液漏斗分相,上相置于 50 mL 容量瓶中,
并用 7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根据标准曲线制作方法测定
提取液的吸光度,通过回归方程计算提取液中黄酮的浓
度,最后计算出黄酮的得率。
1.4 绿茄叶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1.4.1 单因素试验 分别以硫酸铵质量分数、乙醇质量
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黄酮得率为考察指
标,确定影响绿茄叶黄酮提取的参数。
1.4.2 BB 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
上,影响绿茄叶黄酮提取的硫酸铵质量分数、乙醇质量分
数、超声时间、料液比 4 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四因素三水
平试验,因素水平编码见表 1。
表 1 Box-Behnken 试验因素水平表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Box-Behnken analysis
1.5 绿茄叶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1.5.1 黄酮提取物的制备 将优化条件下提取的绿茄叶
黄酮提取液用 75%的乙醇稀释成 10、20、30、40、50 倍的
稀释液;取 XDA-1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绿茄叶黄酮 0.1 g,
用 75%的乙醇定容至 25 mL,黄酮含量为 61.50%,后用
75%的乙醇稀释成同样的浓度梯度。
1.5.2 绿茄叶黄酮对酪氨酸酶抑制率的测定
1.5.2.1 酪氨酸酶的提取 双孢菇(购于张掖市新乐超市)
洗净后,吸掉表面的水分,加 pH值 6.8的磷酸缓冲液和 4%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研磨成匀浆,在 4 ℃、10 000 r/min 条
件下离心 10 min 后取上清,4 ℃冷藏备用。
1.5.2.2 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测定 黄酮对蘑菇酪氨酸酶
的抑制作用测定参阅文献 [6]并略作改良,按表 2 进行加样,
显色液在 400-600 nm进行波长扫描,发现在 460 nm处有
最大吸收值。然后根据酶促反应动力学测定 15 min内动力
学曲线,确定反应时间为 5 min,以下酶促反应均为 5 min
内吸光度变化值。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酪氨酸酶的抑制率。
Ⅰ= A1-A+A0A1
×100%
式中:测定管、对照管和本底的吸光值分别用A、A1、A0表示。
表 2 反应液的组成
Table 2 Composition of reaction solutions
1.6 数据处理
采用 Excel 2003 进行数据处理,以 Origin 8.5 软件作
图,用 Design Expert 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
2.1.1 硫酸铵质量分数对绿茄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准确
称取样品 1.00 g,按料液比 1 ∶30,分别置于质量分数为
14%、16%、18%、20%和 22%的硫酸铵与质量分数为 30%
的乙醇组成的双水相体系中,在 50 ℃超声提取 20 min,测
定提取液中黄酮得率,结果见图 1。由图 1 可以看出,随着
硫酸铵质量分数的增加,黄酮得率先升高,而后逐渐下降,
当硫酸铵质量分数达到 20%时黄酮得率最高,可见,硫酸
铵质量分数可影响双水相体系,可以改变各相中成相物质的
组成和相比[13],从而影响黄酮在上相中的分配,当硫酸铵质
量分数过高时,双水相体系有硫酸铵沉淀析出,影响黄酮
浸出 [14],导致提取率随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因此选择
硫酸铵的最佳质量分数为 20%。
2.1.2 乙醇质量分数对绿茄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准确称
取样品 1.00 g,按料液比为 1 ∶30,分别置于质量分数为
20%、25%、30%、35%和 37%的乙醇与质量分数为 20%的
硫酸铵组成的双水相体系中,在 50 ℃超声提取 20 min,测
定提取液中黄酮得率,结果见图 2。从图 2 可知,在硫酸铵
质量分数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加,黄酮
得率增加,当乙醇质量分数达到 30%时,黄酮得率达到最
高,此后,随着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加,黄酮提取率显著下
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乙醇增加了双水相体系的分相能
力,黄酮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但乙醇质量分数
过高时,分相盐的溶解度降低,甚至导致分相盐大量析出,
同时其他有机物的溶出量也会增加,从而抑制了总黄酮的
浸出 [13],因此,确定最佳的乙醇质量分数为 30%。
2.1.3 提取时间对绿茄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样品
1.00 g,按料液比 1∶30,分别置于乙醇质量分数为 30%与硫酸
铵质量分数为 20%的双水相体系中,在温度为 50 ℃时分别
提取 5 min、10 min、20 min、30 min和 40 min,测定提取液中
黄酮得率,结果见图 3。从图 3可知,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黄
酮的得率增加,在提取时间为 30 min时得率为 5.622%,在提
取 40min时得率为 5.766%,在提取 40min时黄酮得率比 30min
增加 0.144%,说明进一步延长提取时间对黄酮得率影响
不显著,其原因是超声时间过长会导致水温升高,促使黄
酮氧化,对黄酮活性成分造成损失 [15]。因此确定最佳提取
时间为 30 min。
试剂 对照 测定 本底 空白
L- 酪氨酸 /mL
样品 /mL
缓冲液 /mL
酪氨酸酶 /mL
1.0
0
2.3
0.2
1.0
0.5
1.8
0.2
1.0
0.5
2.0
0
1.0
0
2.5
0
因素 代码
硫酸铵质量分数 /%
乙醇质量分数 /%
提取时间 /min
料液比
A
B
C
D
18
25
20
1∶40
20
30
30
1∶50
22
35
40
1∶60
水 平
- 1 0 +1




9
JTCVM
2016年35卷第 5期
V
2.1.4 料液比对绿茄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样品
1.00 g,在乙醇质量分数为 30%与硫酸铵质量分数为 20%
的双水相体系中,分别按料液比 1∶20、1∶30、1∶40、1∶50、1∶60
和 1∶70 加样,在 50 ℃超声提取 30 min,测定提取液中黄
酮的得率,结果见图 4。从图 4 可以看出,随着料液比的增
大,黄酮得率相应增加,当料液比为 1 ∶60 时,黄酮得率最
高,之后黄酮得率下降,这是由于料液比达到一定比值时,
绿茄叶中黄酮已提取完全,且料液比由 1∶50 提高到 1 ∶60
时黄酮的得率提高不明显,故从经济方面考虑,确定最佳
料液比为 1∶50。
图 1 硫酸铵质量分数对绿茄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Fig.1 Effects of ammonium sulphate concentration on the
yield of green eggplant leaf flavonoids
图 2 乙醇质量分数对绿茄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on the yield of
green eggplant leaf flavonoids
图 3 提取时间对绿茄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extr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green
eggplant leaf flavonoids
图 4 料液比对绿茄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on the yield of
green eggplant leaf flavonoids
2.2 BB设计及响应面分析
2.2.1 Box-Behnken试验数据分析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
上,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试验条件。按 Box-Behnken中
心组合试验方案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 29组试验,其中 5组
为中心点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见表 3。
表 3 Box-Behnken 试验设计及结果
Table 3 Box-Behnken design and results
以绿茄叶黄酮得率 Y 为响应值,根据表 3 的试验结
果,用 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经回归拟
编号 A B C D 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0
- 1
0
1
0
0
0
1
- 1
0
- 1
0
1
1
0
1
0
0
1
- 1
0
0
0
0
0
- 1
0
- 1
0
0
1
0
0
1
0
0
- 1
0
0
0
- 1
0
0
0
1
1
0
0
- 1
- 1
0
1
- 1
0
0
1
0
- 1
0
0
1
0
0
- 1
0
0
0
0
- 1
0
1
0
- 1
0
0
0
- 1
0
- 1
1
- 1
1
0
0
1
1
0
0
0
1
- 1
- 1
1
0
0
1
0
0
- 1
0
1
- 1
0
1
0
0
0
0
- 1
0
0
0
- 1
0
0
1
6.23
6.14
6.46
5.17
5.64
6.16
6.15
5.10
6.17
6.23
5.77
4.00
5.60
6.25
5.44
6.25
5.92
6.16
5.71
4.02
4.35
6.74
6.13
4.96
6.23
5.02
6.49
5.97
5.62




10
JTCVMTCVM
2016年35卷第 5期
合后,试验因子对响应值的影响可用以下回归方程表示:
Y=6.200 9+0.828 A+0.710 9 B+0.221 8 C+0.379 8 D-
0.241 4AB-0.080 4 AC-0.018 5 AD-0.060 4 BC-0.335 9 BD-
0.249 1 CD-0.332 4 A2-0.651 0 B2-0.005 7 C2-0.154 9 D2
为了说明回归方程的有效性及各因素对绿茄叶黄酮
得率影响的程度,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4。
表 4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equation
注:* 为差异显著(P<0.05);** 为差异极显著(P<0.01)。
Notes:* mea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meant mark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从表 4可以看出,乙醇质量分数的一次项和二次项以及
料液比的一次项对黄酮得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提取
时间和硫酸铵质量分数的二次项对黄酮得率的影响较显著
(P<0.05),其他项影响不显著。回归模型对黄酮得率影响极显
著(P=0.000 3<0.01)。模型相关系数为 88.1%,说明回归方程
拟合程度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绿茄叶黄酮得率与硫酸铵质
量分数、乙醇质量分数、超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之间的关系,
各具体试验因子对响应面值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根
据表 3中 F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各因素对黄酮得率影响的强
弱,F值越大,影响越显著[16]。各个因素对黄酮得率影响大小
的次序为:乙醇质量分数(B)>料液比(D)>提取时间(C)>硫酸铵
质量分数(A),其中乙醇质量分数对黄酮得率的影响较大。
2.2.2 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响应面图能够比较直观地反
映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制作响应面
图,结果见图 5。由图 5 a可知,黄酮得率随着乙醇和硫酸铵
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快速提高并趋于平稳,乙醇曲面较陡,而
硫酸铵曲面较为平缓,说明乙醇质量分数对黄酮得率的影
响较显著。乙醇质量分数在 30%~33%之间,硫酸铵质量分
数在 19%~21%之间响应值较高。
a
b
c
d
图 5 各因素对绿茄叶黄酮得率影响的响应面图
Fig.5 Response surface plots of effect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yield of green eggplant leaf flavonoids
由图 5b 可知,黄酮得率随着料液比和硫酸铵质量分
数的增大而增大,但两者的曲面均较为平缓,说明两者对
黄酮得率的影响不显著。料液比在 1 ∶45-1 ∶50 之间,硫酸
铵质量分数在 19%~21%之间响应值较高。
由图 5c 可知,黄酮得率随着提取时间和乙醇质量分
数的增加而快速增加,乙醇曲面较陡,而时间的变化趋势
较为平缓,说明乙醇质量分数对黄酮得率的影响较为显著。
提取时间在 35-45 min之间,乙醇质量分数在 30%~33%之
间响应值较高。
由图 5d 可知,黄酮得率随着料液比和乙醇质量分数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A
B
C
D
AB
AC
AD
BC
BD
CD
A2
B2
C2
D2
模型
残差
纯误差
总和
相关系数
0.082258719
6.065945694
0.590847083
1.731366862
0.233181964
0.025904472
0.001369298
0.014610468
0.45130003
0.248264212
0.71656714
2.749126269
0.000210554
0.155804672
12.64806158
1.703510438
0.006923813
14.35157202
R2=88.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4
14
4
28
0.082258719
6.065945694
0.590847083
1.731366862
0.233181964
0.025904472
0.001369298
0.014610468
0.45130003
0.248264212
0.71656714
2.749126269
0.000210554
0.155804672
0.90343297
0.121679317
0.001731
0.676028771
49.85190452
4.855772516
14.2289331
1.916364835
0.212891333
0.011253338
0.120073552
3.708929674
2.040315623
5.88898062
22.59320924
0.001730402
1.280453212
7.42470448
0.4247
<0.0001**
0.0448*
0.0021**
0.1879
0.6516
0.9170
0.7341
0.0747
0.1751
0.0293*
0.0003**
0.9674
0.2768
0.0003




11
JTCVM
2016年35卷第 5期
TCVM
的增加而快速增加,乙醇曲面较陡,而料液比的变化趋势
较为平缓,说明乙醇质量分数对黄酮得率的影响较为显
著。料液比在 1∶45-1∶50 之间,乙醇质量分数在 30%~33%
之间响应值较高。
通过 Design Expert 8.0 软件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得
到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绿茄叶黄酮的最佳工艺,经模型优
化最佳条件编码值 A 为-0.102 5、B 为 0.592、C 为 1、D
为-0.208,即 A 为 19.6、B 为 32.95、C为 40.00、D为 47.91。
考虑到实际试验的可操作性,将最佳工艺调整为硫酸铵质
量分数为 20%,乙醇质量分数为 33%,提取时间为 40 min,
料液比为 1∶48,预测绿茄叶黄酮得率为 6.59%。
2.2.3 验证试验 对优化的提取工艺进行验证试验,结
果如表 5。优化工艺测得黄酮得率为 6.49%,模型预测值
为 6.59%,实测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说明该方程与实际
情况拟合较好,充分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证实了该
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说明响应面分析法适用于超声辅助
双水相体系提取绿茄叶黄酮参数的优化。
表 5 最佳工艺条件验证结果(n=5)
Table 5 Validiation results of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n=5)
2.3 绿茄叶黄酮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绿茄叶黄酮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见图 6。由图 6可知,绿茄叶黄酮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显著
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绿茄叶黄酮浓度增大而增大。当抑
制率为 49.5%时,所需纯化黄酮的质量浓度为 0.246 mg/mL,
而粗提物的抑制率为 45.7%时所需黄酮的质量浓度仅为
0.086 mg/mL,从数据分析,绿茄叶黄酮对蘑菇酪氨酸酶有
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从纯化和粗提物的抑制率来看,粗提物
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这可能与其他成分
协同作用有关。
图 6 绿茄叶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Fig.6 Effect of flavonoids from green eggplant on
mushroom tyrosinase
3 结论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 Box-Behnken 设计及响应面分析,
优化了超声辅助双水相体系提取绿茄叶黄酮的最佳工艺,
绿茄叶黄酮提取的最优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 33%、硫酸
铵质量分数 20%、超声时间 40 min、料液比 1∶48。在最优条
件下实测值为 6.49%,经过 5次平行试验验证结果与模型预
测值 6.59%非常接近,证实该模型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在
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同时,利用超声辅助双水相体系对绿茄叶黄酮进行提
取,黄酮得率为 6.49%,即 64.9 mg/g,说明绿茄叶具有较高的
开发利用价值。实验表明,绿茄叶黄酮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
较强的抑制效果,可有效阻止酪氨酸氧化,减少黑色素的生
成,具有祛斑美白作用,说明绿茄叶黄酮可作为一种高效的
酪氨酸酶抑制剂,在医疗保健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元伟,唐万侠,赵 明,等.紫茄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
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2,28(2):15-18.
[2] 周宝利,李志文,昱 文.茄子体内 α-茄碱的含量检测
及分布特点[J].植物研究,2009,29(3):380-384.
[3] 安红钢,林 敏,任雪峰,等.茄蒂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
化性研究[J].中成药,2011,33(11):1900-1904.
[4] 周宝利,李兴宝,李腾飞,等.茄子果实中黄酮提取工艺
优化及不同茄子品种黄酮含量比较[J].食品科学,2012,33
(10):103-106.
[5] 刘杰超,焦中高,张春岭,等.苹果多酚提取物对酪氨酸
酶的抑制作用[J].日用化学工业,2013,43(6):414-418.
[6] 桂 卉,唐 婷,严 航,等.葛根黄酮类物质美白作用
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3,43(4):290-293.
[7] 万水昌,王志祥,乐 龙,等.超声提取技术在中药及天
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J].西北药学杂志,2008,23(1):
60-62.
[8] 朱茂电 .双水相萃取技术进展及其应用概况[J].江苏化
工,2007,35(6):5-8.
[9] 陈毅坚,那 吉,达爱斯,等.双水相萃取法提取虫草发
酵液中甘露醇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8,33(11):215-218.
[10] 刘 杨,冯元琦,陈美欣,等.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
萃取螺旋藻多糖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2,24
(12):1781-1785.
[11] Dey S,Rathod V K.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 of β
carotene from Spirulina platensis [J]. Ultrasonics Sonoch-
emistry,2013,20(1):271-276.
[12] 蒋益虹.荷叶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农业工
程学报,2004,20(4):168-171.
[13] 张喜峰,杨春慧,罗光宏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分
离纯化葡萄籽总黄酮[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39(10):
254-258.
[14] 王 倩,贾长虹,常丽新,等.双水相萃取法分离纯化狗
枣猕猴桃叶总黄酮[J].食品科学,2011,32(16):167-171.
[15] 李彩霞,高海宁,张喜峰,等.超声辅助双水相体系提取国
槐叶黄酮[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1387-1391.


硫酸铵质
量分数 /%
乙醇质量
分数 /%
时间
/min
料液比
黄酮得率
/%
平均得
率 /%
变异系
数 CV/%
1 20 33 40 1∶48 6.43
2 20 33 40 1∶48 6.58
3 20 33 40 1∶48 6.47 6.49 0.96
4 20 33 40 1∶48 6.45
5 20 33 40 1∶48 6.54




12
JTCVMTCVM
2016年35卷第 5期
!!!!!!!!!!!!!!!!!!!!!!!!!!!!!!!!!!!!!!!!!!!!!
[16] 汪建红,廖立敏,王 碧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
取柠檬渣中总黄酮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
47(1):78-81.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green eggplant leaves by response
surface and study on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tyrosinase
XU Li1,2, LI Cai-xia2,3, SONG Hai1,2, REN Xue-feng1,2, QI Ya-e1,2
(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2. Key Laboratory of Hexi Corridor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Gansu, Zhangye Gansu 734000;3.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China)
Abstract:In this work, in the ultrasonic -assisted ethanol -ammonium sulphate aqueous two -phase system,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flavonoids from green eggplant leaves were optimized vi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ith three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Box-Behnken design.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flavonoids on tyrosinase activ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ethanol concentration of 33%, ammonium sulphate concentration of 20%,
extraction time of 30 min and material -liquid ratio of 1 ∶48, respectively.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extraction yield of 6.49% was very close to the response value of 6.59%, indicating tha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feasible to the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technique of flavonoids from green eggplant leaves. Meanwhi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yrosinase activity of mushroom can be suppressed by flavonoid, which inhibitory rate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flavonoid. Wh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flavonoid was 0.086 mg/mL, the inhibitory ratio reached up to 45.7%. The flavonoid
extracted from green eggplant leaves was an excellent natural product with inhibitory effect on tyrosinase.
Keywords:greeen eggplant leaf; flavonoid; response surface; mushroom tyrosinase
收稿时间:2016-05-21
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生物兽药新
产品研究和创制(2011AA10A214)
作者简介:白鹏霞 (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临
床兽医学
通讯作者:项海涛,E-mail:xiang3312@163.com
捻转血矛线虫线粒体COXⅠ基因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
白鹏霞 1,2,郝宝成 3,陈长江 4,项海涛 1
(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西宁 812100;3.中
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4.青海省湟源县畜牧兽医站,青海湟源 812100)
摘 要:为了对捻转血矛线虫进行分子鉴定,并且探寻其与毛圆科内不同属线虫存在差异的分子水平关联
性,对采自牦牛体内的捻转血矛线虫线粒体 COX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与进化分析,扩增出的序列登录到
GenBank,登录号:KU314701。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捻转血矛线虫 H-yak线粒体 COXⅠ基因与毛圆科不同属线虫
的线粒体 COXⅠ基因同源性在 85.5%~97.4%之间,其中与 KJ724363.1的同源性最高,达到 97.4%;其编码的蛋白
氨基酸序列与血矛属线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亚基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同源性为 100%,且与
长刺属线虫的同源性极高,同为 100%,但与古柏属和奥斯特属的线虫蛋白同源性均为 98.7%。该研究在基因和蛋
白两个层面间接印证了毛圆科内不同属线虫在形态和生活史方面有较多相似和不同之处。
关键词:捻转血矛线虫;线粒体;COXⅠ基因;序列测定;进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S85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6354(2016)05- 0013- 04
DOI:10.13823/j.cnki.jtcvm.2016.05.003
寄生于反刍兽消化道的圆线虫大多数虫种属毛圆科 (Trichostrongylidae),其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引起反刍兽消
化道圆线虫病,给畜牧业带来巨大损失。寄生于反刍兽第四
胃(偶见于小肠)的毛圆科线虫包括血矛属(Haemonchus)、
长刺属(Mecistocirrus)、奥斯特属(Ostertagia)和古柏属(Cooperia)
等,其中,以血矛属的捻转血矛线虫致病力最强[1]。捻转血矛
线虫的成虫可寄生于绵羊、山羊、牦牛、长颈鹿和弯角剑羚
等动物 [2-6],已经给全球畜牧生产和动物保护造成了重大经
济损失[6,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