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南方芦笋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全 文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8):119ActaAgriculturaeJiangxi
南方芦笋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金水风 ,刘文玉 ,王国庆
   收稿日期:2007-04-06
作者简介:金水风(1966-),女 ,江西吉安人,农艺师,从事果蔬栽培试验与示范推广工作。
(江西省吉安市农作物良种场 ,江西吉安 343016)
摘 要:介绍了南方芦笋利用设施进行高产栽培的技术 ,采用该技术既能延长采笋期 ,又能有效地控制病害 ,从而大大地
提高产量。推广示范 0.34hm2 ,头年平均产量达 5250kg/hm2 ,次年达 24750kg/hm2 ,经济效益达 21万元 /hm2以上。
关键词:南方;芦笋;设施栽培;茎枯病;高产
中图分类号:S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07)08-0119-01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 ,特别在南方种植 ,
其发病更严重 。而设施防雨栽培一方面能有效地控制该
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能提高温度延长采笋期 ,从而提高
产量。
江西省吉安市农作物良种场从 1999年开始从山东
省引进芦笋品种 UC157进行露地种植 。由于南方高温
高湿气候 ,茎枯病发生严重 ,以致造成效益低、推广难 。
经过考察论证 , 2004年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引进芦笋阿
特拉斯 F1代种苗 ,进行小面积的设施栽培试验 ,获得了
成功。 2005年扩种近 0.34hm2左右 ,经济效益显著 , 4月
中旬大苗定植 , 7月底开始采笋 ,当年平均产量达
5250kg/hm2。 2006年实际平均产量达 24750kg/hm2 ,平
均销售价格达 9.3元 /kg,经济效益达 21万元 /hm2 以
上 。现将其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1 选择合适品种
品种要选择适宜大棚栽培且产量高、品质好的品
种 ,如:阿特拉斯 、UC157等 。
2 培育壮苗与合理密植
2.1 育苗 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 ,培育健壮根株 ,一般
要求定植时有 5根以上的地上茎。
2.2 移栽 密度为 30000 ~ 37500株 /hm2 ,栽植深度 10
~ 15cm,要求壮苗 、弱苗分开定植 ,定向栽植 ,定植后及
时浇透水 ,以保全苗。大苗定植当年可以达到一定的
产量。
3 科学施肥和灌水
3.1 苗床肥水管理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后 ,土
壤不过干不浇水。随着苗龄的增大 ,结合浇水追施 1 ~ 2
次 0.1%复合肥浸出液 ,以培育健壮苗株。
3.2 大田肥水管理 基肥:施有机肥 24万 kg/hm2、复
合肥 900kg/hm2 ,开沟宽 40 ~ 50cm,深 30 ~ 40cm均匀施
下 。追肥:定植成活后搭架之前 ,每公顷沟施复合肥 525
~ 600kg、尿素 225 ~ 375kg(以后不施尿素)、枯饼 1500 ~
2250kg,干旱期间采用沟灌沼液(或水),深不浸畦。采笋
期间 ,植株对水 、肥需求量较大 ,结合抗旱 , 10d左右浇施
1% ~ 1.5%复合肥液或穴施(尽量少伤根),施后应及时
灌水 ,每公顷施复合肥 525 ~ 600kg以补充水分和养分。
10月下旬控制灌水 ,保持土壤干燥 ,抑制发嫩茎 ,有利养
分积累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植株变黄后齐土割掉地上
部分 ,并及时施冬肥 。每公顷施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
15000 ~22500kg、复合肥 750 ~ 900kg。
4 科学留母茎 、支架
4.1 留母茎 第一年栽植的每株留 10支以上 ,开始采
笋以后视情况边采笋边补充母茎数 ,要注意保证地上部
有足够的光合面积。第二年及以后年份 ,头笋可采到 4
月下旬至 5月上中旬 ,一般每株选留 3 ~ 4根位置合适、
茎粗 0.8cm以上 ,生长正常的笋作母茎 。采笋 2 ~ 3个月
以后植株开始衰老 ,可以根据植株生长结合市场情况决
定把衰老的植株割掉 ,进行第 1次留母茎 ,或采取边留母
茎边修剪边采笋 ,留母茎的多少视具体情况定(即保证
有足够的光合面积)。
4.2 支架 在母茎长到 70 ~ 80cm高时进行 。每隔 3m
左右立 1根 1.3m左右高的粗竹片桩(或木桩),每畦对
称立两根用尼龙绳拢住两桩之间的地上茎 ,防止向沟内
倒伏 。
5 合理整形修剪
5.1 控制母茎高度 当母茎长至 1.5cm以上 ,下部分枝
已形成时 ,进行摘心 。控制母茎高度在 1.5m以下 ,便于
管理 。
5.2 残枝清理 在芦笋生长期间 ,对地上部衰老的分
枝、病虫枝及露出地面的残茬及时拔除 ,并带出棚外 ,集
中烧毁。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减少病虫危害及新
母茎生长。
5.3 清棚 地上部衰老(变黄)后 ,应及时齐土割掉地
(下转第 122页)
2.4.2 栽培方式 绣球菌栽培以选择室内床架、大棚
床架的袋栽栽培方式为宜 。
2.4.3 栽培配方 试验采用 3种配方:(1)松木枝桠条
+松木屑、糯米粉、红糖作药引子。 (2)松木屑 80%、糯
米粉 20%,另加红糖 1.5%、硫酸铵 0.1%、KH2PO4
0.5%;(3)松木屑 80%、马铃薯 20%,另加红糖 1.5%、硫
酸铵 0.1%、KH2PO4 0.5%。先按配方比例称好培养料 ,
充分拌匀 ,红糖 、硫酸铵 、KH2PO4用水充分溶解后与其它
培养料拌匀 ,培养料含水量为 60%左右 ,栽培袋规格为
17cm×42cm×0.05cm的高压聚丙烯袋 。配方 1:每袋干
料 500g,配方 2、3:菌袋料高 12 cm,中间打孔至底 ,外紧
内松 ,每袋干料 300g。装袋后置入高压灭菌灶内 ,在压
力达 0.05MPa时放气 ,在压力达 0.15MPa时保持 2h,使
培养料达到杀菌的效果。
2.4.4 栽培技术 灭菌菌袋料温降至 25℃以下时即可
接种 ,每瓶原种接 20袋栽培袋 ,排袋时注意手握套环和
棉花塞 ,轻轻摇动菌袋 ,使部分菌种进入孔内 ,从而有效
缩短菌袋的培养时间 。在 20 ~ 25℃下培养 60d左右 ,即
可满袋 。将培养好的栽培袋移入栽培室 ,此时温度调至
16 ~18℃以便诱导原基形成 , 14d后原基形成和膨大 ,拔
去棉花塞和套环 ,温度设定为 16 ~ 18℃,空间相对湿度
要达到 90% ~ 95%,光照 10h,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菌柄
上分化长出许多扁平带状枝 ,枝端形成许多曲折的瓣片 ,
或多或少扭曲或呈波浪状起伏 ,相互交错 ,形似花椰菜的
子实体 , 26d后即可采收 ,平均每袋鲜产(10袋平均)可
达 83.2 ~100.7g,生物学效率 20.1% ~ 29.9%(表 1)。
3 小结
绣球菌可以驯化栽培。选择菌株 SP-C,采用袋栽
模式可以获得成功。以松木屑为培养料 ,加上一定配比
的辅料 , pH控制在 5.5 ~ 6.5。原种菌龄 60d左右 ,每瓶
接栽培袋 20 ~ 22袋 ,走菌温度 20 ~ 22℃,原基诱导温度
18℃,子实体分化温度 16 ~ 18℃,空间相对湿度要达到
90% ~95%,光照 10h,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整个栽培周
期为 120d左右 。
表 1 3种配方栽培锈球菌的平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
培养料配方 平均产量(g/袋) 生物学效率(%)
1 100.7 20.1
2 89.6 29.9
3 83.2 27.7
参考文献:
[ 1] 刘正南.一种珍贵的食用菌 绣球菌 [ J] .食用菌 , 1986, (5):
6~ 7.
[ 2] 陈启武 ,夏群香 ,马立安 ,等.湖北省大型真菌调查 担子菌
亚门真菌名录(Ⅱ)[ J] .湖北农学院学报 , 2002, 22(2):153
~ 157.
[ 3] 黄年来.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 [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8.40.
[ 4] 李建宗 ,卢成英 ,钟以举.湖南大型真菌资源国内、省内新记录
种(2)[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1995, 18(2):64~ 67.
[ 5] 贺新生 ,候大斌.世界栽培蕈菌的种类和分类系统 [ J].食用菌
学报 , 1997, 4(2):54~ 64.
[ 6] 崔星明.食(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研究(二).担子菌亚门的食
(药)用菌资源 [ J] .上海农业学报 , 2001, 17(1):92~ 98.
[ 7]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食物成分表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7.1~ 135.
(上接第 119页)
上部分(注意不要伤及鳞芽),并带出棚外集中烧毁。
6 病虫害防治
6.1 苗期虫害防治 苗期主防地下害虫、褐斑病、茎枯
病等。药剂可选用 90%敌百虫晶体、50%多菌灵或 80%
代森锰锌 2份 +70%多菌灵 1份等进行喷雾或淋浇 ,防
效较好 。
6.2 移栽后病虫害防治 杀虫灯诱虫及农业防治:采用
振频式杀虫灯诱杀夜蛾类害虫效果很好;通过清除大棚
内外杂草 ,合理施肥 ,减少机械损伤 ,控制棚内湿度 ,培育
健壮植株 ,增强植株抗性。化学防治:病虫害主要有褐斑
病、茎枯病、夜蛾类 、白粉虱 、蓟马等。茎枯病防治宜在母
茎新枝展开前开始每隔 5 ~ 7d用药 1次;夜蛾类防治宜
在孵化初期 ,幼虫未转移植株之前用药效果好。褐斑病、
茎枯病防治可选用 70%代森锰锌 2份 +50%多菌灵 1
份。夜蛾类可选用 15%安打;白粉虱 、蓟马可选用 25%
阿克泰等。
6.3 喷好清棚药 清棚后及时喷好 1次清棚药以减少
来年病虫基数。
122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1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