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09-03-13
作者简介:刘志国(1981-), 男(汉族), 辽宁丹东人 ,硕士研究生 , E-mailliuzhiguo1321@163.com;孟大利(1976-),男
(汉族), 辽宁阜新人 , 副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的教学与新药研发工作 , Tel.024-23986475, E-mail
mengdl@163.com。
文章编号:1006-2858(2010)01-0034-03
杨梅树皮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刘志国 , 张予川 , 吉 双 , 孟大利 , 李 铣
(沈阳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 , 辽宁 沈阳 110016)
摘要:目的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杨梅(Myricaruba(Lour.)Sieb.etZucc.)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硅胶吸附 , 羟丙基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对杨梅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
离 , 利用理化性质及 NMR、MS等波谱技术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 8个化
合物 , 分别鉴定为丁香酸(syringicacid, 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
2)、水杨酸(salicylicacid, 3)、白蔹素(ampelopsin, 4)、没食子酸(gallicacid, 5)、杨梅素(myricetin,
6)、杨梅苷(myricitrin, 7)、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ocatechin-3-gallate, 8)。结论 化合物 1 ~ 4
为首次从杨梅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杨梅树皮;化学成分;丁香酸;杨梅素
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志码:A
杨梅(Myricaruba(Lour.)Sieb.etZucc.)系
杨梅科(Myricae)杨梅属(Myrica)植物 ,常绿乔
木 ,栽培或野生于山坡杂木林中 ,分布于我国江
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南 、广西 、广东和台湾等省
区 ,日本 、朝鲜也有分布。杨梅树皮味苦 、性温 ,具
有散瘀止血 、止痛之功效 ,民间用于治疗跌打损
伤 、骨折 、痢疾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牙痛等 [ 1] 。
杨梅树皮的化学成分已有报道 ,至今已从杨梅树
皮中分离得到黄酮类 、单宁类 、三萜类和二芳基庚
烷类等化合物 [ 2] 。作者利用反复硅胶吸附柱色
谱 ,从杨梅树皮中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通过理
化性质及 NMR、MS等波谱手段进行了结构鉴
定 。
1 仪器与材料
ARX-300核磁共振仪 (TMS为内标 , 瑞士
Bruker公司), MP-S3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未校
正 ,日本 Yanaco公司 ), LC-MS质谱仪 (美国
Thermofinnigan公司)。
薄层用硅胶 GF254和柱色谱用硅胶 (50 ~
71 μm,青岛海洋化工厂), HPD400大孔树脂(河
北沧州宝恩化工有限公司),羟丙基葡聚糖凝胶
LH-20(瑞士 Pharmacia公司)。
柱色谱所用的试剂(分析纯 ,市售),氘代试
剂(美国 CIL产品 ,北京汉威士波谱公司分装),
常规试剂(天津康科德化工有限公司)。
杨梅树皮购自宁波立华植物提取有限公司 ,
由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路金才副教授鉴定为杨
梅(Myricaruba(Lour.)Sieb.etZucc.)的树皮。
2 提取与分离
取干燥杨梅树皮 6 kg,用体积分数 70%的乙
醇溶液回流提取 3次 ,合并提取液 ,减压浓缩得浸
膏 640g;将浸膏混悬于适量的水中 ,分别用乙酸
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乙酸乙酯部分(64g)经
硅胶柱色谱分离 ,用三氯甲烷 -甲醇梯度洗脱 ,所
得流分进行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 ,结合羟丙基葡
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和重结晶得到化合物 1、3、
5 ~ 8。正丁醇部分(240 g)经硅胶柱色谱分离 ,用
三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 ,所得流分进行反复硅胶
柱色谱分离 ,结合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
和重结晶得到化合物 2、4。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白色针状结晶(CHCl3 -MeOH), mp
207.0 ~ 208.0 ℃。溴甲酚氯反应阳性 ,提示结构
中含有羧基;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提示
结构 中 存 在 酚羟 基 。 1H-NMR(300 MHz,
DMSO-d6)δ:9.24(1H, s, 4-OH)、7.20(2H, s, H-
2, 6)、 3.80 (6 H, s, 3, 5-OCH3)。 13C-NMR
(75MHz, DMSO-d6 )δ:167.3 (C=O)、 147.5
(C-3, 5)、140.3(C-4)、120.5(C-1)、106.9(C-2,
第 27卷 第 1期
2 0 1 0 年 1 月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JournalofShenya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
Vol.27 No.1
Jan.2010 p.34
DOI :10.14066/j.cnki.cn21-1349/r.2010.01.008
6)、56.1(3, 5-OCH3)。化合物 1的波谱数据与文
献 [ 3]波谱数据基本一致 ,故确定化合物 1为丁
香酸(syringicacid)。
化合物 2:白色针晶 (MeOH), mp152.0 ~
153.0 ℃。 1H-NMR(600 MHz, C5D5N)谱中:
δ0.81(3 H, t, H-4)、1.35(2 H, m, H-3)、 1.54
(2H, m, H-2)、3.70(2 H, m, H-1)为正丁基脂肪
链上质子信号;δ4.08、 4.00(各 1 H, d, J=
12.0Hz, H-1′)为果糖端基质子信号;δ4.88
(1H, d, J=9.6 Hz, H-3′), 4.52(1 H, dd, J=
9.8、3.6 Hz, H-4′), 4.35(1 H, brs, H-5′), 4.19、
4.34(各 1 H, d, H-6′)为果糖上其他质子信号。
13C-NMR(150MHz, C5D5N)谱中:δ4.2(C-4)、
19.9(C-3)、32.7(C-2)、60.7(C-1)为正丁基碳信
号 , δ64.3(C-1′)、 101.1(C-2′)、 70.6(C-3′)、
72.4(C-4′)、71.4(C-5′)、65.0(C-6′)为 β-D-吡
喃果糖碳信号。将化合物 2进行酸水解 ,薄层法
检出有果糖 ,推测该化合物为正丁基 -β-D-吡喃果
糖苷。经与文献 [ 4]对照 ,数据基本一致 ,故确定
化合物 2为正丁基 -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
fructopyranoside)。
化 合 物 3:无 色 针 状 结 晶 (MeOH),
mp159.0 ~ 160.0 ℃。溴甲酚氯反应阳性 ,提示
结构中含有羧基;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
提示结构中存在酚羟基 。 1H-NMR(300 MHz,
DMSO-d6)谱中:δ7.77(1 H, dd, J=1.4、7.8 Hz,
H-6)、7.43(1 H, dt, J=1.4、9.0 Hz, H-4)、6.88
(1 H, t, J=8.3 Hz, H-5)、 6.84(1 H, d, J=
7.5Hz, H-3)为邻取代苯环上 6, 4, 3 , 5位氢质子
信号。经与水杨酸标准品共薄层对照 , Rf值相
同 ,混合测定熔点不下降。综合以上理化性质和
波谱数据 ,并与文献 [ 5]对照 ,确定化合物 3为水
杨酸(salicylicacid)。
化合物 4:白色粉末 (MeOH), mp244.0 ~
254.0 ℃。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提示结
构中有酚羟基;盐酸-镁粉反应阳性 ,提示为黄酮
类化合物。 1H-NMR(600 MHz, C5D5N)谱中:
δ11.89、10.81、8.89、8.21为黄酮苯环上的酚羟
基信号;δ6.40(2 H, s)为 B环 2′, 6′位氢质子信
号;δ5.90(1H, d, J=1.6 Hz)和 δ5.86(1 H, d,
J=1.6 Hz)为 A环 6, 8位氢质子信号;将其核磁
数据与化合物 6(杨梅素)对照 ,发现高场区多了
1组氢信号:δ4.90(1H, d, J=10.4Hz)和 δ4.41
(1 H, d, J=10.4 Hz),提示为 C环 2, 3位氢质子
信号。根据偶合常数确定H-2和H-3构成了反式
二直立键系统 ,其余信号基本一致 ,表明该化合物
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综合以上理化性质和波谱
数据 ,并与文献 [ 6]对照 ,确定化合物 4为白蔹素
(ampelopsin)。
化 合 物 5:无 色 针 状 结 晶 (MeOH),
mp234.0 ~ 236.0 ℃。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
阳性 ,溴甲酚氯反应阳性 ,提示结构中存在酚羟基
和羧基 。 1H-NMR(300 MHz, DMSO-d6 )δ6.91
(2H, s, H-2, 6)。综合以上理化性质和波谱数
据 ,并与文献 [ 7]对照 ,确定化合物 5为没食子酸
(galicacid)。
化合物 6:棕黄色针晶(MeOH), mp323.0 ~
325.0 ℃。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提示结
构中有酚羟基存在;盐酸-镁粉反应阳性 ,提示为
黄酮类化合物。 1H-NMR(300 MHz, DMSO-d6)
谱中:δ12.50、9.19为黄酮苯环上的酚羟基质子
信号 , δ7.25(2 H, s)为黄酮 B环 2′, 6′位的氢质
子信号 , δ6.37(1 H, d, J=1.8 Hz)和 δ6.18
(1H, d, J=1.8 Hz)为黄酮 A环 6, 8位的氢质子
信号。因此推测该化合物可能为 3, 5, 7 , 3′, 4′, 5′-
六羟基黄酮 。经与对照品杨梅素共薄层 ,在 3种
溶剂系统下其 Rf值和斑点颜色均一致 ,混合测定
熔点不下降 。综合以上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并
与文献 [ 8]对照 ,确定化合物 6为杨梅素(myrice-
tin)。
化合物 7:黄色颗 粒状结 晶 (MeOH),
mp182.0 ~ 184.0 ℃。三氯化铁 -铁氰化钾反应
阳性 ,提示结构中有酚羟基;盐酸 -镁粉反应阳性 ,
Molish反应阳性 ,提示该化合物可能为黄酮苷类
化合物 。 1H-NMR(300 MHz, DMSO-d6 )谱中:
δ12.67、9.23为黄酮苯环上的酚羟基质子信号 ,
δ6.88(2 H, s)为黄酮 B环 2′, 6′位氢质子信号 ,
δ6.36(1 H, d, J=1.8 Hz)和 δ6.19(1 H, d, J=
1.8Hz)为黄酮 A环 6, 8位的氢质子信号 , δ5.19
(1H, brs)为糖的端基氢质子信号 , δ0.83(3 H,
d, J=6.3Hz)为鼠李糖 6位甲基质子信号 。将化
合物 7进行酸水解 ,薄层检出鼠李糖 。将化合物
7的波谱数据与化合物 6(杨梅素)相比 ,除多了
1组糖信号外 ,其余数据基本一致 ,表明化合物 7
与化合物 6(杨梅素)具有相同的 A、B结构 ,因此
推测成苷位置在 3位 ,即 5 , 7, 3′, 4′, 5′-五羟基黄
酮 -3-O-鼠李糖苷 。经与对照品杨梅苷共薄层 ,在
3种溶剂系统下其 Rf值和斑点颜色均一致 ,混合
测定熔点不下降。综合以上理化性质和波谱数
据 ,并与文献 [ 9]对照 ,确定化合物 7为杨梅苷
(myricitrin)。
化合物 8:红色无 定形粉 末 (MeOH),
35第 1期 刘志国等:杨梅树皮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mp208.0 ~ 210.0 ℃。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
阳性 , 提 示 结 构 中 存 在 酚 羟 基。 1H-NMR
(600MHz, DMSO-d6)谱中:δ5.91(1 H, brs)和
δ5.81(1 H, brs)为黄酮 A环 6, 8位氢质子信号 ,
δ6.38(2 H, s)为黄酮 B环 2′, 6′位氢质子信号 ,
δ4.94(1 H, brs)和 δ5.34(1H, brs)为黄酮 C环
2, 3位氢质子信号 , δ2.91(1 H, brs)和 δ2.63
(1H, brs)为黄酮 C环 4位上的亚甲基氢质子信
号 。以上数据提示化合物 8具有黄烷类化合物的
结构母核。 δ6.80(2 H, s)为没食子酰基的氢质
子信号 ,将化合物 8的核磁数据与化合物 1(白蔹
素)的对照 ,发现低场区的氢信号基本一致 ,提示
化合物 8与化合物 1(白蔹素)具有相同的 A、B
环结构;而其 3位氢信号较化合物 1(白蔹素)向
低场位移了 0.93个化学位移单位 ,提示没食子酰
基连于 3位上。综合以上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
并与文献 [ 10]对照 ,确定化合物 8为儿茶素没食
子酸酯((-)-epigalocatechin-3-galate)。
4 结论
从杨梅树皮中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分别为
丁香酸 (syringicacid, 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
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 2)、水杨酸(sali-
cylicacid, 3)、白蔹素 (ampelopsin, 4)、没食子酸
(galicacid, 5)、杨梅素 (myricetin, 6)、杨梅苷
(myricitrin, 7)、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o-
catechin-3-galate, 8)。化合物 1 ~ 4为首次从杨
梅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参考文献:
[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 [ M] .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1042.
[ 2] MATSUDAH, MORIKAWAT, TAOJing, etal.Bio-
activeconstituentsofChinesenaturalmedicines, Ⅶ ,
InhibitorsofdegranulationinRBL-2H3 cellsandab-
solutestereostructuresofthreenewdiaryheptanoidg-
lycosidesfromthebarkofMyricaruba[ J] .Chem
PharmBull, 2002, 50(2):208-215.
[ 3] 袁珊琴 ,于能江 , 赵毅民 , 等.淡豆豉中的化学成分
[ J] .中药材 , 2008, 31(8):1172-1174.
[ 4] 袁久志 ,吴立军 , 李 巍 , 等.土茯苓化学成分的分离
与鉴定 [ 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2004, 14(5):291 -
293.
[ 5] 刘明韬 ,韩志超 , 吴立军 , 等.龙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5, 22(2):103-104.
[ 6] 曹延怀 ,黄远征 , 丁立生.草红藤中的黄酮成分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2000, 25(5):290-291.
[ 7] 雷海民 ,李强 , 柏冬 , 等.粗根老鹳草化学成分的研
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7, 32(4):348-349.
[ 8] 何桂霞 ,裴刚 , 周天达 , 等.瑶族藤茶中杨梅素的分
离与结构鉴定 [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 2001, 6(1):
40-41.
[ 9] 郭洪祝 ,袁久荣.中华补血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
中草药 , 1994, 25(8):398-400.
[ 10] 李兴玉 , 龙春林 , 王跃虎 , 等.中华山蓼化学成分研
究 [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8, 20:816-820,
845.
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constituentsfrombark
ofMyricaruba(Lour.)Sieb.etZucc.
LIUZhi-guo, ZHANGYu-chuan, JIShuang, MENGDa-li, LIXian
(SchoolofTraditionalChineseMateriaMedica, Shenya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 Shenyang11001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solatetheconstituentsofthebarkofMyricaruba(Lour.)Sieb.etZucc.andidenti-
fytheirstructures.MethodsSolventextractionandcolumnchromatographywereusedtoisolatechemical
constituents.Spectroscopicanalysis(NMR、MS)wereemployedforstructuralidentification.ResultsEight
compoundswereidentifiedassyringicacid(1), 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2), salicylicacid(3), ampe-
lopsin(4), galicacid(5), myricetin(6), myricitrin(7), (-)-epigalocatechin-3-galate(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Compounds1-4arefirstisolatedfromMyricaruba(Lour.)Sieb.etZucc.
Keywords:Myricaruba(Lour.)Sieb.etZucc;chemicalconstituent;syringicacid;myricetin
36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第 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