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5.12 试验研究
星云湖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 位于江川县
境内,目前全年水质为劣Ⅴ类,富营养化程度评价为
中度富营养。 近 20年来星云湖径流区随着种植业结
构的进一步调整,蔬菜面积逐渐加大,有力的促进了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作物,大蒜
的茎叶部位作鲜食蔬菜时为青蒜。 青蒜在星云湖径
流区一年四季均有种植, 有选用蒜瓣直接播种及选
用种子育苗移栽两种方式进行种植。 大田生育期差
异较大,蒜瓣直接播种的生育期较长,种子育苗移栽
的生育期较短, 同时大田生育期长短还与当时市价
高低有密切关系。 一般秋冬季节大田生育期为 80~
120 d,春夏季节为 70~90 d。 青蒜等蔬菜是星云湖径
流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因此农户在施肥上很少
考虑投入成本,而注重最大产值,导致在单位时间内
单位面积的亩施氮、磷量较大,且施肥盲目性较大,
以经验为主, 不利于农业与湖水治理和保护的平衡
协调发展。 青蒜施肥有报道[1-4],但针对青蒜施肥及肥
料利用率方面的报道较少, 特别针对星云湖径流区
类似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 为此, 我们于
2008-2014 年在开展星云湖径流区蔬菜控氮减磷施
肥技术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对青蒜控肥技术、产量、
植株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研
究,提出了星云湖径流区青蒜控氮减磷施肥技术,并
在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对削减农业面源
污染和保护星云湖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星云湖径流区青蒜控肥技术
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基金项目: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星云湖径流区蔬菜控氮减磷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YNKY200902)。
作者简介:李泉清(1971-),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杨绍聪 1962-),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及推广工作。
李泉清 1 沐 婵 1 吕艳玲 1 业居红 2 张艳军 1
杨绍聪 1 钱荣青 1 杨艳蕾 2 方丽珍 3 张劲梅 3
(1.云南省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玉溪 653100;2.云南省江川县农技站 江川 652600;
3.云南省江川县种子站 江川 652600)
摘要:针对星云湖径流区花青蒜施肥过量及施肥方法不合理,易导致养分流失,增加农业面源污染
负荷,不但不能进一步提高产量,而且不利于星云湖水的治理和保护的实际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方
法,从施肥对青蒜的产量、养分吸收量及肥料利用率方面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施 N
270~540 kg/hm2之间,产量差异显著,以施 N 405 kg/hm2 的产量最高(42 560 kg/hm2),植株吸 N
量也最高,N 肥吸收利用率达 19.5%,比施 N 540 kg/hm2的 11.2%提高 8.3 个百分点;施磷肥与不
施磷肥间产量及植株吸 P 量的差异较小, 施 P2O5 15~30 kg/hm2之间的 P 肥吸收利用率为 8.9%~
17.4%之间。 以基肥+3 次追肥的施肥方法的氮肥和磷肥的吸收利用率最高(各为 19.0%和 12.7%),
分别比只施 3 次追肥(常规施肥法)提高 3.2及 6.2个百分点,因此青蒜产量最高。 提出了以施肥量
N 375~450 kg/hm2、P2O5 30~45 kg/hm2、K2O 60~75 kg/hm2,采用基肥+3 次施肥的控肥技术,并已
应用于大面积青蒜生产上,节本增效明显。
关键词:星云湖径流区;青蒜;施肥;产量;肥料利用率
166- -
试验研究 2015.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以农民施用的肥料用量及施用方法为参比,设
计 N、P、K 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法的 4 因素 3 水平,
采用以“L9(34)正交表+3 个处理”为主的复因子试验
设计方法(见表 1)。
只施 3 次追肥方法(常规施肥法):第 1 次追肥
(栽后 5 d或 2叶 1心)N占 20%、P2O5占 50%, 对水
浇施; 第 2 次追肥 (与第 1 次间隔 10 d)N 占 30%、
P2O5占 50%、K2O 占 50%,对水浇施;第 3 次追肥(与
第 2 次间隔 15 天 ) N 占 50%、K2O 占 50%, 对水浇
施。 基肥+2次追肥方法:基肥 N占 30%、P2O5占 70%,
全田撒施,第 1 次追肥(栽后 10 d 或 3 叶 1 心)N 占
20%、K2O 占 50%,对水浇施;第 2 次追肥(与第 1 次
间隔 15 d)N 占 50%、P2O5占 30%、K2O 占 50%,对水
浇施。 基肥+3 次追肥方法: 基肥 N 占 20%、P2O5占
100%,全田撒施,第 1 次追肥(栽后 5 d 或 2 叶 1 心)
N占 10%,对水浇施;第 2次追肥(与第 1次间隔 10 d)
N 占 30%、K2O 占 50%,对水浇施;第 3 次追肥(与第
2次间隔 15 d)N占 40%、K2O占 50%,对水浇施。
小区面积 14 m2,重复 3次,随机区组排列。 除试
验因子不同外,其他的田间管理技术与大面积一样。
氮肥为云天化生产的尿素(含 N 46%),磷肥为玉溪
化肥厂生产的普钙(含 P2O5 16%),钾肥为新疆罗布
泊钾盐有限公司生产的硫酸钾(含 K2O 50%)。 试验
地点位于江川县星云湖东南岸的大街街道办的石岩
哨村和大营村,前作均为青蒜,基础土壤养分含量状
况为: 石岩哨村壤黏土,pH 值 8.22、 有机质 4.63%、
有效 N 185.6 mg/kg、 有效 P 75.5 mg/kg、 有效 K
393.6 mg/kg; 大营村壤黏土 ,pH 值 7.95、 有机质
4.60%、有效 N 240.3 mg/kg、有效 P 33.6 mg/kg、有效
K 248.2 mg/kg。 参试青蒜品种为本地品种,采用蒜瓣
直接播种方式,种植株行距为 6 cm×11 cm,石岩哨村
试验于 2010 年 9 月 21 日播种至 12 月 21 日收获,
大营村于 2010 年 10 月 21 日播种至次年 2 月 21 日
收获。
1.2 样品采集方法
基础土样的采集, 田间试验区规划好后在种植
前进行采样, 在试验区采取 0~20 cm 耕作层土层的
36个采样点混合成 1 个样品。 试验结束时分处理采
集植株样,每个处理植株样采集 15 株根茎叶为 1 个
样品。
1.3 样品检测方法
土壤样品采用标准方法 [5]检测,即有效 N 为碱解
扩散法, 有效 P 为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有
效K为乙酸铵提取-原子吸收法。 植株样品采用标准
方法[6]检测,酸法消化后,全 N 蒸馏法、全 P 钼锑抗比
色法、全 K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 样品测试分析单
位是具有省级计量认证资质的玉溪市农业分析测试
中心。
1.4 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植株总氮(磷)素吸收量=收获物氮(磷)素吸收
量+非收获物氮(磷)素吸收量;
氮(磷)肥吸收利用率(%)={施氮(磷)区植株氮
素吸收量-空白区植株氮(磷)素吸收量}/ 施氮(磷)
量×100;
氮(磷)肥农学利用率(kg/kg)={施氮(磷)青蒜产
量-空白区青蒜产量}/施氮(磷)量;
氮(磷)肥偏生产力(kg/kg)=施氮(磷)区青蒜产
量/施氮(磷)量;
试验数据用 Excel 2003 进行统计分析, 用方差
分析和最小显著法(LSD)检验试验数据的差异显著性
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花椰菜产量的影响
两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处理 1至处理 9 的不同
表 1 青蒜不同施肥技术试验设计 [L9(34)+3]
处理
施肥方法
施肥量(kg/hm2)
序号 N P2O5 K2O
1 只施 3 次追肥 270 0 0
2 只施 3 次追肥 405 15 30
3 只施 3 次追肥 540 30 60
4 基肥+2 次追肥 270 15 60
5 基肥+2 次追肥 405 30 0
6 基肥+2 次追肥 540 0 30
7 基肥+3 次追肥 270 30 30
8 基肥+3 次追肥 405 0 60
9 基肥+3 次追肥 540 15 0
10(空白) 基肥+3 次追肥 0 0 0
11(缺 N) 基肥+3 次追肥 0 15 30
12(缺 P) 基肥+3 次追肥 405 0 30
注:10~12 处理只用于肥料利用率的计算。
167- -
2015.12 试验研究
施肥技术对青蒜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但也有明
显差异。 大营村点以施 N 405 kg/hm2、P2O5 0 kg/hm2、
K2O 60 kg/hm2, 采用基肥+3 次追肥的处理 8 施肥技
术最高; 其次是施 N 405 kg/hm2、P2O5 15 kg/hm2、K2O
30 kg/hm2,采用只 3 次追肥的处理 2 施肥技术;而最
低的是施 N 270 kg/hm2、P2O5 0 kg/hm2、K2O 0 kg/hm2,
采用只 3 次追肥的处理 1 施肥技术。 石岩哨村点以
施 N 405 kg/hm2、P2O5 30 kg/hm2、K2O 0 kg/hm2, 采用
基肥+2 次追肥的处理 5 施肥技术的产量最高; 其次
是处理 8 和处理 9,最低的是以施 N 540 kg/hm2、P2O5
0 kg/hm2、K2O 30 kg/hm2, 采用基肥+2 次追肥的处理
6施肥技术(见表 2)。
从单一养分施用量及施肥方法来分析, 不同施
肥方法间磷肥用量及钾肥用量对青蒜产量影响不明
显,但不同的氮肥用量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两个试验
点均以基肥+3 次追肥的施肥方法的青蒜产量最高,
平均比只施 3 次追肥的常规施肥增产 2.6%; 施 N
量均以施 N 405 kg/hm2 的产量最高 ; 平均比施 N
540 kg/hm2的产量提高 4.1%; 由于土壤有效态 P、K
含量较高, 因此施磷肥与不施磷肥间的产量变化不
明显,同样施钾与不施钾间的产量变化也不明显(见
表 3)。
表 2 不同处理对青蒜产量的影响(kg/hm2)
参试验点 处理 1 处理 2 处理 3 处理 4 处理 5 处理 6 处理 7 处理 8 处理 9
大营村 45 371 48 557 46 596 45 689 47 552 48 410 47 454 50 027 46 817
石岩哨村 34 904 36 987 36 522 35 885 40 002 34 560 36 423 37 307 37 331
平均 40 137 42 772 41 559 40 787 43 777 41 485 41 939 43 667 42 074
注:1~9 的处理间水平间差异不显著,但不同施 N 量间差异显著。
表 3 不同施氮磷量及施用方法对青蒜产量的影响(单位:kg/hm2)
参试地点
施肥方法 N P2O5 K2O
种类 产量 用量 产量 用量 产量 用量 产量
大营
只 3 次追肥 46 841 270 46 170b 0 46 580 0 46 580
基肥+2 次追肥 47 217 405 48 711a 15 47 021 30 48 140
基肥+3 次追肥 48 099 540 47 274a 30 47 201 60 47 438
石岩哨
只 3 次追肥 36 138 270 35 738b 0 37 412 0 37 412
基肥+2 次追肥 36 816 405 38 099a 15 36 734 30 35 991
基肥+3 次追肥 37 020 540 36 138ab 30 37 649 60 36 570
平均
只 3 次追肥 41 489 270 40 955 0 41 996 0 41 996
基肥+2 次追肥 42 017 405 43 406 15 41 877 30 42 065
基肥+3 次追肥 42 560 540 41 706 30 42 425 60 42 003
2.2 不同施肥对青蒜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从表 4可知, 青蒜不同施 N 量对植株吸 N 量有
一定影响,以施 N量 405 kg/hm2的植株吸 N 量最高,
因此产量也最高; 而施 N量 540 kg/hm2与 270 kg/hm2
的植株吸 N量基本一致。 青蒜不同施 P2O5量对植株
吸 P基本无影响,是由于土壤有效 P很高所致。 不同
施 K2O 量对植株吸 K 量有一定影响, 以施 K2O 量
60 kg/hm2 的最高。 植株吸收 N、P、K 量均以基肥+
3次追肥的最高,因此产量也较高。
2.3 不同肥料用量及施用方法对青蒜肥料利用率的
影响
从表 5 可知,施 N 270~540 kg/hm2 之间,N 肥的
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与施 N 量成反
比; 同样施 P2O5 15~30 kg/hm2之间,P肥的吸收利用
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也与施 P2O5量成反比。
不同施肥方法对 N、P 肥的吸收利用率、 农学利用率
及偏生产力有一定影响, 均与基肥+3 次追肥的施肥
方法的 N、P肥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 (下转 233 页)
168- -
经济作物 2015.12
3.4 盖种方式
地膜覆盖提高出苗率方法是: 选择土壤具有一
定湿度的晴天或阴天播种后立即覆膜, 揭膜时间以
花生开始出苗时为宜,揭膜过早,达不到覆膜目的,
揭膜过迟晴天易“烧苗”。
作物秸秆覆盖,一种方式是播种盖土后用玉米、
水稻或小麦等秸秆沿播种行覆盖,花生出苗 1/2 时揭
去秸秆;另一种是播种后,先用稻草或小麦秸杆沿播
种行覆盖(不能太多)后再覆土,花生出苗 1/2 时揭去
秸秆,这样既可提高出苗率,也可起到清棵作物。
以上覆盖均可提高出苗率 15%左右, 且苗势一
般较强。
(上接 168 页)
率最高,不同施肥方法间的 N、P肥偏生产力基本一致。
3 结论
(1)通过两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青蒜的氮肥吸
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均以施 N
405 kg/hm2的最高,因此青蒜产量最高;磷肥吸收利
用率、 磷肥农学利用率及磷肥偏生产力均以施 P2O5
15 kg/hm2的最高,但由于土壤有效态 P 含量较高,因
此施磷肥与不施磷肥间产量变化不明显。 以基肥+
3次追肥的施肥方法的氮肥和磷肥吸收利用率、氮肥
和磷肥农学利用率及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最高,因
此青蒜产量最高。
(2) 根据试验结果及星云湖径流区耕作土壤有
效态 N、P、K养分为丰富状态的实际, 提出了星云湖
径流区青蒜控肥技术: 施肥量以 N 375~450 kg/hm2、
P2O5 30~45 kg/hm2、K2O 60~75 kg/hm2 为宜; 施肥方
法,基肥 N 占 20%、P2O5占 100%,全田撒施,第 1 次
追肥(栽后 5 d 或 2 叶 1 心)N 占 10%,对水浇施;第
2 次追肥 (与第 1 次间隔 10 d)N 占 30% 、K2O 占
50%,对水浇施;第 3 次追肥(与第 2 次间隔 15 d)N
占 40%、K2O 占 50%,对水浇施。 此项技术已在大面
积生产推广应用,节本增效明显。
参考文献
[1]钱厚根 ,钱忠贵 ,钱晓华 .早秋青蒜高产栽培技术 [J].上海蔬
菜,2007(1):36-37.
[2]段道富,郭勇.不同肥料对大蒜经济性状的影响 [J].宁波农业
科技,2008(3):10-11.
[3]顾卫中 ,韦运和 ,张建模 .青蒜大棚栽培技术 [J].现代农业科
技,2004(6):108-110.
[4]文范,习再安.青蒜(蒜苗)、韭葱一年三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中国蔬菜,20(1):54-55.
[5]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M].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2006:35-76.
[6]中国土壤学会编.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
科技出版社,2000:308-316.
表 4 不同施肥量及施用方法对青蒜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施 N 量 总吸 N 量 施 P2O5量 总吸 P 量 施 K2O 量 总吸 K 量
施用方法
总吸收量(kg/hm2)
(kg/hm2) (kg/hm2) (kg/hm2) (kg/hm2) (kg/hm2) (kg/hm2) N P K
270 195.5 0 16.4 0 176.7 只施 3 次追肥 194.3 16.1 176.6
405 214.1 15 16.7 30 190.1 基肥+2 次追肥 204.3 16.2 184.8
540 195.8 30 16.7 60 195.2 基肥+3 次追肥 206.7 17.1 200.4
表 5 不同施氮磷量及施用方法对青蒜氮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项目 N A(%) N B(kg/kg) N C(kg/kg) 项目 P A(%) P B(kg/kg) P C(kg/kg)
施 N 量
(kg/hm2)
270 22.4 18.9 151.7
施 P2O5量
(kg/hm2)
0 -- -- --
405 19.5 13.7 107.2 15 17.4 73.6 2 791.8
540 11.2 6.6 77.2 30 8.9 55 1 414.2
施用 只施 3 次追肥 15.8 12.0 110.4 施用 只施 3 次追肥 6.5 33.6 1 392.8
方法 基肥+2 次追肥 18.3 13.3 112.0 方法 基肥+2 次追肥 7.2 41.8 1 400.9
基肥+3 次追肥 19.0 13.9 113.7 基肥+3 次追肥 12.7 53.1 1 412.2
注:NA 代表 N 肥吸收率,NB 代表 N 肥农学利用率,NC 代表 N 肥偏生产力;PA 代表 P2O5 肥吸收率,PB 代表 P2O5 肥农学利用
率,PC 代表 P2O5肥偏生产力。
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