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正交试验法优化连钱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全 文 :按每只大鼠0.1 mL 的量注入阴道 , qd ,连续 5 d ,第 5
天取阴道分泌物涂片 ,按常规方法固定 、染色 ,光镜下
观察接种是否成功 ,发现该真菌在阴道内生长良好。
从第 5天起 ,每天用药 1次 ,连续 10 d ,第 11天再取阴
道分泌物涂片 , 按前法观察白色念珠菌的多少 ,结果
发现用药组白色念珠菌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
(P<0.01);但环包物组的抑菌效果略差于乳浊液组 ,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如表 2 。
表 2 硝酸咪康唑乳浊液和环包物对大鼠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
的抑制作用( x±s , n=6)
Tab 2 The ra t vagina bacteria inhibition test ( x±s , n=6)
组 别 阴道涂片检查的菌数(×105cfu)
对照 组 6.2±1.2
乳浊液组 2.4±0.7a
环包物组 2.6±0.9a
注:与对照组相比 , a P<0.01
2.3 刺激性试验
2.3.1 宫颈炎模型的制备 实验大鼠 24只 ,随机等
分为 4组:第 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 2组为造模组;第
3组为硝酸咪康唑气雾剂组;第 4组为硝酸咪康唑环
包物组 。参照文献[ 2] 略加修改制备宫颈炎模型 ,即用
注射器吸取 25%的苯酚胶浆0.5 mL ,注入阴道(注射
针头为大鼠灌胃针头), bid ,共 3 次.造模后第 3天开
始用药 ,qd ,每次向阴道注入0.5 mL 药液 ,连续用药
7d。
2.3.2 观察指标[ 1]  用药时观察动物的一般活动 ,用
药后处死大鼠 ,取阴道至子宫分角处组织进行肉眼观
察 ,并置 10%甲醛溶液中 ,按常规制作切片进行病理
组织观察 。
2.3.3 结果 药液注入阴道后 , 乳浊液组动物活动
明显增多 , 而环包物组动物相对安静。组织切片发
现 , 环包物组和乳浊液组组织内均含有一定的中性粒
细胞浸润 ,但与造模组相比较 , 两组的浸润程度均轻。
两组子宫颈均被覆鳞状上皮 ,无坏死脱落 。结果提示
乳浊液刺激性比环包物刺激性大。
2.4 pH 值的测定 pHS -25型 pH 计测定环包物
的 pH 值为3.57。
3 讨论
外阴阴道炎是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前最常见的
疾病 。当妊娠 、糖尿病 、外阴损伤 、口服避孕药 、大量广
泛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等都可促使其发生 ,
其感染 80%~ 90%主要为白色念珠菌[ 3] 。治疗方法
一种是口服抗真菌药物 ,如伊曲康唑 、氟康唑等;另一
种为局部直接外用抗真菌药物 。咪康唑为一咪唑类化
合物 ,是临床上常用的不良反应比较小的抗真菌药 ,但
其在肠道 、皮肤和黏膜吸收有限[ 4] 。
乳浊液属于粗分散系统 ,分散相有趋于合并而使
系统不稳定的性质。包合技术是近年来药学领域应用
比较广泛的一种技术 ,特别是在中西药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中广为使用 。药物制成包合物后 ,可显著改善药
物的理化性质 、增加药物稳定性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
刺激性等优点[ 5] 。
上述实验表明 , 硝酸咪康唑环包物体外无抗真菌
作用 ,但体内用药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伴有宫颈炎的
大鼠 ,阴道给药刺激性较小。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 、药
理学 、毒理学)[ M] .1993.178 , 215.
[ 2]  范英昌 ,宋卓敏 ,王志坚 ,等.中药阴道泡腾片对实验性大鼠宫颈
炎病理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1997 , 3
(5):35.
[ 3]  王瑞礼.要重视真菌检验工作[ 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1996 , 19:
263.
[ 4]  Daneshmend TK.S ystemic ab sorpt ion of micronacole f rom the
vagma[ J] .J Antimicrob Chemotherapy , 1986 , 18:507.
[ 5]  陆彬主编.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8.31.
[ 收稿日期] 2004-07-06
[作者简介] 成明建 ,男 ,学士 ,主管药师 ,电话:0766-8838413
正交试验法优化连钱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成明建 ,冯冠英 ,黄齐慧 (云浮市人民医院 ,广东 云浮 527300)
[ 摘要]  目的:优选连钱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 L9(34)正交设计 , 以连钱草总黄酮含量 、出膏率二项考察指标综合评
分的方法 ,考察乙醇浓度 、提取时间 、提取次数 、乙醇用量 4 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过 2 号筛后第 1
次加 12 倍量 60%乙醇回流 40 min ,第 2 , 3 次分别 10倍量 60%乙醇回流 30 min。结论:本工艺经实验重现性好 , 是最佳的工艺。
[ 关键词]  连钱草总黄酮;正交试验法;提取工艺;芦丁
[中图分类号] R284.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1-5213(2005)02-0147-03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for total flavones from Herba Glechomae by orthogonal design
·14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年第 25卷第 2期 Chin H osp Pharm J , 2005 Feb , Vol 25 , No.2
CHENG Ming-jian , FENG Guan-ying , H UANG Qi-hui(Yunfu People s Hospital , Guangdong Yunfu 527300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optimal ex traction process fo r to ta l flav one s from H erba Glechomae.METHODS Acco rding to
the o rthogonal design L9(34), fo ur facto r s in ex traction we re optimized , i.e.the content of ethano l , ex tracting dura tion , ex tracting
times and the amount o f ethano l added , by g rading the content of to tal flav ones and the y ield of solids ex tracted w hich w ere taken as
indices.RESULTS The best ex traction pro ce ss w as that 20 mesh powder w as ext racted in 12 times amount o f 60% ethanol for 40
min at fir st and in 10 times amount o f 60% ethanol fo r 30 min at second and third.CONCLUSION  This technique is highly repeat-
able.
KEY WORDS:to tal flav ones Herba Glechomae;o rthogonal design;ex traction method;rutin
  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 Glechoma longi tuba
(Nakai)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 , 具有利湿通淋 、清热
解毒 、散瘀消肿的功效[ 1] 。连钱草含有较多总黄酮 ,
以芦丁为对照品 ,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连钱草总黄酮
含量最高可达11.5%[ 2] 。本实验采用 4因素 3 水平等
正交试验 L9(34), 选择总黄酮含量和浸膏收率二项考
查指标综合评分的方法[ 3] , 优化连钱草的提取工艺 ,
为连钱草单方或复方制剂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 现报道
如下 。
1 仪器与材料
751—GW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芦丁
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
号 008-9705);连钱草[经云浮市药品检验所鉴定(自
己采集)]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实验设计 选择提取工艺中对浸膏有影响
的 4项因素 ,即乙醇浓度 A ,提取时间 B ,提取次数 C ,
溶媒用量倍数 D ,每个因素选择 3个水平 ,采用 4因素
3水平等水平正交试验表 L9(34)设计试验方案 ,因素
水平见表 1。
表 1 因素水平表
Tab 1 Levels o f facto r s
因素
水  平
乙醇浓度(A)
/ %
提取时间(B)
/min 提取次数(C)
溶媒用量(D)
/倍
1 60 30 , 20 , 20 1 8 , 6, 6
2 40 40 , 30 , 30 2 10 , 8 ,8
3 30 50 , 40 , 40 3 12 , 10 ,10
2.2 试验方法
2.2.1 浸膏提取 取同一批混合均匀的药材粗粉 ,每
次称 100 g , 按正交试验表 L 9(34)安排试验 ,见表 2采
用水浴加热回流提取 ,提取时间从溶剂开始回流计算 ,
提取过程保持回流状态 ,提取药液浓缩成稠膏 ,减压干
燥 ,得干浸膏粉 ,称重 ,计算出膏率 。出膏率=浸膏重药材量
×100%。
2.2.2 连钱草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浸膏粉0.3 g ,精密
称定 ,置 100 mL 具塞三角瓶中 ,精密加 60%乙醇 50
mL 密塞 ,称定重量超声使其溶解 、放冷 、密塞 ,再称定
重量 ,用 60%乙醇补足减失重量 ,摇匀 、过滤 、得续滤
液 ,即得供试品溶液 。
(2)样品的测定[ 2]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2.0
mL , 然后置于 25 mL 量瓶中和水 4 mL 和 50%亚硝
酸钠溶液 1 mL ,放置 6 min ,加三氯化铝试液 1 mL ,摇
匀 ,放置 6 min ,加 5%氢氧化钠溶液 10 mL ,加水至刻
度 ,摇匀 ,以水作空白对照 ,于 510 nm ,处测定吸收度
A , 回归方程为:Y =0.085 8 A -0.000 059 7 , r =
0.999 3(线性范围 0 ~ 0.04340 mg·L-1 ,对照品为芦
丁),进而计算总黄酮含量 ,结果见表 2。
2.2.3 数据处理[ 3]  采用连钱草浸膏总黄酮含量和
出膏率二项考察指标综合评分的方法优选提取工艺。
评分标准:按指标主次 ,规定连钱草浸膏总黄酮占 70
分 ,总黄酮含量为 55%取满分 70 分 ,总黄酮含量为
0%取 0分;出膏率占 30分 ,根据试验出膏率的变动范
围规定出膏率为 15%,取满分 30分 , ≥30%取 0 分。
计算结果见表 2。
由表 2直观分析和方差结果表明 ,因素中乙醇浓
度 A对提取工艺有显著影响(P<0.05),溶媒用量倍
数 D影响也较为明显(P 值接近0.05),提取时间 B和
提取次数 C影响相对较小。根据极差数据 RA >RD >
RB >RC ,该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A 1 B2 C3D3 ,即第 1
次用 12倍量 60%乙醇 ,回流提取 40 min ,第 2次用 10
倍 60%的乙醇回流提取 30 min ,第 3 次用 10 倍量
60%乙醇提取 30 min 。由于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
影响相对较小 ,在实际生产中也可按第 3 次提取液套
用进行下批原料提取 ,提高综合效率。
2.3 最佳工艺的验证 取 200 g 药材 , 按该提取工
艺 ,所得总黄酮提取率88.34%。
3 讨论
由于芦丁和连钱草提取液经显色后的吸收图谱很
相似 ,分别于 510 nm 和 493 nm 处有最大吸收峰 ,所
以采用芦丁为对照品测定连钱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
采用连钱草总黄酮含量和出膏率二项考察指标综
合评分的方法 ,优选提取工艺 ,可以消除因分别考察二
项指标所得结果的差异。评分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实验
中浸膏总黄酮含量和出膏率的变化范围制定 ,参照数
的大小不影响实验结果。
·148·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年第 25卷第 2期 C hin Hosp Pharm J , 2005 Feb , Vol 25 , No.2
表 2 正交试验结果
Tab 2 Results of o r thogonal test
实验
序号
乙醇浓度
(A)
提取时间
(B)
提取次数
(C)
溶媒用量
(D)
浸膏重
/ g
出膏率
/ %
总黄酮含量
/ %
总黄酮含量
/ g 综合评分
1 1 1(30) 1 1(8) 15.81 15.81 32.89 5.20 70.24
2 1 2(40 , 30) 2 2(10.8) 16.35 16.35 48.12 7.87 88.54
3 1 3(50 , 40 , 40) 3 3(12 , 10 , 10) 16.43 16.43 51.23 8.42 90.34
4 2 1(30 , 20) 2 3(12 , 10) 18.12 18.12 58.23 10.55 72.41
5 2 2(40 , 30 , 30) 3 1(8 , 6 , 6) 19.96 19.96 39.56 7.90 70.43
6 2 3(50) 1 2(10) 18.46 18.46 37.32 6.89 70.60
7 3 1(30 , 20 , 20) 3 2(10 , 8 , 8) 22.75 22.75 29.89 6.80 52.54
8 3 2(40) 1 3(12) 17.84 17.84 31.02 5.53 63.78
9 3 3(50 , 40) 2 1(8 , 6) 20.03 20.03 23.89 4.79 50.31
K1 249.12 195.19 204.62 190.98
K2 213.44 222.84 211.26 211.68
K3 166.63 211.21 213.31 226.53
R 82.49 27.65 8.69 35.55
参考文献:
[ 1]  中国药典.二部[ S] .2000.134.
[ 2]  祝德秋 , 罗启剑 ,崔岚 , 等.连钱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J] .药学
服务与研究 , 2003 , 3(1):62.
[ 3]  张峻.正交试验法优化虎杖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J] .中国药学杂
志 , 2003 , 38 (2):154.
[ 收稿日期] 2004-04-06
[作者简介] 李祥华 ,男 ,学士 ,副教授 ,电话:0716-8067719
胶艾汤对实验性出血的影响
李祥华 ,王文英 (长江大学医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 摘要]  目的:探讨胶艾汤对动物出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以 15 g·kg -1的剂量连续灌胃给药 5 d 后 ,采用断尾法测定
出血时间。家兔以 1.5 g·kg -1的剂量连续灌胃 7 d后 , 耳静脉取血测其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血浆复钙时间以及优球蛋白溶解
时间。结果:胶艾汤能明显缩短断尾小鼠出血时间(P<0.01);能明显缩短家兔凝血时间(P<0.01)、凝血酶原时间(P<0.05)、血
浆复钙时间(P<0.05)和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P<0.01)。结论:胶艾汤有显著的止血作用。其止血作用机制可能是因为其有
促凝血因子的生成和抑制纤溶系统的活性而达到止血作用的。
[ 关键词]  胶艾汤;出血;止血;止血药
[中图分类号] R285.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1-5213(2005)02-0149-02
Effect of Jiaoai decoction on laboratory bleeding
LI Xiang-hua , WANG Wen-ying (Depar tment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Yang tze Univer sity Medical College , Hubei
Jing zhou 434000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 ate the effect of A ss Hide G lue and M ugwo r t(Jiaoai)decoction on bleeding and its hemostyp-
tic mechanism in animals.METHODS  Mice bleeding time(BT)w as measured with cutting the tail after they we re g iv en with a daily
do se o f 15 g·kg -1 Jiaoai decoction for 5 day s by ig.Rabbits , w hich we re sampled ear vein blood , were measured coagulation time
(CT), plasma recalcica tion time(RT), plasma pro thrombin time(PT)and eug lobulin ly sis time(ELT)after they were given w ith a
daily do se of 1.5 g·kg-1 Jiao ai decoction fo r 7day s by ig.RESULTS Jiaoai decoction could sho r ten BT with cut tail mice(P<0.01),
and this decoction could sho rten C T(P<0.01), pla sma RT(P<0.05), pla sma PT(P<0.05)and could leng then ELT(P <0.01)in
rabbits.CONCLUSION  Jiaoai decoction has a notable effec t of hemostasis.The mechanism of hemosta sis may be that this decoction
can promote production of coagulation facto r s and can inhibit the active of fibrinoly sis sy stem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hemostasis.
KEY WORDS:Jiaoai decoction;hemostasis;hemor rhage;hemosta tics
  胶艾汤为止血要方 ,主要用于妇女崩中漏下 ,月经
过多 ,淋漓不止 ,或流产后下血不绝 ,或妊娠下血等症。
本实验通过其对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血浆
复钙时间(R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优球蛋白
溶解时间(ELT)的实验研究 ,初步探讨胶艾汤止血的
作用机制 。
·149·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年第 25卷第 2期 Chin H osp Pharm J , 2005 Feb , Vol 25 , 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