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 0 0年第 8卷第 2 期
· 实验研究 ·
复方荔枝草颗粒剂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吴正红 裴云萍 方 芸 陈志一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南京 12 8 0 0)
摘 要 寻找复方荔枝草颗粒剂最佳提取工艺 。 采用正交试验法 , 以溶剂用量 ( A ) 、 浸泡时间 ( )B 、 提取时间 (C ) 、 提取次
数(D ) 、 醇沉浓度 (E )和醇沉时间 ( )F 6 个因素 , 以每个因素选取三水平进行实验 。结果因素 A 、 D 、和 F 对提取有显著影响 ,因素
B
、
C 和 E 仅有一定影响 。 其最佳提取工艺是 A 3 B IC 3 D ZE I F 3 。
关键词 复方荔枝草颗粒剂 ;正交试验法 ;提取工艺
该制剂为中药复方制剂 , 主要由荔枝草 、 车前草和紫花 5 : 5) ;柱温 45 ℃ ;流量 1 . 0m l / m in ;纸速 Zm m / m in 。
地丁等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 、 利尿通淋的功效 。 其中主药荔枝 2 . 3 高车前贰标准曲线
草和车前草具有利尿 、 清热和消肿等作用 .l[ 2 〕 ,且都含有黄酮 精密量取高车前贰对照品溶液 0 . 5ml 置 l oml 量瓶中 ,
贰类化合物高车前贰陈 4〕 。 本研究以高车前贰为指标 ,采用正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 sml 置 1。耐 量瓶中 ,
交试验法s[] 选择该颗粒剂最佳提取工艺 。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依次重复操作 ,配制七个浓度为
1 仪器与试药 1 0 . 0 0 , 5 . 0 0 , 2 . 5 0 , l : 2 5 , 0 . 6 2 5 , 0 . 3 1 2 , 0 . 1 5 6拌g / m l 的标准溶
L c
一
lo A 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 ) , s P D 一 10 A 紫外检 液 , 精密量取 2 0川进样 , 按上述条件测定 ,结果在每毫升
测器 ; c 一 R 7A 数据处理机 ; H E O D Y N E 7 7 2 5 ;进样器 (定量管 。 . 1 56 ~ 10 . 0 0阳浓度范围内 ,色谱峰面积 ( Y )和高车前贰浓
20 nl)
; K F
一
lC
,色谱柱 ; A G 一 204 电子分析天平 (上海梅特勒一托 度X( )之间呈线性关系 。 其回归方程为 :
利多公司 ) ; p H 计 (上海分析仪器厂 ) 。 Y = 3 3 0 8 2X 一 1 0 2石 ,了= 0 . 9 9 9 9
高车前贰对照品 (含量 98 % 以上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 .2 4 样品测定法
院) ;荔枝草 、 车前草等 (南京中药饮片厂 ) ; 甲醇 、 磷酸 、 磷酸 精密量取上述颗粒剂原药材提取液适量 ,用流动相稀释
二氢钾等均为分析纯 。 至一定浓度 ,进样测定 。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高车前贰含
2 方法与结果 量 。
2
.
1 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提取液的制备 3 正交设计及试验结果
精密称取高车前贰对照品约 s m g 置 25 ml 量瓶中 ,加人 .3 1 正交设计及试验结果
适量甲醇溶解后再稀释至刻度 ,摇匀 , 即得高车前贰对照品 以提取液中主要有效成分高车前贰的含量为考查指标 ,
溶液(约 。 . Zm g /m D 。 选用 lL , (3 7 )正交方案 ,考察了加水量 、 浸泡时间 、 提取时间 、
按复方荔枝草颗粒剂处方配比 ,精密称取适量原药材 18 提取次数 、 醇沉浓度和醇沉时间 6 因素 ,每个因素三水平设
份 ,按正交表所列的条件加水煎煮 ,合并煎液 ,过滤 ,浓缩至 计试验方案 ,结果见表 l 。
相对密度为 1 . 01 清膏 ( 60 ~ 70 ℃ 热测 ) ,放冷后加人乙醇 ,搅 .3 2 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 2 。
拌,放置醇沉 ,过滤 , 滤液经水浴回收乙醇后 , 即得复方荔枝 4 讨论
草颗粒剂原药材提取液 。 4 . 1 由极差 R 。 > R A > R F> R B> R E > R 。 和方差分析结果 ,
2
.
2 色谱条件 提取次数 、 加水量 、 醇沉时间 3 个因素对冲剂中高车前贰含
色谱柱 K F 一 lC 。。 4 . 6m m x 2 5 o m m ( 10 户 ; 紫外检测波长 量均有显著影响 ,其中提取次数 、 加水量二因素最为显著 。 浸
335n m ;流动相 : 甲醇一水一 1 . o m ol / L , pH 3 . 5 磷酸缓冲液 (4 。 : 泡时间 、 醇沉浓度和提取时间仅有一定影响 。
DOI : 10. 13664 /j . cnki . pcr . 2000. 02. 001
江苏药学与 临床研究 2 0 0 0年第 8 卷第 2 期
表 1 复方荔枝草颗粒剂生产工艺正交设计实验表 Ll 。 3 (, )
试验号
A
加水量
(倍数 )
B
浸泡时间
( h )
C
提取时间
(h )
D
提取次数
(次 )
E
醇沉浓度
( % )
F
醇沉时间
( h )
G
试验结果
(折成药材
含量 拜g / g )
11,自八jOlJiQ口,勺1曰门,1.占9ún
一内卜U,自dO
4824cocoZ一799O自J任月了叮`今`孟性迁甲`矛,é左`行厅9曰行r一: .j、00onùn匕门了八西,`QUōbo口内b月子OD才O6月I110自,OJ`n9O曰d夕éd0 . 5 1 . 0
1
1 8 2 3
.
3 289
.
3 1 7 0
.
3 0 3
.
5 4 8
.
5 2 8
.
2 14
.
9 2
3 7 3
.
3 4
4 9 9
.
4 5
6 1 7
.
0 9
4 4 9
.
7 0
3 1 6
.
8 6
3 4 3
.
9 2
6 3 2
.
4 4
5 7 1
.
4 3
5 0 7
.
6 5
2 7 0
.
2 9
5 4 8
.
8 7
6 3 0
.
9 1
3 1 1
.
9 9
5 4 9
.
4 5
5 6 7
.
8 5
5 1 1
.
7 0
3 6 5
.
7 5
亡dO0t勺1`JLa`J工b
.…119曰,工生O`llQ自0乙几,月111.0uJ工`d1ó口亡口J`0La臼匕1: J.00L..1
68co8105512345678910n234567
24 14
.
5 2
28 7 6
.
0 0
29 9 3
.
0 9
4 0 2
.
4 2
4 7 9
.
3 3
4 9 8
.
8 5
9 6
.
4 3
28 8 2
.
3 4
2 5 4 9
.
4 6
28 5 1
.
8 1
4 8 0
.
3 9
4 2 4
.
9 1
4 7 5
.
3 0
5 5
.
4 8
2 7 3 4
,
8 8
2 7 12
,
4 9
2 8 3 6
.
24
4 5 5
.
8 1
4 5 2
.
0 8
4 7 2
.
7 1
2 0
.
6 3 24 4
.
2 1
28 5 5
.
7 0
27 4 7
.
25
26 8 0
.
6 6
4 7 5
.
9 5
4 5 7
.
8 8
4 4 6
.
7 8
29
.
17
2 6 6 4
2 6 0 2
3 0 15
4 4 4
.
13
4 3 3
.
8 2
5 0 2
.
6 6
6 8
.
84
2 7 1 9
.
9 1
2 7 3 0
.
6 8
2 8 3 3
.
0 2
4 5 3
.
32
4 5 5
.
1 1
4 7 2
.
17
18
.
85
几O还人注`内匕ū了乃月了ùUQUO甘11迁`Kl几s一l凡R
表 2 方差分析表 沉时间 7z 小时 。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A 17 32
.
7 7 2 8 6 6
.
3 8
B 6 2 7
.
0 1 2 3 1 3
.
5 0
C 8 0
.
5 7 2 4 0
.
28
D 122 7 0
.
1 5 2 6 1 3 5
.
0 8
E 1 4 4
.
5 1 2 7 2
.
2 6
F 9 1 9
.
0 0 2 4 5 9
.
5 0
误差 S eS 7 2 . 1 7 2 3 6 . 0 9
F 值 尸 值
2 4
.
0 1 < 0
.
0 5
8
.
6 8
1
,
12
1 7 0
.
0 0 < 0
.
0 1
2
.
0 0
1 2
.
7 3 < 0
。
1
参 考 文 献
F
l
一。 . 1 ( 2 , 2 ) = 9
.
0 0 F z
一
0
.
0。 ( 2 , 2 ) = 1 9
.
0 0 F 卜。
.
0 1 ( 2
,
2 ) = 90
4
.
2 同一因素不同水平的试验结果和方差分析表明 :最佳
组合应为 aA BI C 3 D ZE田 3 ,故优选出最佳工艺为 :用 10 倍量水
浸泡 。 . 5 小时 ,提取 2 次 ,每次 2 . 。 小时 ,醇沉浓度 60 % ,醇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
研究所编 . 中药志 . 第 2 版 (第四册 ) . 北京 :人 民出版社 , 19 8 :
5 4 2
-
中华人民共国药典委员会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 广州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1 9 9 5 : 53 ·
蒋 毅 , 罗思齐 , 郑民实 . 荔枝草活性成分的研究 . 医药工业 ,
1 9 8 7 ; 18 ( 8 ) 3 4 9
.
肖祟厚主编 . 中药化学 . 第 1 版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88
:
19 4
.
周怀梧主编 . 医药应用数理统计 . 第 1 版 . 济南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1 98 6
:
1 6 2
.
(收稿 日期 : 1 9 9 9 一 0 8 一0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