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阔叶山麦冬块根化学成分研究



全 文 :药,2007,38(8) :1151-1152.
[4]张健,李友宾,王大为,等 . 太子参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1) :1051-1052.
[5]胡立宏,陈仲良 . 杭白菊的化学成分研究 . 两个新三萜
酯的结构测定[J].植物学报,1997,39(1) :85-90.
[6]陶靓,黄金程,赵艳萍,等 . 巴东醉鱼草化学成分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3) :3043-3044.
[7]贾凌云,孙启时,黄顺旺 . 滁菊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
分离与鉴定[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13(3) :159-
161.
[8] 高燕,李冲,张承忠,等 . 甘肃醉鱼草化学成分研究
(Ⅱ) [J]. 中药材,2007,30(6) :667-668.
阔叶山麦冬块根化学成分研究
姜 涛1,唐潇颖1,吴军生1,王丽秋1,黄 淼1,韩 婷2,秦路平2
(1. 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2.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 目的:研究阔叶山麦冬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对阔叶山麦冬块根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
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从阔叶山麦冬块根中分离得到了 6 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胡萝卜苷(I)、棕榈酸
(II)、鲁斯可皂苷元(III)、阔叶山麦冬皂苷 C(IV)、阔叶山麦冬皂苷 D(V)和 25(S)-鲁斯可皂苷元-1-O-β-D-吡喃木
糖-3-O-α-L-吡喃鼠李糖苷(VI)。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阔叶山麦冬;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R284. 1 /R28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1)10-1537-03
Study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Root of Liriope platyphylla
JIANG Tao1,TANG Xiao-ying1,WU Jun-sheng1,WANG Li-qiu1,HUANG Miao1,HAN Ting2,QIN Lu-ping2
(1. Shanghai Pharma Engine Co.,Ltd.,Shanghai 201203,China;2. College of Pharmacy,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
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 of Liriope platypgylla. Methods:Six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so-
lated from the chloroform fraction and n-BuOH fraction from EtOH extract of Liriope platyphylla. Results: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
ted as β-sitosterol-3-O-β-D-glucopyranosile(Ⅰ) ,palmic acid(Ⅱ) ,ruscogenin (III) ,LP-C(IV) ,LP-D(V) ,25(S)-ruscogenin 1-O-
β-D-xylopyranoside-3-O-α-L-rhamnopyranoside(VI) ,respectively. Conclusion:All these compounds a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 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Chemical constituents
收稿日期:2011-05-26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公共服务平台资助项目(09DZ2292100)
作者简介:姜涛(1979-) ,男,医学硕士,主要从事新药开发方面的研究;Tel:021-58555018,E-mail:taojiang@ pharma-engine. com。
阔叶山麦冬药材是百合科山麦冬属植物阔叶山
麦冬 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的干燥块根,民
间又称“大麦冬”,在我国不少地区曾作为正宗药材
麦冬和山麦冬的替用品用于临床,治疗热病伤津、心
烦口渴等症。在前期工作中,已经报道了 7 个化合
物〔1〕,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采用了包括制备型液相、
硅胶柱层析、凝胶层析等色谱方法,从中分离得到 6
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β-
胡萝卜苷(I)、棕榈酸(II)、鲁斯可皂苷元(III)、阔
叶山麦冬皂苷 C(IV)、阔叶山麦冬皂苷 D(V)和 25
(S)-鲁斯可皂苷元-1-O-β-D-吡喃木糖-3-O-α-L-吡喃
鼠李糖苷(VI)。以上 6 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
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和材料
XRC-1 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 ;
Bruker AV-400MHz 型核磁共振仪,TMS 为内标;
Waters ZQ 2000 质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为 Waters
2545 型号;薄层层析及柱层析用硅胶均为中国青岛
海洋化工集团公司生产;TCL 板为烟台市芝罘黄务
硅胶开发试验厂生产。Sephadex LH-20 为法玛西亚
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其他化学试剂均
为分析纯。
阔叶山麦冬采自四川省成都市,经第二军医大
学生药教研室郑汉臣教授鉴定为百合科植物阔叶山
麦冬 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的干燥块根。
2 提取分离
·7351·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阔叶山麦冬干燥块根 20 kg,粉碎成粗粉状,用
80%乙醇室温渗漉提取 3 次,每次 5 d。浸出液减压
浓缩得到乙醇浸膏,超声下用水分散,依次用氯仿和
水饱和的正丁醇进行萃取。然后取氯仿萃取部位浸
膏 120 g和正丁醇萃取部位 170 g分别上硅胶柱,分
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80∶ 1 ~ 2∶ 1)、氯仿-甲醇(50
∶ 1 ~ 2∶ 1)的不同梯度进行洗脱,再经 Sephadex LH-
20 反复柱层析和制备液相分离,得到化合物Ⅰ(45
mg)、Ⅱ(23 mg)、Ⅲ(19 mg)、Ⅳ(42 mg)、Ⅴ(58
mg)、Ⅵ(51 mg)。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Ⅰ:白色无定形粉末(甲醇) ,mp 288 ~
290℃。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和 Molish 反应呈
阳性,易溶于吡啶。酸水解后检出 β-D-葡萄糖和 β-
谷甾醇。经 HPTLC与 β-胡萝卜苷标准品对照,15%
硫酸-乙醇显色,其 Rf值和显色行为与标准品一致。
IR谱显示有羟基(3 367cm -1) ,甲基(2 940 cm -1,
1 376 cm -1) ,1 078 cm -1,839 cm -1(Δ5)。其 IR谱、
HPTLC结果与 β-胡萝卜苷一致,与文献〔2〕一致,故
鉴定为 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即为 β-胡萝卜
苷。
化合物Ⅱ:白色无定形固体(CHCl3) ,mp 61 ~
62℃。EI-MS显示分子离子峰为 256,结合1H-NMR、
13C-NMR推断分子式为:C16H32O2,分子中有一个不
饱和度。1H-NMR(CDCl3)谱显示有 1 个甲基质子信
号 δ0. 86(3H,t) ,2 个亚甲基质子信号:δ1. 65(2H,
五重峰) ,-CH2CH3;δ2. 34(2H,t) ,-CH2CH2COOH。
13C-NMR 和 DEPT 谱显示只有 1 个甲基碳信号
δ14. 4,1 个羧基碳的信号 δ180. 4 和若干个-CH2-碳
信号。综合以上信息推断该化合物为饱和十六碳
酸,其 EI-MS 谱图与棕榈酸 EI-MS 谱图完全一
致〔3〕,故推断化合物Ⅱ为棕榈酸。
化合物Ⅲ:白色的粉末(MeOH) ,mp 217 ~
220℃。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墨绿色) ,
提示为甾体类化合物。ESI-MS 给出的分子离子峰
是 453[M + 23]+,提示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为
430。1H-NMR(C5D5N)δ:0. 86 (3H,s,18-CH3) ,
1. 32(3H,s,19-CH3) ,1. 06(3H,d,J = 7. 5 Hz,21-
CH) ,1. 05(3H,d,J = 7. 5 Hz,27-CH) ;从13C-NMR
谱上显示有 27 个碳信号,δ140. 88 和 124. 98 处有
典型的 C5 和 C6 之间有双健相连,进一步的数据归
属与已知的文献〔4〕一致,确定为鲁斯可皂苷元。
化合物Ⅳ:白色的粉末(MeOH) ,mp 201 ~
203℃。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在 IR 谱
中显示为一种25(S)-型螺甾醇苷:3 600 ~ 3 200
表 1 化合物 IV、V 、VI 的13C-NMR
数据(C5D5N,400 MHz)
C 化合物 IV 化合物 V 化合物 VI
Aglycone
1 84. 1 77. 9 83. 1
2 38. 0 41. 0 35. 5
3 68. 4 73. 9 73. 2
4 44. 0 39. 6 39. 3
5 140. 0 138. 6 138. 4
6 124. 6 123. 1 125. 6
7 33. 4 33. 1 32. 3
8 32. 3 32. 4 33. 0
9 50. 9 51. 4 50. 1
10 43. 3 43. 8 42. 9
11 24. 1 24. 3 23. 9
12 40. 6 40. 3 40. 1
13 40. 4 40. 0 40. 2
14 57. 4 57. 2 56. 7
15 32. 6 32. 5 31. 8
16 81. 4 81. 2 81. 1
17 63. 3 63. 4 62. 9
18 16. 9 16. 2 16. 7
19 14. 9 13. 8 14. 5
20 42. 7 42. 8 42. 6
21 15. 2 15. 6 14. 8
22 109. 7 109. 8 109. 8
23 26. 6 32. 1 26. 5
24 26. 4 29. 6 26. 3
25 27. 8 30. 7 27. 6
26 65. 3 67. 0 65. 3
27 16. 4 17. 4 16. 5
Fucose Rhamnose
1 100. 4 99. 8
2 76. 8 71. 2
3 74. 9 72. 8
4 73. 4 74. 1
5 71. 3 70. 1
6 17. 1 18. 6
Rhamnose Rhamnose Xyl
1 101. 8 100. 0 102. 4
2 72. 6 71. 7 75. 2
3 72. 6 83. 7 78. 8
4 74. 5 73. 0 72. 8
5 69. 4 69. 7 67. 4
6 19. 0 17. 8
Glucose
1 106. 2
2 75. 9
3 78. 4
4 72. 1
5 78. 3
6 62. 7
·8351·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OH) ,985,920,900,840 吸收峰。EI-MS m/z:745
[M + Na]+,提示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 722。1H-NMR
(C5D5N)δ:0. 89(3H,s,CH3) ,1. 08(3H,d,J = 6. 0
Hz,-CH-CH3) ,1. 14(3H,d,J = 6. 0 Hz,-CH-CH3) ,
1. 42(3H,s,CH3) ,1. 53(3H,d,J = 6. 0 Hz,-CH-
CH3) ,1. 72(3H,d,J = 6. 0 Hz,-CH-CH3) ;
13C-NMR
上显示:δ100. 4 是岩藻糖 β-端基碳的信号,在 δ
101. 6 处显示为鼠李糖的 α-端基碳信号,数据见表
1。综合 EI-MS,和已知文献〔4〕对比,确定为阔叶山
麦冬皂苷 C,即 25(S)-鲁斯可皂苷元-1-O-α-L-鼠李
糖(1→2)-β-D-呋喃鼠李糖苷。
化合物Ⅴ:白色的粉末(MeOH) ,mp 293 ~
295℃。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在 IR 谱
中显示为:3 600 ~ 3 200(OH) ,985,920,902,865 吸
收峰。EI-MS m/z:761[M + Na]+,提示该化合物的
分子量为 738。1H-NMR(C5D5N)δ:0. 70(3H,br d,-
CH-CH3) ,0. 91(3H,s,CH3) ,1. 08(3H,d,J = 6. 0
Hz,-CH-CH3) ,1. 24(3H,s,CH3) ,1. 54(3H,d,J =
6. 0 Hz,-CH-CH3) ;在
13C-NMR 上显示:δ106. 4 是
葡萄糖 β-端基碳的信号,在 δ 100. 0 处显示为鼠李
糖的 α-端基碳信号,数据见表 1。综合 EI-MS,和已
知文献〔4〕对比,确定该化合物为阔叶山麦冬皂苷 D,
即鲁斯可皂苷元-3-O-β-D-葡萄糖(1→3)- α-L-吡喃
鼠李糖苷。
化合物Ⅵ:白色的粉末(MeOH) ,mp 237 ~
239℃。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和 Molish 反应呈
阳性,香草醛显黄色。EI-MS 提示该化合物的分子
量为 708。在 IR 谱中显示 :3 600 ~ 3 200(OH) ,
982,980,865。从1H-NMR上可以看出有 4 个甲基,
其中 2 个为单峰,δ 0. 84 (3H,s,18- CH3) ,1. 30
(3H,s,19-CH3) ,另外 2 个是双峰,δ1. 09(3H,d,J
= 7. 5 Hz,21-CH) ,1. 03(3H,d,J = 7. 5 Hz,27-
CH) ,其余的氢在主要集中在饱和碳区和糖区域,这
些提示该化合物为甾体皂苷类成分。从13C-NMR谱
上显示有 38 个碳信号,其中 11 个是糖部分的碳信
号,27 个甾体苷元部分的信号。季碳信号 δ138. 06
和叔碳信号 δ125. 6 以及不饱和质子信号 δ5. 52
(1H,br d,J = 6. 0 Hz) ,表明 C5 和 C6 之间有双健相
连。13C-NMR其数据见表 1。该化合物的 TLC 水解
后,可以检查出 L-鼠李塘和 D-木糖成分。
用 HMBC和 HMQC 谱进一步证明各个碳氢化
学位移归属的正确性。由 HMBC 谱可以观察到 C1
(δ 83)与一个木糖(δ 4. 75)相关,C3(δ 73. 2)与一
个鼠李糖(δ 5. 5)相关,在1H-NMR 中,δ 5. 49(1H,
d,J = 3. 5 Hz)表明鼠李糖为 α 构型,δ 4. 75 (1H,
d,J = 7. 8 Hz)表明木糖为 β构型,结合参考文献〔5〕
对比,可以确定为 25(S)-鲁斯可皂苷元-1-O-β-D-吡
喃木糖-3-O-α-L-吡喃鼠李糖苷。
参 考 文 献
[1]姜涛,黄宝康,张巧艳,等 . 阔叶山麦冬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药材,2007,30(9) :1079-1081.
[2] Seo B S,Tomita S,Tori K,et al. Carbon-13 NMR spectra
of urs-12-enes and application to structural assignments of
compounds of Isodon japonics Hara tissue cultures [J].
Tetrahedron Lett,1975,1:7.
[3]丛浦珠,苏克曼主编 . 分析化学手册-质谱分册[M].
第二版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96.
[4] Watanabe Y,Sanada S,Ida Y,et al.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Ophiopogonis tuber and its conge-
ners. I. Sudies of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subterranean part
of Liriope platyphaylla Wang et Tang(1) [J]. Chem
Pharm Bull,1983,31(6) :1980-1990.
[5] Yu B,Qiu S X,Kyaw Zaw,et al. Steroidal glycosides from
the subterranean parts of Liriope spicata var. prolifera[J].
Phytochemistry,1996,43:
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
201-206.
“全国毒性中药饮片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剂管理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将于 2011 年 12 月 2 ~ 4 日在广东省中山市联合举办“全
国毒性中药饮片学术研讨会”,同时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毒性中药饮片研究现状与使用管理培训班”。现向全国征集
论文,包括毒性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及监管过程中存在问题探讨;毒性中药饮片生产饱制加工方法、质量标准及鉴别方
法、临床应用经验及中毒病例分析探讨;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贮存和使用管理探讨;毒性中药理论、品种划分、用法用量探讨
及其他有关毒性中药研究与探讨的文章。论文请于 2011 年 11 月 20 日前发至 E-mail:meiquanxi@ 163. com。本次会议是一次
全面深入探讨毒性中药饮片生产、经营、监管等方面问题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欢迎投稿。参会者可同时获得Ⅰ类学分 12 分
和Ⅱ类学分 6 分。联系人:广东省中山市西区康欣路 3 号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全喜教授,电话:0760-89980306,
13802668925。
·9351·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