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的分离培养 斜面培养基上 , 即可育成母种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 , 也可从蜜环菌材的木质部或
天麻组织中分离培养蜜环菌菌种 。
贺建超 贺榆霞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西安 7 10 0 4 3)
天麻属兰科植物 . 无根无叶 , 是一种较特殊的异养
型植物。 种子的萌发是从紫箕小菇或其它萌发真菌中
获得营养 . 而其成株球茎则靠从蜜环菌获得营养。 天
麻蜜环菌和萌发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会出现退化 , 需
要更新 , 必须从 自然界进行新菌种的分离培养工作 。
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真菌的一些分离培养技术 。
1 蜜环菌的分离培养
蜜环菌可采用菌索分离和抱子分离两种方法 。 菌
索分离较简单 , 但所得的菌索可能是经过长期无性繁
殖 , 生活力较弱 。 担抱子是经过子实体形成时的核配
而产生 , 交配核的双方遗传物质经过重组和分离 , 袍子
重新萌发形成新的菌丝进而形成菌索 , 生活力较强 。
1
.
1 菌索分离法 采用 P D A 培 养基 . 在蜜环菌的野
生分布区 , 从树桩或砍落的树杆上选粗壮呈棕红色的菌
索 , 取其 l 一 cZ m 的尖端 , 用清水冲洗干净 , 再用 0 . 1%
的升汞水消毒 l 分钟 ,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 , 放在培
养皿上剪成约 5~ 小段
. 用镊子刮烂菌索的鞘膜至露
出白色髓 , 置斜面培养基上 , 于 2 5℃下培养 15 一 20 天 。
以上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所用工具器皿均应严格灭
菌 。 蜜环菌菌丝絮状 , 具轮廓分明的边缘 。 初期生长缓
慢 , 呈单独结节状 , 灰白色 。 7 一 9 天后在絮状菌丝体中
央呈现褐色 , 颜色逐渐加深并向四周蔓延 , 有荧光 , 能形
成红棕色菌索 , 向斜面培养基里面生长 。
1
.
2 抱子分离法 在秋天蜜环菌形成子实体时采种 。
先将采集抱子用的装置 , 用纱布包好进行高压灭菌后 ,
送入无菌室备用 。 选成熟 、 健壮和菌褶未外露的子 实
体 , 剪去基部整体取下 , 置无 菌室中 。 用 0 . 1% 一
0
.
2 % 的升汞水消毒 1分钟 , 再用无菌水冲洗 3 一 4 次 ,
将其插在抱子收集装置内的支架上 , 菌褶向下 , 外用钟
罩罩住 。 在 17 ℃下培养 l 一 3 天 , 抱子释放后 , 在培养
皿中可见有咖啡色粉末状的抱子粉 。 抱子收集后应及
早进行分离 , 一般用稀释培养法 。 取接种针挑取少量
袍子 , 放入有无菌水的三角瓶中 , 稍加摇动制成悬浮
液 , 用接种针蘸取 1 滴抱子悬浮液在斜面或平板培养
基上划线接种 , 置 2 5℃下培养 , 7 一 10 天即可萌发 。 由
于是多抱子接种 , 抱子萌发成单核菌丝后 , 很快与对应
的单核菌丝配对 , 形成双核菌丝 , 双核菌丝体进一步发
育成红棕色根状菌索 。 挑取萌发生长快 、 红棕色根状
菌索 、有荧光 、 生活力旺盛 、 无杂菌的菌落 , 移接到新的
一 1 6 一
2 天麻种子萌发菌的分离培养
天麻种子萌发菌不只一种 , 但 目前已鉴定的只有
紫箕小菇 。 我国许多没有野生天麻分布的地方也有能
使天麻种子萌发的真菌 , 这类真菌通常分布在山区较
为湿润的枯枝落叶中 , 一般不能用肉眼识别 。 目前只
能从天麻种子萌发后的原球茎中分离 , 所以分离手续
较为复杂 。
2
.
1 菌种的分离 在天麻种子成熟的 5一 6 月 , 从山区
湿润的林下收集落叶 , 洗去泥土后放入木箱中 , 撒入种
子 , 盖一层塑料窗纱 , 再盖树叶 . 其上覆沙土 。 要求保持
树叶层经常潮湿。 两个月后如见有原球茎形成即可作
为菌种分离材料 。 取天麻的原球茎用清水洗净 , 在无菌
室用 0 . 1% 升汞水浸 1分钟 , 再用无菌水冲洗 3一 4 次 ,
用灭菌的滤纸吸去表面水 , 再切成小块分开接在斜面培
养基上 , 25 ℃下培养 7 一 10 天 , 待小块处长出菌丝 , 将白
色菌落分别转入新斜面上培养 , 淘汰带杂色的菌落 。 菌
种分离后 ,要进一步作鉴定是否可使天麻种子发芽 。
2
.
2 菌种的鉴定 从萌发菌的生态环境看 , 广泛分布
在死亡的落叶杂草中 。 实验表明 , 各种阔叶树的落叶 、
玉米茎叶和穗轴 、 棉子壳等都可作培养基 , 在陕南基 本
上是以壳斗科植物树叶为主料 。 菌种鉴定的第一步 ,
是将用水浸泡并洗净的落叶 . 装入 25 0ml 的三角瓶中
稍加压紧 (叶较大的可剪小 ) , 高压灭菌 , 在无菌室挑取
一块分离的纯菌种 , 接在树叶培养基上 , 在 25 ℃ 下培
养 10 天 , 菌丝长满即可备用 。
作种子发芽试验时 . 将已长满菌的树叶放在直径
约 10 e m 的培养皿中 , 底部垫一层薄的泡 沫塑料 , 加适
量水以保持潮湿 。 将天麻种子播撒在菌叶上 , 在 25 ℃
下培养 , 3 周后用放大镜观察 。 种子萌发时 , 湿度是重
要条件之一 , 如菌叶湿度小 , 种子不易吸胀 . 难以萌发 。
另外的方法就是用 50 ml 的扁平的克氏瓶 ,底部放有泡
沫塑料 , 加入几毫升水 , 上层放树叶 , 高度达到瓶高的
2 / 3
, 经高压灭菌后 , 在无菌室接菌 , 待菌丝基本长满树
叶后 , 在树叶和瓶壁上撒一些种子 , 通过瓶壁可观察到
树叶上种子萌发的动态 。 用克氏瓶的好处 , 就是发现
菌叶发干时 , 可转动瓶子 , 调节湿度并便于解剖镜下观
察 。 在 l 一 2 个月内 , 若天麻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 , 证
明分离的纯菌种就是天麻种子萌发菌 。
原球茎长成后 , 这时不仅利用萌发菌作为营养来
源 , 而且还可利用蜜环菌作为营养来源 。 原球茎上生
成的球茎大小 、 形状和数目在较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接
上 蜜环菌的侵染情况 。 如果没有蜜环菌 , 单靠萌发菌
, 平菇菌丝拮抗作用探讨 ,
池惠荣 王 朝江
(河北省农科院理化研究所 , 石家庄 0 5 0 0 5 1 )
平 菇在分类 上属侧 耳属 中的侧耳 ( lP eu ort 。
os `are
t 。 )和紫抱侧耳 ( 尸 , as P泛d “ , )两个帐其中有许多
菌株为生产所采用 。 这两个种的菌盖颜色 、 大小和菌
褶 、 菌柄等特征上非常接近 ,非专业工作者不易区分 ,
菌种又处于菌丝体阶段 . 有的菌株常一株多名 . 特性描
述多偏执一词或模棱两可 , 这就产生了新分离或引进
菌株与原有菌株的异同鉴定问题 。 为此 , 我们进行了
菌丝拮抗试验 ,认识其特点并从生产实用角度得 到有
关平菇菌株种群分类识别和株型鉴定的有关启示 , 现
将结果发表于后 :
1 材料和方法
1
.
1 供试菌株 共 13 个 , 分别是西德 89 、紫抱 、 川杂 20 、
南京 l 号 、农科 5号和鲁平 8 等灰色短柄菌株 ;九华 191 、
野丰 1 18 、 德国 03 和 怒3 等褐色短柄菌株 ;冀农 1 、 西德
3
、无泡 5 号等褐色长柄菌株。 所有菌株均由本室提供 ,
并经出菇验证 , 对子实体形态特征有准确了解 。
1
.
2 培养基 普通标准培养基 。 配方 :葡萄糖 20 9,
蛋白陈 10 9 , 磷酸二氢钾 19 , 硫酸镁 0 . 5 9 , 酵母浸膏
2 9
,琼脂 20 9 , 水 1000 m L 。 分装试管前经双层纱布过
滤 , 使之清晰便于观察 。
1
.
3 拮抗方法 供试 13 个菌株 , 每 2 个为一组 , 2 个
菌株同时接于一试管斜面 上 , 间距约 4 cnr . 28 ℃恒温培
养 , 当来自不同种块的异源菌丝生长边缘接近时 , 自正
面观察其继续生长情况 , 自反面观察色素沉着情况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拮抗有 4 种主要类型 ①正面异源菌丝继续生
长直至接触 , 然后向上隆起 , 明显高出两侧的甸旬菌丝
和气生菌丝形成脊 。 反面之对应部分形成透光差的环
带状阴影 , 有色素沉着 , 且分布不一 , 常集中于一狭窄
区域形成亮丽的褐色线 。 褐色线沿试管壁延伸将两侧
菌丝分开 。 西德 8 9 与紫抱 、 九华 191 , 九华 191 与冀
农 1 之间的拮抗属此种类型 。 ②正面异源菌丝形成
脊 ;反面具阴影无色素沉着 。 川杂 2 0 与南京 1 号的拮
抗属此种类型 。 ③正面异源菌丝停止生长 , 在培养基
的表面形成带状隔离区 ,无菌丝生长而成谷 . 反面透明
无色素产生 。 鲁平 8 与川杂 2 0 之间拮抗属此类型 。
④正面异源菌丝既不形成脊也不产生谷 , 但一侧或二
侧的气生菌丝顶端扭曲呈球状变形 ;反面无阴影和透
明带 , 也无色素沉着 。 西德 89 与鲁平 8 之间拮抗属
此类型 。 由此可见 , 拮抗程度有强弱之分 , 第一种可视
作明显拮抗 , 二 、 三种为一般拮抗 , 第四种为不明拮抗 。
2
.
2 拮抗反映颇色菌娜差别 ①灰色菌株与褐色菌
株之间的拮抗为明显拮抗 , 如西德 89 与九华 191 、 野
丰 118 、 冀农 n 菌株间的拮抗 。 ②褐色菌株中 , 短柄
长柄之间的拮抗为明显拮抗 , 如九华 19 1 与冀农 1 .
野丰 1 18 与西德 3 之间的拮抗 。 因此 ,菌盖颜色和菌
柄长短是平菇菌株的主要特征 , 其意义在于 : a . 若将
平菇菌株划分为灰色 、 褐色 短柄 、 褐色长柄三个类群 ,
则更简便直观 , 易于识别 ; b . 规范菌株特性的描述 , 在
作菌种介绍时 , 应首先指 明是灰色还是褐色 , 而不应用
灰白等含混不清的词语 。 颜色的准确描述 , 能使引种
户正确估测其它性状 。 一般地讲 , 褐色菌株较灰色菌
株原基密集 、 转潮快 、 适温广 , 但不耐运输 。 。 , 有助于
确定菌株 比较的范围 . 即如新采集一菌株 , 可暂且撇开
是紫侧耳还是糙皮侧耳的定种问题 , 仅记录下颜色与
柄长短形态特征 , 再与同类型的作菌丝拮抗 , 如产生拮
抗 , 就可作为一新生产用菌株实验推广 。 如对菌株颜
色性状模糊不清 , 就要与上述三类群都作拮抗测试了 。
2
.
3 不拮抗不表明是同一菌株 所有供试菌株均不
自行拮抗 , 拮抗都发生在不同菌株间 , 即表明存在差异 。
一般地讲 , 处于不同类群菌株间的拮抗是明显拮抗 , 同
类群菌株间的拮抗是一般拮抗和不 明显拮抗 , 但也有明
显拮抗和不拮抗而株间确实存在差异的情况 。 西德 89
与紫抱属同一类群 , 拮抗就非常明显 , 而西德 89 与同一
类群的川东 20 在子实体颜色上很不同 , 幼蕾期前者灰
黑色后者瓦蓝色 , 但不表现拮抗 。 因此认为 , 存在差异
而不拮抗是用菌丝拮抗进行株型鉴定的盲区 。
供给营养是很有限的 . 长出的第一代球茎一般是微小
无效的 。 所以生产中进行有性繁殖时必须两种菌同时
具备 , 缺一不可石
三工苏弓四洪饥姚笨皿匕发展月又份眨) 司供应平妥苦 S P B 6 芬优 良菌种本 公司所供菌种均经 大面 积栽培 的优 良品种 . 其中平菇
s P氏 菌株在 9 7 年 3 7 个名优菌株 品 比中名列 前茅 , 发菌猛 ,
吃料快 . 菌 丝粗壮 . 抗杂力强 , 广温 ( 2 一 2 8℃ ) 出菇 , 色 白肉厚 ,
耐运 输 不 碎 。 用 稻 麦草 、 玉 米 芯 加 辅 料 栽培 , 成功 率
9 9
.
1 7 %
, 平均转化率 2 0 3 . 7 % ; 用棉壳立体搜土墙式栽培 . 平
均转化率 3 3 6 . 7 % 。 一代母种每支 3 5 元 , 2 支起 邮 , 蹭资料 ,
快件邮寄。 其它平菇菌种有 : 合肥早 丰、 庆丰 51 8 、 华中 A A才、 、
华中 P 一 1 9 、 科 大杂优 、 江 都 3 0 1 和 3 0 3 。 此外还有 : 木耳 、 白
背木耳 、蘑菇 、 金针菇 、 灵 芝 、 姬松 茸 、 香 菇 、 鸡腿蘑 、 猴 头 、 竹
芬 、 蜜环 菌等。 一 代母种每支 巧 元 , 5 支 以上每支 10 元 . 3 支
起邮。
联系人 : 刘继英 . 朱泽伟 , 法人代表 : 汪 振兵 , 地址 : 泅 洪县
位营中心 大街 10 0 号 菌 办室 , 邮编 : 2 2 3 9 14 , 电话 : 0 5 27 -
6 6 1 1 2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