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全 文 :华北农学报·2013,28(6) :214 -219
收稿日期:2013 - 08 - 20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2)1002)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101047C)
作者简介:张传辉(1982 -) ,男,河南杞县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小麦生理生态研究。
通讯作者:杨四军(1958 -) ,男,江苏赣榆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传辉,杨四军,顾克军,顾东祥,石祖梁,张斯梅,常志州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摘要:为给小麦高产栽培和秸秆科学还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 2 年的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稻麦两熟条件下麦草
单季还田(WS)、稻草单季还田(RS)以及稻麦秸秆双季还田(WR)对小麦群体碳氮转运、产量构成及品质形成的影
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植株花前贮藏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对小麦籽粒氮素贡献率达
到 80%以上。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茎鞘花前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对籽粒淀粉产量的贡献率(PSGS)下降,叶片的 PSGS
提高,小麦地上部营养器官 PSGS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秸秆还田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有显著影响,有效穗数下
降,但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增加,从而弥补了有效穗数下降对产量的损失,使得最终的实际产量并未呈现出显著下降。
成熟期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提高,而淀粉含量降低,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变化不显著,支链淀粉含量
显著下降是导致总淀粉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小麦;秸秆还田;碳氮转运;产量形成
中图分类号:S14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7091(2013)06 - 0214 - 06
Effect of Straw-returning on Carbon and Nitrogen Assimilate
Translocation and Yeild Formation in Wheat
ZHANG Chuan-hui,YANG Si-jun,GU Ke-jun,GU Dong-xiang,SHI Zu-liang,
ZHANG Si-mei,CHANG Zhi-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 210014,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high-yield wheat cultivation and scientific straw-returning,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nder field condition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traw-re-
turning on carbon and nitrogen assimilate translocation,wheat yield components and quality formation,an experiment
of 4 treatments (Rice-straw,RS and wheat-straw,WS returning in single season,rice-wheat straw,WR returning in
double season and no straw application,CK)were executed under rice-wheat double cropping system.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w-returning increased the redistribution amount of nitrogen accumulated pre-anthesis and the contri-
bution of nitrogen accumulated pre-anthesis to grains,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exceeded 80% . Straw-returning de-
creased the contribution percentage of total soluble sugar remobilization quantity to grain starch yield (PSGS)in the
vegetative organs to the grain,but increased the PSGS in leaves while decreased the PSGS in sheathes and stems.
Grain yield components were essentially altered by straw-returning. There were a decrease of effective panicle num-
ber and an incerease of kernel per spike and weight of 1000 kernels,resulting in a slight but not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grain yield. Under straw-returning,mature grains had an increase of protein content and a decrease of starch con-
tent. The main reason for decrease in total starch content is that straw-returnin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amyl-
opectin content but had no effects on the amylose content.
Key words:Wheat;Straw returning;Carbon and nitrogen assimilate translocation;Yeild formation
稻麦轮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种植体系之
一。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为了抢农
时,节约人力,经常将大量的稻麦秸秆焚烧,这样不
仅浪费了生物质资源、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对土壤
6 期 张传辉等: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215
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1]。秸秆还田可以改
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以及促进养分循环,
是合理利用生物质资源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
种有效方式。因此,重视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对发
展稻麦生产、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均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长期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
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养分含
量[2 - 3],显著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光合生产、水分利
用以及产量等[4 - 5]。小麦群体干物质累积、碳氮转
运以及利用是小麦高产基础,直接影响小麦植株生
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形成[6 - 7]。目前,在一年两熟
地区有关秸秆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
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较多。例如,不同耕作方式显著
影响小麦出苗率、群体动态、产量构成,是影响小麦
群体结构与产量构成的最主要因素,作用力大于秸
秆还田以及秸秆还田 × 耕作方式交互效应[8]。就
秸秆还田方式而言,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单一秸秆还
田方式对后茬小麦的影响,其中有关玉米和水稻秸
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研究较
多[8 - 10]。本研究针对稻麦两熟地区,着重研究了稻
麦秸秆单双季交替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累积以及
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并从碳氮转运、累积的角度
进一步分析了小麦产量构成和品质形成,旨在丰富
小麦高产栽培理论,为稻麦一年两熟地区秸秆科学
还田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设计
本试验于 2010 年 6 月至 2012 年 6 月在江苏省
扬中市油坊镇试验基地进行,耕作制度为水稻和小
麦一年两熟轮作制,共计 2 季水稻秸秆和 2 季小麦
秸秆还田。采用反转旋耕整地,将粉碎的秸秆旋入
土中,旋耕深度为 15 cm。供试小麦品种为生选 6
号,机械均匀摆播方式播种,播种量为 135 kg /hm2。
小麦全生育期内施纯氮 270 kg /hm2,磷肥(P2 O5)
135 kg /hm2,钾肥(K2 O)135 kg /hm
2,磷、钾肥作为
底肥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氮肥按照 5 ∶ 5 的比例作
为底肥和拔节期追肥分 2 次施用。试验共设 4 个秸
秆还田处理(表 1) ,每个处理重复 3 次,每小区面积
为 5 m × 6 m = 30 m2。小麦秸秆还田量为 6 000
kg /hm2,水稻秸秆还田量为 7 500 kg /hm2。其他田
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表 1 试验处理
Tab. 1 Experimental treatment
试验处理
Treatment
处理代码
Code
处理方式
Approach
年还田量
Amount of residues
秸秆不还田 CK 4 季秸秆均不还田
稻草还田 RS 2 季水稻秸秆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 稻草 7 500 kg /hm2
麦草还田 WS 2 季小麦秸秆还田,水稻秸秆不还田 麦草 6 000 kg /hm2
稻麦草还田 WR 2 季水稻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 稻草 7 500 kg /hm2 +麦草 6 000 kg /hm2
于小麦开花期各小区随机选择长相一致、同时
开花的麦穗进行标记。分别于开花期和成熟期取标
记的单茎作为测试样品,每小区每次取 10 个单茎,
按茎鞘、叶、籽粒分类样品,新鲜样品 105 ℃下杀青
30 min,置于 70 ℃下烘干至恒重,干燥样品粉碎后
用于测定植株的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以及籽粒的蛋
白质和淀粉含量。
于小麦成熟期每个小区收获 2 m2小麦,脱粒,
自然晒干,计算产量,同时调查产量构成因素。
1. 2 测试内容与计算方法
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各样品全氮含量,
籽粒蛋白质含量按全氮量的 5. 7 倍换算;双波长比
色法测定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蒽酮比色法测
定可溶性糖含量。
小麦植株氮素转运计算方法如下[11]:花前贮藏
氮素运转量 =开花期全氮量 -成熟期全氮量;花前
贮藏氮素运转率 = (开花期全氮量 - 成熟期全氮
量)/开花期全氮量 × 100%;对籽粒氮贡献率 = 开
花前贮藏氮素运转量 /成熟期籽粒全氮量 × 100%;
花后氮素积累量 =成熟期籽粒全氮量 -开花前营养
器官贮藏氮素运转量;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含
量贡献率 =花后氮素积累量 /成熟期籽粒氮素的积
累量 × 100%。
小麦植株可溶性糖转运相关计算公式如下[12]:
花前可溶性总糖输出量(mg /stem)=开花期可溶性
总糖累积量 -成熟期可溶性总糖累积量;花前可溶
性总糖转运率 =花前可溶性总糖输出量 /开花期可
溶性总糖累积量 × 100%;花前可溶性总糖输出量对
淀粉累积量的贡献率 =花前可溶性总糖输出量 /成
熟期籽粒淀粉总量 × 100%。
1. 3 数据分析
采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 整理数据及图
表绘制,利用 SPSS 15. 0 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16 华 北 农 学 报 28 卷
2 结果与分析
2. 1 秸秆还田对小麦花前贮藏氮素再转运和花后
氮素累积的影响
由表 2 可以看出,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小麦植
株营养器官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RANP)和转运率
(RENP) ,除了麦秸单季还田处理降低了小麦茎鞘
RANP外,2 年的试验结果趋势一致。茎鞘的花前氮
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在各处理间表现趋势不同,稻
草单季还田和稻麦秸秆双季还田处理与对照差异不
显著,麦草单季还田处理降低了茎鞘的花前氮素转
运量,而稻麦秸秆双季还田处理下的茎鞘氮素转运
效率较对照提高了 3. 65% ~ 4. 67%,其余处理效果
不显著;叶片的花前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在稻草
单季还田和稻麦秸秆双季还田处理下均显著提高,
而在麦草单季还田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中稻
麦秸秆双季还田处理的叶片花前氮素转运效率较对
照提高了 5. 18%;颖壳 +穗轴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
率的变化趋势与叶片相似。由此可见,叶片、颖壳和
穗轴氮素转运在秸秆还田处理条件下有较为显著的
提高,其效果大于茎鞘中的氮素转运能力,稻麦秸秆
双季还田处理对小麦花前贮藏氮素向籽粒转运的效
果最为明显。
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植株花前贮藏氮素转运量
及其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2 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稻麦秸秆双季还田条件下小麦花前贮藏氮素转运量
提高幅度最大,比对照提高了 10. 36%和 11. 88%;
稻草单季还田次之,比对照提高了 4. 55% 和
7. 57%;而麦草单季还田与对照差异不明显。相关
性分析显示,小麦植株花前贮藏氮素转运量与籽粒
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为 0. 897* ,而且花前贮藏氮素
转运量远高于花后氮素累积量,对小麦籽粒氮素贡献
率达到 80%以上,说明营养器官的氮素转运是小麦
籽粒氮素的主要来源。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小麦植
株花前贮藏氮素转运量,增加了花前贮藏氮素对籽粒
氮素的贡献率,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
表 2 秸秆还田对小麦花前贮藏氮素转运和花后同化氮素累积的影响
Tab. 2 Effects of straw-returning on redistribution of pre-anthesis stored nitrogen and
accumulation of post-anthesis assimilated nitrogen in wheat
年度
Year
处理
Treatment
茎鞘
Stem + Sheath

Leaf
颖壳 +穗轴
Hull + Rachis
合计
Total
RANP
/(kg /hm2)
RENP
/%
RANP
/(kg /hm2)
RENP
/%
RANP
/(kg /hm2)
RENP
/%
RANP
/(kg /hm2)
CRNP
/%
NAP
/(kg /hm2)
CNP
/%
2010 - 2011 CK 35. 39a 74. 99b 51. 64b 79. 27b 13. 96c 74. 07b 100. 99c 80. 41b 24. 61a 19. 59a
RS 35. 98a 75. 47b 53. 03ab 83. 64a 16. 57b 76. 46ab 105. 59b 82. 95a 21. 70b 17. 05b
WS 33. 15b 75. 17b 52. 81b 80. 18b 14. 88bc 75. 02b 100. 84c 80. 46b 24. 49a 19. 54a
WR 36. 33a 79. 66a 55. 88a 84. 48a 19. 24a 78. 06a 111. 45a 83. 39a 22. 20b 16. 61b
2011 - 2012 CK 34. 28ab 74. 34b 50. 42b 78. 08b 13. 63c 73. 20b 98. 33b 79. 85b 24. 82a 20. 15a
RS 35. 68a 75. 89b 53. 59a 81. 99a 16. 50b 76. 09a 105. 77a 83. 11a 21. 49c 16. 89b
WS 32. 93b 74. 51b 51. 86b 78. 77b 14. 76bc 74. 16b 99. 55b 80. 66ab 23. 86b 19. 34a
WR 35. 95a 78. 09a 55. 13a 83. 24a 18. 94a 77. 38a 110. 02a 83. 14a 22. 31c 16. 86b
注:RANP.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RENP. 花前贮存氮素转运效率;CRNP. 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NAP. 花后氮素积累量;
CNP.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同一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数值间差异显著(P < 0. 05)。表 3 ~ 5 同。
Note:RANP. Redistribution amount of nitrogen accumulated pre-anthesis;RENP. Redistribution efficiency of nitrogen accumulated pre-anthesis CRNP.
Contribution of RANP to grain nitrogen;NAP. Nitrogen amount accumulated post-anthesis;CNP. Contribution of NAP to grain nitrogen. Different small let-
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 05. The same as Tab. 3 - 5.
2. 2 秸秆还田对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转运的
影响
小麦地上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贮存于茎
鞘中,占总量的 75%,叶片占 10%左右[13]。由表 3
可以看出,花前营养器官转运至籽粒的非结构性碳水
化合物 90%以上来自于茎鞘。秸秆还田提高了茎鞘
中可溶性糖的转运量,但对转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叶片中可溶性糖转运量以及转运效率在秸秆还田条
件下均有所增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稻草还田处理
对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影响最大。例如,
稻草单季还田和稻麦秸秆双季还田处理条件下小麦
茎鞘可溶性糖转运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 29. 85%和
33. 19%;叶片中可溶性糖转运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
26. 27%和 27. 85%,同时提高了叶片可溶性糖的转
运效率。与其他秸秆还田方式相比,麦草单季还田处
理对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转运影响最小,叶片和
茎鞘的可溶性糖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与对照比较均未
达到显著水平。
花前营养器官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对籽粒淀粉产
量的贡献率因器官而异,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小麦茎
6 期 张传辉等: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217
鞘中的花前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对籽粒淀粉产量的贡
献率,却提高了叶片的花前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对籽粒
淀粉产量贡献率。小麦植株营养器官可溶性糖转运
量对籽粒淀粉产量的贡献率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总体
降低,2 种稻草还田处理方式与对照比较均呈现出显
著下降趋势,说明小麦淀粉产量主要来自于植株花后
光合产物对其的贡献。
表 3 秸秆还田对小麦营养器官花前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淀粉产量贡献率的影响
Tab. 3 Effects of straw-returning on redistribution amount of pre-anthesis stored total soluble
sugar in vegetative organ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grain starch yield
年度
Year
处理
Treatment
茎鞘
Stem + Sheath

Leaf
茎鞘 +叶
Total
SRQ
/(mg /stem)
SRR /% PSGS /%
SRQ
/(mg /stem)
SRR /% PSGS /%
SRQ
/(mg /stem)
SRR /% PSGS /%
2010 - 2011 CK 134. 23b 91. 90a 19. 29a 9. 48b 75. 71c 0. 98bc 143. 71b 91. 33a 20. 27a
RS 175. 58a 92. 68a 18. 01a 11. 97a 82. 67a 1. 08ab 187. 54a 90. 86a 19. 10ab
WS 146. 06b 93. 59a 18. 42a 9. 30b 77. 92bc 0. 90c 155. 37b 91. 12a 19. 32a
WR 178. 73a 92. 39a 16. 19b 12. 12a 80. 29ab 1. 15a 190. 85a 92. 16a 17. 34b
2011 - 2012 CK 136. 61b 91. 70a 17. 99a 6. 34b 76. 57c 1. 04c 142. 95b 92. 16a 19. 04a
RS 177. 39a 92. 46a 16. 00a 11. 78a 86. 03a 1. 42a 189. 16a 91. 19a 17. 41c
WS 148. 73b 92. 63a 16. 99a 8. 11b 81. 50b 1. 04c 156. 83b 92. 62a 18. 04bc
WR 181. 95a 93. 08a 17. 02a 13. 29a 77. 13c 1. 21b 195. 24a 92. 29a 18. 23b
注:SRQ.可溶性糖转运量;SRR.可溶性糖转运率;PSGS.可溶性糖转运量对籽粒淀粉产量的贡献率。
Note:SRQ. Total soluble sugar remobilization quantity;SRR. Total soluble sugar remobilization rate;PSGS. Contribution percentage of total soluble sugar
remobilization quantity to grain starch yield.
2. 3 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秸秆还田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有显著影
响,并造成小麦产量小幅度下降,对照产量最高,稻
麦双季还田处理次之,稻草单季还田最低,各处理之
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在产量构成因子中,秸秆
还田处理导致公顷穗数下降,其中稻麦单季还田和
稻草稻麦秸秆双季还田与对照差异显著,而麦草单
季还田未达到显著水平;穗粒数在秸秆还田条件下
有所增加,在 2010 - 2011 年度稻草还田处理与对照
差异显著,而 2011 - 2012 年度处理之间并未达到显
著水平;千粒质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显著增加,以稻
草还田处理最高,麦草还田处理次之,对照最低,处
理间差异显著。可见,秸秆还田能够有效增加小麦
籽粒千粒质量,且穗粒数也增加,弥补了公顷穗数下
降对产量的损失,使得最终的实际产量并未呈现出
显著下降(表 4)。
表 4 秸秆还田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Tab. 4 Effects of straw-returning on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wheat
年度
Year
处理
Treatment
穗数 /(× 104 /hm2)
Number of panicles
穗粒数
Spikelets per panicle
千粒质量 /g
1000-grain weight
实际产量 /(kg /hm2)
Yield
2010 - 2011 CK 426. 03a 35. 58b 38. 48b 5 503. 04a
RS 403. 86b 37. 11a 40. 40a 5 448. 63a
WS 429. 68a 36. 52ab 39. 03ab 5 463. 35a
WR 402. 54b 37. 21a 41. 03a 5 493. 76a
2011 - 2012 CK 450. 67a 34. 94a 39. 56b 5 646. 96a
RS 413. 62bc 35. 15a 41. 32a 5 501. 37a
WS 430. 62b 34. 62a 39. 99ab 5 586. 65a
WR 398. 02c 35. 65a 41. 27a 5 622. 24a
2. 4 秸秆还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组分含量产
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
质含量,稻草还田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了显著水
平,提高幅度为 4. 31% ~ 7. 60%。其中,稻麦秸秆
双季还田处理最高,稻草单季还田处理次之,而麦草
单季还田处理与对照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小麦籽
粒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显著降
低,但直链淀粉含量变化不显著,表明秸秆还田条件
下支链淀粉含量的显著下降导致了籽粒总淀粉含量
的下降,稻草还田处理条件下小麦籽粒支链淀粉含
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可见,稻草还田处理对小麦籽
218 华 北 农 学 报 28 卷
粒品质的影响要大于麦草还田处理(表 5)。
表 5 秸秆还田对小麦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Tab. 5 Effects of straw-returning on contents of protein and starch in wheat %
年度
Year
处理
Treatment
蛋白质
Protein content
淀粉
Starch content
直链淀粉
Amylose content
支链淀粉
Amylopectin content
2010 - 2011 CK 12. 68b 68. 27a 18. 53a 49. 74a
RS 13. 19a 65. 23b 18. 84a 46. 38b
WS 12. 79ab 68. 69a 18. 73a 49. 96a
WR 13. 55a 65. 88b 18. 09a 47. 79ab
2011 - 2012 CK 12. 76b 69. 09a 18. 57a 50. 52a
RS 13. 31a 66. 65b 18. 18a 48. 48b
WS 12. 88b 66. 29b 18. 45a 47. 84b
WR 13. 73a 65. 54b 18. 71a 46. 83b
3 讨论与结论
开花至成熟期是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
键时期,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累积量取决于花前
营养器官贮藏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和花后同化物的累
积,而花前贮藏物质和花后同化物对籽粒干物质累
积贡献的大小又受到光、温、水和肥等环境条件的影
响[14]。
小麦籽粒氮素 80%左右来自花前营养器官贮
存氮素转运,仅有 20%左右来自花后同化物氮素累
积,但两部分氮素对籽粒氮素贡献率受环境条件和
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15]。前人研究表明,小麦籽粒
蛋白质含量与花后氮素累积量、花前贮藏物质氮素
转运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高花前氮素转运和
花后氮素累积均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
量[16]。本研究表明,小麦植株花前贮藏氮素转运量
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且花前贮藏氮素
转运量远高于花后氮素累积量,对小麦籽粒氮素贡
献率达到 80%以上,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在秸秆
还田条件下,小麦植株营养器官花前贮存氮素转运
效率提高,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氮素贡献率增加,
最终使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稻草还田处理
与对照差异最大,提高了 4. 31% ~7. 60%。
淀粉和可溶性糖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构成
籽粒产量的主要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前贮藏物质转
运和花后光合产物同化吸收,其在小麦籽粒中所占
比例因小麦品种和栽培措施不同而差异较大[17]。
前人研究认为,小麦花前贮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对籽粒产量的贡献为 3% ~ 30%[18],而在高产条件
下贡献率可达 18. 2% ~ 30. 4%[12]。本研究结果表
明,小麦花前植株可溶性糖转运量对籽粒淀粉产量
贡献率为 17. 34% ~ 20. 27%,说明小麦籽粒淀粉产
量主要依赖于花后光合产物的同化。在秸秆还田条
件下,小麦花前营养器官可溶性糖转运效率与对照
无差异,总转运量上升显著,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小
麦花前营养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但
对籽粒淀粉产量贡献率下降,说明花前营养器官可
溶性糖转运至籽粒的同化利用效率降低是秸秆还田
条件下小麦籽粒淀粉含量下降的原因。
秸秆还田使得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通风失墒
快[19 - 20],腐解释放出的化感物质抑制小麦种子萌
发[21],造成冬小麦有效穗数下降[8]。然而,随着秸
秆腐熟后有效养分的释放,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度
增加,改善土壤速效养分供应环境,为冬小麦中后期
生长提供更多的肥力供给。本研究表明,秸秆还田
降低了小麦有效穗数,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虽
然秸秆还田处理的最终产量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
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增加了还田秸秆粉碎
程度,秸秆被切碎至 5 ~ 10 cm;适当调节基追肥比
例,弥补前期微生物腐解秸秆造成的氮素损失;小麦
播种后适度镇压,消减秸秆还田对小麦出苗的不利
因素。可见,采用适当的耕作栽培措施,秸秆还田条
件下可以获得与常规方式同样的小麦产量,甚至显
著提高小麦产量[8,10,22 - 23]。同时,做到培肥改土,避
免田间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与土壤退化等问
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天学,纪秀娥. 焚烧秸杆对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的
影响研究[J].土壤,2003,35(4) :347 - 348.
[2] 张 静,温晓霞,廖允成,等.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
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
学报,2010,16(3) :612 - 619.
[3] 颜 丽,宋 杨,贺 靖,等. 玉米秸秆还田时间和还
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
2004,35(2) :143 - 148.
[4] 李少昆,王克如,冯聚凯,等. 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耕
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J]. 作物学报,2006,
32(3) :463 - 465.
6 期 张传辉等: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219
[5] 蒋 向,任洪志,贺德先.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
状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 麦类
作物学报,2011,31(3) :569 - 574.
[6] 韩燕来,介晓磊,谭金芳,等. 超高产冬小麦氮磷钾吸
收,分配与运转规律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8,24
(6) :908 - 915.
[7] 沈学善,屈会娟,李金才,等. 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
式对小麦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12,32(1) :143 - 149.
[8] 韩 宾,李增嘉,王 芸,等.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
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23(2) :48 - 53.
[9]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等.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
农田生态环境和小麦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5,16(2) :393 - 396.
[10] 张 锋,李 鹏,张凤云,等.玉米秸秆还田对不同类
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1
(3) :30 - 32.
[11] 周 琴,姜 东,戴廷波,等.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蛋
白质和淀粉积累与碳氮转运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
学学报,2002,25(3) :1 - 4.
[12] 姜 东,李永庚,余松烈,等.高产小麦营养器官临时
贮存物质积运及其对粒重的贡献[J]. 作物学报,
2003,29(01) :31 - 36.
[13] 樊高琼,吴中伟,郑 亭,等.氮肥运筹对四川丘陵旱
地带状种植小麦碳素同化、运转和产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2,26(3) :238 - 243.
[14] Arduini I,Masoni A,Ercoli L,et al. Grain yield,and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remobilization in
durum wheat as affected by variety and seeding rate[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06,25(4) :309 -318.
[15] Masoni A,Ercoli L,Mariotti M,et al. Post-anthesis accu-
mulation and remobilization of dry matter,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durum wheat as affected by soil type[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07,26(3) :179 -
186.
[16] 田纪春,张忠义,梁作勤. 高蛋白和低蛋白小麦品种
的氮素吸收和运转分配差异的研究[J]. 作物学报,
1994,20(1) :76 - 83.
[17] 魏凤桐,陶洪斌,王 璞.旱稻 297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
物的生产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0,36(12) :2135 - 2142.
[18] Kuhbauch W,Thome U.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of
wheat stems as influenced by sink-source manipulations
[J].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1989,134(2) :243 -
250.
[19] 刘巽浩,高旺盛,朱文珊. 秸秆还田的机理与技术模
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0] 王 静,黄 毅.辽西旱农区秸秆还田保水效果及对
玉米生长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2) :
113 - 116.
[21] 李彦斌,刘建国,程相儒,等.秸秆还田对棉花生长的
化感效应[J].生态学报,2009,29(9) :4942 - 4948.
[22] 李春霞,陈 阜,王俊忠,等.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
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11) :68 - 70.
[23] 刘义国,林 琪,房清龙. 旱地秸秆还田对小麦花后
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3,28
(4) :110 -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