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木蹄层孔菌液体培养基优化及培养条件



全 文 :食用曹 E DBI L E F UN G I 2 0 07 (6 )
木蹄层孔菌液体培养基优化及培养条件 ’
陈凤美 孙 勇 蒋继宏 “
(徐州师范大学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 221 1 16)
摘 要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深层培养木蹄层孔菌的氮碳源进
行优化 , 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 , 并采用常规方法对培养条件
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木蹄层孔菌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 :麦芽
浸膏 巧叭 , 玉米粉 巧 叭 , 豆芽 2 0 昨 ,硫酸钱 .0 3 叭 , M朗.O
.0 05 %
.
KH尹认 0 . 1% 。 木蹄层孔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 25 ℃ , 最
适 pH 值为 6 . 5 。
关扭词 木蹄层孔菌 培养基 正交实验 培养条件
文章编号 1《X旧一 8 3 5 7 ( 20() 7 )肠一以刃 9一 0 2
木蹄层孔菌 ( oF lne ; of me 川ar i。 )又称木蹄 ,多年生 , 生长
于栋 、桦 、 杨 、 柳 、 锻 、 榆 、水曲柳 、 梨 、 李 、 苹果等阔叶树干上
或木桩上 。 往往在生境阴湿或较黑暗的生境出现棒状畸形
子实体 。 研究表明从木蹄层孔菌菌丝体中提取的粗多糖 , 对
小白鼠 S一 180 及 L 12 10 的抑制率各达 50% 、 5 0 . 5% 。 木蹄层
孔菌在抗肿瘤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由于受生态环境的
影响 , 资源逐年减少 , 人工栽培 、 微生物发酵是资源开发利
用的发展方向 。 试验对该菌的综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
依据 。
1
.
.2 3 培养基成分综合试验 将上述试验得到的较好的碳源
和氮源作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 , 每个处理设 6 个重复 。 以
菌丝干重为标准 , 找出合适的配比 。
1
.
.2 4 培养温度试验 将 25 0 m L (装量 10 m )L 三角瓶分别
置于 17℃ 、 2 0℃ 、 25℃ 、 30℃下在恒温培养箱内培养 , 培养基为
PD 培养基 , 培养时间 19 d ,各处理设 6 个重复 ,测定培养后的
菌丝体干重 。
1
.
.2 5 培养基起始 p H 试脸 将培养基 ( PD 培养基 )用柠檬
酸溶液调节出不 同的 pH 系列 , 各处理设 6 个重复 。 灭菌 , 接
种 , 25℃培养 ZO d , 测定菌丝 干重 。
1
.
.2 6 通 气试验 将培养基采用不 同的封口膜封 口 , 不透气
封口膜 50 r/ n l i n 摇床培养 , 透气封 口膜则用不同转速 (分别为
50 lr m i n

100 汀m i n 、 150 lr 而 n , 作为不同的空气流通量处理 )摇
床培养 , 各处理设 6 个重复 。 接种后 , 置于 25 ℃培养 20 d 后 ,
称菌丝干重 。
1 材料与方法
,
.
,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木蹄层孔菌菌种江苏省药用植物
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提供 ; 斜面培养基为 P D A培养基 ;测
定培养条件的液体培养基均为 PD 培养基 ; 培养基优化时
选用供试碳源为麦芽汁 、 葡萄糖 、 可溶性淀粉 、 玉 米粉 ;氮
源选用豆芽 (豆芽煮成 30 而 n 后过滤 ) 、 酵母膏 、 蛋白脉 、 硫
酸钱 。
,
.
2 试验方法
1
.
2
.
1 不 同破源试验 选用麦芽汁 、葡萄糖 、 可溶性淀粉 、 玉
米粉作碳源比较试验 , 浓度 2% , 其他配比 : ( N氏 )多O ; .0 5% ,
M爵q .0 05 % , KH 尹氏 0 . 1% , p H 自然 ,采用 25 O m L 三角瓶 , 装
液 10 m L ,接种 1 块约 .0 5一 1. o c m “ 菌种 , 置转速 50 一 l o r/ m in
的摇床 25℃培养 。 各碳源做 3 个重复 , 培养 巧 d 后过滤 , 得菌
丝体 ,将菌丝体冲洗干净后 于 60 ℃烘千至恒重 , 由分析天平
称干重 。
1
.
.2 2 不 同氮源试验 分别以豆芽 、 酵母膏 、蛋白脉和硫酸按
作氮源 , 其总 N 水平控制在 .0 2% , 其他成分 : 葡萄糖 2% ,
K H尹0 4 0 . 1% 、 M爵0 4 0 . 05% ,采用 25 0 nIL 三角瓶 , 装液 100 m L ,
每种氮源做 3 个重复 , 50 lr m i n , 25 ℃ ,培养 巧 d 后 ,按 1. 2 . 1法
称菌丝体干重 。
巾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木真菌 、放线菌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项 目资
助 , 项目编号 : 20() 5 DKA 2 l2 07 21 。
* * 通讯作者 。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碳氮源试验结果 由表 1 和表 2 可知 : 木蹄层孔菌
对供试碳源的利用差异显著 ,麦芽浸膏是最好的碳源 , 菌丝体
干重产量为 .0 82 2 甘10 m L ; 木蹄层孔菌对氮源的利用差异
不大显著 , 其中豆芽汁是最好的氮源 , 菌丝体干重产量可达
0
.
0 9 12砂10() m L 。
表 , 不同碳源条件下菌丝体产 ,
碳 源 菌丝体干重 /
( g
·
lX() m -L
匕 )
差异显著性
( 0
.
0 5 )
麦芽浸膏
玉米粉
可溶性淀粉
葡萄糖
0
.
82 2 2
0
.
4 14 9
0
.
2 206
0
.
07 9 9
表 2 不同氮通条件下的菌丝体产 .
氮源 菌丝体干重 / 差异显著性
1X() m -L
,
) ( 0
.
0 5 )
豆芽汁 0 . 0 9 12 d
酵母膏 .0 04 58 a
蛋白膝 .0 05 28 ab
硫酸钱 0 . 0 7 2 3 e
.2 2 正交试验 选择麦芽汁为主要碳源 , 配合以玉米粉 、 豆
芽汁和硫酸按为氮源 。 其他条件同前 ,进行 9L (3 4 )正交试验 ,
结果如下表 3 和表 o4
表 3 试验因子和水平咱 ·匕 , )
水平 麦芽浸青 ( A ) 玉米粉 (B ) 豆芽 (C ) 硫酸按 (D )
1 5 0 1 0 0
.
1
2 10 10 2 0 0
.
2
3 15 15 50 0
.
3
一 9 一
食用曹 E D B IL E F U G NI2 0 07 ( 6 )
表 4各组分 L9 (3 4)正交试验结果
ǎ乙已81·的à、洞平刘扭组合 因素 A因素 B 因素 C 因素 D
0
.
1 4
0
.
12
6
.
5
,二OU内DA压内`八甘
鹿”ùóUǎn
.00住众.
2
3
2
3
1
3
l
2
1
.
0 9
1
.
8 8
1
.
2 9
0
.
3 6
0
.
63
0
.
4 3
0
.
2 7
菌丝产量
/ (g
·
10 0 m L
一 ,
)
0
.
1 1
0
.
6 6
0
.
5 7
0
.
4 0
0
.
4 1
0
.
3 9
0
.
3 1
0
.
5 9
0
.
8 2
I + 1 + 1 二4
.
2 6
PH
图 2 不同培养荟 pH 值条件下的菌丝产 t 及差异性
表 5 不 同通气条件下培养的菌丝干盆
1
.
3 4
1
.
2
1
.
7 2
0
.
4 5
0
.
4
0
.
5 7
0
.
17
0
.
8 2
1
.
6 6
1
.
7 8
0
.
2 7
1
.
3 4
1 3 6
1
.
5 6
0
.
4 5
0
.
4 5
0 5 2
.0 07
处 理 菌丝 干重 / 差异显著性
不透气膜封 口 ( 5 0 r/ n l in 摇瓶 ) 0 . 064 6
lnx
i
+ 五+ i 二 l · 4 2 透气膜封 口 ( 50 lmr in 摇瓶 )
0
.
13 2 4
0
.
5 5
0
.
5 9
0
.
3 2
透气膜封 口 ( 10 0 lr m jn 摇瓶 ) 0 . 14 0 4
1ù坦R
从表 4 的极差计算与得率的关系中可见 , 各因子的最优
水平组合是 A尹刃刃 3。 各因素影响排序为 : B > C> A> D ,其中硫
酸钱因子影响不显著 。
因此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 :麦芽浸膏 巧叭 , 玉米
粉 巧 泌 , 豆芽 20 叭 ,硫酸按 .0 3叭 , M爵O ; .0 05 % , KH ZPO ;
0
.
1%

.2 3 培养温度对菌丝体产 t 的影响 将 2 50 m L (装量 10 0 mL )
三角瓶分别置于 17 ℃ 、 26 ℃ 、 25 ℃ 、 30 ℃下在恒温培养箱内培
养 , 培养基为 P D 培养基 , 培养时间 19 d , 测定培养后的菌丝
体产量 , 结果见图 1。
透气膜封 口 ( 150 lr m in 摇瓶 ) 0 . 14 35
3 结 论
试验结果显示 :木蹄层孔菌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是 :麦芽
浸膏 巧叭 , 玉米粉 巧叭 ,豆芽 20 昨 , 硫酸按 .0 3叭 , M爵q
0
.
0 5%
,
K HZP 0
4 0
.
1%
。 水 1 O0() m L 。 木蹄层孔菌最适生长温度
为 25℃ , 低于或高于 25℃对其生长影响较大 。 木蹄层孔菌生
长的最适 pH 值为 .6 5 , p H 值低于 .4 0 高于 .8 0 不利于菌丝生
长 。木蹄层孔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 ,生长时必须提供一定的通
气条件 。
0
.
12
r
0
. 田
.0 伪
.0 04
0
. 呢
参考文献
11] 卯晓岚 .中国大型真菌附」.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侧X ! .
价1 刘 量 , 周守标 ,郑维发 .木蹄层孔菌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
抑制作用切.癌变 、崎变 、突变 , 20 05 , 17( 2) : 01 04 一01 06 .
3[ l 赵秋雁 , 赵晓虹 , 吴保国 , 等 . tB L一 93 菌株培养基的正交试验及
培养代谢田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19 9 8 . 26 ( 4 ) : 6 3一 6 5 .
4[ l 方开 泰 , 马长兴 ,李久坤 .正交设计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 H )均匀正
交设计田 .数理统计与管理 , 19 9 , 18 (3 ) : 4一 3 , 50 .
协1 程东升 , 山 口岳广 .王 志娟 , 等 . 两类木蹄层孔菌在酶蛋白水平
上的遗传分化团 . 菌物系统 , 2 (Xx ) , 19( l) : 8 1一 86 .
16】 吴 霞 ,杨峻山 .层孔菌属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概述田 . 中国
药学杂志 , 2X() 5 , 4() ( 12 ) , 8 8 5一 8 8 8 .
7[ 1 李国军 ,吴国用 , 崔基成 , 等 .裂蹄木层孔菌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汇.lJ
中国食用菌 . 1 9 9 8 , 17 ( 5 ) 2-7 2 8.
8[ 』 薛 梅 , 王秋颖 . 木踢层孔菌属真菌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 l刀国
外医学 .植物药分册 , 2 (X) 4 . 19 ( 3) : 103 一 1 05 .
9[ l 池玉杰 ,播学仁 . 7 种木层孔菌属真菌的培养特性田 . 菌物系统 ,
2X() 1
,
2 0 ( 0 3 ): 37 8一 38 0
.
【101 池 玉杰 . 木材腐朽菌培养特性的研究综述 J[] . 菌物学报 ,
2《叉) 4 , 2 3 ( 0 1 ) : 15 8一 164 .
ǎt泊已8丫荟、哥班
0 27 2 0 25 阳
温度凡
圈 1 不同培养温度下的菌丝产 t 及差异性
从 图 1 中得知 , 木蹄层孔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5℃ , 其次为 30℃ , 17 ℃最差 。
.2 4 培养基起始 pH 对菌丝产 t 的影响 用柠檬酸溶液调
节出不同的 pH 系列 , 25℃培养 20 d 。 结果见图 2 。
由图 2 可知 :不同的 pH 值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差异较显著 ,
其中 pH 值为 .6 5 时 , 木蹄层孔菌菌丝得率最高 , 为 .0 125 5 9 ,
p H 值为 .8 0 时 , 菌丝得率最低 。
.2 5 通气对菌丝产 t 的影响 木蹄层孔菌为好气性真菌 ,
在缺乏空气的情况下菌丝生长不好 , 在摇床转速不同条件下
实验结果差异不显著 , 表明有空气交换的情况下 ,空气流通量
对菌丝 的产量影响差异不大 (表 5 ) 。
一 10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