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荭蓼的研究进展



全 文 :· ·
摘 要:目的:介绍荭蓼化学成分、药理、临床等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至目前为止,已
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甾体化合物等;药理研究表明荭蓼具有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抗急性心肌缺
血、扩张支气管、抗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结论:应加强荭蓼复方制剂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荭蓼;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2X(2008)01-0048-01
荭蓼的研究进展
卢 华 朱芬兰
(深圳同安药业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3)
收稿日期:2007-11-28
作者简介:卢 华(1967-),女,安徽铜陵人,深圳同安药业有限公司主管药师。
一、概述
荭蓼为蓼科 (Polygonaceae)植物荭蓼 Polygonumorientale
L,其干燥茎叶入药。蓼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30种,广布于全世
界各地,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113种,26变种[1]。
“荭草”药用之名,始载于魏晋《名医别录》,云:“如马
蓼而大,生水傍,五月采实[2]”。荭蓼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
合物,其中槲皮苷具有抗自由基、镇痛作用和抗肿瘤等作用;
荭草苷有抗菌作用。近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荭蓼具有增加
心肌营养血流量、抗急性心肌缺血、扩张支气管和抗菌等作
用。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本品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
疟等功效。
二、化学成分
荭蓼地上部分含黄酮类成分:槲皮苷 (quercitrin)、3,3,5,6,
7,8-六甲氧基 -4,5,-亚甲二氧基黄酮 (3,3,5,6,7,8-hexam-
ethoxy-4,5,-methylenedioxyflavone)、5-羟基 -3,3,6,7,8-五甲
氧 基 -4,5-亚 甲 二 氧 基 黄 酮 (5-hydroxy-3,3,6,7,8-pent
amethoxy-4,5-methylenedioxyflavone)、3-羟 基 -3,4,5,5,6,7,
8- 七 甲 氧 基 黄 酮 (3-hydroxy-3,4,5,5,6,7,8-hep-
tamethoxyflavone)等[2,3];还含木脂素类成分:牛蒡子苷 (arctin)、
拉帕酚 B(lappaolB)、红蓼脂素 (orientalin)等[4]。根茎含甾体化
合 物 :sceptrumgenin3-O-β-D-lycotetraoside, akyrogenin
3-O-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
2)]-β-D-glucopyranosyl- (1 →4)-β-D-galactopyranoside
(spiroakyroside)[5]。叶含荭草素 (orientin)、荭草苷 (orientoside)
A,B[2,6,7]以及大量的叶绿醌 (plastoquinone)[2,8]、牡荆素 (vitex-
in)等[2]。
三、药理作用
1.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 荭蓼注射液 20g(生药)/kg腹腔
注射能明显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但其作用强度弱于异
丙肾上腺素[2]。
2.抗急性心肌缺血 荭蓼注射液 40g(生药)/kg腹腔注射
有对抗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作用强度与潘生丁
(100mg/kg)相似[2]。
3.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荭蓼液灌注离体豚鼠心脏和离
体蛙心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静脉注射荭蓼液
0.8-1g(生药)/只可使大鼠下肢血管扩张,血压轻度下降[2]。
4.扩张支气管 荭蓼液能拮抗组胺所致支气管痉挛,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改善肺通气功能[2]。
5.抗菌作用 荭蓼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
菌和白喉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和绿
脓杆菌有较弱的抗菌作用。荭草素为抗菌的活性成分之一[2]。
6.提高机体免疫力 荭蓼中的有效化学成分槲皮苷、牡
荆素等均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
作用[4]。
7.其它作用 荭蓼对兔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荭蓼中的牡
荆素有一定程度的抗癌作用[2]。
四、临床应用
荭蓼注射液有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抗急性心肌缺血等
作用。
五、评注
荭蓼以果实入药称“水红花子”,其功效为活血消积,健
脾利湿,清热解毒,明目。水红花子的化学成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
(下转第70页)
48
· ·
分有槲皮苷、花旗松素 (taxifolin)以及其它黄
酮苷类化合物。水红花子有利尿、抗菌、抗癌的药理作用,近代
研究还发现水红花子的乙醇浸膏显示一定的抑制 HIV逆转录
酶和Topo异构酶Ⅱ的活性[10,11,12]。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五卷第一分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3-9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二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81-684.
[3]MKuroyanagi,SFukushima.Highlyoxygenatedflavonoids
fromPolygonumorientale[J].Chemical&PharmaceuticalBul-
letin.1982,30(4):1163-1168.
[4]郑尚珍,王定勇,孟军才,沈序维.红蓼中木脂素成分的研究
[J].植物学报,1998,40(5):466-469.
[5]EYesilada,PJHoughton.Steroidalsaponinsfromtherhizomes
ofPolygonatumorientale[J].Phytochemistry.1991,30(10):
3405-3409.
[6]LHorhammer,HWagner,FGloggengiesser.Anewtypeof
flavoneglycoside.I.Isolationofaluteolinandapigeninglyco-
sidefromPolygonumorientale[J].ArchivderPharmazie.1958,
291:126-137.
[7]LHorhammer,HWagner.Isolation,purification,andproofof
purityofflavoglycosidesbycountercurentdistribution[J].
ArchivderPharmazie.1957,290:224-232.
[8]VVVilyams,LKGurinovich.Plastoquinoneandleafpigments
[J].DokladyAkademiNaukSSSR.1965,109(1):135-141.
[9]秦 瑀,来 颖.红蓼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
力的影响[J].通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62-63.
[10]杨国勋,宋 蕾,李奎莲,胡昌奇.红蓼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5):338-340.
[11]张继振,林成极,林 茂,裴 文.红蓼果实黄酮类化合物的
研究[J]中草药,1990,21(8):7-8.
[12]郑尚珍,王定勇,刘武霞,康淑荷.沈序维红蓼籽中的黄酮类化
合物[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4):42-45.
(责任编辑:夏万夫)
众学习,到实践中学习。再一点就要靠实践锻炼,靠平时工作
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实践锻炼。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素质
就会逐步提高。这样才能增强新闻敏感,才能掌握“上情”了
解 “下情”,才能从错综复查客观事物中识别哪些是新闻事
实,那些不是新闻事实,那些是重要的新闻事实,那些是一般
的新闻事实。具体到写作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采访要深入。即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调查
研究。这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工作方针和工作路
线。只有这样,才能占有丰富的材料,才能对这些材料去粗取
精,去伪存真,有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
新闻作品。
2.要抓住主要矛盾。即抓特点。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的角度对新闻写作提出的要求。因为世界一切事物的运动,
都是有其主要矛盾的运动方面决定的,要把新闻写得有特色,
就必须抓特点。
3.要“小题大作,大题小作”。“小题大作”即用短小精
悍的文章反映深、厚、重的主题,也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小
中见大。“大题小作”即把大事件、大主题写成小文章,将重大
事件或重大主题的新闻,以短新闻的形式迅速传播给受众,两
者是辩证关系。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等许多
典范之作给我们做了榜样。
4.语言要具体、简洁、生动。新闻是由有形可察、有物可
寻、有声可闻的真实而具体的人或事构成。事实作为客观存
在,其本身是绝对具体实在的,因而其载体——新闻语言的特
点也必须具体实在,应做到通俗易懂、精练简短,一听就明白。
要使语言具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形
容词。郭沫若曾说:“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
诀”。简洁就是主题集中、线索单一、一事一报,不能“四面出
击”。过去和现在不乏这方面的精品。新闻要使人看并爱看,语
言就得生动,要多用短句子,多用主人公和群众的话,使新闻
“活”起来。这方面的精品也很多,这里不再暓述。
另外,记者、编辑要相互学习,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孔子
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总而言之,我们倡导短新闻,但不能违背新闻规律而一昧
地去追求短。“内容决定形式”是我们写作应遵循的规律。
愿我们的新闻短些,精些。
参考文献:
[1]贡吉玖.新闻创优方法辩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2]唐 宁.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
刊,2004,(2):61-62.
(责任编辑:吕 进)
(上接第48页)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