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表 2利菌沙抑菌作用
苗劫 稀 释 度菌种
16 1:3 2 1:叫 I` 12 8 1:5 2 6对照
金葡菌
白葡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伤寒杆菌
肺炎
双球菌
乙型
链球菌
蝴激酶粗提物及鲜地龙体液抗菌谱较广 ,但对
绿脓杆菌无作用 ;而普恩复仅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
用 。 这可能提示地龙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非单一类
成分 ,不同的制备过程会导致某些成分提取不完全
或变性丢失 , 因而出现上述观察结果 。 `
致谢 :感谢微生物实验室韩月霞老师给予的大力帮助 !
参 考 文 献
注 : “ 一 ” 无菌生长 , “ 十 ” 有菌生长 , “ 士 ” 有个别菌落 ,下同
表 3 地龙漫出液抑菌作用
菌种 稀释度
16 1 : 32 64 1
: 128 1 : 25 6 对照
金葡菌
白葡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伤寒杆菌
肺炎
双球菌
乙型
链球菌
表 4 躬!激酶粗提物抑菌作用
稀释度菌种
16 1 : 32 1: 64 12 8 1
: 256 对照
白葡菌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 第 3 版 . 上海 :上海科技
出版社 , 1977 : 527
田兴和 . 地龙液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观察 . 中国民间
疗法 , 199 5 , ( 5 ) : 4 1
王 占云 . 地龙外用治疗带状疮疹 、 痒腮 . 中医 外治杂
志 , 1 99 7 , 6 ( 2 ) : 14
田馄 . 活地龙浸出液治疗鹅口疮 . 内蒙古中医药 , 199 ,
18 ( 2 )
, 6
安静 . 鲜地龙外敷治疗感染性褥疮 14 例 . 解放军护理
杂志 , 1999 , 16 ( 10 ) : 4 7
彭先凤 . 药用蛆绷酞溶酶的制备及性质的研究 . 华西
药学杂志 , 19 8 , 1 3 ( l ) : 9
邢东宝 ,等 . 蛆叫酞溶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 生物化学
与生物理学报 , 19 97 , 29 ( 6 ) : 10
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四室 . 广地龙止喘成分的初步研
究 . 中草药通讯 , 19 74 , ( l ) : 16
( 20 2
一 1 0 一 2 3 收稿 )
制剂与质 t
蛇葡萄素微囊的制备
刘德育 邓健杏 王 炜 曾 飒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广州 51 0 89 )
摘要 以乙基纤维素 ( E )C 为囊材 ,采用溶剂挥发技术制备缓释微囊 ,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 ,采用适当配比的聚
乙烯醇 ( PV A )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 )S 水溶液为分散介质 , 制得白色微囊 。 在此过程中 , 内相聚合物浓度 、 投药量
以及药物与分散相比例对包囊率有显著影响。 经均匀设计法确定了优选工艺条件为 : E C 二 6 . 0% , 蛇葡萄素 = 0 . 2
g
,药物 : E C 二 1: 3 ,药物 : 分散介质 二 l : 1 , SD :S P V A 二 1 : 2 。
关键词 蛇葡萄素 微囊 制备
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粤蛇葡萄 Amp e l叩 515 ca n -
t o n i e ns is ( H
o o k
·
e t A nr
.
) lP
a n e h
. , 主产于我 国华南一
带 ,其根或整株是民间的传统用药 ,被广泛用于消炎
解毒 , 治皮肤病 、 疥肿及骨髓炎 、淋巴炎等感染性疾
病 ,疗效显著 。 近年来我们发现其有效成分蛇葡萄
素在小 鼠体内有抑制黑色素瘤生长的作用 ,在体外
可显著抑制人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H L石0 、 5K 62 细
胞 、人鼻咽癌 H K 一 1 细胞 、人肝癌 B E L 一 7 4 02 细胞 、人
乳腺癌 Mc F 一 7 细胞增殖 〔` 一 ’ 〕 。 蛇葡萄素具有毒性
低而来源广泛 ,提取率高的优点 。 但其稳定性较差 ,
易发生氧化反应 ,不溶于氯仿 、 乙醚 , 易溶于乙醇 、甲
醇 、二氯甲烷 ,溶于热水 。 对蛇葡萄素制成微囊将可
中药材第 26 卷第 5 期 20 3 年 5 月 3 55
DOI : 10. 13863 /j . i ssn1001 -4454. 2003. 05. 019
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 笔者采用溶剂挥发技术制备蛇
葡萄素缓释微囊 ,现报道如下 。
1 材料与仪器
,
.
, 材料 蛇葡萄素 (由本实验室提供 , 为白色针
状结晶 , 质轻 ) ; E (C M70 ,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
剂公司 ) ; VP A 、 S D (S 化学纯 , 广州增城科巨化学实
验厂 ) ; 95 % 乙醇 (分析纯 , 汕头市光华化学厂 ) ; 自
制人工胃液 ( p H I . 2 ) 。
1
.
2 仪器 7 52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 磁力恒温搅
拌器 , Z R S一 8 型智能溶出仪 。
2 方法与结果
2
.
1 蛇葡萄素微囊的制备 采用溶剂挥发技术 ,
将 E C 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 , 加人蛇葡萄素粉末 , 在
冰水浴中以 40 r/ m in 的速度搅拌 30 m in , 得悬浮液
作为内相 。 配制含有一定 比例的分散剂 P v A 、 s D s
的水溶液作为外相 。 在高速搅拌下 , 将内相加人外
相中 ,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至微囊生成 ,过滤 ,用冰水
洗涤 ,恒温干燥箱干燥 , 即得 。
2
.
2 均匀设计 为了优化制备工艺 ,根据预试实
验 ,对直接影响成囊的投药量 、 E C 的浓度 、分散介质
的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配比等实验因素进行优化 。
本实验有 4 个因素 , 6 个水平 ,采用 U 7 ( 7 “ ) , 再查配
套的使用表 ,选择其中的 1 、 2 、 3 、 6 列 ,见表 1 。
表 1 优化条件及实验安排表
0
.
9 9 8 5
。
2
.
4
.
2 包囊率测定 :精密称取样品 30 m g ,溶于 25
ml 量瓶中 , 以体积分数为 95 % 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
度 。 精密吸取 1 . o ml 置于 10 ml 量瓶中 , 加人体积
分数 95 % 乙醇 1 . o ml , 再加人工 胃液至 or ml , 摇
匀 , 以人工 胃液为空 白 , 于 290 n m 处测其吸光度 。
从回归方程得到样品含药量 ,求出包囊率 ,结果见表
2
。
表 2 微囊包囊率的测定
试验号 产品重 ( g ) 吸光度 A 包囊率 ( % )
0
.
1 88 6 1
.
96 8
0
.
35 0 2 1
.
30 3
1
.
1 3 3 6 0
.
64 8
0
.
1 94 1 1
.
94 6
1
.
0 9 34 1
.
1 2 0
0
.
7 15 6 1
.
313
30
.
54
37
.
06
57
.
36
3 1
.
10
98
.
8 5
7 6
.
34
试验号 ( E C 浓度 , % ) (药物 : EC ) 药物 : 分散介质 ) ( S D :S P V A )
5 6
.
0
6 6
.
8 1 : 5 1 : 6 1
: 1
2
.
3 微球大小及分布的测定 扫描电镜下观察微
球的形态并拍照 , 于放大的显微照片上测量粒径 ,计
数 20 个 ,经统计学处理求得平均粒径为 10 5 协m 。
所得的微球在光学显微镜下光滑 圆整 ,呈 良好的分
散状态 。
2
.
4 微囊包囊率的测定
2
.
4
.
, 标准曲线 :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蛇葡萄
素 10 m g ,置 2 5 m l 容量瓶中 ,加体积分数为 9 5% 的
乙醇溶解 , 稀释至刻度 。 精密吸取 0 . 2 , 0 . 4 , 0 . 6 ,
0
.
8
,
1
.
o ml
,分别置于 or ml 量瓶中 ,各瓶补充加人
体积分数为 95 % 乙醇至 2 . O ml ,再加人工胃液至 10
m l
,摇匀 , 以人工胃液为空 白 , 于 29 0 n m 处测其吸光
度 。 回归 得 方 程 : A = 4 9 . 4 12 5 C + 0 . 0 4 7 9 , r =
·
35 6
·
2
.
5 数据处理 将实验结果以蛇葡萄素包囊率 Y
为指标 ,用 S P S SI O . O 统计软件 , 以 E N TE R 法进行多
元线性回归分析 ,得 回归方程 : Y 二 64 . 903 + 4 . 4 2 1 A
+ 2
.
3 5 7 B 一 4
.
4 8 2 C 一 3
.
5 14 D
, r = 0
.
9 2 5
,
F = 1
.
4 7 1
,
p 二 .0 54 4 > .0 1
。 该方程不显著 。 再将此实验结果
以向后法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得回归方程 :
Y = 4 7
.
7 7 5 + 7
.
8 4 7 A 一 4 . 804 C
,
F = 7
.
5 15
,
P = 0
.
0 6 8
< 0
.
1
。 经 t 检验 , 回归方程中 A 的 p = 0 . 09 0 , C 的
p 二 0
.
10
, 均小于 0 . 10 , 按 。 = o . or 的水平 , 均有显
著性意义 。 从方程中看出 ,增大 A 值或减小 C 值 ,
可使 Y 值增大 , 而 B 、 D 对 Y 影响不显著 。 综合运算
结果选用工艺为 : E C 的浓度为 6 . 0% , 蛇葡萄素为
0
.
2 9
,药物与 E C 的比为 1 : 3 , 药物与分散介质的比
为 l : 1 , S D :S P V A 二 1 : 2 , 此工艺条件可取得较高的
包囊率 。
2
.
6 验证实验
2
.
6
.
1 包囊率的验证 : 按上述优化条件操作 , 产品
包囊率平均值为 86 . 7 1% 。
2
.
6
.
2 溶出度试验 : 按中国药典 20 0 版溶出度试
验 一浆叶法 ,溶 出介质为人工胃液 50 m l ( p H I . 2 ) ,
温度 37 ℃ , 浆速为 50 r/ m in , 分别取蛇葡萄素 10
m g 及产品微囊 (相当于含蛇葡萄素 10 m g ) , 置于
溶出杯中 ,从样品接触介质开始记时 ,定时取样 , 0 、
2
、
4
、
8
、
12 h 各取样 Z ml ,过滤 ,精密吸取续滤液 I iln
置 10 ml 量瓶中 ,精密加体积分数为 95 % 乙醇 1 . 0
ml
,再加人工 胃液至刻度 ,摇匀 ,于 29 0 n m 处测定吸
光度 , 以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药物释放百分率 ,结
果见表 3 。
中药材第 26 卷第 5 期 2 0 3 年 5 月
表 3 微囊溶出度试验
时间 ( h) 1 2 4 8 2
吸光度 0 A.19 4 0 . 213 0 . 2 64 0 . 2 8 7
溶出率 (% ) 3 6 .3 0 4 0 .5 2 73 .3 05 8 .9 7
3 讨论
3
.
1 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技术制得蛇葡萄素微囊为
白色较规则的颗粒 。 在均匀设计法优化制备工艺条
件中 , E C 的浓度和药物与分散相比例对包囊率影响
显著 ,而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用量 、搅拌时间和搅拌
速度等因素则对成囊粒度影响比较大闭 。
3
.
2 本实验中 ,产品的平均包囊率为 86 . 71 % , 根
据中国药典 2 0X() 版规定 , 微囊的包囊率不得小于
80 %
,此微囊率达到要求 。
参 考 文 献
刘德育 ,等 . 无莉根中蛇葡萄素的提取及其对黑色素瘤
的抑制作用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 199 , 2 0 ( 2 ) “ 12 7
刘德育 ,等 . 蛇葡萄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 癌症 , 20 1 ,
20 ( 12 )
:
137 2
刘德育 ,等 . 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蛇葡萄素抗黑色素瘤
的作用 . 中药材 , 2X() l , 24 ( 5 ) , 34 8
高申 ,等 . 现代药物新剂型新技术 . 北京 : 人民军医出
版社 , 20() 2 : 1 36
( 2X() 3
一 0 1 一 2 7 收稿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甘草酸的研究
刘 倩 仰榴青 吴向阳 陈 钧
( 江苏大学 ,镇江 21 2 0 13 )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孔吸附树脂 A B一8 对甘草酸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正交
试验优选 A B 一8 树脂的最佳精制条件 。 结果 : 以流速 1 m F m in , p H 6 . 4 一 7 . 4 , 原液浓度为 10 m岁 ml 的组合上柱 ,甘
草酸的精制效果最好 。 结论 : A B一 8 树脂对甘草酸的吸附量大 ,洗脱容易 ,分离效果好 ,产品纯度可达 95 % 以上 。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甘草酸 纯化
甘草酸 ( g l y e yhr i z ie a e id , G A )又称甘草甜素 , 是
常用中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 , 味极甜 〔’ 〕 , 具有抗
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 、 抗肝炎 、 降血脂等广泛的活
性 〔’ 〕 ,近年来还发现甘草酸具有抗艾滋病毒和免疫
促进等作用川 , 在医学 、食品 、 化工等行业均有用
途 。 我国是甘草主要出口国 ,但产品多为原草或浸
膏等初加工产品闭 , 缺乏深加工 。 20 世纪 80 年代 ,
日本开始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甘草酸 , 提高了收
率 , 降低了成本 。 近年来 ,我国对大孔树脂提纯甘草
酸也做了一些工作 〔’ 〕 ,但由于商业机密等原因 , 其
具体技术很少系统报道 。 因此 , 研究有工业应用价
值的甘草酸分离与精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本文在
考察了四种大孔树脂后 ,优选用 A B一8 树脂进行甘
草酸的提纯实验 。
1 材料 、 仪器与方法
1
.
, 材料 甘草 (市售 ) ;甘草酸单按盐对照 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 AB一 8 , s 一 8 , N K A一 ,
N KA一 大孔吸附树脂 (南开大学生产 ) ;薄层层析用
硅胶 (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
纯 。
1
.
2 仪器 AJ SC O L C一 150 高效液相色谱仪 , 紫外
检测器 巧 75 UW VI S ( 日本分光工业株 氏会社 ) ;
中药材第 26 卷第 5 期 20 3 年 5 月
B往e h i R 一20() 型 旋转蒸发器 (瑞士 B u e h i 公司 ) ;
M E rT LE R A2E 40 分析天平 (上海梅特勒一托利多仪
器有限公司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7 56 (上海分
析仪器总厂 ) ; T H z 一 C 摇床 (江苏太仓市华美生化仪
器厂 ) 。
1
.
3 甘草酸的提取与纯化
1
.
3
.
1 提取 : 甘草粉碎 ,过 20 目筛 , 用 8 一 10 倍量
的浓度为 0 . 5% 的氨水超声提取或回流提取 Z h ,过
滤 ,滤渣再用氨水提取一次 ,合并滤液 ,加人 95 % 乙
醇 ,静置过夜 , 过滤 , 除去蛋白 、 纤维等物质 , 滤液浓
缩 ,冷却后滴加 3 . 5 m o F L 的硫酸至 pH Z 一 3 , 使之
完全沉淀 ,离心 ,沉淀于 50 一 60 ℃ 烘箱中干燥 ,得甘
草酸粗粉 。
1
.
3
.
2 纯化 : 取经活化后 的 A B 一 8 树脂装柱 ,将甘
草酸粗粉溶于适量水中 , 配成 or m岁ml 的溶液 , 调
p H 至 .6 4 一 7 . 4 , 以 1 m F m in 的流速过树脂 ,依次用
水 、 or % 乙醇洗脱 ,收集 10 % 乙醇洗脱液 , 以薄层层
析检测终点 ,至无甘草酸为止 。 洗脱液浓缩为淡黄
色粉末 ,用活性炭脱色 ,得无色产品 , 纯度在 95 % 以
上 。
1
.
4 甘草酸的分析刚定
1
.
4
.
, 定性分析一薄层层析 :将甘草酸对照品与提
·
3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