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种子世界 S E E D W O R LD s` ( 1 ) 9 25 5我国最早的改良稻种
.孙义伟
我国有悠久的稻作历史 。 长期以来 , 在劳动人
民不断选择和培育下 , . 繁育出不少的地方品种 。 但
是 , 采用近代科学的育种技术 , 进行有计划 、 有目
的的育种工作 , 我国还是从本世纪初才开始的 。
1 91 9年 , 南京高等师范学佼农科首先开始进行
稻种改良工作。 在原颂周先生的主持下 , 收集各省
地方品种数十个 , 在南京成贤街的农场进行品种比
较试验 。 19 2 1年 , 南京高等师 范学 校 改为东南大
学 , 此项试验在南京大胜关农事试验场继续进行 ,
由周拾禄先生主持。 在加入试验的品种中 , 原产于
南京乡下的江宁洋釉和原产于广东的东莞白生长甚
好 , 品质亦佳。 于是 , 选出单穗 , 进行纯系育种 ,
经过从 19 1 9、 l g Zd年的比较试验 , 证明这两个纯系
的品质和产量均超过本地品种 。 因此 , 在原品种名
前加上 “ 改良” 二字 , 分别定名为改良江宁洋釉和
改良东莞白。 从1 92 5年起在南京 、 镇江 、 昆山 、 芜
湖 、 当涂等地推广 。 这是我国稻作改进史上最早产
生的两个改良稻种 。
1 92 3年 , 东南大学农科 (后为中央大 学 农 学
院 ) 收集原产于安徽当涂的地方品种帽子头 , 参加
了在大胜关农场举行的品种比较试验 , 19 2 4年选出
单穗 , 以后又先后在大胜关农场和昆山稻作试验场 ,
经过多年试验 , 于 19 2 9年育成中大帽子头 。 1 9 30 年
起 , 首先在江苏 、 安徽等省推广 , 19 3 6 和 1 93 7 两
年 , 被全国稻麦改进所采用为推广品种 , 推丈“ 区域
遍及长江流域各重要产稻省份 , 是我国第一个大面
积推广的改良稻种 。
继南高师农科之后 , 广东省由邓植仪先生主持
从 1 92 0年起开始有计划的从事稻作改进事业 。 19 2 4
年 , 丁颖先生留日回国 , 具体主持广东大学 (后为
中山大学 ) 农学院的稻作试验 。 1 92 6年 , 丁颖在广
州东郊犀牛尾发现野生稻后 , 就单株移植于农场水
塘 , 当年收得自然杂交的种子 , 次年采 用 单粒播
植 , 第三年分系种植 , 于 19 29年得到W一 2 一 2 固
定系统 。 从 19 3。年起 , 对W一 2 一 2 进行单株特性
观察和产量试验 , 证明其生长旺盛 , 对寒害 、 不良
土壤等逆境的抵抗力强 , 产量亦佳 , 并于 1 9 3 3年定
名为中山 1 号 。 这是我国第一个用野生稻与栽培稻
杂交所育成的水稻良种 , 也是世界上将野生稻血缘
引入栽培稻的首创之举 。 以后 , 由中山 1 号衍生中
山红 、 中山白 ,直至今天的包胎矮和包选系统 ,在生
产上应用已有半个世纪之久 。 因此 , 丁颖先生这一
工作及其育成的中山 1 号可谓开了中国水稻杂交育
种之先河 。 O
值得开发的新银合欢种子
谢 孝 福
新银合欢原产墨西哥及中美洲 , 系含羞草科常绿乔木 , 属泛热带树种 , 具有适应性强 、 生 长 快 、 结子
率高 、用途广的特点 , 热带地区普遍种植 。 我国主要分布华南各地 , 近年引种到浙江 、湖北一带 , 初获成功 。
新银合欢种子具有肉质透明的胚乳 , 成分为半乳搪与甘露糖 , 是 提 取 植物 胶 的 原 料 , 经 中 国科学
院植物研究所黄启华等测定 , 胚乳合量 17 . 4 % , 总糖量 92 . 。% , 半乳糖与甘露 糖 的 比 例 为 1 : 1 . 7 , 粘度
8 7 5
.
1毛细管厘泊 , 水中不溶物 1 5 . 75 % 。 与世界著名植物胶一一果尔胶的原料瓜儿豆的粘度 比 较 , 高 1 倍
以上 , 比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田著胶原料一一田普种子的枯度高 6 、 7 倍 。 因新银合欢的胚乳含量 只 有瓜
儿豆的40 % 、 田臂籽的一半 , 所以提取工艺难度较大 , 至今尚未开发应用 。
新银合欢种子含粗蛋白 3 1 . 31% , 粗脂肪 6 . 34 % , 粗纤维 14 . 0 % , 灰 分 4 . 38 % , 水 分 8 . 5 % 。 由浙江
丝绸科学院用 日立8 35 一 50 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 各种氨基酸亦较齐全 , 其中天冬氨 基酸 、 谷氨酸等必
需氨基酸含量较高 , 含有多种矿质及微量元素 。
以上分析可知 , 新银合欢种子的粗蛋白含量仅次于大豆 、 花生 。 产量也不低 , 管理较 粗 放 , 是值得开
发的豆类资源 。 据报道 , 联合国把它列入 80 年代推广树种之一 。 有人预测 , 它将是2 1世纪重 点 开发项目 .
在我国的热带 、 亚热带地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长江以南各省市 , 在温度 、 水分条件 比 较 适 宜 的局部环
境 , 也可种植 , 应引起各地重视 。 O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