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爬山虎在绿化中的应用与控制技术



全 文 :爬 山 虎 在 绿 化 中 的 应 用 与 控 制技 术
孙振元 巨关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1) 
张毅功
(河北农业大学山区开发研究所)
  爬山虎属葡萄科爬山虎属多年
生木质落叶大藤本。常用种主要有
五叶爬山虎(又名美国地锦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L.)
Planch./Virginia Creeper)和爬山虎
(又名爬墙虎地锦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Sieb.Ed Zucc.)Planch./
Japanese Creeper , Boston Ivy)等 。它
们具有强大的吸附和攀缘能力;适生
能力强 ,耐旱 、耐热和抗寒 ,阴湿环境
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生长迅速 ,
一年生苗株高可达 1.5 ~ 2 m ,茎长 20
~ 50 m;耐瘠薄 ,对土壤要求不严 ,一
般无病虫害 。应用于城市绿化和西
北地区环境治理 ,前景广阔 。为促进
爬山虎的科学应用 ,对其在不同立地
条件下的栽培应用与人工控制技术
总结如下。
1 庭院 、园林绿化
一般情况下 ,庭院 、园林绿化的
立地条件较好 ,方便的浇水 、施肥和
管理条件。可选择 2~ 3年生的大苗
进行种植。种植前 ,自根基部起将大
苗剪留至 40 cm左右 ,在距离绿化目
标物(如墙壁 、假山等)40 ~ 50 cm左
右挖掘大约 50 cm 深 、直径50 cm的
土坑。土坑中加入约 20 cm厚的肥
土(或普通土与优质有机肥的混合
物),放入苗子后按照普通植树的方
法加入原位固有土壤踏实 、浇水后再
覆盖3 ~ 4 cm厚的土层即可。直接
利用当年生 30~ 40 cm长的小苗也可
以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种植的爬山虎成活后 ,待生长
的嫩茎长至一定长度时 ,注意将枝
条导引向建筑物的墙壁 、假山 、墙
垣 、古树。待当年生的嫩茎长至 80
~ 100 cm时 ,可采取仲夏打顶促壮
的措施促使爬山虎多发枝条 ,以便
来年生长更加旺盛 。园林栽植时 ,
如有可能 ,要给土壤多施有机肥 ,改
土换土 ,并每年施 1 、2次肥以保持
植株旺盛生长量和最佳的绿荫观赏
效果 。每年在休眠期和生长期 ,不
断通过修剪对藤蔓分布进行调整 ,
休眠期通过疏剪 ,去除弱枝 ,调整藤
蔓的密度 ,短截枝条的上部生长较
弱的部分 ,剪口处留壮芽 ,既有利于
来年生长枝条健壮 ,又可避免冬季
落叶后 ,很多枝条下垂纷乱。
2 土石荒山绿化
土石荒山与石质荒山 、沙地相
比有可供利用的原位土壤 ,存有成
片土层。因此裸露岩石附近或较宽
的石缝中都可以种植爬山虎 。
在土石荒山上选择土层较为深
厚的地段 ,依照具体地形情况挖掘
50 cm深 、直径 30 ~ 40 cm 的土穴或
50 cm深 、长度不定的土沟准备种
植。为提高种植的成活率和绿化效
果 ,一般采用 2 ~ 3年生的爬山虎大
苗 ,同时使用适量肥沃客土。
爬山虎在石质荒山的种植时间
和种植方法与庭院 、园林绿化方法
基本相同 。茎藤伸长后应及时引导
其向岩石攀缘附着 ,以尽快形成绿
化覆盖层 。
3 石质荒山绿化
用以柴油为动力的凿岩机在荒
山上钻孔 ,使用适量无声炸药和雷
管实行爆破 ,以便形成 60 ~ 80 cm
深 ,上口径为 40 ~ 50 cm的纺锤形岩
洞。爆破成洞的同时 ,可使洞壁产
生许多大小不等的裂隙 。这些裂隙
在种植爬山虎后有利于水分渗入和
根系的扩展 ,从而保证成活率和爬
山虎个体成长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空
间需求。将爆破形成岩洞“花盆”中
的碎石取出后 ,加入混有适量肥料
和保水剂的肥沃客土 ,然后种植爬
山虎 。
爆破一个岩洞“花盆”的成本 ,因
岩石性质不同而有的差异 ,一般为 12
~ 16元/洞。为保证成活和快速生
长 ,一般在石质荒山应种植2 ~ 3年
生 、长度 0.8 ~ 1.0m的健壮大苗。
4 黄土高原绿化
黄土在地学范畴属于黄土岩 ,
它干时坚硬 ,遇水过度浸泡容易形
成大范围的湿陷 、坍塌。黄土高原
的绿化 、水土保持工作虽然有了长
足的进步 ,但是却留下了一个非常
大的盲区 ,那就是黄土峭壁 、陡壁 、
陡坡及塬 、墚 、峁的边缘地带 。以往
很大部分的绿化成果 ,往往由于大
雨 、暴雨对这些陡坡 、峭壁没有被覆
盖地段的冲刷 、侵蚀 、塌陷而化为乌
有。爬山虎在这些地方方能充分显
示其绿化 、保土的作用。
爬山虎种植地点应在黄土高原
的塬 、墚 、峁边缘和陡坡 、峭壁垂直
下方的冲沟中 ,从而使种植于上部
悬垂而下和下面附着攀缘而上的爬
山虎尽快会合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
塬 、墚 、峁的边缘地带 ,达到保护陡
坡 、峭壁目的 ,也可节省绿化时间 。
塬 、墚 、峁边缘适宜选择大苗种
植 ,将爬山虎的茎藤引向边缘方向
Garden &Landscaping 园林绿化
38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4·5  
DOI :10.13456/j.cnki.lykt.2004.05.025
 永 瓣 藤
毕淑峰
(安徽黄山学院生物系 黄山市 245021)
  永瓣藤(Monimopetahum
chinese )是卫矛科永瓣藤属单
型属植物 ,为中国特有的国家
二级稀有濒危保护植物。泰仁
昌于 1926年在皖南祁门县首
次发现该植物 ,当时拟名为“祁
藤” ,因其花瓣宿存于果实而不凋
落 ,故中名一直称其为永瓣藤 。
永瓣藤数量稀少 ,只生长在皖
赣接壤地带 ,并呈间断分布。叶为
纸质 ,春夏为绿色 ,秋天转为棕红
色 ,冬季变为深红色;翌春 ,叶片又
逐渐由红转绿 ,进行光合作用 ,待新
叶长成才落去。花瓣呈匙形 ,浅绿
色 ,伴随子房发育至果实成熟 ,仍不
凋落 。永瓣藤落花落果和胚珠败育
现象普遍 ,结实率低;而且永瓣藤种
子小 、种皮坚硬 ,种子寿命短 、生命
力低 ,种子萌发率极低。因而种子
繁殖困难 ,在野外很难见到实生苗 。
它主要靠天性繁殖维持种群的生
存 ,但自然天性繁殖率较低 ,人工天
性繁殖(如:扦插 、压条)是保护永瓣
藤和扩大繁殖数量的有效方法。
永瓣藤一般生于低海拔
的常绿阔叶林中 ,林分郁闭
度过大(≥0.8)和过小(≤
0.3)都不适宜永瓣藤定居和
散布 。永瓣藤分布区域易受
人为干扰 ,自然植被往往遭
到破坏 ,生境异质化 ,从而导致永瓣
藤分布区逐渐缩小 。永瓣藤模式产
地祁门潘坑坞原有上千亩的分布 ,
现已缩至 3.3 hm2的零星分布;原有
分布记载的贵池 、贵溪 、宜丰等县也
已很难见其踪迹 ,要防止该珍稀物
种的灭绝 ,应大力加强保护和科研
工作 。 ☆
以尽快形成对边缘的保护作用;黄
土冲沟选择大小苗均可 ,但应实施
高密度种植以尽快形成显著的绿化
效果 。种植时宜采取挖掘较深土沟
并在沟底覆上可以分解的地膜以利
于汇水入沟和达到保水的目的 。一
般按照每墩2 ~ 3株爬山虎苗加入
10 g 保水剂(成本约 0.2元),80 ~
100 g 二铵的比例配置底肥。待爬
山虎长到一定长度时 ,注意将其引
向陡坡 、峭壁的会聚方向 。
5 风沙地绿化
风沙地和沙漠种植任何植物的
关键都在于抗旱保活 。实现爬山虎
的成功种植和发展的关键在于种植
方法和技术的革新及其与其它植物
种群的协同配合 。
单独种植爬山虎的方法和要点
是:(1)选择长度1 m以上的爬山虎
大苗进行深穴栽种 ,以期能够利用
到沙地深层保有的水分;(2)使用可
于2 ~ 3年后分解的塑料袋或营养
杯 ,加入客土 、保水剂 、肥料以提高
爬山虎的成活保险系数;(3)将爬山
虎种植在相对低洼处 ,这样便可以
汇集大大高于 200 mm的降水量;
(4)在种植爬山虎的附近沙地中埋
设水泥桩或木桩 ,使爬山虎在覆盖
一定面积的地表后能够比较牢固地
固定下来以抗击更大的风沙吹刮;
(5)爬山虎茎藤的生长 、伸长方向应
与种植地的主风向基本一致 。(6)
在已形成的乔 、灌木下种植爬山虎
将大大提高其成活率和整个植物群
落的防风固沙效果 。
6 长江流域红 、黄壤水土流失
区绿化
长江流域的温度 、降水量 、光照
等气候条件 ,相对于北方大面积的
干旱 、半干旱地区更加有利于爬山
虎的快速生长 。在长江和长江各主
要支流沿岸及其流域内水土流失
区 ,广泛种植爬山虎等速生攀缘植
物是绿化荒山 ,治理水土流失的重
大措施 ,具有可操作性 、推广的广泛
性和经济实用性等诸多优点 。
由于长江流域优越的气候条
件 ,育成苗后只需使用少量客土便
可以在绝大部分地区种植爬山虎 ,
极易获得成功 。在爬山虎生长初期
如果能在雨季施用少量肥料和旱季
适当浇水种植的效果将更易显示 。
可以参照庭院 、土石荒山 、石质荒
山 、风沙地和黄土高原种植爬山虎
的方法 ,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实施 。
7 爬山虎的人工控制
爬山虎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是其在荒山荒漠治理中推广应用的
科学基础 ,但也是其在适宜生长地
区造成生物入侵的根源 。所以掌握
爬山虎的人工控制技术对其合理栽
培应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即所谓防
患于未然 。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需要 ,可
有以下 3种控制方法:(1)选用草甘
膦或森草净处理防止爬山虎的危害
或蔓延;(2)在爬山虎繁殖 、栽培过
程中 ,以防除杂草侵入干扰其生长
为目的 ,可用豆施乐或丁草胺 ,其中
豆施乐更安全 ,且药剂本身具有更
广的杀草谱;(3)园林上有时既要适
度控制爬山虎生长又要防除杂草 ,
可选用一定浓度的施田补抑制爬山
虎生长 ,同时可有效杀灭多种杂草 。

Garden &Landscaping 园林绿化
39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