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一株产紫杉醇的南方红豆杉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全 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35(1) :0184 - 0188 http:/ / xuebao. jxau. edu. cn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E - mail:ndxb7775@ sina. com
一株产紫杉醇的南方红豆杉
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李昆太,彭卫福,周 佳,黄 林,程 新*
(江西农业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摘要:以南方红豆杉植株为材料,采用组织块法从中开展内生菌的分离筛选,并借助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
对内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分析,最终获得 1株具有产紫杉醇能力的内生菌。根据菌株形态学观察以及 18S rRNA序
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间座壳属(Diaporthe sp.) ,间座壳属内生菌产紫杉醇尚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内生菌;间座壳属;紫杉醇
中图分类号:S791. 49. 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 2286(2013)01 - 0184 - 05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Paclitaxel-producing Endophyte
from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LI Kun-tai,PENG Wei-fu,ZHOU Jia,HUANG Lin,CHENG Xin*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angxi Agriculture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5,China)
Abstract:The endophytic strains were isolated and screened from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by the tis-
sue separating method,as a result a paclitaxel - producing endophyte was obtained by thin - layer chromatog-
raphy (TLC)and high performance liqiud chromatography (HPLC)analysis.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18S rRNA sequences analysis,this endophyte belonged to Diaporthe sp. . Worth notice,it
is the first report that Diaporthe sp. can produce paclitaxel.
Key words: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endophyte;Diaporthe sp.;paclitaxel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 taxol)系三环二萜类生物碱[1],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广谱、疗效确切的天然
抗癌药物。早在 1971 年,美国化学家 Wani等[2]最先从太平洋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的树皮中分
离提取到紫杉醇。由于紫杉醇在树皮中的含量极低(平均产量约 0. 015%)[3],使得传统的从红豆杉植
株中直接提取紫杉醇的方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挑战。因此,如何寻求到新的药源途径来生产紫杉醇,
成为了国内外药学界急需解决的课题。
植物内生菌在与宿主植物长期共进化过程中,可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杀虫等作用
的生物活性物质[4 - 6]。因此,从植物内生菌中寻找并开发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正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
热点。1993 年,Stierle等[7]首次从短叶红豆杉中分离到一株能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紫杉霉(Taxomyces
andreanae) ,该发现极大地激发了国内外学者开展产紫杉醇内生菌的研究热潮。
本文以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植株为材料,从中分离筛选到 1 株具有产紫杉醇能
力的内生真菌,并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以及 18S rR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
收稿日期:2012 - 07 - 27 修回日期:2012 - 10 - 22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20121BBG70017)和江西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08 - 2064)
作者简介:李昆太(1978—) ,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研究;* 通讯作者:程新,E -mail:xinch27@ sina. com。
DOI:10.13836/j.jjau.2013033
第 1 期 李昆太等:一株产紫杉醇的南方红豆杉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 1 主要仪器
摇床、离心机、培养箱、电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仪、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等。
1. 2 材料
供试植物为采自于江西农业大学中药园的南方红豆杉新鲜树枝,紫杉醇标准品(上海源叶生物工
程有限公司) ,牛肉膏(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蛋白胨(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
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 3 培养基
1. 3. 1 内生菌分离平板培养基 PDA培养基(g /L) :马铃薯(去皮煮汁,过滤取液)200;葡萄糖 20;琼
脂 20;pH自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g /L) :牛肉膏 5;蛋白胨 10;氯化钠 5;琼脂 20;pH 7. 0 ~ 7. 2。高
氏一号培养基(g /L) :可溶性淀粉 20;KNO31;K2HPO4 0. 5;MgSO4·7H2O 0. 5;NaCl 0. 5;FeSO4·7H2O
0. 01;琼脂 20;pH 7. 2 ~ 7. 4。
1. 3. 2 内生菌发酵培养基(g /L) 马铃薯(去皮煮汁,过滤取液)200;葡萄糖 10;蔗糖 10;硫酸镁 0. 15;乙
酸钠 1. 0;苯丙氨酸 0. 02;pH自然。
1. 3. 3 内生菌鉴定培养基 察氏培养基(g /L) :硝酸钠 3. 0;磷酸氢二钾 1. 0;硫酸镁 0. 5;氯化钾 0. 5;
硫酸亚铁 0. 01;蔗糖 30;琼脂 20;pH自然。
1. 4 内生菌的分离纯化
采用组织块法对南方红豆杉内生菌进行分离[8]。将采集的新鲜南方红豆杉茎表面以无菌水冲洗
干净,在无菌操作室中用体积分数 75%的酒精溶液浸泡 3 min,以无菌水冲洗 4 至 5 次,然后用体积分
数 0. 1%升汞溶液浸泡 3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 4 ~5次。将经上述处理的材料按无菌操作技术,切成 0. 5 cm
× 0. 5 cm的小段,分别覆盖接种至 PDA、牛肉膏蛋白胨、高氏一号等分离培养基平板上,然后置于
28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当观察到组织块边缘有丝状真菌长出后,及时将边缘菌丝转接到新鲜的培养
基平板上进行划线纯化。
1. 5 内生菌产紫杉醇的鉴定
1. 5. 1 内生真菌的发酵培养方法 每支内生真菌的新鲜斜面以 10 mL 无菌水洗下菌丝体,打碎均匀
制成菌悬液。吸取 1 mL菌悬液接至装量为 50 mL/250 mL三角瓶的发酵培养基中,28 ℃振荡(150 r /min)
培养 7 d。
1. 5. 2 内生真菌发酵液的预处理[9] 摇瓶发酵结束后,用干净的 4 层纱布过滤发酵液,分别收集滤液
和菌丝体。滤液用等体积的二氯甲烷萃取 2 次,每次 1 h,合并二氯甲烷萃取相,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后 35 ℃下以旋转蒸发仪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粗提物Ⅰ;菌丝体反复冻融 3 次后,用超声波细胞破碎
仪破碎菌体(可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破碎与否) ,加入 30 mL甲醇浸提 1 h,过滤后,35 ℃下以旋转
蒸发仪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粗提物Ⅱ;粗提物Ⅰ和Ⅱ合并,以 5 mL 甲醇溶解后,用薄层层析和 HPLC 法
进行紫杉醇的鉴定。
1. 5. 3 薄层层析(TLC)鉴定法 用毛细吸管吸取内生真菌发酵液的处理液,点样于硅胶 G 板(50 mm
×100 mm,使用前放入 105 ℃烘燥箱中活化 30 min)的底部,以紫杉醇标准品溶液为对照。点样后,用
甲醇∶氯仿 = 1∶ 7(V /V)的混合液为展开剂进行展层,展层结束后以饱和碘蒸气进行斑点的显色。
1. 5. 4 HPLC 鉴定法 高效液相系统:Aglient 1100 HPLC;色谱柱:Kromasil C18 column (4. 6 mm ×
250 mm,5 μm) ;流动相:H2O /乙腈 = 5 /5(v / v) ;流速:1 mL /min;检测波长:227 nm;柱温:25 ℃;进样
量:20 μL。
1. 6 内生菌的分类鉴定
1. 6. 1 菌株形态特征观察[10] 经薄层层析与 HPLC 法确定产紫杉醇类物质的内生真菌,在察氏培养
基上分别采用点植培养法、载片培养观察法以及插片法观察菌落、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该菌株进
行初步鉴定。
1. 6. 2 18S rRNA 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以内生真菌的基因组 DNA为模板,用 NS1(5 - GTAGT-
CATATGCTTGTCTC -3)和 NS6(5 - GCATCACAGACCTGTTATTGCCTC -3)为 18S rRNA上下游引物
·581·
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5 卷
图 1 红茎 -3发酵液处理物与紫杉醇标准品的薄层层析比较
Fig. 1 The TLC comparison between Red stem -3 fermentation
broths with standard paclitaxel
图 2 紫杉醇标准品(a)与红茎 - 3 发酵液处理物(b)的 HPLC图谱
Fig. 2 The HPLC figures of standard paclitaxel (a)and Red stem - 3 fermentation broths (b)
进行 PCR扩增。PCR产物经纯化后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测序。将得到的 18S rRNA 序列与
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 BLAST相似性比对,下载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保存成 FASTA格式的文件,
利用 MEGA 4. 0 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
2 结果与分析
2. 1 南方红豆杉内生菌的分离及其发酵产物的初步鉴定
以南方红豆杉植株的茎部为材料,从中分离纯化得到 5 株内生真菌,初步命名为红茎 - 1、红茎 - 2、
红茎 - 3、红茎 - 4、红茎 - 5。将这 5 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液处理物首先进行 TLC 分析,结果发现红茎 - 3
的发酵液处理物与紫杉醇标准品具有相同的比移
值(Rf≈ 0. 93)和颜色相近的显色斑点(图 1) ,这
初步表明红茎-3 可能具有产紫杉醇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验证红茎 - 3 能否产紫杉醇,将
其发酵液处理物与紫杉醇标准品进行 HPLC 分
析,二者的 HPLC图谱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可以看出,紫杉醇标准品和红茎-3 的
发酵液浸提物具有相同保留时间的洗脱峰,二者
均在 3. 1 min左右。综合红茎 - 3 发酵液浸提物
以及紫杉醇标准品的 TLC 和 HPLC 分析,可以初
步判定红茎 - 3 具有发酵产紫杉醇的能力。需要
说明的是,尽管初步判定了红茎 - 3 具有产紫杉
醇的能力,但是还需进一步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
离纯化,并借助紫外光谱、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进行结构解析。
2. 2 红茎 -3 的菌种鉴定
2. 2. 1 红茎 - 3 的菌株形态特征观察 红茎 - 3 菌株点植于察氏培养基平板上,菌丝生长速率快,培养
2 d后菌落直径可达 6 cm左右,3 d可长满整个培养皿。菌落在前 3 d 呈白色绒毛状,后期转变成深褐
色,如图 3 所示。借助插片法和载片法对红茎 - 3 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形态进行显微观察,可以看出红茎
- 3 菌丝发达呈交织的分支状(图 4a) ,菌丝有横隔(图 4b) ,分生孢子呈椭圆形且紧密聚集形成子囊壳
结构(图 4c)。
根据以上形态特征观察,可初步鉴定红茎 - 3 为子囊菌亚门的核菌纲。
2. 2. 2 红茎 - 3 的 18S rRNA 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将红茎 - 3(IS279)的 18S rRNA 序列与 Gen-
Bank 数据库序列进行 BLAST 相似性搜索,收集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利用 MEGA 4. 0 软件,Neighbor -
Joining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如图 5 所示。
·681·
第 1 期 李昆太等:一株产紫杉醇的南方红豆杉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图 3 红茎-3 的菌落形态特征
Fig. 3 The morphologic colony of Red stem-3 (culture for 48 h)
图 4 红茎-3 的菌丝体及孢子形态图
Fig. 4 The morphologic hyphal and acervulus of endophyte Red stem-3
由图 5 可以看出,红茎 - 3 与间座壳
属 2 个菌株 (Diaporthe sp. MI 02 和
Diaporthe sp. MI 03)聚类在同一个分支
上,序列同源性为 99%。根据红茎 - 3 的
形态和生物学特征,及其序列同源性比较
的结果,内生菌红茎 - 3 菌株可鉴定为间
座壳属(Diaporthe sp.) ,并初步命名为 Di-
aporthe sp. H-3。
3 讨 论
目前的紫杉醇生产技术,即从红豆杉
原料中直接提取紫杉醇或其中间体的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微生物发酵法具有菌体生
长快、发酵周期短、产物产率高、生产成本低且发酵过程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等诸多优势,因此利用植物内
生真菌工业化发酵产紫杉醇或中间体,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报道的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到的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多达 20 多个属,且多
以霉菌为主,如 Taxomyces andreanae(紫杉霉属)、Fusarium lateritum(镰刀霉属)、Alternariu sp.(交链霉
属)、Pestalotiopsis micropora(盘多拉毛霉属)、Nodulisporium sylviform(多节孢属)等[11 - 12]。除了红豆杉属
植物外,从非红豆杉属植物中,如木橘[13]、榧树[14]、夹竹桃[15]、柏树[16]等,也分离筛选到了可产紫杉醇
的各种内生真菌。这充分说明了紫杉醇产生菌具有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显示了紫杉醇产生菌宿主的生
物多样性。
·781·
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5 卷
图 5 红茎-3 的 18S rRNA序列系统进化树
Fig. 5 The phylognetic tree of Red stem-3 18S rRNA sequences
迄今,国内外许多学者不
仅在产紫杉醇内生菌的分离
筛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
且就产紫杉醇内生菌的菌种
选育及其发酵工艺优化等方
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17 - 19]。
尽管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紫杉
醇的发酵生产已显示出诱人
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而且借
助高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
的优化等手段使得内生菌产
紫杉醇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
的提高,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停
留在实验室阶段,目前仍难以
实现中型或大型工业化规模
的发酵生产[20]。究其原因,
还在于缺乏适合于工业化的
高产菌株。因此,寻找高产紫杉醇的内生菌株并建立合适的发酵工艺控制路线,仍然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本文以南方红豆杉植株为材料开展了内生菌的分离筛选,并最终获得一株具有产紫杉醇能力的内
生真菌 Diaporthe sp. H-3。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关间座壳属内生菌产紫杉醇的报道尚属首次,但 Dia-
porthe sp. H-3 发酵产紫杉醇的潜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纪元,毕建男,严冰,等.产紫杉醇真菌的研究概况与紫杉醇工业生产的一个新思路[J].生物工程学报,2006,22(1):1 -6.
[2]Wani M C,Taylor H L,Wall M E,et al. Plant antitumor agents VI:The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taxol,a novel antileukemic
and antitumor agent from Taxus brevifolia[J]. J Am Chem Soc,1971,93:2325 - 2327.
[3]Vidensek N,Lim P,Campbell A,et al. Taxol content in bark,wood,root,leaf,twig,and seedling from several Taxus species
[J]. J Nat Prod,1990,53(6) :1609 - 1615.
[4]张祺玲,杨宇红,谭周进.植物内生菌的功能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0,7:28 - 34.
[5]江曙,陈代杰,陶金华.植物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8,29(6) :424 -426.
[6]Aly A H,Debbab A,Proksch P. Fungal endophytes:unique plant inhabitants with great promises[J]. Appl Microbiol Bio-
technol,2011,90:1829 - 1845.
[7]Stierle A,Strobel G A,Stierle D. Taxol and taxane production by Taxomyces andreanae,an endophytic fungus of Pacific Yew
[J]. Science,1993,260:214 - 216.
[8]陈传文,孙前光,朱军,等. 三种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菌株的筛选[J].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
(10) :1462 - 1466.
[9]竺俊鑫,李勇超,孟丽. 红豆杉中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分离部位的比较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8,4:191 - 194.
[10]张纪忠.微生物分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93 - 105.
[11]马玉超,赵凯,王世伟,等. 产紫杉醇(Taxol)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J].菌物研究,2003,1(1) :28 - 32.
[12]赵凯,平文祥,周东坡.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微生物学报,2008,48(3) :403 - 407.
[13]Gangadevi V,Muthumary J Taxol,an anticancer drug produced by an endophytic fungus Bartalinia robillardoides Tassi,i-
solated from a medicinal plant,Aegle marmelos Correa ex Roxb[J]. 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2008,24:717 - 724.
[14]Li J Y,Sidhu R S,Ford E J,et al. The induction of taxol production in the endophytic fungus - Periconia sp from Torreya
grandifolia[J]. 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1998,20:259 - 264.
[15]Kumaran R S,Muthumary J,Hur B.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 anticancer drug,Taxol from Phyllosticta tabernae-
montanae,a leaf spot fungus of an angiosperm,Wrightia tinctoria[J]. Th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2009,47(1) :40 - 49.
[16]严冰,毕建男,纪元,等.一株柏树内生真菌产生抗肿瘤药物紫杉醇[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0(6):67 -70.
[17]赵凯,平文祥,张丽娜,等.用 Genome shuffling技术选育紫杉醇高产菌株[J].中国科学(C辑),2008,38(3):221 -229.
[18]赵凯,周东坡,平文祥. 产紫杉醇菌株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的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5,21(5) :847 - 850.
[19]王世伟,马玺,平文祥,等.微生物发酵生产紫杉醇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 :561 - 565.
[20]林福呈,刘小红,王洪凯,等.紫杉醇及其产生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微生物学报,2003,43(4) :534 - 538.
·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