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民族药心不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全 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
民族药心不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赵佳涛 杜瀛琨 1 毛晓健 1 赵 杰 1 谭 丰 2
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0;2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少数民族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医药文献整理、药物资源调查、开发
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民族民间药心不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文献搜集,整理和回顾,对其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归纳,为民族药心不干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心不干 消化性溃疡 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由于溃疡的发生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刺激、消化作
用所致,故而定名为消化性溃疡。以胃、十二指肠
最为常见,约占 98%,故又名胃、十二指肠溃疡
[1]。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多发常见病,在全世界约有
10%的人一生中患过该病[2]。尽管西医对消化性溃疡
的治疗已经获得满意疗效,但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而
且其抑制胃酸的副作用造成患者消化功能的减退,食
欲下降,体形消瘦,成为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大弊
病。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强
调在提高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胃粘膜免疫力的
基础上消除溃疡致病因素,具有疗效稳定、复发率
低、副作用少的优势,被医药界及广大患者所注目
[3]。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取得了较
大进展,另外,一些云南民族民间草药治疗消化性
溃疡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心不干就是治
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的一味云南民族民间草药。
1 民族药心不干
1.1 药物来源 心不干,别名岩芪、牛尾七、竹
根七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为百合科开口箭属
植物开口箭 Tupistra chinensis Baker,以根状茎
入药。为云南汉、傣、彝、苗、拉祜等各民族地区
习用的民间草药,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
效,主治胃痛、胃溃疡、跌打损伤。[4]
1.2 植物形态 根状茎长圆柱形,直径 1~1.5cm,
多节,绿色至黄色。叶基生,4~8(~12枚),近革
质或纸质,倒披针形、条状披针形、条形或长圆状
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鞘叶2枚,披针形
或长圆形。穗状花序直立,少有弯曲,密生多花;
总花梗短;苞片绿色,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除每
花有一枚苞片外,另有几枚无花的苞片在花序顶端
聚生成丛;花短钟状,长 5~7mm;花被筒长 2~
2.5mm;裂片卵形,先端渐尖,肉质,黄色或黄绿
色;花丝基部扩大,其扩大部分有的贴生于花被片
上,有的加厚,肉质,边缘不贴生于花被片上,有
的彼此连合,花丝上部分离,长 1~2mm,内弯,
花药卵形;子房近球形,直径 2.5mm,花柱不明
显,柱头钝三棱形,顶端3裂。浆果球形,熟时紫红
色,直径8~10mm。花期4~6月,果期9~11月[4]。
1.3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1000~2000m的林下阴湿
处,溪边或路旁。分布于云南丽江、大理、巧家等地。[4]
1.4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去须根,洗净切片晒
干或鲜用。
1.5 性味归经 辛、苦,温。有毒。
1.6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痛,
胃溃疡,跌打肿痛。
1.7 用法用量 胃痛、胃溃疡,每用一钱,研末,
用开水或酒送服。跌打,每用三钱配方泡酒服。外
用适量,鲜根状茎捣烂拌红糖或酒敷患处。[5]
2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消化性溃疡 (PU)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
的溃疡,以反复发作和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
特征,属于中医的 “胃脘痛”范畴,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中医学认为,胃居中焦,其生理特点集中
在一个 “降”字,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
不降则滞,反升为逆, “胃宜降则和”。胃的病理
实 验 研 究
Theexperimentstudy 11·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
特点在于 “滞”字。胃肠为市,无所不受,邪气犯
胃,胃失和降,脾亦不运,气机壅滞,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则气滞、血瘀、湿阻、食积、痰结、郁
火诸证作矣 [6]。
随着中医现代化理论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理论
在病因病机上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现代医学认为
溃疡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以胃酸与胃蛋白酶为主的
攻击因子与胃肠粘膜的防御机能之间失去平衡的结
果。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为正邪相争的结果[3],溃疡
病发生的常见病因有寒邪客胃、饮食失节、劳倦内
伤、情绪失常、素体脾胃虚弱等。认为溃疡的活动
期属肝胃不和、肝郁化火证;溃疡迁延期与瘀血密
切相关;对于难治性、慢性消化性溃疡,属气滞血
瘀证者,其溃疡部位长期伴发慢性、反复不愈性炎
症活动是其主要病理机制。近年来,随着对幽门螺
旋杆菌及粘膜血流量的深入研究,对中医认为引起
溃疡反复不愈的热毒、瘀血有了客观化认识,认为
幽门螺旋杆菌 (热毒)感染是热毒之邪蕴集所致,
同时认为瘀血是溃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溃疡
病瘀血形成后,瘀血部位阳气被遏,不得舒展,温
煦作用失司,形成瘀寒证,不同于脾胃虚寒证 [6]。
3 心不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心不干是一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的云南
省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草药,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云南中药志》、《云南中草药》、《哀牢本草》、《彝药
志》、《中药大辞典》等药学著作中均有记载。一般用
于治疗胃痛、胃溃疡、咽喉痛和跌打损伤一类病症,
后将本品用于治疗胃癌,也取得很好的效果,它不仅
能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且对于抑制癌症的发展,延
长患者的生命起到一定作用[7]。在大理、楚雄、丽江、
曲靖、怒江、西双版纳等地区均用于治疗胃痛、胃溃
疡,每用3g,研末,用开水送服,即获良效。
玉溪市人民医院马红晶医生临床应用心不干、
大红袍、臭药组方治疗消化性溃疡 64例,其总有
效率为95.3%,认为该复方煎剂具有加速溃疡面组
织修复,促进其上皮细胞增生,增强胃肠道粘膜的屏
障功能等作用。[8]
昆明市药品检验所陈善信对心不干进行了生药学
研究,研究发现显微主要特征为中柱内散生分布着多
个外韧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和草酸钙针晶
束。以皮层薄壁细胞中分布的淀粉粒和草酸钙针晶束
较多。理化鉴别的结果显示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皂甙。[9]
开口箭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多为甾体化合物,
且具有强心作用[10]。杨仁州等从心不甘中分离和鉴
定了5个甾体化合物,并对其根的醋酸乙酯萃取物
经硅胶层析分离出3个新的甾体化合物[11]。黄丽等
利用香草醛-高氯酸作为显色剂,使用分光光度法
测定神农架民间用药开口箭中甾体皂苷元的含量,
其含量为0.566% [12]。
民族药是我国传统药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传统药物的综合,是我国各族人
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及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积累起
来的共同财富。目前,对云南民族民间药心不干的
研究,多集中在基础性研究方面,相关应用方面的研究
较少,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开发性研究则更少。其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还不完全清
楚,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少。因此今后应加大对民族
民间药心不干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以提高消化性
溃疡的治愈率,提高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诊疗水
平,为寻找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和古,朱秋俊,曾令真等.消化性溃疡.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5.1
[2]胡伏莲.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现代理念.中华消化杂志,2005,25 (3):189
[3]刘晨波,吴亚丽.中医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综述.云南中医中药
杂志,1999,20(6):43
[4]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省中药材标准第二册·彝族
药》2005版.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161
[5]黎光南主编.云南中药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177N178
[6]王传功,林丽文,齐汝霞等.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进展.济宁医学院学
报2006,29(3)90
[7]张丽萍.心不干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12(4):65
[8]马红晶,焦坛英.用民族民间药心不干、大红袍、臭药治疗消化
性溃疡64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36:10N11
[9]陈善信,刘昆云,华青.民族药心不甘的生药学研究.中国民族民
间医药杂志,1997,28:39
[10]杨仁州,朱小琪,寸富兰.心不甘中甾体皂苷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2)[J].云南植物研究,1987,9(2):217
[11]杨仁州,朱小琪,寸富兰.心不甘中甾体皂甙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3)[J].云南植物研究,1987,9(2):223
[12]黄丽,廖全斌,邹坤,等.开口箭中甾体皂甙元含量的测定
[J].三峡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6(25)
(收稿日期:2007年10月27日)
实 验 研 究
Theexperimentstudy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