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梓树与楸树果实的生药鉴别



全 文 :4 7 0 山西医学院学报1 9 93年第别卷第 4 期
解: 体征消失 , 劳累后有部分轻度自觉症
状恢复原来的工作。 ③显著缓解 : 大部分
症状 、 体征显著减轻或消失可 以 恢 复 工
作。 ④部分缓解 : 部分症状 , 体征减轻。
仍不能恢复正常工作 。 ⑤无效 : 无变化或
增重 。
四 、 治疗效果 本组 10 例患者 , 一次
服 ’ “ ’ 碘结合中药治疗后完全缓解者 2例 ,
基本缓解者 2 例 , 显著缓解者 2 例 , 部分
缓解者 3 例 , l 例无效。
五 、 典型食例
刘 x x , 女 、 47 岁 、 已婚 , 主因心悸乏力 ,
烦躁 , 大便次数增多 (每天 3~ 4 次 ) 食欲亢进
(最多每天 3公斤 ) 失眠消瘦 ,全身震却3个月 ,
舌红苔淡黄脉细数 。
查体 : 体重86 斤 , 皮肤纤细湿 润 , 甲 状 腺
弥漫型轻度肿大 , 质软有杂音 , 手法估重 40 克 ,
心界不大 , 心音亢进 , 心率 10 次 /分 , 血压 1 27/
k P a
, 甲状腺 吸 ` 3 ’ 碘率 s 小 时64 . 3 % , 2 4小时
60
.
3%
, 有效半减期 3天 。 诊断为中等度甲状腺
机能亢进 。 诊查后即服 ’ 3 `碘 l s 5 M B q , (减量率
20 纬 ) 服 ’ 3 `碘后局部及全身无任何不良反应 ,次
日开始服 I 型的中药方 , 连续 38 剂 , 约 一 个月
时 , 即感病情显著减轻逐渐痊愈 。 一年及随访症
状体征消失体重 49k g , 每天进食 4 50 9~ 5。。 g , 体
力恢复 , 甲状腺机能亢进完全缓解 。
六 、 讨论
1
。 甲状腺机能亢进属 于 中 医 ` 痪
瘤” 范畴 。 李挺 《医学入门》 中指出 “ 皆
气 、 痰 、 血 、凝滞结成 ” 即瘦瘤主要山气痰
淤结于颈前 , 早期属实证者居多故治以理
气化痰 、 活血软坚 。 病久则痰气 郁 结 化
火 , 火热耗伤阴精 , 而导致阴虚 火 旺 以
心 、 肝 胃为主 , 故治以滋阴降火 , 一平肝熄
风 。
2
. 本组病例是川 一 次服 ` “ `碘 结 合
中药治疗的 , 10 例一次服 ’ 3 ’碘 的平均剂量
为 1 4 4M B q , 此 量低于某些文献报进的 ,
治愈 甲亢的平均剂量 。 (一般文献征克 甲
状 腺 实 际 接 受 ` 3 ,碘 虽 3 . 3 M B q一 4 . 8
M B q
, 治疗 甲亢所需 ` ” 碘量平均 值 0 . 36
M B q
, 本文每克甲状腺实际接受 ’ “ ’碘星
i
.
4M B q一 3入在B q , 治疗甲亢所需 ’ 3 ’碘逻代
平均值 0 . 1 4M B q (轻 + 中) 。
3
. 减少 ’ “ ’ 碘的剂量 , 配合 , 1, 药 治
疗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 并减少并发症 ( 甲
减 ) 的发生 。 I 型处方理气活血软坚化痰
适用于痪病早期属 实证者 。 且型处方 , 针
对患者病程长 , 出现心火亢 盛 , 心 阴 亏
虚 , 表现烦躁 , 心悸 , 失眠 , 肝火偏盛 ,
表现急躁易怒 , 手指颤抖 , 眼球突出 , 胃
热消谷则多食 , 消瘦故用滋阴降火平肝熄
风法 , 调节阴阳 , 使甲状腺功能 趋 于 正
常 。
梓树与揪树果实的生药鉴别
秦雪梅 都 lx1 晋 张忠鹤 ( 药学系中草药教研室 )
祖要
研究 ,
关. 询
本文对梓树和揪树的植物形态 , 果实性状及显微组织 、 粉末特征 , 理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为生药鉴定和寻找新药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
梓树 揪树 果实 生药鉴定
梓树 ( C a t a lp a o ; a t a G 。 D o n ) 为紫
藏科梓属植物 , 果实称梓实 , 最 早 见 于
《现代实用中药 》 , 性味平甘 , 利尿 , 治
浮肿 ( ’ ) 。 l呀二实中含梓俄 , 药理实验 (J }! IJ
显的利尿作用 ( 5 ) 。 临床上 梓实对湿热 , 舌
苔重 , 尿蛋 l勺多 , 慢性肾炎效果明 显 。 1司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 3年第 2 4卷第 4期 4 71
属植物揪树(C . b u ng eC i. A Me , )在植
一物形态上与梓树很相似 , 一直被 人 们 混
淆 ( “ ) 。 揪树的果实本草上未曾记 载 可 药
用 , 但常被用作梓实 。 为此 , 我们从解剖
结构和化学特征上对其进行了比较研究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材料和方法
梓实和揪实分别采自本院校园和太原
晋祠公园。 常规石蜡切片和粉末制片 , 显
微观察 、 测量 、 绘图及照相 。
实验结果
一 、 择树和揪树植物形态及比较
1
. 梓树为落叶乔木 , 高 10 余米 , 树
冠扩张 。 叶对生或 3叶轮生 ,叶片广卵形或
近圆形 ,长 l o e m ~ 2 5 e tn , 宽 7 e m一 2 5 。 m ,
先端突尖或长尖 , 基部心形至近圆形 , 全
缘或 3 ~ 5浅裂 , 大叶脉交错处有紫黑色
腺斑 。 夏季开淡黄色花 , 顶生圆锥花序 ;
花冠长约 2 c m , 内有桔黄色条纹及紫色 斑
点 。 葫果细长 , 新鲜时有强粘性 , 熟时消
失 , 棕褐色 , 长 20 c m一 3 c0 m , 径卢m m一
g m m
。 种子扁平 , 椭圆形 , 长 约 I c m ,
宽约 Ztn 二 , _ 两端各有一束白色丝光长毛 。
2
. 揪树与梓树形态相似 , 主要区别
, 点见附表 。
附斑 徽树与林树形态主耍区别
成 ( 图 1 ) 。
图 1 梓树幼果横切面 ( x 22 )
示果皮 、 种子和假隔膜
( 一 ) 果皮可分为外果皮 、 中果皮和
内果皮 。 外果皮的外层 , 为 1 层细胞组成
的外表皮层 , 细胞排列紧密 , 壁木质化 ,
着生腺毛 , 幼果中多见 心图 2 ) 。 其内为
下皮层 , 由几层薄壁细胞构成 , 间断分布
维管束 (图 3 ) , 有些薄壁细胞分化成木
质化网纹细胞 。 内果皮由几层薄壁细胞构
成 , 最内 1层细胞较小 , 排列紧密 (图 3 ) 。




揪 树 - _
图 2 梓树幼果横切面 ( x 1 1。 ) 示腺毛
广卵形或近圆形 ,
长 10 e m ~ 25 e m ,宽 7 e m ~ 2 5 e m
冠片树叶
淡黄色 ,长约 2 “ “ ,花冠内有条纹 , 花
收 拢
三角形 ,长c6 ln
~ 16
e m ,宽 6 e m
~ 1 2 e m
白色 , 长约c4 m花冠内无条纹 ,
花期 5 月。
幼果无粘性 , 果
长 2 5 e m ~ 5 0 c m冬季脱落。
花果
. 二 、 择实和帐实的显徽组织特征
梓实为 2 心皮组成的朔果 , 横切面从
外向内由果皮 、 种子和木质化假 隔 膜 组 图
3 梓树老果横切面
示维管束、 纤维 、
( x 5 5 )
内果残
47 2山西医学院学报 1 99矛卜第 2 4卷第 4期
(二 )种子无胚乳 , 由种皮 、 子叶和
胚组成 。 种皮最外 1层细胞均分化成非腺
毛 , 外被角质层 , 中间有 l 层退化的纤维
和几层含草酸钙单品的薄壁细胞 ; 最内 1
层为色素层 , 细胞内含棕色色素 。 子叶分
成上下两片 , 薄壁细胞排列紧密 , 内含脂
肪油滴 。 胚由薄壁细胞构成 , 有较小的胞
间隙 。
(三 ) 假隔膜由胎座向子房内突起形
成 , 成熟时与子房壁分离 , 种子 附 着 其
上 , 由薄壁组织 、 维竹束和木化网纹细袍
构成 , 外面的几层细胞壁均木质化增厚 ,
排列紧密 。
揪实的组织构造与梓实很相似 , 主要
区别点在揪实的外果皮上未见腺毛 。
三 、 择实和橄实的粉末显微特征
梓实的粉末呈棕褐色 , 味 一甘。 主要特
征见图 4 。
图 4 梓实粉末特征图 ( x 25 0 )
1
. 石细胞 2 . 导管 3 . 纤维 4 . 晶体
5
。 非腺毛 6 。 脂肪油滴 7 . 木化网纹细胞
( 1 )石细胞多见 , 浅黄色 , 类长方形 、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 ( 2 )导管多为螺纹和
网纹 。 ( 3 )纤维的纹孔和孔沟不太明显 ,
有分捅纤维 。 ( 4 )晶体为方形 、 长方形或
多角形的单晶体 。 ( 5 )非腺毛长条形 , 末
端渐尖 , 单细胞 。 ( 6 )脂肪油滴浅黄色 。
( 7 )木化网纹细胞呈圆形 、 椭圆形或不规
则形 。
揪实与梓实的粉末特征相似 , 区别点
是揪实纤维的纹孔沟明显 。
四 、 理化特征 分别取梓实和揪实粉
末各 1 9 , 加水 1 5m l , 室温浸泡 2 小时 , 过
滤 。
1
. 沉淀反应 (水解反应 ) : 分别取
滤液 z . s m l于试管中 , 加 入 H C I各 0 . l m l ,
振摇后都产生棕色絮状沉淀 , 加热后沉淀
山西医学院尝报 1 9 9 3年第 2 4卷第 4期 4 73
聚集成块 , 呈黑色 。
2
. 呈色反应 : 分别取滤 液 1 . 5 m l于
试管中 , 各 加 1 0滴 S h e a r试剂 (浓 H C I :
苯胺 = 1 : 15 ) , 振摇后静置 , 溶液都发
生分层 ) 上层水溶液 由棕色变为桔黄色 ,
下层苯胺呈黑色 。
上述两个反应为环烯醚菇类化合物的
性质 , 一梓实中含梓贰 , 为环烯醚菇类 , 揪实
有相同的反应 , 证明也含有环烯醚菇类成
分 。
讨论
1
. 本文首次观察描述了梓实和揪实
的形态解剖特征 , 为生药鉴定最供了科学
依据 。 经比较研究 ,认为李时珍 ( 2 ) 和现代
分类学家将梓树和揪树区分为两个近缘种
是合适的 。
2
. 梓实与揪实在生药的形态结构上
非常相似 , 理化反应也有相同的现象 , 为
揪实的药用提供了结构上的依据 , 但本品
是否含有效成分梓贰 , 还有待进一步的研
乡己。
今考文献
1
. 叶橘泉 。 现代实用中药 (增订本 )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 0 53 : 3 39
2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校点本 ) . 下册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 98 2 , 1 9 94
3
. 肖崇厚 .中药化学 . 上海 :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8 7 : 3 45
4
. 鸣野武 , 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 19 82 ,
( 4 ) : 3 1
6
. 铃木良雄 , 日木药理学杂志 1 0 64 , 6 0 ( 4 ) ,
5 44
八味地黄口服液的工艺研究
明东升 姗 菌 张淑秋 张 琴 卢齿生 周尔凤 ( 药学系)
姗共 用正交试验法对提高八味地黄口服液澄明度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 结果表明 , 提高澄明度的最佳
条件组合为 : 乙醇沉淀浓度80 % , 药液 p H S . 。 , 放置温度为 4 ℃ , 放置时间为 48’J 、 时 。
关衬饲 八味地黄口服液 地黄丸
八味地黄口服液由八味地黄丸 (又名
桂附地黄丸 ) 经工艺改进而成 , 由肉桂 、
附子 、 地黄 、 山 茱 英 、 山 药 、 获 荃 、 丹
皮 、 泽泻组成 , 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
酸冷 、 肢体浮肿 , 小便不利或反多 , 痰饮
喘咳 、 消渴等 ( ’ ) 。 由于丸剂服用不便且卫
生标准难以控制 , 我们进行了口服液制备
工艺的研究 。 为提高口服液的澄明度 , 我
们采用正交试验法 , 并结合方差分析 , 探
讨了提高澄明度的最佳工艺条件。 现将实
验结果报告如下 。
一 、 仪 .I 与材料
滚, L D广 Z A型离心 机 (北 京 医 用
离心机 J一 )
2
.
H

B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郑
州市巩县英峪电子仪器厂 )
3
.
p H S

3 型酸度计 (上海第 二 分
析仪器厂 )
4
. 肉桂 C i n n a m o m u n e a s s i s p r e s l ,
附子 A : on i r : m c a : m i c入a e l i D e bx , 牡丹皮
P a e o n i a s :` f f : u t i c o s a A份d了 ;泽泻 A l i s m a
o : i e n a t l i
s ( S a m ) I 左 z e P, 获等 尸 o r i a
c o c o s ( S c入留 。 ) 平 o l f , 山茱英 C o : 九“ s
o f f i
c i n a l i s S i e b
. e t Z u c c ; 山药 D i o s -
c o : 己 a o PPo s i : a T h u n乙, 地 黄 (熟 地 )
尺e丙二。 , , i。 9 1: t i , 。 a L i占。 : c入; 以上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