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喀斯特地区的高产饲料作物——狗爪豆



全 文 :喀斯特地区的高产饲料作物 ———狗爪豆
王慧忠 何翠屏
(贵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 贵阳 550025)
摘 要 通过对狗爪豆(Stizolobium cochinchinesis)的植物学特征 、分布范围 、生存环境 、生长发育
和生物产量的调查研究及对其种子内活性成分的分析 , 结果表明 , 南盘江流域生长的狗爪豆其花
冠为紫色;单株覆盖面积为 0.6 ~ 1.5 m2 ,荚果产量鲜重为 20 ~ 25 kg;种子千粒重 960.80 g;种子
内粗蛋白为 25.76%、无氮浸出物 50.15%、总能 20.75 MJ/ kg 。主要活性成分为左旋多巴和 β-咔
啉等。证明该作物生物产量高 、耐瘠薄 , 种子脱毒后是一种优质蛋白饲料 ,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岩溶地貌 豆科牧草 狗爪豆 活性有效成分 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 S542.902.3-73
Potential ofStizolobium cochinchinesis as forage crop in the Karst region
Wang Huizhong   He Cuiping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 College of Bio - technology ,
Guizhou University , Guiyang , 550025 , China)
Abstrac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have been made to the botanical fea tures , distribution of Stizolobium
cochinchinesis in the southwest , China.The active constituents of the seeds were discussed , too.The
flow er o f the plant , growing in the Nanpanjiang River , was purplish red colour.The crown per plant
covered a floor space of 0.6-1.5 m2.The legume output per plant was high to 20-25 kg.The CP of
the seeds was 25.76 %, the NFE was 50.15%, and the TE was 20.75 MJ/ kg.The main active con-
stituents w ere L-dopa and β-carboline.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igh-yield , barren-resistant and
w ide adaptability were its characters.Having been detoxinized , its seed will be a quality pro tein feed.It
w ill play an impor tant role in rebuilding ecosy stem and feeding liv stock in the region.
Key words Karst leguminous forage Stizolobium cochinchinesis active constitu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狗爪豆是豆科藜豆属植物 ,广泛分布在亚热带地区 。我国华南以及广西 、云南 、贵州等地
均有分布 ,黔西南部分石山区及广西部分山区曾大量种植 ,并以其籽实为猪的精饲料加以利
用 ,现几乎已断种。为了明确该植物种植分布情况和研究其活性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及加工利
用途径 ,笔者于 1998年对此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现将部分结果报导如下。
1 植物学特征
为一年生草质藤本;植株被疏柔毛 。三出羽状复叶;小叶片长 8 ~ 15 cm ,宽 10 cm ,中间小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8(2):81 ~ 84 ,1999
Journal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 黔基合计字(1998)3090号] 内容之一。
收稿日期:1998-11-06;修回日期:1998-11-19
DOI :10.15958/j.cnki.sdnyswxb.1999.02.004
叶片宽卵圆形 ,侧生小叶偏斜 。总状花序腋生常下垂;花瓣深紫色。荚果长约 10 ~ 11 cm ,宽
约 2 cm;荚果成熟时为黑色 ,其上被白色短柔毛 ,具纵棱 2条;种子 5粒 ,肾形 ,其长约 1.560
cm ,宽 1.213 cm ,厚 0.712 cm;种脐长 0.50 ~ 0.60 cm 。种阜明显 。种子千粒重为 960.80 g 。
2 生物学特征
该物种可能原产地为南亚 ,我国西南海拔 800 ~ 1 400 m 石山地有野生分布 。广西 、贵州
黔西南地区曾种植作猪饲料 ,但因其种子含微毒终被放弃 。作者采集的狗爪豆种子及其根瘤
采自贵州省安龙 、兴义及广西区隆林等县(市)的石山坡砾石区 ,可能为逸散种。
狗爪豆生长环境为亚热带石山区 ,属喜温暖湿润气候的短日照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 ,调
查发现该植物多生长在裸露石山 、石缝以及石山坡底的砾石层中 。根系发达 ,在其侧根上着生
有大量不规则的根瘤 。根瘤菌固氮活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极强的耐旱
耐瘠薄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笔者在样地发现其藤蔓常平铺在岩石或攀援在灌木上 ,其覆盖面
积平均达 0.6 ~ 1.5 m2 ,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 。
狗爪豆在野生状态下种子成熟于 10月上旬~ 11月中旬 ,当藤蔓基部荚果变褐种子成熟
时 ,顶端花序仍有开花。应及时收获已防果实被食籽性害虫危害及霉烂。在贵阳市花溪黄壤
中栽培时 ,3月底播种 ,则在 8月开花 ,10 ~ 11月下旬荚果开始变褐种子成熟[ 1] 。
狗爪豆籽实产量极高 ,笔者在野外样地粗略测产时 ,发现单株荚果鲜重达 20 ~ 25 kg 。农
民反映在房前屋后种植时 ,单株干豆产量可达15 kg 。笔者认为 ,狗爪豆具有的高产 、耐瘠薄的
特性 ,在喀斯特地区推广种植潜力很大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
3 饲料和药用价值
3.1 饲料价值
狗爪豆藤蔓可作为家畜粗饲料 ,在野外牛羊均喜欢采食。农民也有将其茎叶刈割后饲喂
猪的习惯。其种子内因含微毒 ,家畜食入过量常表现为一定毒性[ 1 ,2] 。但种子经粉碎 、浸泡处
理后 ,饲喂家畜是安全的 ,甚至可作蔬菜食用 。未经处理的豆粉在鸡日粮中如低于 15%、猪日
粮中低于 25%饲喂安全[ 1]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部分农村常将狗爪豆作肥育猪的精饲料 。在
青饲料充足时 ,育肥猪食后表现为嗜睡 、活动量减少 ,增重加快且猪皮光滑毛亮 。南盘江流域
农民介绍 ,在房前屋后点种 0.05 ~ 0.08 hm2 的豆子 ,其种子产量即可满足肥育 1头猪所需精
料。廖云华等[ 1](1994)曾分析了狗爪豆种子及叶的营养成分(表 1)。将狗爪豆种子营养成分
与常见饲料作物蚕豆(Vicia faba)、大豆(Glycine max)以及饲料加工中常用豆饼 、菜籽饼等比
较 ,可发现其种子及藤蔓所含营养中 ,粗蛋白 、无氮浸出物等与它们相近 ,而且营养成分比较均
衡。因此 ,狗爪豆是一种优良饲料作物 。狗爪豆与几种饲料作物及其副产品营养成分见表 1。
由于狗爪豆具有种子产量高 、营养成分均衡的优点 ,加上其适应性强 、耐瘠薄的特性 ,在喀
斯特地区开发种植具有很高的潜力 。从而可以从根本上较好地解决该类地区蛋白质及高能饲
料原料缺乏的现状 ,减少豆类及其饼粕的购入量 ,降低饲料成本 ,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
82             山 地 农 业 生 物 学 报           1999年
表 1 狗爪豆与几种饲料作物及副产品营养成分比较
Tab.1  The main nutritive composition of Stizolobium cochinchinesis and some forage crops
饲料 作物 干物质(%)
占 干 物 质 (%)
粗蛋白 可消化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
生物 粗灰分 钙 磷
总能
(MJ/ kg)
可消化能
(M J/ kg)
代谢能
(MJ/kg)
狗爪豆(种子) 95.1 25.76 20.50 10.40 9.67 50.15 3.99 0.69 0.32 20.75 13.80 9.67
狗爪豆(叶) 93.1 25.58 21.70 8.67 7.02 36.55 5.15 0.12 0.75 19.75 14.68 11.09
蚕     豆* 88.0 24.90 20.40 1.40 7.50 50.90 3.30 0.15 0.40 16.75 12.90 11.64
大     豆* 88.0 37.00 31.10 16.20 5.10 25.10 4.60 0.27 0.48 20.52 16.33 16.58
豆     饼* 90.6 43.00 36.20 5.40 5.70 30.60 5.90 0.32 0.50 18.76 14.61 12.64
菜 籽 饼* 92.2 36.40 28.70 7.80 10.70 29.30 8.00 0.73 0.95 18.80 11.97 10.55
棉 籽 饼* 92.2 46.10 35.50 6.00 15.10 31.20 6.10 0.31 0.64 18.59 9.88 8.75
  *为全国 13个主产区营养成分平均值。
3.2 药用价值
我国自古就有利用藜豆属植物作药物的传统 。据《本草纲目》记载 ,藜豆“煮去黑汁 ,同猪 、
鸡肉再煮食 ,味乃佳 ,”味“甘 、微苦” ,性“温 ,有小毒 ,多食令人闷” ,具“温中 、益气”之功效 。而
狗爪豆种子具温中益气 、清热凉血作用。[ 3]由于种子具微毒 ,现农村对狗爪豆的利用比较慎
重。随着左旋多巴(L-dopa)在藜豆属植物中的发现 ,尤其是左旋多巴成为治疗帕金森氏综合
症的首选药后[ 3] ,该属植物引起了植物化学 、药理及临床医学等学科的重视。
资料表明藜豆属植物主要含左旋多巴 、藜豆素(S tizolamine)[ 2 ,3 ,4] 、St izolobinic acid[ 4 ,5]等
非蛋白氨基酸;β-咔啉[ 2]等吲哚类 、喹啉类生物碱[ 2 , 3] ;以及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棕榈酸等
脂肪酸类化合物。其中左旋多巴 、藜豆素等非蛋白氨基酸 、四氢异喹啉(tet rahy-
droisoquinolines)[ 3] 、5-羟吲哚-3-烷胺类生物碱[ 1]等属导致人畜中毒的化学物质。食用高
含量多巴的植物种子即会发生一系列诸如呕吐 、腹泻 、精神症状等毒性反应[ 2] 。而上述生物
碱有箭毒样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都有影响[ 2] 。
据有关资料表明 ,在药理及临床上 ,左旋多巴能通过血脑屏障增加脑组织多巴胺水平 。因
而成为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 、CO中毒引起的震颤性麻痹综合症的常用药物。60年代以来 ,左
旋多巴就开始用于临床实践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治疗这类病的主要药物[ 6] 。β -咔
啉等能刺激平滑肌 ,因而可用作子宫兴奋剂;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作用 ,可用作血管舒张药 。
蔡军等[ 3](1988)、陈勇等[ 7](1993)、黄海滨等[ 9](1994)曾对刺毛藜豆(Mucuna prurines)、
间序油麻藤(M .interrupta)等种子中的左旋多巴含量进行了测定 ,其含量均在 4%~ 5%之
间。而狗爪豆左旋多巴含量也在 5.0%~ 7.0%[ 3] ,便于开发利用 。对 β -咔啉等生物碱的含
量目前可查资料不多 。狗爪豆经提取活性成分后的豆渣 ,因其主要营养成分变化不大 ,可综合
利用 。
4 结 论
狗爪豆具有适应性强 、耐瘠薄和生物产量高的优点 ,可在石山地 、砾石层生长良好 ,因而在
83第 1期       王慧忠 ,等:喀斯特地区的高产饲料作物 ———狗爪豆        
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和资源利用上具有较大潜力 。
由于狗爪豆具有较高药用价值 ,在目前已研究藜豆属植物左旋多巴含量的基础上 ,对狗爪
豆左旋多巴提取工艺 、β -咔啉含量及提取工艺和活性有效成分积累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为狗
爪豆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
狗爪豆及其加工后副产品是一种优质高蛋白饲料 ,可替代饲料配比中大豆及各类饼粕。
参 考 文 献
1 廖云华 , 朱小彤.高产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贵州兴义狗儿豆.饲料博鉴 , 1994 , 30(6):30.
2 陈冀胜 , 郑硕.中国有毒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7.330~ 331.
3 蔡军 , 朱兆仪.藜豆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中草药 , 1988 , 19(2):37~ 40.
4 Takeo yoshida , et al.Distribution of Stizolamine in some Leguminous plants.Phytochemistry , 1979 , 16(1):
131-132.
5 Takeo yoshida.A new amine , Stizolamine , from S tizolobium nassjoo.Phy to chemistry , 1976 , 15(9):1 723-
1 725.
6 尹洪波 , 陈坚 ,李静.左旋多巴的酶法合成.生物技术 , 1988 , 8(2):5 ~ 8.
7 陈勇.薄层扫描法测定猫豆和藜豆中左旋多巴的含量.中草药 , 1993 , 24(6):294~ 295.
8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55.669~ 673.
9 黄海滨 ,许学健 , 奉建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猫豆中左旋多巴的含量.广西植物 , 1994 , 14(3):293 ~
294.
(上接第 67页)
参 考 文 献
1 辛淑英.用组织培养方法贮存甘薯种质.作物品种资源 , 1985 , 3:124 ~ 126.
2 辛淑英 , 张祖珍.甘薯体外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植物学报 , 1987 , 29(1):114 ~ 116.
3 辛淑英.甘薯分生组织培养.中国甘薯 , 1989 , 3:16 ~ 18.
4 唐君 , 王意宏.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方法探讨.中国甘薯 , 1989 , 3:22 ~ 26.
5 陈应东 , 张雄坚 ,冯祖虾.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中国甘薯 , 1990 , 4:5 ~ 7.
6 唐君 , 王意宏.外源激素对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影响.中国甘薯 , 1994 , 7:197~ 201.
7 刘玉敬 , 张秀清 ,王志武 , 等.甘薯茎尖离体培养及快繁技术.山东农业科学 , 1993 , 6:21 ~ 23.
8 尚佑芬 , 赵玖华 ,杨崇良 , 等.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山东农业科学 , 1994 , 6:23 ~ 24.
9 张保红.甘薯叶片和茎段培养直接高频植株再生.科学通报 , 1991 , 38:11.
10 江苏省农科院 ,山东省农科院.中国甘薯栽培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4.
11 Kuo C G , et al.Virus-free swee tpotato storage roo ts derived from meristem-tips and leaf-cuttrys.Phy-
pa tholgy , 1985 , 26:231-240.
12 Nielson l W.Eli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cork virus by culturing apical meristems and infected sw ee tpo tatoes.
Phypatholo gy , 1960 , 50(1):840-841.
13 Alconero R , et al.Meristem tip culture and virus indexing of swee tpotatoes.Phypatholo gy , 1975 , 65(5):769
-773.
84             山 地 农 业 生 物 学 报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