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co-value level classification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strategy of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价位分级与生态系统经营对策



全 文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价位分级与生态系统经营对策3
郑景明 姜凤岐 曾德慧 3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 110016)
【摘要】 引入生态价位概念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对象 ,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生态价位划分. 长白山
阔叶红松林的生态系统价值评价综合指数由物理环境因素、群落结构组成、干扰状况 3 方面 8 个指标构
成 ,包括坡度、土层厚度、土壤母质稳定性、结构盖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更新力指数、优势种寿命和干
扰度. 采用层次分析法取得相应指标的系数 ;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分布范围划分了 3 个生态价位类型 ,即低
生态价位 ,综合指数 1~1. 874 ;中生态价位 ,综合指数 1. 874~2. 749 ;高生态价位 ,综合指数 2. 749~
3. 623 ;对典型样地进行了生态价位分级 ,分析了各个生态价位类型森林的主要特征 ,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生
态系统管理对策 ,即高生态价位阔叶红松林采用封禁保护型自然经营 ,中生态价位阔叶红松林采用生态修
复型半自然经营 ,低生态价位阔叶红松林采用近自然生态重建型经营.
关键词  生态价位  阔叶红松林  生态系统经营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3) 06 - 0839 - 06  中图分类号  S791. 254  文献标识码  A
Eco2value level classif ication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strategy of broad2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in Chang2
bai Mountain. ZHEN G Jingming ,J IAN G Fengqi ,ZEN G Dehui ( 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 , Chinese Acade2
my of Sciences , S henyang 110016 , China)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3 ,14 (6) :839~844.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orest ecosystems ,we should explicitly clarify the typ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ded by different ecosystem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ith rethinking about the
value of forest ecosystems ; then soli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measurements will be enacted and applied to
achieve the objects. The broad2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BL KPF) in Changbai Mountain is a unique and im2
portant forest type in China ,owing to its many important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as preventing soil erosion ,regu2
lating climates ,nutrient cycling ,providing wood and non2timber forest products ,etc. This paper i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BL KPF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s of the ecosystems an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ervices they provided in this region. 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of ecosystem services of
BL KPF in Changbai Mountain ,an idea of eco2value level ( EVL) was introduced ,and accordingly ,management
strategies were summarized by adopting the advanced theories in ecosystem management science and by analyzing
field survey data. EVL means the relative amount of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ded by certain ecosys2
tem ,which can indic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rvices in given objects. The EVL classification of BL KPF im2
plies the relative amount of the eco2value of different ecosystems including virgin forest ,secondary forest ,forest
with human disturbance , and man2made forest in the clear2cutting sites. Analytical Hierarchical Processing
method was used to formulate the equation for EVL index. Eight factors ,namely ,slope ,soil depth ,stability of
soil maternal material ,coverage of above2ground canopy ,species diversity ,regeneration rate of the stand ,life span
of dominant tree species ,and intensity of human disturbance were chosen to build the formula. These factors be2
longed to three aspects affect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cluding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community ,and distur2
bance regime ,and their selection and scaling were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BL KPF. The equation of
EVL index ( EI) was expressed as : EI = 0 . 542 A 1 + 0 . 171 A 2 + 0. 072 A 3 + 0. 067 B1 + 0. 043 B2 + 0. 014 B3 +
0. 010 B4 + 0 . 081 C1 . According to the range of EI ,ecosystem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 low EVL type
with EI from 1. 000 to 1. 874 ,medium EVL type with EI 1. 874~2. 749 ,and high EVL type with EI 2. 749
~3. 623. Typical plots were surveyed and scaled with EI ,and the predominant characters of each EVL type
were summarized. Most forests of high EVL type were those in sites at high risk of soil erosion and hard to re2
cover after disrupted. Forests of medium EVL type were those with wors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
and were disturb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relative steep sites. Forests of low EVL type were those in plane site
with serious disruption or some young man2made stands.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characters of these three
types ,differ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For high EVL type forest ,strictly protection is most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forest in natural succession and its eco2services. For medium EVL type forest ,the key
points of management are restoring their health and vigor by regulating their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in a semi2
natural way. For low EVL type forest ,some area could be used to extensive exploration for economic benefits ,
and the rests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towards the original stand in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based on the‘shad2
ow ecosystem’in a close2to2nature way to promote the capacity of providing more eco2services.
Key words  Eco2value level , Broad2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 Ecosystem management .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 KZCX22406) .3 3 通讯联系人. E2mail :zengdh @iae. ac. cn
2002 - 12 - 20 收稿 ,2003 - 02 - 24 接受.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3 年 6 月  第 14 卷  第 6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J un. 2003 ,14 (6)∶839~844
1  引   言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 ,
维持与保育生态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 ,分析与评价生态系统服务的间接价值已成为当
前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前沿课题[5 ] . 1997 年 Con2
stanza 等[4 ]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评价 ,在国
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1999 年 Ayensu 等[2 ]呼吁进
行国际生态系统评价 ,尤其增加生态系统服务方面
的信息. 许多国家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我国科
学家分别对我国森林、草地、陆地、全国的生态系统
服务进行了评价[3 ,6 ,7 ,9 ,14 ,17 ,18 ] .
生态价位是某一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的大小程度 ,姜凤岐等[8 ]应用生态价位理论提出天
保工程四级分类经营体系. 本文在生态价位这一概
念基础上 ,在我国长白山地区的典型森林类型红松
阔叶林生态系统这一“狭义的同类商品”范畴中确定
某一生态系统的生态价位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长白
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价位划分 ,并提出相
应生态价位类型的经营对策 ,以期丰富我国天然林
的分类经营理论 ,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1  研究地区概况
本研究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及白河林业局的劲松、红石
两个林场进行.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41°41′49″~42°25′18″N ,
127°42′55″~128°16′48″E) ,始建于 1960 年 ,是我国建立最早
的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也是我国面积最大、自然环境
和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之一. 其地
带性植被为阔叶红松林.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河林业
局 (42°01′~42°28′N ,127°53′~128°34′E) ,位于长白山东北
部 ,境内管辖 8 个林场 ,其中劲松、红石两个林场是林业局内
天然森林保存较好的林场 ,海拔 635~1 370 m 之间 ,原生植
被大部分为阔叶红松林 ,土壤多为典型暗棕壤. 长白山区植
物区系属于典型的长白植物区系 ,植被类型为红松阔叶混交
林.原始阔叶红松林物种丰富 ,群落垂直结构复杂 ,生物量
高.许多学者对长白山的森林类型进行过多方面的研
究[17 ,19 ] .
212  研究方法
  在研究地区选择不同地形和不同人为干扰程度的群落 ,
设立 20 m ×30 m 样地 14 块 ,记录样地的立地条件和经营历
史 ,调查群落特征 ,主要项目包括 :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
度 ,土壤母质类型 ,物种组成 ,分层盖度 ,经营措施和经营时
间等.
  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森林生态价位的划分. 层次分析法
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提出的综合主观判断和客观信息的多
因素判别工具 ,是一种系统分析的常用方法 ,其中心思想是
“相对之中把握绝对”,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
法.它将评价者对复杂的对象的评价思维过程条理化 ,对若
干层次、若干因素进行加权判断比较 ,最后提出一种最佳评
估结果. 层次分析法的过程在文中给出 ,具体方法见参考文
献[16 ] .
3  结果与分析
311  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生态价位的划分
311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1)层次构建 :首先对森林生态价位构成的因素
及其相互关系加以分析 ,再根据所涉及的因素和要
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成多层元素 ,形成包括总目
标层、综合评价层、项目评价层的 3 层结构 (图 1) .
2)主要指标选取的依据和解释 :森林生态系统
包括有生命的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部分 ,各种生态
过程是群落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外在表
现为生态系统服务. 而现实的森林生态系统中 ,干扰
的存在是不可回避的[8 ,21 ] . 因此 ,影响森林主要生
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总指标可以分解成物理环境特
征、群落组成结构特征和干扰程度 3 个指标群 ,每个
图 1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价位综合评价指标构成
Fig. 1 Composi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of forest ecosystem eco2value level.
048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 卷
指标群按主成分、简洁、独立、易于观测的原则 ,选择
相应的关键性指标 ,从而构成了上述指标层次.
  在物理环境因素中 ,坡度、土层厚度、土壤母质
稳定性 3 个指标可表征立地特征及土壤流失的可能
性. 坡度和土层厚度分级标准参考长白山南部 (长白
山、千山)立地亚区主要森林立地类型分级标准[20 ] ,
并做了适当的修改 ,分为 4 类 :台地和坡度 < 5°的统
称为平坡 ,坡度 6°~15°为缓坡 ,坡度 16°~25°为斜
坡 ,坡度 > 36°的急陡坡和坡度 26°~35°的陡坡合成
一类 ,统称陡坡. 土壤母质稳定性一般采用侵蚀模数
表示 ,由于缺乏有关数据 ,在此根据土壤母质类型划
分 3 类 ,按稳定性从小到大为火山灰母质、黄土沉积
物母质和花岗岩原积物母质.
  在群落结构组成方面 ,采用结构盖度、群落α多
样性、更新力和优势种寿命等指标表示群落的主要
生物调节作用的大小. 结构盖度指标的含义是分层
盖度乘以层高度之和 ,即植被层的枝叶空间体积大
小.通过对不同结构群落的比较 ,可分为 < 50 ,50~
75 , > 75 的 3 级. 树种组成的多样性用 Shannon2
Winner 指数表示 ,因为它在众多的α多样性指数中
被证明较好 ,它分布的范围一般在 1. 5~3. 5 间 ,最
大不超过 4. 5. 群落的自然更新能力一般用幼苗数
量和频度表达 ,考虑实际操作的简便性 ,采用幼树与
大树的数量比值表示群落持续的能力 ,如一个群落
中径级 < 4 cm 的幼树数量与 ≥4 cm 树木的数量值
在常规调查中很容易获得 ,以两者比值表示群落更
新能力 ,根据实际资料 ,可分为 0~2 ,2~4 , > 4 的 3
级.优势树种的存在对于群落特性的维持有重要作
用 ,不同优势树种的寿命不一样 ,采用优势树种的最
大寿命表征群落能够维持其特性的时间 ,划分标准
参考阔叶红松林带的主要优势树种寿命[13 ] ,将不同
类型的天然林群落优势树种的寿命分为 < 150 年、
150~300 年和 > 300 年的 3 级.
  在群落尺度上 ,目前尚无权威的定量指标表示
干扰程度 ,这里采用定性指标表示人类对森林生态
系统的干扰程度. 用一定区域内的群落状况与原始
顶级群落相差的距离或次生群落位于演替中的阶段
来衡量人类干扰程度 ,对于人工林可根据其中天然
植物成分的比重来衡量 ,称之为自然度[10 ] . 模仿森
林群落自然度的概念 ,划分群落干扰程度的等级 ,进
一步简化自然度分级标准 ,扩大等级间的差距 ,重新
定义群落干扰程度指标为 4 级 :重度干扰 (严重而持
续的干扰 ,原始植被破坏殆尽 ,主要是采伐迹地包括
人工林) 、较重干扰 (干扰强度大 ,时间长 ,原生植被
破坏严重 ,主要包括过伐林和次生林) 、较轻干扰 (主
要指在适当强度范围内的干扰 ,如适度的择伐和抚
育等)和轻度干扰 (干扰痕迹不明显 ,原生植被处于
演替后期状态的原始林) . 各指标的分级标准和打分
方法见表 1.
  3)指标权重计算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确定
评价指标体系后 ,对各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的计算.
对每一层次按照某一给定准则 ,对该元素进行逐对
比较 ,根据两个元素对准则的重要性按标度定量化
形成判断矩阵.
  通过计算该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它的正规化特
征向量 ,从而得出该层次元素对该准则的权重. 本研
究采用专家评议法 ,对综合评价层的 3 个要素和项
目评价层的 8 个指标分别构造判断矩阵 ,并用 Mat2
lab 软件计算出判断矩阵特征向量 ,进一步求算权重
(表 2) .
  为了得到某层元素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 ,用上
一层次中每一个元素作为下层元素的判决准则 ,得
出下层元素对上层元素的权重 ,最后用上一层元素
的组合权重加权平均 ,得出下层各个元素的组合权
重 ,最下层元素的组合权重就反映出最下层所有指
标对总体目标的重要程度 (表 3) .
  4)排序一致性检 :得到判断矩阵后 ,必须验证判
断矩阵的一致性. 通过判断矩阵的秩 ,计算一致性指
标 CI ,查算相应平均一致性指标 RI ,两者之商为随
机一致性比率 CR ,只有 CR < 0 . 1时可认为层次排
表 1  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Table 1 Classif ication criterion of evaluation indices
得分
Score
坡度
Slope
(°)
(A1)
土壤母质稳定性
Stability of soil
parent material
(A2)
土层厚度
Soil depth
(cm)
(A3)
结构盖度
Structure
coverage
(B1)
α多样性
αdiversity
(B2)
更新力
Regeneration
(B3)
优势种寿命
Dominant species
lifespan (yr)
(B4)
干扰度
Disturbance
intensity
(C1)
1 0~5 花岗岩原积物 > 50 < 50 1. 5~2. 5 < 2 < 150 重度
Granite deposit (A21) More heavy(C11)
2 5~15 黄土沉积物 30~50 50~80 2. 5~3. 5 2~4 150~300 较重
Loess deposit (A22) Heavy(C12)
3 15~25 火山灰母质 < 30 > 80 > 3. 5 > 4 > 300 较轻
Volcano eruption (A23) Less heavy(C13)
4 > 25 轻度 Gently (C14)
1486 期           郑景明等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价位分级与生态系统经营对策         
表 2  判断矩阵及指标权重计算
Table 2 Judgment matrix and weights of indices
评价层
Assessment layer
指标体系
Indices
权重
Weight
I A B C
A 1 7 8 0. 726
B 1/ 7 1 2 0. 135
C 1/ 8 1/ 2 1 0. 081
Ⅱ A1 A2 A3
A1 1 4 6 0. 691
A2 1/ 4 1 3 0. 218
A3 1/ 6 1/ 3 1 0. 091
Ⅲ B1 B2 B3 B4
B1 1 2 5 5 0. 501
B2 1/ 2 1 4 4 0. 317
B3 1/ 5 1/ 4 1 2 0. 107
B4 1/ 5 1/ 4 1/ 2 1 0. 075
I :第二层对第一层指标相对重要性赋值及权重 The endowed value
and weight of second layer to first layer ; Ⅱ:第三层对第二层 A 类指标
相对重要性赋值及权重 The endowed value and weight of third layer to
second layer ; Ⅲ:第三层对第二层 B 类指标相对重要性赋值及权重
The endowed value and weight of third layer to second layer B.
表 3  项目评价层因子权重及排序
Table 3 Weights of evaluation indices and their order
指标
Index
权重
Weight
排序
Ordination
总权重
Total weight
A1 0. 542 1 0. 784
A2 0. 171 2
A3 0. 072 4
B1 0. 067 5 0. 135
B2 0. 043 6
B3 0. 014 7
B4 0. 010 8
C1 0. 081 3 0. 081
序有满意的一致性 ,否则反复调整判断矩阵.
  对于 3 阶矩阵 ,一致性指标 R I 为 0. 58 ;对于 4
阶矩阵 ,一致性指标 R I 为 0. 90 ;第 2 层对第 1 层的
CI = 0. 01745 ,随机一致性比率 CR = 0. 01745/ 0. 58
= 0. 030 < 0. 1 ,排序有满意的一致性. 第 3 层对第 2
层 A 类指标的 CI = 0. 0268 ,随机一致性比率 CR =
0. 0268/ 0. 58 = 0. 046 < 0. 1 ,排序有满意的一致性.
第 3 层对第 2 层 B 类指标的 CI = 0. 028 ,随机一致
性比率 CR = 0. 028/ 0. 9 = 0. 031 < 0. 1 ,排序有满意
的一致性. 由此确定了层次单排序有满意的一致性 ,
同时经检验 ,层次总排序也有满意的一致性.
31112 生态价位划分标准  参考有关研究[17 ,19 ] ,根
据表 1 和表 3 结果 ,运用层次分析法 ,得到长白山地
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指数 ( EI) ,计
算公式 :
  EI = 0. 542 A 1 + 0. 171 A 2 + 0. 072 A 3 + 0. 067 B1
 + 0. 043 B2 + 0. 014 B3 + 0. 010 B4 + 0. 081 C1
  理论上 , EI 的分布范围是 1~3. 623 ,按照等分
的原则 ,分成 3 个生态价位类型 ,即 : Type I ( 1~
1. 874 ,低价位) 、Type Ⅱ(1. 874~2. 749 ,中价位) 、
Type Ⅲ(2. 749~3. 623 ,高价位) .
31113 典型样地的生态价位划分  以调查的 14 块
典型样地作为该地区主要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类型
的代表 ,计算样地的各个指标 ,再根据上述公式计算
其 EI ,并按 EI 的大小划分其生态价位类型 (表 4) .
31114 不同生态价位类型森林的特点  阔叶红松林
生态系统的生态价位是其为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的
间接评价指标. 上一节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现实
生态价位进行了划分 ,由于条件所限 ,未能对各种森
林类型进行系统分类和评定 ,但从典型样地划分结
果看 ,高生态价位的森林类型主要是那些处于具有
高的潜在水土流失风险地段、森林一旦受到破坏就
难于恢复的生态系统. 从 EI 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 ,
物理环境因子对评价指数的贡献要比群落组成结构
因子高很多. 在 14 块典型样地中 ,位于陡坡土层浅
薄土壤母质稳定性差的次生蒙古栎林 ,其生态价位
与群落特征指标较高的原始林同样处于高生态价位
说明了这一情况. 中等现实生态价位的森林类型 ,主
要是处于地势较陡 ,而群落本身的组成结构指标不
很高的森林生态系统 ,多数是原生次生林和天然次
生林 ,少数人工2天然混交群落也属于此生态价位
级. 而处于低生态价位的森林生态系统 ,主要是处于
较平缓立地、受人为破坏严重的次生林和人工林 ,干
扰虽轻但群落本身的自我维持能力较差的原始林或
择伐群落也属此类生态价位级.
  从上述划分结果还可以看出 ,同样是原始林 ,处
于不同立地条件下 ,其现实生态价位有很大差异 ,可
以是高、中价位 ,也可能是低价位 ;而在某些立地条
件下 ,次生林和人工林也可能处于高生态价位. 这说
明江河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现实生态价位 ,不但
与群落本身特征有关 ,更主要取决于空间地理特征
和人为干扰程度的轻重 ,相对而言 ,只要存在的植被
性质不发生根本变化 ,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更多地
体现在它所处的物理环境特征. 因此 ,在森林经营过
程中 ,如果只对森林群落本身考虑 ,不注意立地条
件 ,造成的潜在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损失是难以估
算的.
312  不同生态价位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经营对策
31211 高生态价位阔叶红松林的封禁保护型自然经
营对策  高生态价位级的森林生态系统 ,其最重要
特征是物理环境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大 ,只要森林存
在就能体现出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 因此 ,应将此类
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实行自然管
理 ,不期望从中获取直接的经济利益 ,尽量避免人为
干扰 ,使其按照自然规律发育演替. 只有在必要的情
248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 卷
表 4  主要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现实生态价位划分
Table 4 Classif ication of eco2value level of typical broad2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ecosystems
样地号
Plot
群落类型
Community
type
A1 A2 A3 B1 B2 B3 B4 C1 评价指数
Evaluation index
( EI)
价位类型
Type of
eco2level
1 CT1 0 A22 40 81. 3 2. 77 1. 43 100 C12 1. 483 I
2 CT2 3 A23 25 66. 6 2. 07 0. 43 100 C11 1. 535 I
3 CT3 0 A22 40 88. 9 2. 80 1. 16 500 C14 1. 665 I
4 CT4 0 A23 25 87. 0 2. 91 1. 19 200 C12 1. 736 I
5 CT5 0 A23 28 88. 5 3. 20 0. 62 500 C13 1. 755 I
6 CT3 6 A21 25 99. 7 2. 87 0. 93 500 C14 2. 090 Ⅱ
7 CT5 11 A23 25 87. 4 2. 63 2. 91 500 C13 2. 365 Ⅱ
8 CT3 6 A23 25 94. 2 3. 36 0. 96 500 C14 2. 432 Ⅱ
9 CT3 20 A21 35 95. 6 3. 23 0. 80 500 C14 2. 542 Ⅱ
10 CT6 16 A23 25 79. 1 1. 83 2. 15 100 C11 2. 664 Ⅱ
11 CT3 20 A23 25 99. 3 2. 46 1. 66 500 C14 2. 970 Ⅲ
12 CT3 27 A21 35 84. 3 1. 75 4. 08 500 C14 3. 051 Ⅲ
13 CT7 38 A23 20 77. 7 0. 48 1. 31 200 C12 3. 265 Ⅲ
14 CT3 30 A23 25 74. 3 2. 43 0. 98 500 C14 3. 437 Ⅲ
CT1 :次生杨桦林 Secondary gray birch forest ;CT2 :落叶松人工林 Larch plantation ;CT3 :针阔混交林 Broadleaf and needleleaf mixed forest ;CT4 :次
生阔叶混交林 Secondary broadleaf mixed forest ;CT5 :择伐的针阔混交林 Broadleaf and needleleaf mixed forest after selected cutting ;CT6 :小青杨人
工林 Populus pseudo2si monii plantation ;CT7 :次生蒙古栎林 Secondary Mongolian oak forest .
况下 ,如发生重大灾害导致森林严重破坏时 ,可以适
当采取轻度的经营措施促进其自然恢复. 当然 ,在红
松成熟木生长较好的一些地段 ,可以划出少量的林
地 ,作为红松母树园和采种园. 由于此类一般面积不
大 ,进行森林经营规划时 ,应首先将其列为封禁区 ,
尤其森林的老龄性较强的情况下 ,应专门制定管理
计划 ,尽量避免可能的灾害和破坏发生 ,使其充分发
挥改善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
31212 中生态价位阔叶红松林的生态修复型半自然
经营对策  此类森林面积广大 ,在进行生态系统经
营的景观规划时 ,必须考虑其利用程度问题. 针对不
同的地理位置和群落状况 ,分别采取经营措施 ,如在
地形重要地段 ,应以发挥更高环境效益为主 ,而木材
生产等直接经济效益为辅. 对地形的潜在生态风险
不大情况下 ,则可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此类
森林群落情况差别较大 ,对它的经营不能采取自然
途径 ,必须采取适当的生态系统经营措施 ,促进其向
高生态价位转化. 对此类生态系统的利用必须适度 ,
作为高生态价位的替补资源 ,应以休养生息为主 ,一
旦人为干扰加剧 ,其生态价位则很快下降到低等级 ,
再要提高不但成本大而且难度也增加.
  对中等生态价位的森林的经营 ,不需要投入过
多的物质和能源 ,主要在于整理群落的结构 ,使之更
趋合理 ,步入良性发育演替的轨道. 采取生态采伐和
结构优化经营技术时 ,必须以原有群落成分为基础 ,
以保证不进一步破坏为前提 ,制定切实有效的管护
政策[1 ] . 对群落的经营必须是弱度干扰 ,采取必要
的抚育采伐、择伐等措施 ,调整树种组成 ,促进群落
结构向复层异龄方向发展. 可以采用树种混交、造成
林中空地和不规则林缘、绿色保留地、疏伐、打枝 ,制
造枯立木、林冠下植苗等方式改变森林结构多样
性[11 ,12 ] . 另外 ,由于红松种子与红松苗的天然更新
关系密切 ,对采种活动的强度和范围适当限制 ,而该
类群落往往红松立木数量不多 ,需要更多的红松天
然更新幼苗来改善群落的树种组成质量. 在群落质
量较高的地段建立采种林 ,加强物质和人力投入 ,提
高成熟红松林木的种子生产能力和红松种子的质
量 ,其它地段则禁止采种或定期集中采种 ,避免对成
熟红松林木的破坏发生.
31213 低生态价位阔叶红松林的近自然生态重建型
经营对策  低生态价位的森林往往是受人为干扰严
重而导致生态系统严重损伤的森林. 此类次生林及
皆伐后营造的人工林等 ,与林区居民的生活、经济活
动息息相关 ,必须处理好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不但要
提高其生态环境服务功能 ,同时也要提高直接生产
的功能 ,解决当前天保工程实施后部分地区的森林
资源持续和林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
  对低生态价位的森林区域 ,应以高效利用为主
导思想. 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以生态公益为发展目标
的区域和以经济效益为发展目标的区域. 对前者以
林副产品生产等人为干扰强度较小的经济活动为
主 ,同时恢复和改善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对后者可
以适当加大经营力度 ,发展速生丰产林或进行林草
林牧林农等复合经营方式 ,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问
题 ,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对此种类型的群落 ,应加
强规范红松采种活动 ,避免放任自流 ,实行集中采
种 ,延长采种期限 ,防止红松更新幼苗大量损失和大
龄红松林木的严重破坏.
3486 期           郑景明等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价位分级与生态系统经营对策         
  对于组成结构较差的群落 ,应采取生态重建的
途径 ,培育接近自然森林条件的影子生态系统. 由于
原来的森林群落往往因破坏而导致缺少红松等建群
种和具有高经济价值的珍贵树种 ,并且群落结构较
差 ,必须采取群落结构塑造型经营对策调整森林的
组成、结构 ,通过间伐抚育、栽针保阔等技术 ,加速群
落树种的优化和群落结构复杂化的自然演替过程 ,
以近自然的方式培育人工林、改造结构不良的次生
林和老龄林.
  在红松林的采伐迹地上重建接近自然的影子生
态系统 ,必须充分考虑立地条件的多样性 ,灵活采取
相应的生态育林措施 ,根据立地条件不同 ,红松和针
叶树种的组成比例和群落结构应有所差别 ,不可强
求一致. 以生态公益为目标的生态重建 ,应以红松混
交林为发展方向 ,已有的成林应逐步诱导成为符合
自然格局的混交林[13 ] . 在皆伐迹地的影子生态系统
重建中 ,一定注意原来立地的植被情况 ,充分利用自
然力 ,使针叶树种与乡土阔叶树种混交 ,避免与周围
的次生林或原始林对比度过于剧烈 ,重建后林地的
边缘形成不规则形状 ,最好形成连续的过渡带 ,利于
动物运动、植物下种和微生物的接种等[11 ,12 ,15 ] .
参考文献
1  Aronson J ,Floret C ,Le Floc’h E , et al . 1993. Restoration and re2
habilitation of degraded ecosystem in arid and semi2arid lands I. A
view form south. Restor Ecol ,3 :8~17
2  Ayensu E , Claasen DR , Collins M , et al . 1999. International e2
cosystem assessment . Science ,286 :685~686
3  Chen Z2X(陈仲新) ,Zhang X2S(张新时) . 2000. Value of Chinese
ecosystem services. Chin Sci B ull (科学通报) ,45 :17~22 (in Chi2
nese)
4  Costanza R ,Ralph d’Arge ,Rudolf de G , et al . 1997.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 ure , 387 :
283~260
5  Daily G ed. 1997. Nature’s Service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2
ral Ecosystems. Washington ,D. C. : Island Press.
6  Hou Y2Z(侯元兆) ed. 1995. Study on Chinese Forest Resource
Accounting.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in Chinese)
7  Huang X2W(黄兴文) ,Chen B2M (陈百明) . 1999. Study on theo2
ry and application of nature capital zoning.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
报) ,19 :603~606 (in Chinese)
8  Jiang F2Q (姜凤岐) ,Zeng D2H(曾德慧) ,Du X2J (杜晓军) . 1999.
Eco2value lev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atural Forest Conservation
Program. For Econ (Special Edition Nat For Conserv) (林业经济) ,
(天然林保护专集) :28~32 (in Chinese)
9 Jiang Y2L (蒋延玲) , Zhou G2S (周广胜) . 1999. Evaluation of
Chinese major forest ecosystems. Acta Phytoecol S in (植物生态学
报) ,23 :426~432 (in Chinese)
10  Jiang Y2X (蒋有绪) . 1994. On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and
quality assessment for forestry projects. Nat Resour (自然资源) ,
(5) :1~7 (in Chinese)
11  Kerr G. 1999. The use of silvicultural system to enhance the bio2
logical diversity of plantation forest in Britain. Forest ry ,72 :191~
205
12  Kohm A K ,Franklin J F ,eds. 1996. Creating a Forestry for the 21 st
Century—The Science of Ecosystem Management . Washington ,
D. C. : Island Press.
13  Li J2W(李景文) ed. 1997. Dynamics and management of Korean
pine mixed forest . Harb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
14  Ouyang Z2Y(欧阳志云) ,Wang X2K(王效科) ,Miao H(苗  鸿) .
1999. A primary study on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ecological2economic values.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报) ,
19 :607~613 (in Chinese)
15  Spathelf P. 1997. Semi2natural silviculture in southwest Germany.
For Chronicle ,73 :715~722
16  Wang D (王  棣) ,Li L2Y(李林英) ,Li Y2S (李永生) . 1996.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of Zhong2
giaoshan vegetation. J Northeast For U niv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4 (6) :103~108 (in Chinese)
17  Wu G(吴  钢) , Xiao H (肖  寒) , Zhao J2Z (赵景柱) , et al .
2001. Study on ecosystem services of forests in Changbai Moun2
tain. Sci China C (中国科学 C 辑) ,31 :471~480 (in Chinese)
18  Xie G2D(谢高地) ,Zhang Y2L (张钇锂) ,Lu C2X(鲁春霞) , et al .
2001. Evaluation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s of grassland in China. J
Nat Resour (自然资源学报) ,16 :47~53 (in Chinese)
19  Xue D2Y(薛达元) ed. 1997. Economic Valuation of Biodiversity -
A Case Study on Changbaishan Mountain Biosphere Reserve in
Northeast China.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Press. (in Chinese)
20  Zhang W2R (张万儒) ed. 1997. Forest Site Classification in Chi2
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in Chinese)
21  Zhang Y2L (张银龙) , Yu Y2C (俞元春) , Zhang J2C (张金池) .
1999. Discussion on basis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J Nanjing
For U niv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3 (2) :57~61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郑景明 ,男 ,1971 年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恢复生态学和入侵生态学 ,发表论文 10
余篇. Tel :01026259143126549 ,E2mail :zhjm @ns. ibcas. ac. cn
448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