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型鉴定豆梨品种



全 文 :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型鉴定豆梨品种

〔美 〕 S a n t a m o u r F . S 等


以前用同工酶电泳来鉴定植物品种的 h i to ll otl s e两品种可能 是 B r a fd o1’ d品 种
研究 , 一般都采用一种杭物组织样木 ( 通 自然授粉的 实 生 树 。 A r i s t oc l一 a t和 C h -
常是叶子 ) 和几种酶及酶蛋白质谱系 。 木 al l t 1c l e e r两韶、种 之间或与其他 1砚: 利,一样
文试 图在两种不同植物组织样才: , _匕 用同 都没有遗传背景 。
郭默茸奢黑票翼众黑精最蓉君 。 、和方法
然授粉后代同工酶的变异性 , 以钡,1定 , ,l {1才, }, B r a d f o r d 、 A r i s t 。 C r a t 、 c h a ,: t i C -
间杂交所得到的新品种潜在的相 心性 。 le e r和W ll i t e l, 。 u s e等品种栽 拉 在 美 囚
豆梨于 1 9 0 8年 一首次引入美国 。 毫无疑 华盛顿国家植物园和马里 兰 州 的 G l e ln l
问 , 从美国科学家和 苗圃经营者 选出梨的 D a le 植物引 种站 。 [之e d s p i r e 和一 ! F a u r i e i
改良类型所得到的大最遗传多样性 , 都来 两 、l刃;种 由P ,、 i n 。 。 (。 n 苗木 公 司 不f } G : : : d e n
自于美国农业部著名植物分类学家 M 、 、 y e r C cl) c公司提供初)根树苗 , 盆栽 于 大 客器
F
.
N
. 于 19 17年 ( 即他病逝 前 l 年 ) 从 中 中 。 19 7 8 、 19 7 9年冬 从 G a r d e n C 、 ) l e 公
国收集的约 一0 0磅 利, 子 。 B r a d f o l d 、 ,:之、 利` 司 获 得 B r a ( I f ( ) r : 和 c h a n t i c l e e l· l丙 、气亡:
是美国农业部 19 6。年结有 出的 , 此 l男;不中的 种自然授粉实生 } ,占, 移栽于盆内 。 有些品
良好普及 , 促进了梨的选六 , 到 19 7 7年培 种是从华盛顿郊区不同地段选取的儿株书r工
育出另外 5 个有名的品 种 。 F a lt 一 10 1、W、种 物样木 。
是从栽植在伊利诺斯植物园的朝鲜豆梨单 19 7 9年 7 月从供试 、异1不!朴2 年生枝的短
株进行营养繁殖而来 的 。 R e d s p i r e和 W 一 枝上采取 新鲜叶样 , 翌年再从这些短枝 _七
总之 , `拿破仑 ’ 樱桃诱发紧凑型突变树是可能的 , 此外 , 报导的 0 . 10 肠频率与我们
以往在 16 9 5个 V Z树群体中鉴定出的两个紧凑休 ( 0 . 12 肠 )没有发表的 `拿破仑 ’ 樱桃的 结
果是一致的 。 无疑的是 , F e de g h e n i等所报导的紧凑型的较高突变频率 ( 6 . 10 肠 ) , 是
由于他们采用了较宽的选择标准 . 同样的 , 就 鉴别不同程度的紧凑型来讲 , 在我们这个
幅照群体中 , 可能有一些突变体不如目测选择或 以两个统计标准选择那 么明显 。 囚此 ,
在第二年就要观察另外 80 株高度一直径的比小于 2 个平均数标准差和 4 4株节数多于 2 个
平均数标准差的树 。 任意选择的达到两个统计学 标准的紧凑型突变休的条件似乎太高 ,
也许目测选择是较有效的 。 在木实验 中 , 诱发 ` 拿破仑 ’ 休眠接穗的最适 r射线剂 量 是
4
·
0 ~ .4 5千伦 。 我们的工作表 明 , 淘汰植株较底部的芽位 ( 3 、 6 ) , 并尽 一可能繁爪Vl
枝第七个芽位以上的芽 。 辐照后形成的 V ,枝的芽上长出的 V : 树 , 整株突变体的 频 率稍
高些 , 而部分枝条突变休的突变扇形体特另}}大 , 业在较高的芽位 上 , 没有突变体减少的
倾向 。 新生的樱桃分生组织的遗传数据似乎不象苹果会迅速地稳定下来 , 因此 , 这两种
果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论来有效地发现突变 。
山东农学院杨片晓译 自 、 :1 1 、 i : 。 “ 二 e l “ l
V o l
.
1 9
,
p p
.
2 9 1
、 、 a n d e x 玉) e l· 1 1: 、 e n t a l
t o 3 0 1 李习
I飞、 ) t :飞n 少厂 ,
三 校
取形成层沮织样木 。 实生苗的日于片从 飞9 79
年生长枝基部采取 , 实生苗形成层组织样
本从 19了8年形成的茎上选取 。
叶子洗涤 、 称重 、 剪碎后立即置于盛
有 0 . l m M 三经甲基氨基甲烷 一马来酸 缓冲
液的试管中萃取 , 缓冲液 P H 7 . 。 , 内含 5
l1 M偏亚硫酸钾 , 10 m M半胧 氛 酸 , 1 拍
吐温一 80 ( 按体积 ) , 其比 例 是 0 . 1克组
织 0 . 4 毫升缓冲液 。 从 2 年生枝上 取 形成
层组织 , 用刀片刮取木质部以外的组织 .
取下的材料置于试管 内业 称 重 , 扛乙。 . 1克
组织 0 . 5毫升缓冲液的比例萃 取 。 试 管密
封后冷冻 。 样木解冻后在 4 ℃下匀浆 , 业
在 40 0 x g下离心 5 分钟 , 取上层清液供电
泳分析的酶液 。
找 C 。 。 k le 法 , 另加 o . 14 M 旅糖 , 制备
淀粉凝胶 , 在 4 ℃下 电泳 。 电泳缓 冲液是
Z M 硼酸锉 , P H S . o , 恒 压 10 伏 。 总 电
泳时间约4 . 5小时 , 以澳酚兰标志 移 动 7
c m 时结束电泳 。 然后凝胶切片 , 用 两 种
不同的氢供体对过氧化物酶进 行染 色。 染
色液是 3 一氨基一 9 一乙基咔 lt] , 或是 10 毫
升 o . Z M 酉昔酸缓冲液 , 内含 0 . 6毫升愈疮木
酚和。 . 5毫升 3 肠的过氧 化 氢 , p H 4 . 。 。
阳极和阴极潜带的比移值 R f 根据 阳 极硼
化物前下片的位移来计算 。
结果和讨论
最有效和最常用的过氧化物酶染色剂
是 3 一氛基一 9 一乙基咔哩 , 它实际 上 使每
个位置上都产生清晰分明的酶谱谱带 。 愈
疮木盼虽未使所有谱带 染色 , 但看来增迸
丫 I 、 J 、 K 谱带不同的着色 , 因而可 用它
作为另一方法的对照 。 然而 , 愈疮木酚染
色带褪色很快 , 须在染色后约 2 小时内记
录 。 但是对我们试验过的其它木本属植物
来说 , 愈疮木酚染 色的谱带却是 固定 ( 不
褪色. ) 的 , 业能保持儿个月 。
洪试梨品利“叶子和形成层组织的过氧
化物酶借型如表 1 所示 。 所有供试品种可
根据叶子巾一些酶带的有无加以区分 . 有
些叶子借带染色很弱 , 有时难以辨别 . 因
此可用形成层组织的酶谱谱型 来 鉴 定品
种 , 就形成层组织酶谱谱型 来 说 , 只 有
R e d s p i r e和 F r a iu e i两品种 是 相 同的 。
R e d s p i r e和 W h i t o h o u s e 两品 种 被 推溅
是 B r a d f ot · d品种 的实生树 , 仍易于 把它
们 与 B r a d f o r d相区别 。
为了测定实生苗与亲本品种的潜在相
似性 , 业且查明在选育和命名新品种时运
用这种鉴定方法是否有困难 , 作者对实生
苗进行 了 测 定 。 B r a d f o r d和 C h a o t i e l -
c e r 自然授粉的后代 , 每品种选 10 株实生苗
测定 。 在该梨园巾唯一可能作为实生苗亲
本的另一豆梨 .品种是 F a u r i e i 。 隔离 的豆
梨树与不同基因型混栽 的树相比 , 结实甚
少 。 因而可 以推断 , 这两个品种可能具有
一定程度的自交不亲和性 。 然而看来其后
代包括有自交实生苗和 与另两个品种杂交
的实生苗。 实生后代过氧化物酶区带出现
的频率如表 2 所示 。
C h a n t i c l e e r 品种 自然 授 粉 的 x o株
实生苗 , 根据叶子过氧化物酶的谱型易于
加 以区分 。 这些实生苗形成层组织只给出
7 种不同的酶谱谱型 ; 而 B r a df or d品 种
自然授粉实生苗叶子的酶谱谱型 , 有 3 种
是相同的 , 不能按此谱型将其与亲本品种
B : a d fo
: d相区别 。 这 3 株实生苗形成层
组织的酶谱谱型虽然也相同 . 但 是与 B r -
a d f。 : d品种展现的酶谱谱型却不一 样 。
在叶子和形成层组织过氧化物酶两个谱型
方面 , 还没有一株实生苗与上述供试品种
完全相同 。
叶子的酶谱谱 带 C和 D 显 然 是 等位
的 。 当两个谱带同时出现时 , 显色中等 ;
但当只有一个区带出现时 , 其显色加强 。
如 果 仅有 B r a d f o r d C h a n t i e l e e r两 品
表 1 供试豆梨品种叶子 ( L )和形成层组织 (C )过氧化物酶谱型
逻人。森 A r三s t oea rt B ra d f o rd C lia n t ie le e rF a u r in iR ed s P三 e r Wh it e h o us eI J C L C l, C L C L C L C
一 M 争 一 M 一 M 一 M 一 W 一 M
一 S 一 S 一 S 一 M 一 M 一 S
一 ~ 玉I M 入I 五1 5 人工 S 入I 入工 入I
S 入I 人I 五工 水I 一 一 一 一 一 五工 衣I
一 M 一 W 一 W 一 M 一 v w v W W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W
一 v w 一 丫W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v 、V 一
y
w . 一
S
.
、 ’ 、V
一 一 一 丫W
一 M . 一 v w
一 W . 一 5 .
v
W
入t .
fR一63G58“盯助21份
一 入工. 一
一 v 、V 一
W .
VWWMWW
W叮哪一哪
M 一 一 一
M v w
v
w 、 V
.s尹一MW
q白O口J生O“nU叭UCU有l口`左ó.…
D
E
F
G
H
I
J
原点
K
L
五工
N
0
+ 谱带的相对强度, S二强 , M 二 中等 , W = 弱 , , W = 极弱 : . 用愈疮木酚染 色剂时所产生的 I、 J 、 K招
表 2

B r a d f o .l d和 C h a n t i e l e e r自然杂交后代叶子 ( L ) 、 形成层组织 ( C )
过级化物酶谱带出现的频率
C il a , l t i c l e e r自然杂交 实生苗
谱带
比移泣 B r o df or d白然杂交实生苗
( R f ) L C
1认厂 1公
4 /生O
7 / 1公
6 / 10
1 0 / 1 0
1 0

/ 10
6 / 1 0
4 / 10
1 0 / 10
4

10
一10l/óIJ410/9
2 任窃
7厂I Q
1『 1邸
3
’ 王O 2 / 1 9
9厂 1 3
丁/ 工O
“此孙肠如盯即托切
3 / 10
2厂10
1 0 / 10
5 / IQ
;{{:
2 / 生O
1 0 / 10
2 / 10
1 0了1 0
介时仍六力生g朽U六Un,1今曰j怪,.口
:
ìē林
ABCDEFGH、J原KLMON

种是自然授粉实生苗的亲本 , 业 且谱带 C
和 D 是等位的 , 那么 , 20 株实生苗将是 5
株有 C带 , 10 株有 C + D带 , 5 株 有 D带 .
困梨 园栽有 F at : r ie i品种 ( 它 只 有 区 带
C )
, 所以使实生苗的谱带实际比例 畸变
成 C C : C D : D D = 10 : 7 : 3 。 自然授 粉实
生苗内出现谱带 N 也 指 出 I了au r i e i是一 个
亲本品种 。 有趣的是 , 出现谱 带 N的 4 株
4 3
上屯塑卜玄泛 3之乏目之盏吏盏 `纽圣 J竺尧“ 纽尧已已》 .己注 ,鱿乏二亡洛沼竺签 目叮上冶 己乏班竺尧:把盏 `巴乏目纽卜泛竺岛扭鱿乏史二上州尸乏班二 、 更竺乏:己三圣二己卜创二盏己 > 州纽盏“ 已卜` 巴盏滋竺盏之> 创纽 )创匕二“ 巴
苹果无性系砧木的嫩枝扦插
〔苏 〕 B . K . B alc ” 等
复声又石声又 二产 弋万气 二砂 夭石升 只二户又二升 气二户又二产 又二矛夭石矛布丈二矛 茱二二矛丈二砰 又二声 ;只矛号丈矛`又二尹下二沂二 万 拐 二户谈 二碑又矛找又二户 长二砰二 戒万舌砚奋产丈二产丈万产丈二严丈二产丈二尸炭二尸味 奋声丈二产戈二产气
提高苹呆无性系砧木的生产效率 , 是苗圃业的迫切任务之一 。 在这方面人们对嫩枝
扦插寄托很大希望 。 实际上 , 根据对试验结果和生产条件下较小规模扦插 的计算 , 人们
一般都很容易领会嫩枝扦插的经济学价值及其生产效率的结论 。
本文以季米里亚捷夫农业科学院试验分站的苗圃综合企业即莫斯科省 “ 纪念伊里奇 .
国营农场的试验结果为例 ( 主持人为M . T . T a p a c e 二 k 。教授 ) , 总结苹果 无 性 系砧木
嫩枝扦插繁育的七年生产经验 。
在薄膜复盖加温温室 内和新梢局部黄化条件下培 一育母株— 无性系砧木 , 获得了最似: 的效 上阵 ( 见表 ) 。
19 7 ~ 1 9 81 年 , 为生根而栽植了 B . H . B y 江 ; : 帅 c 二 ” n 教授选有的苹 果无 性 系砧木
嫩 枝插条共 1 20 万株 , 共中生根的有 9 2万 侏 , 育成砧木的有 4 1 . 5万株 。
该农场没有继续搞露地培育母株 , 因为露地生根的插条发育差 , 最适扦插时期短 ,
而 且按 日历 计算 , 每年的扦插 日期变化幅度很大 。 这些 因素对小规 模 扦 插 ( 1 ~ 2 万
侏 ) 影响故微 , 然而在生产条件下却是评定培育技术的主要标准 。 例如 , 1 9 74 ~ 19 7 5年
伐 }!生的 2 7 . 5万这样的插条中 , 生根的只有 30 怕 。
薄膜复盖下 生 一沃的新 哨, 其插条的显著特点是 : 在 20 天内能保持根的再生力强 , 女件
实生苗都没有 谱带 D 。
另一些 i普带则更难 解 释 。 F a u r i e i .猜
种梁叫一的不翻猫l 寻和 M 很弱 。 在实生 后代中
不能俭测到 。 在少数儿株实生苗件、很弱的
活带 H , 于 f _日硕一个 公认的亲本品种中都
没有发现 。 亲本沉、种可能只有极少量的这
种晦 , :戈者 这种酶的 `库 ’ 可能更多地出
、现在: )j] 令 位袜内 。
戎 们提出这种 `技指印 ’ 的方法后不
久 , 一位果树栽培学家 与我们联系 , 池猎
测池所在城市里受到火疫病仗 害 的 B r a -
d f o r d 梨树 ( ? ) 亚不是真 . 正的 B r a df -
。 r a 品种 。 鱼 然 我 们近年来听 说 B r a d f -
。 : d品种催有 此病 , 但 是 B e o d f o r d .拈种
的梨因其对这种病原有抗性 , 还是值得更
好地赞赏的 。 没计适 当的 入空白 气屹验表
明 , 事实上没有一株催病树 是 B r a d f o r d
品:种的梨树 , 而这些催病树大 概 是 作为
B r a d f o r d品种销售的豆梨实生苗 。

叶子和形 J戈层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话塑足 以区分供试的 6 个豆梨品种 。 进一
步测定了来自于三个梨品种自然杂交得到
的实生苗 , 表明同样的技术可用于鉴定即
将培育出的许多新品种 , 讨论了若干过氧
化物酶区带的发生和遗传特性 。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杨克钦译自 ( 美 )
长 r h e J O u r ” a l o f H e r e d i t y 》 1 9 8 0年 ,
了1卷第 6 期 , 4 47 一妇页 程家胜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