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簕叶总黄酮的聚酰胺树脂纯化工艺



全 文 :是心脏基质成分合成或降解代谢失衡的结果。 但心肌重塑不仅
表现为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合成和分解代谢之间动态平衡的破坏 ,
同时还表现为心肌细胞的肥大和坏死 [ 2] , 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
代偿阶段。因此 , 心肌肥厚是心肌重塑的主要表现之一 , 并且已
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 是一种有害的反应 [ 3] 。由于神经激素系
统的激活最初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代偿适应性机制 ,目的是
恢复心排血量 [ 4] , 但神经系统的持续激活可引起心脏和血管内
靶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加速不利的心肌重塑过程 , 使心功能不断
恶化。而近年研究表明循环和局部 RAAS的激活是心肌肥厚发
生的主要机制 [ 5] 。 AngII可引起心肌肥厚和(或)细胞增多 [ 6] ,
过量 ALD可引起细胞外基质与胶原蛋白增生 , 导致心肌纤维化 ,
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增加 , 心肌重塑 ,加速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
近年发现 , CaN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在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起重要作用 [ 7] 。活化的 CaN首先激活胞浆内的 T细胞核因子
使之去磷酸化 , 后者进入核内 ,作用于转录因子 ,活化多种心肌肥
厚的相关基因 , 使心肌细胞蛋白合成增加 , 细胞体积增大 ,成纤维
细胞增生导致心肌肥厚 [ 7] 。
本实验结果支持以上观点。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
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病理切片见心肌细胞肥大 , 提示压力负荷
增高引起心肌重塑 , 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 AngII、ALD含量和
CaN活性明显升高 , 说明 AngI、ALD、CaN与心肌肥厚之间具有
明显的相关性。用 QXYQD治疗 4周后 , 大鼠血浆中 AngII及
ALD的含量和 CaN活性显著下降;组织病理学显示心肌细胞肥
大程度减轻。 QXYQD由红参 、附子 、黄芪 、葶苈子 、枳实 、丹参 、甘
草等药组成 , 具有益气活血 、强心利水之功效。方中红参 [ 8]富含
人参皂苷 、多种糖类及维生素等 ,对多种动物心脏有兴奋 、抑制的
双向调节作用 , 降低在应激下 RAAS活性增强引起的循环血中
AngI及 ALD水平的增高。同时丹参 [ 9]中的丹参酮 IIA磺酸钠
及丹参素可扩张冠状动脉 ,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 改善心肌循环 ,
调整心率 , 间接抑制 Ang或 ALD引起的冠脉渗透性的增加与阻
止生长因子进入间质或间质中生长因子激活所致胶原纤维的合
成。黄芪 [ 10]具有显著的增强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肌舒张功能 、抑
制钙离子内流的作用 ,减少尿钾的排出 , 使心肌内钾保持在一定
水平 , 预防心肌细胞的坏死和随后修复性纤维化的出现。因此
QXYQD对抗心肌肥厚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机体 AngII、
ALD含量和 CaN活性有关 ,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 , 从而减弱
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有关。
综上所述 ,由压力负荷增高引起的病理性心肌肥厚中 , 心肌
的肥大除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外 ,还与 RAAS有着
紧密的联系。QXYQD通过影响 RAAS和 CaN信号通路来阻逆心
肌肥厚的发生发展 ,同时也说明该复方的药理作用存在多靶点 、
多途径的特性 ,这正是该药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 但其具体的药理
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白民刚.狭窄腹主动脉致大鼠心衰模型方法的探讨 [ J].实用中西
医结合杂志 , 1997, 10(2):116.
[ 2 ]  郭自强 ,王硕仁 ,朱陵群 ,等.益气活血中药对血管紧张素致培养乳
鼠心脏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
志 , 2005, 3(7):607.
[ 3 ]  KatzAM.Thehypertrophicresponse:programmedceldeath.In:Heart
Failure.Pathophysiology, MolecularBiology, andClinicalManagement
[ J] .Baltimore, MD:LippincotWiliams&Wilkins.2000:173.
[ 4 ]   KonoT, SabbahHN, RosmanH, etal.Leftventricularshapeisthepri-
marydeterminantoffunctionalmitralregurgitationinheartfailure[ J].J
AmColCardiol, 1992, 20:1594.
[ 5 ]  HeinS, ArnonE, KostinS, etal.Progressionfromcompensatedhyper-
trophytofailureinthepressureoverloadedhumanheart:structuralde-
teriorationandcompensatorymechanisms[ J] .Circulation, 2003, 107
(7):984.
[ 6 ]  贺泽龙 ,郭振球.参附液和参麦液对实验性心功能不全大鼠血流动
力学和心肌 、受体影响的比较研究 [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3, 9(5):36.
[ 7 ]  杨永健.钙调神经磷酸酶依赖的信号通路在致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 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 2001, 28(3):131.
[ 8 ]  辛 羽.红参的临床应用 [ J].日本医学介绍 , 1997, 18(11):521.
[ 9 ]  高秀梅 ,张伯礼 ,宫 涛 ,等.丹参及提取物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 J] .天津中医, 2002, 19(1):74.
[ 10] 王梅芳.黄芪及其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 J].中医药导报 ,
2006, 12(1):83.
收稿日期:2010-03-23; 修订日期:2010-10-17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No.2006A078);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No.XNYB-0903)
作者简介:蔡凌云(197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 ,现任凯里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黎云祥(1968-),男(汉族),四川丹棱人 ,现任西华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
白簕叶总黄酮的聚酰胺树脂纯化工艺
蔡凌云1, 2 ,黎云祥 2* ,石凤湘1 ,高 侠 2 ,陈 蕉2
(1.贵州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2.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南充 637009 )
摘要:目的 研究白簕叶总黄酮的聚酰胺树脂纯化工艺。方法 通过静态 、动态吸附考察 , 以黄酮吸附率 、洗脱率 、黄酮纯
度和薄层色谱结果为评价指标 ,综合评判纯化最优工艺。结果 其最佳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溶液浓度 3.23 mg· ml-1 ,
pH5 ~ 6(原液),以 1.5ml· min-1的吸附流速上样 , 再以 60 ml的 70 %乙醇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洗脱 , 洗脱流速 1.5 ml
· min-1 , 洗脱剂 pH值 9 ~ 10, 洗脱纯度超过 60 %。精制后黄酮质量分数超过 60%。 TLC结果显示白簕叶中含有芦丁 、
槲皮苷和金丝桃苷。结论 采用聚酰胺树脂精制白簕叶总黄酮 ,操作简单 , 成本低廉 , 精制效果突出 ,有较高的工业生产
应用价值。
关键词:白簕; 总黄酮; 聚酰胺; 分离纯化
DOI标识:doi:10.3969 /j.issn.1008-0805.2011.04.064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1)04-0926-04
·926·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第 22卷第 4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1VOL.22NO.4
  白簕 Acanthopanantrifoliatus(L.)Merr., 又称三加皮 、刺三加
等。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n)攀援状灌木。
白簕资源丰富 , 全株均可入药 , 味苦 、辛 、凉 ,具有清热解毒 、祛风
利湿 、舒筋活络 、止咳平喘之功效 [ 1, 2]。 经薄层色谱显示白簕总
黄酮中含芦丁 、金丝桃苷等黄酮醇单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酮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 3 , 4] , 主要表现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抗菌
抗病毒 、免疫激活和抗氧化作用等。白簕中黄酮成分的研究极少
有报道 , 之前 ,作者对白簕黄酮的提取工艺做了大量研究 ,故本实
验以白簕叶为原料 , 以聚酰胺为吸附剂 , 对白簕总黄酮的精制工
艺进行研究 , 并结合薄层色谱对纯化结果进行检测 , 旨在确定聚
酰胺精制白簕总黄酮的最佳工艺 ,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药品材料
白簕 2008-04采集于四川省南充市金城山 , 经西华师范大
学生命科学学院秦自生教授鉴定为五加属植物白簕 ,标本保存于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
芦丁标准品 , 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
供 , 编号:1097-060918, 含量≥98%;金丝桃苷标准品 , 中国药品
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 编号:111521 -200303;槲皮素标准品 , 中
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 编号:111521-200303;槲皮苷标准
品 ,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编号:111521-200303;100-200
目聚酰胺树脂 , 江苏临江试剂化工厂生产;聚酰胺薄膜 ,浙江省台
州市路桥四甲生化塑料厂生产;无水乙醇 、正丁醇 、HCl、NaOH
等 , 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R-200旋转蒸发仪 瑞士B CHI产品;移液器 , 德国Eppendorf
Research产品;752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产品;G8023CSL-K3微波炉 ,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产品;
SHB-Ⅱ循环水真空泵 、HL-2恒流泵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产品;
HZQ-C空气浴震荡器 , 哈尔滨市东明医疗仪器厂产品;电子天
平 , 上海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产品。
2 方法
2.1 白簕叶总黄酮的制备与测定 白簕叶总黄酮提取制备和含
量测定参照参考文献 [ 5] 。
2.2 聚酰胺树脂预处理及含水量的测定 [ 6 ~ 9] 预处理:将 1 kg
聚酰胺以工业乙醇浸泡过夜 ,先洗去悬浮的细小粉末 , 装柱用 95
%乙醇洗脱 , 至流出液滴加于水中不产生浑浊 , 改用 20倍 5 %
NaOH洗脱 ,之后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 ,再用 20倍 5 %盐酸溶液
洗 , 最后用蒸馏水冲至中性 , 备用。取 1 g处理好的树脂用干燥
法测定含水量:干重 0.435 g,含水量 57.5 %。
2.3 聚酰胺树脂对白簕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和洗脱作用 处理好
的树脂 1 g3份 ,置于 150 ml具塞磨口三角瓶中 , 加入总黄酮质
量浓度为 1.35 mg· ml-1的白簕叶黄酮提取液 20ml, 25℃恒温条
件下 , 置于恒温振荡器(180r· min-1)振荡 6h,静置到 24h,测定
总黄酮的含量 , 并将充分吸附后的树脂抽滤 ,然后置于 150 ml具
塞三角瓶中 , 加入 20 ml的 60 %乙醇 , 在 25℃恒温条件下 , 置于
振荡器中(180 r· min-1)振荡洗脱 6h后静置到 24h,测定洗脱液
质量浓度 , 按照下式计算吸附量(Q)、吸附率(A)、洗脱量和洗
脱率(D)。
吸附量 =(吸附样液质量浓度 -吸附后溶液质量浓度)×吸
附液体积 ] /干树脂质量(mg· g-1)
吸附率(%)=[ (吸附样液质量浓度 -吸附后溶液质量浓
度)×吸附液体积 ] /吸附样液中总黄酮含量)×100%
洗脱量 =(洗脱液质量浓度 ×洗脱液体积)/干树脂质量(
mg· g-1)
洗脱率(%)=(洗脱液质量浓度 ×洗脱液体积)/吸附量
×100%
经计算 , 聚酰胺对白簕总黄酮的吸附量 17.1 mg· g-1 , 吸附
率 64.5 %,洗脱量 10.8mg· g-1 , 洗脱率 63%。
2.4 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的制作 准确称取预处理好的树脂
(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1 g, 置于 150 ml具塞磨口三角瓶中 , 加
入总黄酮质量浓度为 1.35mg· ml-1的白簕叶黄酮提取液 20 ml,
25 ℃恒温条件下 , 置于振荡器(180r· min-1)振荡 2 h后 ,于 1,
2, 3, 4, 5, 24h吸取上清液 0.2 ml, 定容 10 ml, 测定吸光度 , 计算
吸附量 ,并绘制静态吸附等温吸附曲线。结果见图 1。
从图 1看出 3 h后 , 吸附液浓度随时间的增加变化不大 , 即
树脂已基本达到吸附饱和。聚酰胺树脂对白簕黄酮的吸附属于
快速平衡型 ,快速吸附可缩短生产周期 、效率高 ,这在工业上是很
有利的 。
2.5 动态吸附泄漏曲线 取处理好的树脂 20 g装柱 , 以 1 ml·
min-1的流速加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为 1.35 mg· ml-1)进行动
态吸附 ,共加 90 ml样液。按树脂床体积收集流出液 ,每 1树脂
床体积为 1份 , 共收集了 9份。测定吸光度 , 计算总黄酮质量浓
度 , 绘制泄漏曲线。见图 2。在此实验条件下泄漏点为 6 BV(60
ml)。
图 1 聚酰胺的静态动力学曲线
图 2 动态吸附测漏曲线
2.6 动态吸附 取预处理过的树脂湿法装柱 , 量取一定量的白簕
叶黄酮提取液 ,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上样流速 、药液浓度 、
pH值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
2.6.1 上样流速对吸附率的影响 溶液通过柱床流速较快 ,使传
质过程未进行彻底 ,可能泄漏;如果溶液通过柱床流速较慢 ,某些
树脂局部周围被吸附物质分子过多 ,使得某些没来得及被吸附就
流出来 ,这两种情况均未达到树脂的最大吸附量。取上样液(总
黄酮含量 1.35mg· ml-1), 分别以 0.5, 1, 1.5, 2, 2.5ml· min-1的
流速通过色谱柱 ,收集过柱液。参照参考文献 [ 5]测定总黄酮含
量 , 计算吸附率。结果见图 3。
图 3 上样流速对吸附率的影响
由图 3可以看出 , 随着上样流速的增大 , 吸附率先增大后减
小 , 以上样流速为 1.5 ml· min-1时吸附率最高为 85.93%。
·927·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1VOL.22NO.4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第 22卷第 4期
2.6.2 上样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如果上样液较稀 , 则上样液粘
度较小 , 在一定上样流速下 ,溶液通过柱床流速较快 ,使传质过程
未进行彻底 , 可能泄漏;如果上样药液浓度太大 ,被吸附物质在树
脂内部扩散速度变慢 , 使某些树脂局部周围被吸附物质分子过
多 , 使得某些没来得及被吸附就流出来 , 这两种情况均未达到树
脂的最大吸附量。确定最大上样药液量 , 既可以减少药材的损
耗 , 又避免树脂的浪费。分别取不同浓度的上样液(3.64, 3.23,
1.61, 1.35, 0.83 mg· ml-1)以 1.5 ml· min-1的流速通过色谱柱 ,
收集过柱液。参照参考文献 [ 5]测定总黄酮含量 , 计算吸附率。
结果见图 4。
由图 4可以看出 , 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 , 吸附率先增大后下
降 , 当浓度大于 3.23 mg· ml-1时吸附率下降。在 3.23 mg· ml-1
时吸附率最大为 93.89 %。
2.6.3 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 取不同梯度 pH值为 1 ~ 2, 3 ~ 4,
5 ~ 6, 7 ~ 8, 9 ~ 10的上样液以 0.5 ml· min-1的流速通过色谱柱 ,
收集过柱液。参照参考文献 [ 5]测定总黄酮含量 , 计算吸附率。
结果见图 5。
图 4 上样流速对吸附率的影响
图中横坐标上的数值分别代表:
1为 pH 1 ~ 2;2为 pH 3~ 4;3为 pH 5~ 6;
4为pH 7 ~ 8;5为 pH 9~ 10
图 5 上样液 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
由图 5可以看出 , 上样液 pH值对吸附的影响越不大。选择
原液 pH5 ~ 6的样液上样即可。
2.7 动态洗脱条件的考察 取树脂湿法装柱 , 量取一定量的白簕
叶黄酮提取液 , 分别考察蒸馏水除杂质效果 、洗脱流速 、洗脱液浓
度 、洗脱体积 、pH值等因素对洗脱率和洗脱纯度的影响。纯度按
下式计算:
纯度(%)=
经回归方程计算的 10ml洗脱液中总黄酮质量
加入洗脱液并干燥后量瓶质量-加放洗脱液前量瓶质量 ×100%
用 TLC法做定性检验 , 即分别将芦丁标品溶液 、金丝桃苷 、
槲皮素 、槲皮苷标品溶液和洗脱液点于聚酰胺薄膜上 , 在以甲醇-
醋酸-水(90︰ 5︰ 5)和正丁醇-乙醇-水(1︰ 4︰ 5)两种展层
剂中展开 , 取出晾干 ,喷 1%三氯化铝乙醇显色 , 热风吹烤至斑点
清晰 , 置 254 ~ 365nm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
2.7.1 蒸馏水除杂质效果的考察 用 40 ml水洗脱已吸附白簕
叶黄酮的树脂 , 以 2 ml· min-1的流速通过色谱柱 , 收集水洗液参
照参考文献 [ 5]测定总黄酮含量 , 薄层色谱未检出黄酮类化合
物。
2.7.2 乙醇浓度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取不同浓度梯度 10 %, 30
%, 50 %, 70 %, 90 %的乙醇 60 ml以 0.5ml· min-1的流速通过
已吸附白簕叶黄酮的色谱柱 ,收集洗脱液。参照参考文献 [ 5]测
定总黄酮含量 ,计算洗脱率 , 并各取 10 ml洗脱液进行纯度检验 ,
结果见图 6。薄层色谱结果见 “ 2.8.1”项下内容。
从图 6看出 , 随着洗脱剂浓度增大 , 洗脱率也增大 , 在 70%
乙醇时洗脱效率有较大提高 ,但洗脱纯度在 70%乙醇时开始下
降 , 60%洗脱纯度最高为 60.94 %, 70%洗脱纯度为 56.77 %, 相
差不大 ,故选 70 %的乙醇作洗脱剂。
2.7.3 洗脱剂用量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用 70%的乙醇洗脱 , 收
集洗脱液。参照参考文献 [ 5]测定总黄酮含量 , 计算洗脱率 , 并
各取 10ml洗脱液进行纯度检验。结果见图 7。
图 6 乙醇浓度对洗脱的影响
图 7 洗脱剂用量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由图 7看出 , 随着洗脱剂用量增大 , 洗脱率也在增大 ,但洗脱
纯度先增大而后降低 ,在 60 ml纯度最高为 58.31 %。综合洗脱
率和纯度评判 ,洗脱剂用量选择 60 ml。
2.7.4 洗脱剂 pH值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分别用不同 pH值(1 ~
2、3 ~ 4、5 ~ 6、7 ~ 8、 9 ~ 10)浓度为 70%的乙醇作洗脱剂 , 收集洗
脱液。参照参考文献 [ 5]测定总黄酮含量 , 计算洗脱率 , 并各取
10 ml洗脱液进行纯度检验。结果见图 8。 薄层色谱结果见
“ 2.8.2”项下内容。
图中横坐标上的数值分别代表:
1为 pH1 ~ 2;2为pH 3~ 4;3为 pH 5~ 6;
4为 pH7 ~ 8;5为 pH 9~ 10
图 8 洗脱剂 pH值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由图 8可以看出 pH值越大洗脱率增大 , 纯度也增加。这是
因为在碱性条件下 , 黄酮类化合物呈离子状态 , 有利于解吸附。
但所用碱液浓度也不宜过高 , 以免在强碱性下 , 尤其加热时会破
坏黄酮母核。选择洗脱液 pH值 9 ~ 10。
2.7.5 洗脱流速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用 60 ml70 %的乙醇分别
·928·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第 22卷第 4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1VOL.22NO.4
以 0.5, 1, 1.5, 2, 2.5 ml· min-1的流速通过已吸附白簕黄酮并经
40 ml水洗的 5根柱子 , 收集洗脱液。参照参考文献 [ 5]测定总
黄酮含量 , 计算洗脱率 ,并各取 10ml洗脱液进行纯度检验。
图 9 洗脱速率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结果见图 9, 流速 0.5, 1, 1.5 ml· min-1时吸附率分别为
79.77%, 80.37 %, 81.33%, 洗脱纯度分别为 53.83 %, 53.26
%, 44.15%,综合考虑洗脱率和纯度选取洗脱速率 1.5 ml·
min-1。
2.8 薄层色谱结果
2.8.1 不同浓度洗脱液的TLC鉴定 TLC结果显示:50%, 60%,
70%, 80%的乙醇洗脱液中均有黄色斑点。在展层剂:甲醇-醋
酸-水(90︰ 5︰ 5)中 , 槲皮素标品的 Rf值是 0.107,金丝桃苷标
品的 Rf值是 0.313, 槲皮苷标品的 Rf值是 0.428, 芦丁标品的 Rf
值是 0.464。 50 %洗脱液中有 3个斑点 , 斑点 1, 斑点 2, 斑点 3
的 Rf值分别是 0.428, 0.464, 0.536,其中斑点 1, 2的 Rf值与槲
皮苷标品和芦丁标品的一致 , 斑点 3与所选 4个黄酮标品的 Rf
值未能对应 , 需进一步确认。 60 %洗脱液中也有 3个斑点 , 斑点
1,斑点 2,斑点 3的 Rf值分别是 0.312, 0.464, 0.518, 其中斑点
1, 2的 Rf值与金丝桃苷标品和芦丁标品的一致 ,斑点 3与所选 4
个黄酮标品的 Rf值未能对应 , 需进一步确认。 70%, 80%的洗脱
液分别有一个斑点 , Rf值是 0.464,和芦丁标品的一致。
在展层剂:正丁醇-乙醇-水(1︰ 4︰ 5)中 ,槲皮素标品的 Rf
值是 0.069, 金丝桃苷标品的 Rf值是 0.379,槲皮苷标品的 Rf值
是 0.448, 芦丁标品的 Rf值是 0.603。正丁醇-乙醇-水(1︰ 4︰
5)中 , 50%洗脱液中有 2个斑点 ,斑点 1,斑点 2的 Rf值分别是
0.534和 0.603,其中斑点 2的 Rf值与芦丁标品的一致 , 斑点 1
与所选 4个黄酮标品的 Rf值未能对应 , 需进一步确认。 60 %洗
脱液中有 4个斑点 , 斑点 1, 斑点 2, 斑点 3和斑点 4的 Rf值分别
是 0.379, 0.448, 0.553和 0.603, 斑点 1, 2, 4的 Rf值金丝桃苷 、
槲皮苷 、芦丁标品的 Rf值一样 , 斑点 3与所选 4个黄酮标品的 Rf
值未能对应 , 需进一步确认。 70 %洗脱液中也有 3个斑点 , 斑点
1,斑点 2,斑点 3的 Rf值分别是 0.379, 0.448, 0.552,斑点 1, 2的
Rf值与金丝桃苷 、槲皮苷标品的 Rf值一样 , 斑点 3与所选 4个黄
酮标品的 Rf值未能对应 , 需进一步确认。 80 %只有一个斑点 ,
Rf值为 0.379, 与金丝桃苷一致。
2.8.2 不同 pH洗脱液的 TLC鉴定 TLC结果显示 , pH值 1 ~
2, 3 ~ 4, 5 ~ 6, 7 ~ 8, 9 ~ 10的洗脱液均有黄色斑点。在展层剂:
甲醇-醋酸-水(90︰ 5︰ 5)中 , 槲皮素标品的 Rf值是 0.135,金
丝桃苷标品的 Rf值是 0.298, 槲皮苷标品的 Rf值是 0.404,芦丁
标品的 Rf值是 0.481。不同 pH值洗脱液中均有 3个斑点 ,斑点
1, 2, 3的 Rf值分别是 0.481, 0.423, 0.288与芦丁标品 、槲皮苷标
品和金丝桃苷标品的很接近。
在展层剂:正丁醇-乙醇-水(1︰ 4︰ 5)中 ,槲皮素标品的 Rf
值是 0.041,金丝桃苷标品的 Rf值是 0.306, 槲皮苷标品的 Rf值
是 0.408,芦丁标品的 Rf值是 0.510。不同pH值洗脱液中均有 3
个斑点 ,斑点 1, 2, 3的 Rf值分别是 0.510, 0.428, 0.306与芦丁标
品 、槲皮苷标品和金丝桃苷标品的很接近。
3 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 ,吸附时 pH值的影响不大 , 这可能是由于酸
性环境利于聚酰胺对黄酮的吸附 ,通常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
解度大 ,树脂对其吸附力就弱。 而碱性环境又增大黄酮的溶解
量 , 所以最终导致上样液 pH值对吸附的影响越不大。实验从树
脂极性和生产考虑选用毒性最小的乙醇(极性)作为洗脱剂;洗
脱液的 TLC结果显示白簕中含有芦丁和金丝桃苷 、槲皮苷等黄
酮醇单体。聚酰胺的色谱分离机理比较复杂。链状的聚酰胺分
子上有许多酰胺基团 ,形成活性中心。在非水体系溶剂中它和弱
极性分子相互作用 ,主要表现出吸附色谱的性能 , 溶剂的洗脱能
力从极性小到大而递增。但是在极性溶剂和水溶液中 ,由于酰胺
基能与酸 、酮 、醇 、酚及胺等化合物生成氢键 , 因此对这类化合物 ,
以生成氢键能力的强弱而实现选择性的分离。
考察了聚酰胺树脂的吸附量 、洗脱率及静态吸附动力学特
征 , 对白簕叶总黄酮进行初步的纯化富集。确定了其纯化工艺条
件:上样溶液浓度 3.23 mg· ml-1 , pH值 5 ~ 6(原液), 以 1.5 mg
· ml-1的吸附流速上样 , 再以 60ml70%乙醇对吸附后的树脂进
行洗脱 ,洗脱流速 1.5 mg· ml-1 , 洗脱剂 pH值 9 ~ 10, 洗脱纯度
超过 60%。该工艺简单 ,成本低 , 易于工业化生产。
可以确认白簕叶中含有金丝桃苷 、芦丁和槲皮苷 ,由于槲皮
素为苷元 ,在所选的展层系统下洗脱速率低 , 未能洗脱下来 ,所以
需更换展层系统进一步确定白簕中是否含有槲皮素。
参考文献:
[ 1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第 2册 [ M] .北京:科
学出版社 , 1985:1037.
[ 2 ]  张秋燕 , 张福平.野生保健蔬菜———白簕 [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03, 24(3):66.
[ 3 ]  焦晶晶 ,张 英.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最
新研究进展 [ J] .中国药学杂志 , 2006, 29(5):119.
[ 4 ]  周 新 ,李宏杰.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进展 [ J] .中
国新药杂志 , 2007, 16(5):350.
[ 5 ]  蔡凌云 ,黎云祥 ,权秋梅.白簕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研究
[ J] .中药材 , 2008, 31(10):1575.
[ 6 ]  张 玉 ,吴慧明 ,余建伟 ,等.聚酰胺分离纯化柑桔皮中总黄酮的
工艺研究 [ J] .食品工业科技 , 2007, 28(11):147.
[ 7 ]  田 燕.黄酮类化合物在聚酰胺上的层析行为 [ J] .大连医科大学
学报 , 2002, 24(2):147.
[ 8 ]  白云娥 ,漆小梅 ,赵 华 ,等.聚酰胺分离金莲花总黄酮 [ J] .中国医
院药学杂志 , 2006, 26(5):512.
[ 9 ]  郑 颖 ,蓝闽波 ,徐德生 ,等.聚酰胺树脂分离甘草总黄酮及抗氧化
活性研究 [ J] .中成药 , 2006, 28(10):1521.
·929·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1VOL.22NO.4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第 22卷第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