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反向分子对接法预测龙须藤两种多甲氧基黄酮的分子靶标
吴晓敏, 周毅生* , 杨俊腾, 莫海珊
(广东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收稿日期:2015-05-12
作者简介:吴晓敏 (1992—) ,女,硕士,从事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Tel:13416191628,E-mail:wuxiaomin0314@ 126. com
* 通信作者:周毅生 (1957—)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Tel: (020)39352168,E-mail:yishzhou
@ aliyun. com
摘要:目的 预测龙须藤两种多甲氧基黄酮 5,7,3,4,5-五甲氧基黄酮 (PMFA)及 5,6,7,5-四甲氧基-3,
4-亚甲二氧基黄酮 (TMFA)的分子靶标。方法 采用反向分子对接法,对这两种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PMFA 和
TMFA可能在抗癌、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发挥作用,并通过防止 CTSK与 DHODH靶点作用于 Toll
样受体、破骨细胞分化与嘧啶代谢等途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论 该方法可为龙须藤及两种多甲氧基黄酮的药效
学及分子作用机制实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龙须藤;PMFA;TMFA;分子靶标;反向分子对接
中图分类号:R284.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528(2016)03-0603-04
doi: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6. 03. 027
Forecast of molecule targets of two polymethoxylated flavonoids of Bauhinia
championii by inverse molecule docking
WU Xiao-min, ZHOU Yi-sheng* , YANG Jun-teng, MO Hai-shan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AIM To forecast the molecule targets of two polymethoxylated flavonoids (5,7,3,4,5-pen-
tamethoxyflavone[PMFA] and 5,6,7,5-tetramethoxy-3,4-methylendioxyflavone [TMFA]) of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Benth. . METHODS These two constituents were analyzed by inverse molecule docking.
RESULTS PMFA and TMFA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isting cancers,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cardio-
vascular diseases,which treated rheumatoid arthritis through preventing CTSK and DHODH from acting on toll-like
receptor,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pyrimidine metabolism pathways. CONCLUSION This method can pro-
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harmacodynamic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wo polymethoxylated flavonoids
and Bauhinia championii.
KEY WORDS: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Benth.;PMFA;TMFA;molecule targets;inverse molecule doc-
king
龙须藤为豆科苏木亚科羊蹄甲属植物龙须藤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Benth. 的干燥藤
茎,是一味畲医病证论治中针对痹症,治疗类风
湿性关节炎 (RA)的特色药[1-2],其活性成分很
多,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不同有机溶剂
提取物的药理作用上,而对其有效单体成分及其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少。5,7,
3,4,5-五甲氧基黄酮 (PMFA)及 5,6,7,
5-四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 (TMFA)为
龙须藤两种活性成分[3],具有抗炎活性[3-6],但
迄今国内对两者的相关药理研究仍较少,其抗炎
机制也不明确。在药物的开发研究过程中,为弥
补传统药物研发手段的盲目性及高成本,以计算
机为工具进行理论模拟、计算和预测,为药物开
发提供理论指导信息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
(CADD)越来越受到重视[7-8]。其中,以小分子
306
2016 年 3 月
第 38 卷 第 3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rch 2016
Vol. 38 No. 3
化合物 (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及化学合成物)
为探针,在已知结构的靶点数据库内搜寻可能与
之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并通过空间和能量匹配相
互识别形成分子复合物,从而预测药物潜在作用
靶点的反向分子对接技术,在探索小分子的药理
作用及机制等方面得到广泛的认可[9]。因此,本
实验以龙须藤两种多甲氧基黄酮 PMFA 及 TMFA
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向分子对接法对其潜在作用
靶标进行虚拟筛选和分析,一方面可为两者潜在
的药理作用提供参考,而另一方面可为龙须藤的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在 Molinspiration 网站 (http: / /www. molinspir-
ation. com /)中画出 PMFA 和 TMFA 的分子结构
(图 1) ,计算出可以作为两者吸收的预测参数,再
根据药物吸收五原则[10]评价其吸收性质。将 PMFA
与 TMFA小分子以 3Dmol2文件提交给 PharmMapper-
per server (http: / /59. 78. 96. 61 /pharmmapper /help.
php)进行优化,生成多种构象,选择人类蛋白靶标
库,其他参数选为默认,对配体小分子与其数据库
中的药效团自动匹配,并使其按匹配的 z’-score 打
分高低排序[11]。将 z’-score > 0 的所有靶点作为分
析对象,利用 PDTD(http:/ /www. dddc. ac. cn /pdtd /
benchmark. php)、Drubank (http:/ /www. drugbank.
ca /)、TTD(http:/ /bidd. nus. edu. sg /group / ttd / ttd.
asp)数据库进行化合物-靶点-疾病分析归类,利用京
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the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http: / /www. genome.
jp /kegg /)通路数据库进行通路注释和分析。
图 1 PMFA和 TMFA的结构式
Fig. 1 Structures of PMFA and TMFA
2 结果
2. 1 PMFA 与 TMFA 的吸收预测 Molinspiration
网站对 PMFA进行吸收性质预测,吸收参数为相对
分子质量(MW)= 372. 373、氢键给体(nOHNH)=
0、氢 键 受 体 (nON) = 8、脂 水 分 配 系 数
(miLogP) = 3. 386;对 TMFA 进行吸收性质预测,
吸收参数为相对分子质量 (MW) = 388. 372、氢
键给体 (nOHNH) = 0、氢键受体 (nON) = 7、
水分配系数 (miLogP) = 2. 665。结果,两者均符
合五原则中氢键给体、受体、相对分子质量和脂水
分配系数等参数的要求,表明具有良好的口服吸收
性质与类药性。
2. 2 PMFA与 TMFA 潜在靶标的反向预测 根据
配体反向分子对接 PharmMapper 数据库筛选结果
(PMFA 的 Job ID 为 141123183037,TMFA 的 Jo-
bID为 141123183306) ,预测 PMFA 有 PDB ID 编
号不同 89 个 (相同蛋白名称为 61 个)、TMFA有
95 个 (64 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潜在分子靶点
(i. e. z’-score > 0)。得分最高的前 10 个蛋白
见表 1。
通过对 61 个 PMFA与 64 个 TMFA实际靶点作
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靶点所涉及的疾病较多,故
主要以龙须藤主治疾病进行分类,两者与类风湿性
关节炎相关的靶点均有 2 个,而且蛋白名称一致
(CTSK、DHODH) ;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靶点 PM-
FA有 9 个、TMFA有 8 个 (图 2)。同时,对靶点
整体分析发现,PMFA与癌症相关的预测靶点有 20
个、TMFA有 24 个 (图 3)。
图 2 PMFA和 TMFA与心血管疾病相关靶点
Fig. 2 Targets rel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
eases of PMFA and TMFA
通过人工检索文献发现,目前国内未发现 PM-
FA和 TMFA在心血管及癌症方面的报道,但有在
炎症方面的研究[3-6],因此两者作为龙须藤活性成
分,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可能性较大,故选
择相应 2 个靶点 CTSK (PMFA 的 Rank 为 20、83,
406
2016 年 3 月
第 38 卷 第 3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rch 2016
Vol. 38 No. 3
表 1 得分最高的前 10 个蛋白
Tab. 1 Top 10 proteins with the highest scores
排名
PMFA TMFA
蛋白质数据
库编号
靶点名称
Z得分
PMFA TMFA
1 1 1XO2 Cell division protein kinase 6 4. 867 64 3. 359 14
2 - 1ISI ADP-ribosyl cyclase 2 3. 296 22 -
3 2 2H44 cGMP-specific 3,5-cyclic phosphodiesterase 3. 158 48 2. 989 03
4 - 1Y2K cAMP-specific 3,5-cyclic phosphodiesterase 4D 2. 542 05 -
5 5 1Dl8 Cell division protein kinase 2 2. 408 74 2. 515 95
6 1B1I Angiogenin 2. 377 95 -
7 10 1ERE Estrogen receptor 2. 240 46 1. 869 67
8 1Y8Y Cell division protein kinase 2 2. 100 2 -
9 4 1Q5H Deoxyuridine 5-triphosphate nucleotidohydrolase,mitochondrial 2. 096 27 2. 559 52
10 - 1OYN cAMP-specific 3,5-cyclic phosphodiesterase 4D 2. 041 13 -
- 3 1FW1 Maleylacetoacetate isomerase - 2. 572 33
- 6 2G9X Cell division protein kinase 2 - 2. 096 65
- 7 1JSV Cell division protein kinase 2 - 2. 017 89
- 8 1OIT Cell division protein kinase 2 - 1. 931 79
- 9 1LJR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theta-2 - 1. 874 27
图 3 PMFA和 TMFA抗癌靶点
Fig. 3 Anticancer targets of PMFA and TMFA
TMFA 为 41)、DHODH (PMFA 为 62,TMFA 为
71)作进一步分析,PharmMapper 提供配体与两靶
蛋白药效团的匹配信息见图 4。PMFA 与 CTSK
(Rank为 20,PDB为 1BGO)药效团模型中含有 4
个疏水性特征、1 个氢键供体、4 个氢键受体 (图
4a) ;与 CTSK (Rank 为 83,PDB 为 1TU6)药效
团模型中含有 3 个疏水性特征、2 个氢键供体、4
个氢键受体 (图 4b) ;与 DHODH (Rank 为 62,
PDB为 2FPY)药效团模型中含有 6 个疏水性特
征、1 个负电荷中心、2 个氢键受体 (图 4c)。TM-
FA与 CTSK (Rank 为 41,PDB 为 1BGO)药效团
模型中含有 4 个疏水性特征、1 个氢键供体、4 个
氢键受体 (图 4d) ;与 DHODH (Rank 为 1,PDB
为 2FPY)药效团模型中含有 6 个疏水性特征、1
个负电荷中心、2 个氢键受体 (图 4e)。利用
KEGG对两靶点进行通路分析,发现其可能通过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通路及嘧啶代
谢通路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见图 5。
注:Hydorphoblic为疏水性特征,Acceptor 为氢键受体,Negative
为负电荷中心,Donor为氢键受体。
图 4 PMFA、TMFA相互影响与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靶
蛋白药效模型
Fig. 4 Pharmacophore models of the interactions of PM-
FA and TMFA and their anti-rheumatoid arthritis
target proteins
3 讨论
本实验主要利用 Molinspiration、PharmMapper、
KEGG等生物学信息手段,对龙须藤活性多甲氧基
黄酮类化合物 PMFA与 TMFA进行吸收、靶点及作
用通路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可能被吸收,并
通过防止组织蛋白酶 K 与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作用
于 Toll样受体、破骨细胞分化及嘧啶代谢等途径,
506
2016 年 3 月
第 38 卷 第 3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rch 2016
Vol. 38 No. 3
图 5 PMFA和 TMFA抗类风湿性关节炎靶点及相关通路
Fig. 5 Anti-rheumatoid arthritis targets and related path-
ways of PMFA and TMFA
用以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这为龙须藤治
疗该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所有统计
学有意义的靶点中发现,治疗中风、高血压、心肌
缺血等心血管疾病有 9 个相关潜在靶点,其中有 8
个为两配体共有,其可作为深入探讨龙须藤行气活
血,以治疗中风偏瘫的分子机制线索。
更值得关注的是,PMFA 筛选的 61 个靶点中
有 20 个与癌症相关,而 64 个 TMFA 靶点中有 24
个,两者共有 17 个,而且在 PharmMapper 相应药
效团模型的分值均靠前,其中得分前五名,并与癌
症相关的靶点为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 6
(CDK6)与蛋白激酶 2 (CDK2) ,其在两种多甲氧
基黄酮中的筛选结果排名一致,分别为 Rank1 与
Rank5。在人体细胞中,CDK6 主要控制细胞循环
G1 期,而 CDK2 则主要控制细胞循环 G1、G2、S
期[12],两者均与细胞增殖凋亡等功能息息相关。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家族 (CDKs)与相应的
周期蛋白结合,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在真核细胞
周期的各种检验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潜
在的抗癌因子[13]。根据反向分子对接结果,提示
PMFA、TMFA和龙须藤可能与抗癌相关,故可在
后期药理实验中研究其治疗癌症的可能性。
然而,虽然 CADD 因其在提高药物研发成功
率、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等方面的优势而
成为目前创新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14],但计
算数据始终不能替代药理实验数据。本实验主要是
为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后续分子机制研究
指导方向,故最终还需要传统药理药效学实验进行
验证。
参考文献:
[1] 贾敏如,李星炜. 中国民族药志要[M]. 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2005:85.
[2] 郑海音,徐 伟,李 煌,等. 龙须藤抗类风湿关节炎有
效部位的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3) :
321-325.
[3] 易荆丽. 龙须藤镇痛抗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广州:
广东药学院,2013.
[4] 易荆丽,赵永恒,周毅生,等. 5,7,3,4,5-五甲氧
基黄酮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J]. 中成药,2014,36(12) :
2609-2611.
[5] 林丽微,周毅生,周 臻,等. 龙须藤总黄酮对膝关节炎
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30
(5) :608-611.
[6] Feng L L,Song P P,Zhou H,et al. Patamethoxyflavanone
regulates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ameliorates sepsis in mice
[J]. Biochem Pharmacol,2014,89(1) :109-118.
[7] 徐 俊. 运用 CADD 探讨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抑制 ALPHA-
葡萄糖苷酶的构效关系及构建其跨膜转运预测系统[D].
广州:暨南大学,2010.
[8] Liao C,Sitzmann M,Pugliese A, et al. Software and re-
sources for computational medicinal chemistry[J]. Future Med
Chem,2011,3(8) :1057-1085.
[9] 范胜军,李学军. 反向分子对接-药物靶点发现和确认的
新途径[J]. 生理科学进展,2012,43(5) :367-370.
[10] Lipinski C A,Lombardo F,Dominy B W,et al. Experimen-
tal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to estimate solubility and per-
meability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settings[J]. Adv
Drug Deliv Rev,2001,46(1-3) :3-26.
[11] Liu X F,Ouyang S S,Yu B,et al. PharmMapper server:a
web server for potential drug target identification using pharma-
cophore mapping approach[J]. Nucleic Acids Res,2010,38:
W609-W614.
[12] Weigel N L,Moore N L. Cyclins,cyclin dependent kinases,
and regulation of steroid receptor action[J]. Mol Cell Endocri-
nol,2007,265-266(2) :157-161.
[13] Lapenna S,Giordano A. Cell cycle kinases as therapeutic tar-
gets for cancer[J]. Nat Rev Drug Discov,2009,8(7) :547-
566.
[14] 高 丽,刘艾林,杜冠华.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新药研
发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9) :
641-645.
606
2016 年 3 月
第 38 卷 第 3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rch 2016
Vol. 38 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