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06-01-07作者简介:崔凯峰 , 男(1968-),从事长白山区野生植物引种栽培 、驯化 10余年 , 发表相关论文 10 余篇。
长白山区柳兰的开发利用及园艺栽培技术
崔凯峰1 ,武耀祥2 ,栾艳新2 ,于长宝2 ,崔日范2 ,黄卫红3
(⒈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 , 吉林 安图 133613 2.长把山长白山管委会 ,
吉林 安图133613;3.安图县农广校 , 吉林 安图 133600)
摘 要 柳兰 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在长白山野生花卉中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 通过引种及园艺栽培 , 探讨了
繁育及园艺栽培技术 ,机械矮化用摘心法矮化效果和观赏效果突出。药用矮化选用 B9 矮化效果明显 , 花茎比例均
衡。为其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柳兰;利用价值;繁育技术;田间管理;矮化
中图分类号:S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06)05-0027-02
The Development of 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and its Cultivation
in Changbai Mountain Area
Cui Kaifeng
1 ,Wu Yaoxiang2 ,Luan Yanxin2 ,Yu Changbao2 ,Cui Rifan2 ,Huang Weihong3
(1.Research Institute of Mt.Changbai Nature Reserve ,Antu 133613 ,China;2.Mt.Changba and Mt.Changbai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Antu 133613 ,China;3.Autu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chool ,Antu 133600 ,China)
Abstract 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is one of wild with high ornamental value.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breeding and the cultivating techniques of the species and showed that the shortening effect was significant
when the heart picking method or the medicament B9 was used , and the ratio of the flower and the stemwas e-
quilibrious.The scientific basis was provi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s.
Key words 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using values;breeding technique;field management;shortening
柳兰 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L.)Scop.(别
名:红筷子 ,遍山红)多年生草本;高 0.6 ~ 1.5 m ,根
状茎粗大 ,外皮红褐色 ,有须根。茎直立 ,通常不分
枝。叶互生 ,叶片披针形 ,长 7 ~ 15 cm ,宽 1 ~ 3 cm ,
边缘有细锯齿 ,两面被微柔毛 ,具短柄。总状花序顶
生 ,伸长 ,花序轴被短柔毛;苞片条形 ,长 1 ~ 2 cm;
花大 ,两性 ,红紫色 ,花柄长约 1 ~ 2 cm;萼筒稍延伸
于子房之上 ,裂片 4 ,条状披针形 ,长 1 ~ 5 cm ,外面
被短柔毛;花瓣 4 ,倒卵形 ,长约1.5 cm ,顶端钝圆 ,基
部具短爪;雄蕊 8 ,向一侧弯曲;子房下立 ,被毛。硕
果圆柱形 ,长 7 ~ 10 cm;种子多数 ,顶端具一蔟长约
1 ~ 1.5 cm白色种缨。花期 6 ~ 8月 ,果期 8 ~ 9月 。
1 分布习性
分布于东北 、华北 、西北及西南;北半球温带广
布[ 1] 。生于林间草地 、林缘 、山坡及火烧迹地 ,常成
群落生长。
柳兰喜光 、耐寒 , 适应性较强 , 长白山区海拔
1 800 m亦有分布 ,喜湿润不积水的肥沃腐殖性土壤
或沙壤土 。长白山区 6月下旬初花 ,单花期10 d ,最
大花茎3.0 cm(见表 1)
表 1 长白山区柳兰生长物候表
时间(月.日) 4.22 4.29 6.11 6.30 7.8 8.12
生长现状 萌芽 展叶 现蕾 初花 盛花 末花
2 利用价值
2.1 观赏
柳兰极具观赏性 ,同时又是较好的切花材料 ,群花
期长达40 d ,同时花期贯穿夏季 ,所以民间又叫三伏花。
—27—
第 25 卷第 5期
2006 年 10月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Vol.25 No.5Oct.2006
柳兰花开成串 ,季节性强 ,紫红色的花簇格外醒
目 ,由于花期特长 ,是布置花坛 、花境的主要材料。
观赏柳兰的最佳时节是雨后初晴及夕阳渐落之
前 ,此时光线柔和 ,一簇簇的柳兰花上挂满了水珠 ,
晶莹剔透 ,紫红色的花丛绚丽夺目 。盛花时蝶戏蜂
忙 ,不是桃花胜似桃花。
2.2 药用
柳兰聚酚有抗肿瘤作用 ,叶的提取物有抗炎作
用[ 2] 。
全草入药 ,夏秋季割取全草 ,去泥土杂质 ,晒干
即可 。
柳兰性辛 、苦 、平。有小毒。有调经活血 ,消肿止
痛之效。用于月经不调 ,骨折 ,关节扭伤 ,阴囊肿大[2] 。
3 繁育技术
笔者于 1990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头道站区
引进野生柳兰 ,以扦插 、分株法进行繁殖为主 。
3.1 扦插育苗
从春季至秋季均可 ,在扦插前 1 ~ 2天 ,当扦插
枝还在母株上时 ,先用灭菌和杀虫剂混合喷布一次 。
次晨选剪10 cm左右茁壮嫩枝 ,然后在节基下0.5 cm
处呈 45°角用刀片平切 ,剪去下部入土的 2 ~ 3片叶 ,
再把上部大叶剪去一半以防扦插枝萎焉 ,大叶留 3
片叶为好 。
需要说明的是若大面积采扦插枝时母株需施入
充足的肥料 ,1株母株一年以采 3次为宜 ,每次采后
母株呈3倍分枝 ,连采 3次后植株瘦弱 ,需加强水肥
管理以利越冬。
扦插用素面沙和隔年普通培养土各 5成拌匀 ,并
掺入适量杀虫和土壤灭菌农药 ,做成长1 m ,宽0.5 m
的畦。株行距10 cm×10 cm ,上支60%遮阴网 。
扦插枝用0.2%高锰酸钾浸泡20 min ,取出放入
清水中浸泡 10 ~ 20 min ,按株行距10 cm ×10 cm扦
插 ,插后用喷壶浇透水。夏季 15 ~ 20 d生根 ,春 、秋
季时间稍长。
3.2 分 株
秋季翻地做畦 ,结合翻地 ,每667 m2施有机肥
200 ~ 300 kg ,同时施入五氯硝基苯 ,按说明施入即
可。之后做成长×宽×高为5 m×1 m×0.2 m的畦 ,
待母株落叶后 ,从地中挑起根茎 ,由于柳兰根茎横
走 ,同时形成不定根并发生侧芽而分枝 ,芽间用利刃
切断即可栽到畦上 ,株行距10 cm×20 cm ,每株柳兰
母株可分成 3 ~ 8株 。分株只宜在秋季或早春柳兰
未萌动之前。秋季分株如遇到秋旱则需要灌溉苗
床 ,避免干旱后分株苗脱水死亡 。
4 田间管理
苗高达10 cm㎝时结合中耕锄草进行追肥 , 每
667m2追施含氮磷二元复合肥25 kg(N:P2O5 为 18:
46),此次施肥以促进植株座蕾开花 ,植株强壮 ,抗倒
伏;同时每隔10 d喷 1次叶面肥“富尔 655” ,由于柳
兰喜肥 ,叶面肥使用可按说明加大剂量25%~ 30%,
连续 3次 。7月初 ,畦面需培土固床及畦四周立桩 ,
周围用绳围起 ,否则易倒伏 。
5 园艺栽培
由于柳兰栽培植株偏高 ,我们通过园艺管理控
制高度 ,效果显著。主要通过人为的机械处理和喷
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控制高度 。
5.1 机械处理
在苗高 15 ~ 20 cm ,有 5 ~ 10片以上叶时将顶芽
摘心 ,将生长出 3个腋芽 ,此后加强水肥管理 ,将成
长为每株 3花 ,平均降低高度 20 ~ 50 cm 。柳兰的打
头只适用 1次 ,否则由于花芽分化时间不足将明显
缩短花期。
另一个机械处理的方式是盘曲造型 ,该方法只
适合窄状布局栽培 ,方法是在造型前停止浇水 ,待萎
蔫后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造型进行绑缚成各种几何图
案 。盘曲造型必须在生长期进行 ,若花芽分化期或
花期控水将直接影响开花质量及时间 。盘曲造型只
适用于一株一花式栽培 。盘曲造型可平均降低柳兰
高度20 ~ 50 cm 。
第三种机械处理的方式是针刺法 ,该方法只适
宜生长前期进行。方法是在顶芽下第 3片叶与第 4
片叶之间用针横向刺入茎至髓心处 ,然后在间距
1 cm处纵向刺入茎至髓心处 。此方法可平均降低柳
兰高度 10 ~ 40 cm 。
5.2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于2003年进行药物矮化试验 ,共设 3组试验 ,每
组 10株 ,药品分别为四川农化有限公(下转第 56页)
—28—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第 25 卷
素所造成的有待进一步的确认 。
参考文献
[ 1] N W Davies , R C Menary.Volatile constituents of Boronia megastigma
flowers[ J] .Perfumer &Flavori st ,1983 , 9(1):3-8.
[ 2] P Weyerstahl , HMarschall ,W-R.Bork , et al.Constituents of the ab-
solute of Boronia megastigma Neesf rom Tasmania[ J] .Flavour Fra-
grance , 1995 , 10(5):297-311.
[ 3] P.Weyerstahl , H.Marschall , W-R.Bork , et al.Megastigmane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of the absolute of Boronia megastigma from Tasma-
nia[ J] .Liebigs Ann Chem ,1994 ,(10):1043-1047.
[ 4] Hazel S.Mactavish , Robert C.Menary.Volatiles in Different Floral Or-
gans , and Ef fect of Floral Characteristi cson Yieldof Extract from Boro-
nia megastigma (Nees)[ J] .Annals of Botany , 1997 , 80(3):305-
311.
[ 5] JosephJ.Brophy.Volatile constituents of Boronia megastigma latipinna
leaf[ J]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 1986 , 49(1):174-176.
[ 6] Bussell B M , Considine.J.A., Spadek Z E.Flower and volatile oi l on-
togeny in Boronia megastigma[ J].Annals of Botany , 1995 , 76(5):457
-463.
(上接第 28页)
司生产的 B9(≥45%)1∶400倍液和四川国光农化有
限公司生产的矮状素(C≥50%)1∶10 000倍液 ,B9 每
10天 1次 ,矮状素每 20天 1次 ,10天记录 1次结果
见表 2。
表 2 柳兰矮化试验表 cm
月.日 5.2 5.12 5.22 6.2 6.12
B9 10 15 20 32 65*
矮状素 10 13.5 16 22 36*
对照 10 27 32 56 79*
注:该表取平均值 , *号为现蕾
试验证明 ,通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明显降
低株高 ,并且不影响开花质量 ,同时也可以减轻劳动
强度。但是矮化素的使用浓度不宜过大 ,否则易引
起节间过密而与花穗比例失调 。
我们引进柳兰栽培过程中 ,主要采取预防措施 ,
每年春季 ,在植株萌动时用10%苯醚甲环唑 1∶1 500
倍液加40%氧乐果乳油 1∶2 000倍液喷雾 ,每 10天 1
次 ,连续 3次。整个生长期间注意田间管理 ,及时中
耕 、除草 、施肥 ,未发现病害 ,仅发现局部遭芽虫侵
害 ,用乐果或敌敌畏除杀即可。
6 结 论
通过引种及园艺栽培试验证明 ,柳兰的人工栽
培是可行的 ,无论在株型 、花径及观赏效果 ,都比在
野生状态下生长有较大提高 。柳兰引种栽培成功将
为园林提供优良绿化品种和技术支持 。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第一册[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80.
[ 2] 严仲铠 ,李万林.中国长白山药用植物彩色图志[ M] .北京:人
民出版社 , 1997.
(上接第 46页)
3 讨 论
从已知的 Genebank 中的序列和实验的结果对
比显示 ,根据文献显示灵芝大亚基核糖体基因是鉴
别和控制灵芝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基因 ,中科一号灵
芝经过太空诱变后 ,其灵芝大亚基核糖体基因主要
的片断序列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 ,灵芝这一古老的
品种是我国中药领域的瑰宝 ,对灵芝的研究特别是
从分子水平的研究越来越迫切 ,灵芝基因组的研究
在我国还是处于刚起步阶段 ,灵芝核糖体大亚基基
因的报道在国内还属于首次 ,这为以后对灵芝的基
因的研究打下基础 。
参考文献
[ 1] Borneman J , R J Hartin.PCR Primers that amplify fungal rRNA genes
from environmental samples[ J] .Appl Envi ron Mirobiol , 2000 , 66 , 4356
-4360.
[ 2] Ji Seon Lee.Mi Ok Lim K Y Cho.Identifi cation of MedicinalMushroom
Species Based on Nuclear Large Subunit rDNA Sequences[ J] .The
Journal of Microbio , 2006(2):29-34.
[ 3] Sambrook J , E F Frit sh.Molecular cloning , A Laboratory Manual [M] .
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89.
—56—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第 25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