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鳝藤黄微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全 文 :文章编号:1674-5566(2011)03-0405-07
黄鳝藤黄微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收稿日期:2010-10-13   修回日期:2010-11-20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创新团队项目(IRTO848)
作者简介:彭 彬(1983—),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疾病学。E-mail:pengb1520@ 163.com
通讯作者:杨光友 , E-mail:guangyou1963@yahoo.com.cn
彭 彬 1, 2 , 杨光友 2 , 陈晓利 1, 2 , 占爱思 2 , 何明莉 1
(1.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学系 , 四川 雅安 625014;2.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 , 四川
雅安 625014)
摘 要:为探讨黄鳝(Monopterusalbus)出血病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
况 ,采用动物回归和细菌常规分类鉴定方法及 16SrDNA基因系统发育
学分析等手段 ,从四川名山地区黄鳝出血病病料中分离到具有致病性
的菌株(HM1), 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鳝出血病的病原菌。 动
物致病性试验显示 ,该分离株对泥鳅和小白鼠不致病 ,对云斑 有较弱
的致病力。对该分离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 , 试验结果与
报道的藤黄微球菌一致 ,为革兰氏阳性 、球菌 , 无运动力 , 多成双 、四联
或簇状排列 ,不形成链状排列 , 不形成芽孢;接触酶和明胶液化阳性;乳
糖 、甘露醇 、葡萄糖 、七叶苷 、硝酸盐还原 、精氨酸双水解阴性等特征。
采用细菌 16S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该菌的 16SrDNA基因进行 PCR
扩增 、克隆测序 , 得到 1条长度为 1 382 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
录号为:HM044913)。该序列经 RDP(RibosomalDatabaseProject)数据
库在线 Classifer分析 , 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微球菌属细菌。以该菌 16S
rD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 16SrDNA序列进行
同源性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 , 结果显示分离菌(HM1)与微球菌
属的藤黄微球菌菌株的同源性高达 99%, 且在系统发育树上与其他不
同来源的藤黄微球菌聚为一支。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将其确定为
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 24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该分
离株对诺氟沙星 、头孢唑啉 、羧苄西林等 18种药物敏感;对复达欣中度
敏感;但对萘啶酸 、加替沙星 、磺胺异恶唑等 5种药物耐药。
研究亮点:采用常规的细菌分
离鉴定方法并结合 16SrDNA
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 , 首次从
患出血病的黄鳝体内分离得到
了藤 黄 微球 菌 (Micrococcus
luteus)致病菌株 , 也是在水生
动物体内首次分离获得了藤黄
微球菌致病菌株 , 并完成了其
对 24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 结
果显示该致病菌株对诺氟沙
星 、头孢唑啉 、羧苄西林等 18
种药物敏感 ,对萘啶酸 、加替沙
星 、磺胺异恶唑等 5种药物耐
药 ,研究结果为黄鳝出血病防
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关键词:黄鳝;出血病;藤黄微
球菌
中图分类号:S941.4
文献标志码:A
  黄鳝出血病俗称 “赤斑病 ”、“打印病 ”,是导
致养殖黄鳝死亡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目前
有关黄鳝出血病病原的研究报道不多 ,陈怀青和
陆承平[ 1]和沈锦玉等 [ 2]分别报道了江苏地区和
浙江地区的黄鳝出血病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马有智和舒妙安 [ 3]报道
认为杭州地区黄鳝出血病病原菌为产碱假单胞
菌 (Pseudomonasalcaligenes)。徐海圣和舒妙
安[ 4]报道了杭州某水产养殖场的黄鳝出血病病
原菌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
四川为我国黄鳝的主产区之一 ,黄鳝出血病
的频频暴发给黄鳝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
失 , 严重制约了四川地区黄鳝养殖业的发展 。
2008年 ,我们在四川名山地区的黄鳝出血病病料
中分离鉴定出了 1株藤黄微球菌 ,经研究确定该
菌株为引起黄鳝出血病的病原菌之一 ,现将研究
结果报道如下 。
上 海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20卷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分离
采集到来自四川省名山(HM)地区的患出血
病的黄鳝 ,病鳝体长 13.0 ~ 57.5 cm,体重 2.9 ~
154.5 g。选取自然发病的出血病症状典型的濒
死病鳝 ,无菌操作取其肝脏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平
板。 28 ℃培养 24h后随机挑取形态和颜色各不
相同的单菌落作纯化培养。细菌分离纯化方法
参照文献 [ 5-6]中的方法进行 ,纯化菌株于 4℃
保存备用 。
1.2 分离株的理化特性鉴定
按照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 》[ 5]和 《伯杰细
菌鉴定手册》[ 7]中的方法进行细菌学鉴定 。细菌
微量生化反应管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
藤黄微球菌标准株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
藏管理中心(菌株保藏编号:ACCC41016)。
1.3动物回归试验
健康黄鳝购自四川简阳某黄鳝养殖场 ,规格
为 25 ~ 35g/尾 ,室内暂养 1周后分批次进行人工
感染试验 。各分离株分别接种于普通肉汤 , 28℃
恒温培养 16 h后 ,调节菌悬液细菌浓度为 3.3×
10
6 CFU/mL、3.3×107 CFU/mL、3.3×108 CFU/
mL3个浓度备用。实验组黄鳝按 0.1 mL/尾剂
量腹腔注射菌悬液;对照组黄鳝按 0.1 mL/尾剂
量腹腔注射无菌肉汤。试验期间水温为 24 ~ 26
℃,连续观察记录 7 d,对发病黄鳝无菌操作取其
肝脏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1.4 动物致病性试验
1.4.1 泥鳅致病性试验
健康泥鳅 (Misgurnusanguilicaudatus)购自
雅安市水产品市场 ,规格为 10 ~ 15 g/尾 ,室内暂
养 1周后用于致病性试验。取黄鳝回归试验中
的致病菌株进行培养 ,调节菌悬液细菌浓度为
3.3×108 CFU/mL备用 ,实验组泥鳅按 0.1 mL/
尾剂量腹腔注射;对照组泥鳅按 0.1 mL/尾剂量
腹腔注射无菌肉汤。试验期间水温为 24 ~ 26
℃,连续观察记录 7 d,致病性试验结果观察与分
析同上。
1.4.2 云斑 致病性试验
健康云斑 (Ictalurusnebulosus)购自雅安市
水产品市场 ,规格为 40 ~ 45 g/尾 ,室内暂养 1周
后用于致病性试验。取黄鳝回归试验中的致病
菌株进行培养 ,调节菌悬液细菌浓度为 3.3×108
CFU/mL备用 ,按 0.1mL/尾剂量腹腔注射;对照
组云斑 按 0.1 mL/尾剂量腹腔注射无菌肉汤 。
试验期间水温为 24 ~ 26 ℃,连续观察记录 7 d,
致病性试验结果观察与分析同上 。
1.4.3 小白鼠病性试验
健康小鼠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寄生虫病
学实验室 。取黄鳝回归试验中的致病菌株进行
培养 ,调节菌悬液细菌浓度为 3.3 ×108 CFU/mL
备用 ,按 0.2mL/只剂量腹腔注射;对照组小白鼠
按 0.2 mL/只剂量腹腔注射无菌肉汤 。连续观察
记录 7 d,致病性试验结果观察与分析同上。
1.5 致病菌株的鉴定
对动物回归试验中表现出与黄鳝出血病自
然发病有相似症状的病鳝及时进行病变检测 ,无
菌操作取其肝脏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对分
离得到的纯化菌株按前述的方法进行形态学和
理化特性鉴定。以动物回归发病黄鳝体内是否
分离到原感染菌来判定供试菌株是否为黄鳝出
血病的病原菌。对确定为黄鳝出血病病原菌的
菌株 ,在理化特征鉴定的基础上再进行 16SrDNA
基因水平的辅助鉴定。
1.6 致病菌株 16SrDNA基因鉴定
1.6.1 菌株总 DNA的制备
菌株总 DNA提取采用煮沸法 , 参照何智 [ 8]
的方法调整后进行 。取 28 ℃恒温培养 16 h后的
菌悬液 1 mL12 000 r/min离心 2 min,弃上清 ,加
超纯水 100 μL重悬 , 100 ℃煮沸 10 min,冰浴 5
min, 12 000r/min离心 2min,取上清分装即为菌
株总 DNA, -20 ℃保存备用 。
1.6.2 16SrDNA序列扩增与测序
以菌株总 DNA为 PCR扩增模板 ,引物为细
菌 16SrDNA基因通用引物 , 引物序列为 F5′-AG
AGTTTGATCCTGGCTCAG-3′和 R5′-TACGGCTAC
CTTGTTACGAC-3′。 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DNA
模板 1.5 μL, 上游引物 1.0 μL,下游引物 1.0
μL, 2×TaqPCRMastermix12.5 μL,无菌蒸馏水
9.0 μL。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 5 min, 94
℃变性 30 s, 50 ℃复性 30 s, 72 ℃延伸 1 min, 30
个循环 , 72℃延伸 10 min。 PCR产物经 1%的琼
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取目的条带胶回收
产物送上海英骏生物技术公司测序。
406
3期 彭 彬 ,等:黄鳝藤黄微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1.6.3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将测序所得菌株 16SrDNA序列 , 于 RDP
(RibosomalDatabaseProject)数据库进行在线
Classifer分析 ,分析菌株的种属归类 。再将菌株
序列于 GenBank数据库进行 Blast分析 ,选取相
似性 ≥99%的细菌 16SrDNA基因序列 , 利用
ClustalX(1.83)软件与 Mega3.0软件进行序列
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 。
1.7 药物敏感性试验
试验采用圆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调节菌
悬液细菌浓度为 3.3×108 CFU/mL备用 ,操作方
法及结果判定参照文献 [ 6, 9]进行 。药敏纸片购
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
2 结果
2.1 分离菌株的动物回归和致病性试验
经动物回归试验研究发现 ,来自名山地区的
患出血病黄鳝肝脏中分离到的 1株革兰氏阳性
球菌 (HM1)致病菌株为黄鳝出血病病原菌之
一。当菌悬液细菌浓度升高至 3.3×108 CFU/mL
时 ,实验组黄鳝腹腔注射 HM1株菌悬液后 72 h
内全部死亡 ,病鳝表现出与自然发病出血病相似
之症状 ,对照组黄鳝眼观无异常变化 ,结果见表 1。
表 1 黄鳝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Tab.1 ResultsofartificialinfectiontesttoMonopterusalbus
菌株 细菌浓度 /(CFU/mL) 试验尾数
注射量
/mL
死亡尾数
12h 24h 36h 48h 60h 72h
死亡率
/%
HM1
3.3×106
10 0.1 0 0 1 0 0 0
10 0.1 0 1 0 0 0 0
10 0.1 0 0 0 0 0 0
6.67±5.774
3.3×107
10 0.1 0 2 1 1 1 0
10 0.1 0 3 0 1 0 0
10 0.1 0 2 1 0 1 0
43.33±5.774
3.3×108
10 0.1 1 4 2 2 1 0
10 0.1 0 5 3 2 0 0
10 0.1 0 4 4 1 1 0
100
对照组 无菌肉汤 10 0.1 0 0 0 0 0 0 0
  取 HM1菌株对泥鳅 、小白鼠和云斑 进行动
物致病性试验 。分离菌株对泥鳅 、小白鼠和云斑
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 2)。从表可以看出 ,分
离菌株对泥鳅和小白鼠均不致病 ,对云斑 具有
致病性;云斑 于腹腔注射 HM1菌株菌悬液 30h
后 ,体表开始出现轻微溃疡症状 ,并于 96 h后出
现死亡病例。
表 2 HM1菌株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Tab.2 ResultsofartificialinfectiontesttoHM1 strain
动物 细菌浓度 /(CFU/mL) 动物数
注射量
/mL
死亡尾数
24h 48h 96h 120h 168h
死亡率
/%
泥鳅 3.3×108
10 0.1 0 0 0 0 0
10 0.1 0 0 0 0 0
10 0.1 0 0 0 0 0
0
对照组 无菌肉汤 10 0.1 0 0 0 0 0 0
小白鼠 3.3×108
5 0.2 0 0 0 0 0
5 0.2 0 0 0 0 0
5 0.2 0 0 0 0 0
0
对照组 无菌肉汤 5 0.2 0 0 0 0 0 0
云斑 3.3×108
10 0.1 0 0 1 0 0
10 0.1 0 0 1 1 0
10 0.1 0 0 0 1 0
13.33±5.774
对照组 无菌肉汤 10 0.1 0 0 0 0 0 0
407
上 海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20卷
2.2 菌株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经鉴定 HM1菌株为革兰阳性球菌 ,无运动能
力 ,细胞球形 ,直径约 0.5 ~ 2.0um大小 ,多成双 、
四联或簇状排列 ,不形成链状排列 ,不形成芽孢 。
营养琼脂平板 28 ℃培养 18 ~ 24 h可见圆形 、突
起 、表面光滑 、边缘整齐 、不透明 、乳黄色菌落 、含
盐量 1%以下培养基都能生长。生理生化试验结
果表明:HM1分离株与藤黄微球菌标准菌株在接
触酶 、乳糖 、甘露醇 、葡萄糖 、明胶 、七叶苷 、硝酸
盐还原 、精氨酸双水解等生理生化特征方面表现
出了相一致的特点 ,仅氧化酶 , 甘露糖等少数理
化特征存在差异(表 3)。因此 ,在常规鉴定的基
础上我们对 HM1分离株进行 16SrDNA基因水平
的辅助鉴定。
表 3 HM1分离株与藤黄微球菌标准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Tab.3 TheresultsofphysiologicalandbiochemicalcharacteristicscomparedtothetypestrainofMicrococcusluteus
鉴定项目 HM1 M.luteus 鉴定项目 HM1 M.luteus
菌落颜色 黄色 黄色 乳糖 - -
37℃生长 + + 甘露醇 - -
运动性 - - 明胶 + +
接触酶 + + 七叶苷 - -
氧化酶 - + 硝酸盐还原 - -
甘露糖 + - 精氨酸双水解 - -
葡萄糖 - -
注:+为阳性;-为阴性;理化特性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 》 [ 5] 。
2.3 16SrDNA基因分析
HM1菌株经细菌 16SrDNA基因通用引物扩
增出大小约为 1 500bp的目的片段(图 1)。测序
结果显示该扩增片段长度为 1 382 bp(GenBank
登录号为:HM044913)。将该序列在 RDP数据
库进行在线 Classifer分析 ,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
微球菌属细菌 。再将分离菌株的 16SrDNA序列
通过 Genbank中已报道的 16SrDNA序列进行
Blast同源性分析 ,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藤黄微球菌
16S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 99%。同时 ,选取不
同来源的藤黄微球菌 16SrDNA序列进行多序列
比对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图 3)。结合分离株的形
态学和理化特征及 16SrDNA基因分析结果将
HM1菌株鉴定为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
图 1 分离菌株的 16SrDNAPCR产物电泳图
Fig.1 Theelectrophoresisof16SrDNA
PCRamplificationofisolatedstrain
图 2 分离菌株总 DNA电泳图
Fig.2 Theelectrophoresisofgenomic
DNAofisolatedstrain
图 3 分离菌株(GenBank编号 HM044913)及其他不
同地区不同来源的菌株 16SrDNA基因序列聚类图
Fig.3 TheNJtreesoftheisolatedstrain(GenBank
accessionnumberHM044913)andtheothersstrain
16SrDNAsequences
AJ717368至 AF009475为菌株在 NCBI的登录号
408
3期 彭 彬 ,等:黄鳝藤黄微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4 药物敏感性试验
24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HM1菌株对
诺氟沙星等 18种药物敏感;对复达欣中度敏感;
对萘啶酸等 5种药物耐药 ,具体结果见表 4。
表 4 藤黄微球菌分离株药敏试验结果
Tab.4 Theresultsofantibioticsensitivitytest
药物名称 敏感性
萘啶酸 R
诺氟沙星 S
环丙沙星 S
加替沙星 R
磺胺异恶唑 R
头孢唑啉 S
头孢呋新 S
头孢西丁 S
药物名称 敏感性
头孢噻肟 S
羧苄西林 S
氨苄西林 S
阿米卡星 S
奈替米星 S
四环素 S
多西环素 S
磷霉素 S
药物名称 敏感性
呋喃妥因 R
拉氧头孢钠 R
亚胺硫霉素 S
多粘菌素 B S
阿奇霉素 S
壮观霉素 S
乙酰螺旋霉素 S
复达欣 I
注:R为耐药;I为中度敏感;S为敏感。
3 讨论
藤黄微球菌 (Micrococcusluteus)为微球菌属
(Micrococcus)细菌 ,微球菌属细菌是一类氧化酶 、
触酶阳性 ,专性需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一般出
现于土壤和脊椎动物皮肤中 ,也见于肉类 、乳制
品 、土壤 、淡水及空气环境中 ,多数不致病 ,少数
菌株为条件致病菌 [ 5, 10] 。有关微球菌属细菌在水
生动物上致病的报道不多 。郭青等 [ 11]报道微球
菌属的变异微球菌(Micrococcusvarians)为牙鲆出
血病的病原菌 ,患出血病的牙鲆主要表现为体表
弥散性出血 ,上下颌 、鳍条基部出血发红 ,剖解可
见病鱼肝脏有不规则出血点 。
FLEMING[ 12]首次从感冒病人鼻液中分离获
得藤黄微球菌 , FOSSE等[ 13] , PECES等 [ 14] 和
YANG等 [ 15]报道藤黄微球菌还能引起人的脑膜
炎 、肺炎 、败血症 、脓毒性关节炎。在动物方面藤
黄微球菌也有致病的报道 ,纪素玲和徐亚芬[ 16]和
索珍和王玲[ 17]报道该菌曾导致西藏地区的仔猪 、
鸡 、鹅出现腹泻 、血便 、食欲废绝 ,最后衰竭死亡
的传染性疾病;其中又以幼龄动物为易感对象 。
喻述容和余建秋 [ 18]报道刚出生 3 d的患病大熊
猫幼崽口腔分泌物中分离获得了藤黄微球菌 。
陈宇明[ 19]报道藤黄微球菌感染导致的猪败血症
病例中以 2月龄内仔猪为主要感染对象。本研
究首次从黄鳝体内分离获得了藤黄微球菌
(Micrococcusluteus),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该菌株为
引起黄鳝出血病的病原菌 。 16SrDNA基因系统
发育学分析显示 ,该分离株与其他来源藤黄微球
菌在系统发育上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属于微球菌
属的藤黄微球菌。
FLEMING[ 12]发现溶菌酶的同时发现并命名
了一种对溶菌酶高度敏感的黄色细菌 ,即藤黄微
球菌(Micrococcusluteus)。 FLEMING认为 ,正常
状态下藤黄微球菌不致病是因为它们易被普遍
存在于感染组织内 、吞噬细胞中的溶菌酶破坏杀
灭。 TOMAS等 [ 20]报道 ,与野生小鼠相比 ,藤黄微
球菌对 M型溶菌酶缺乏型小鼠的组织损害更大 ,
M型溶菌酶的正常表达量不足 ,无法有效杀灭体
内的藤黄微球菌而使机体致病 , 这与 FLEMING
的结论相符合 。
本研究通过对四川名山地区黄鳝出血病病
原菌进行分离鉴定 ,确定了来自名山地区的 1株
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菌株为引起黄鳝
体表弥散性出血 ,肛门红肿外翻 ,肝脏肿大出血
等症状并造成高死亡率的病原菌 。动物感染试
验结果显示 ,该分离株对泥鳅 、小白鼠不致病 ,对
云斑 有较弱的致病力。本研究中黄鳝源藤黄
微球菌对泥鳅 、小白鼠和云斑 表现出了不同程
度的致病力 ,显示出了宿主差异性。推测其原因
可能与不同动物的溶菌酶的类型和表达量存在
差异所致 。藤黄微球菌感染导致的病例中 ,可能
与发病动物组织及分泌物中的溶菌酶因子表达
量不足 ,不能有效控制藤黄微球菌菌群数量而发
病。
藤黄微球菌作为致病菌致病的病例报道相
对少见 ,人们很少注意它的抗药性以及其抗性分
子活动机理 ,相关的药物敏感实验方面资料也少
见报道。索珍和王玲[ 17] 、喻述容和徐建秋 [ 18] 、陈
宇明 [ 19]和刘广丽 [ 21]报道结果显示 ,分离自人和
409
上 海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20卷
动物的藤黄微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类药物均已
经产生耐药性。其他的药物在不同的分离株之
间则呈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敏感性 。分析原因可
能与离株分离的时间 ,地点 ,宿主以及相关的用
药史不同也有关系。总体上藤黄微球菌的耐药
范围相对较小 ,提示我们在今后的用药中更要注
意抗生素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避免使其对更多
的药物产生耐药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黄鳝源藤
黄微球菌分离株对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头孢唑
啉 、头孢呋新 、头孢西丁 、头孢噻肟 、羧苄西林 、氨
苄西林 、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 、四环素 、多西环素 、
磷霉素 、阿奇霉素 、壮观霉素 、亚胺硫霉素 、多粘
菌素 B、乙酰螺旋霉素等 18种药物敏感。对萘啶
酸 、加替沙星 、磺胺异恶唑 、呋喃妥因 、拉氧头孢
钠等 5种药物耐药。本研究结果为黄鳝出血病
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 1]  陈怀青 ,陆承平.嗜水气单胞菌:黄鳝出血性败血症的病
原 [ 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 1991, 7(4):21-23.
[ 2]  沈锦玉 ,刘问 ,钱冬.养殖黄鳝 “出血病 ”病原的研究 [ J]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1, 20(2):120 -
122.
[ 3]  马有智 ,舒妙安.黄鳝产碱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 J] .
淡水渔业 , 2000, 30(5):33-34.
[ 4]  徐海圣 ,舒妙安.黄鳝温和气单胞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及免疫应答 [ J] .中国兽医学报 , 2003, 23(3):240-242.
[ 5]  东秀珠 ,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 [ M] .北京:科
学出版社 , 2001:117-118.
[ 6]  姚火春.兽医微生物生物学试验指导 [ M] .2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2.
[ 7]  KRIEGNR, HOLTJG.Bergey smanualofsystematic
bacteriology(volume 1)[ M] .Bltimore:Wiliamsand
Wilkins, 1984.
[ 8]  何智.黄鳝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 、鉴定和组织病理学观
察 [ 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 2009.
[ 9]  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Performancestandards
for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 TwentiethInformational
Supplement(M45-P)[ S] .Pennsylvania Clinicaland
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 2005.
[ 10]  何晓青.卫生防疫细菌检验 -兼论医学细菌分类学基础
[ M] .南昌:新华出版社 , 1989.
[ 11]  郭青 ,钱鸣亮 ,俞开康 ,等.牙鲆出血性败血病病原菌的初
步研究 [ 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 2000, 20(1):9-14.
[ 12]  FLEMINGA.Onaremarkablebacteriolyticelementfoundin
tissuesandsecretions[ J] .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of
London, 1922, 93(4):306-317.
[ 13]  FOSSET, PELOUXY, GRANTHILC.Meningitisdueto
Micrococcusluteus[ J] .Infection, 1985, 13(3):280-281.
[ 14]  PECESR, GAGOE, TEJADAF.Relapsingbacteremiadue
toMicrococcusluteusinahaemodialysispatientwithaPerm-
Cathcatheter[J] .NephrologyDialysisTransplantation, 1997,
12(11):2428-2429.
[ 15]  YANGS, TAMAIR, AKASHIS. Synergisticefectof
muramyldipeptidewithlipopolysaccharideorlipoteichoic
acidtoinduceinflammatorycytokinesinhumanmonocytic
celsinculture[ J] .InfectionandImmunity, 2001, 69(8):
2045-2053.
[ 16]  纪素玲 ,徐业芬.西藏猪微球菌病的发生及其病理学研究
[ J] .畜牧兽医杂志 , 2000, 19(6):44-45.
[ 17]  索珍 ,王玲.家禽微球菌病的诊治 [ J] .中兽医医药杂志 ,
2001, 20(3):41-42.
[ 18]  喻述容 ,余建秋.大熊猫幼仔口腔分泌物中检出聚团肠杆
菌和微球菌 [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7(3):286
-287.
[ 19]  陈宇明.藤黄微球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rpf基因的表
达 [ 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 2007.
[ 20]  TOMASG, VICTORIAG, HSIANG-IL, etal.Increased
inflammationinlysozymeM-deficientmiceinresponseto
Micrococcusluteusanditspeptidoglycan[ J] .Blood, 2003, 101
(9):2388-2397.
[ 21]  刘广丽.幼儿患者脑脊液内检出藤黄微球菌 1例 [ J] .泰
山医学院学报 , 2008, 29(9):708.
410
3期 彭 彬 ,等:黄鳝藤黄微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Micrococcusluteusinricefieldeel(Monopterus
albus)inSichuanProvince
PENGBin1, 2 , YANGGuang-you2 , CHENXiao-li1, 2 , ZHANAi-si2 , HEMing-li1
(1.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 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Ya an 625014, Sichuan, China;2.Colegeof
VeterinaryMedicine, 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Ya an 625014, Sichuan, China)
Abstract:Thisexperimentwasconductedtoanalysethespeciesanddrugresistanceofhemorhagicpathogens
fromMonopterusalbus.Onehemorrhagicdiseasepathogens(HM1)ofM.albusfromMingshaninSichuanwas
isolatedusingbacteriaclassificationandidentificationtechnique, andwasidentifiedaccordingtothe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and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thephylogeneticanalysis.Onpathogenicitytest
ofanimals, theexperimentalIctalurusnebulosusdemonstratedweakpathogenicsymptom, butnotany
pahthogenicsymptominmiceandMisgurnusanguilicaudatus.Morphologicaland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characterhomophylyofHM1 strainwasinaccordancewithMicrococcusluteus, whichpresentedgrampositive
coccus, non-motility, arrangedincouplesorquadrupleorclumps, non-chain-likeconformation, non-
sporulation;catalase-positive, gelatinliquefaction-positive, lactose-negative, mannitol-negative, glucose-
negative, aesculinhydrolysis-negative, nitratereduction-negative, argininehydrolyticenzyme-negativeandso
on.The16SrDNAgeneofHM1 wasamplifiedbyPCRusingtheuniversalprimers.Then, the16SrDNA
genewasclonedandsequenced.Asequenceof1 382 basepair(bp)wasobtainedfromHM1(GenBank
accessionnumber:HM044913).TheanalysisusingonlineClassifersoftwareformtheRibosomalDatabase
Project(RDP)databaseshowedthatthestrainHM1 wasclassifiedinMicrococcus.Thenucleotidesequences
homologyof16SrDNAfromHM1strainhad99% identitywith7 strainsM.luteusinGenBank.Phylogenetic
treesreconstructedbasedongenes16SrDNAindicatethatthestrainsofHM1 andotherM.luteusinGenBank
areclusteredinthesameclade.Theresultssuggestthattheisolatedstrain(HM1)wasclassifiedinM.
luteus.Antibioticsusceptibilitytestsshowedthattheisolatedstrain(HM1)wassensitiveto18kindsofdrugs
inculdingnorfloxacin, cefazolinsodiumandcarbenicilin, etc;andwasmediumsensitivetoceftazidime;and
insusceptibleto5 kindofdrugssuchasnalidixicacid, gatifloxacinandsulfafurazole, etc.
Keywords:Monopterusalbus;hemorrhagicdisease;Micrococcusluteus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