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图6 在三个不同地点80天极早熟玉米的表现
5 试验结论
5.1 通过物候期观察得知80天极早熟玉米能够
完成其各物候期。所以,80天极早熟玉米在蒙古
国中央省、肯特省可以用作打籽为目的种植推广。
5.2 90天早熟玉米能够完成乳熟期,并且株高达
到180cm,产量能够达到3000kg/亩。所以,可以
用作优质青贮玉米推广。
5.3 两种专用青贮玉米产量差异不大,并在蒙古
国中央省气候条件下长势良好,并且在有限的生长
期内均能抽穗、株高达到180cm、产量达到3300-
3500kg/亩。所以,这两种专用青贮玉米均可以大
面积推广。
[收稿日期]2014-08-15
[作者简介]金 国(1978-),男,蒙古族,畜牧师,从事草
原保护建设与技术推广工作。
野生雀瓢驯化栽培试验研究初探
马玉兰1,朝鲁孟其其格2
(1.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2.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要]通过野生雀瓢的驯化栽培试验,重点分析了雀瓢的栽培技术和利用价值。试验结果表明,雀瓢既是优良
天然牧草、天然绿色食品,又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适于在锡林郭勒盟大面积人工种植,在较贫瘠的土质上生
产利用。
[关键词]野生雀瓢;驯化;利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52(2014)04—0053—04
雀瓢 (Cynanchum thesioides var.australe)
Cynanchum thesioides(Freyn)K.Schum.var.australe
(Maxim.)Tsiang et P.T.Li系萝藦科鹅绒藤属多
年生草本植物,该植物属地梢瓜(Cynanchum the-
sioides(Freyn)K.Schum.)另一种变种。野生雀瓢
茎缠绕,分枝较少,叶条形或条状长圆形,以全草及
果实都能入药,果实即摘可食,而且是生物量和营
养物质含量都较高的优良牧草,为各种家畜所喜
食。尤其它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而成
拼块的特点,因此在水土保持方面效果显著。雀瓢
为旱生植物,在我国北方不同类型草原上均有生
长,主要在沙质土、沙砾质土壤和沙壤土上生长良
好。雀瓢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
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和江苏等省区。
生境条件要求在海拔200-2000m的草地山坡、沙
丘或干旱山谷、荒地、田边等地域。
2013~2014年,重点科研课题项目在内蒙古
锡林浩特市进行了野生雀瓢驯化栽培试验,研究结
果表明,栽培第一年长势良好,顶冠层较密,根生长
较深,能够顺利越冬;第二年返青早,在北方干旱寒
冷气候条件下仍然返青生长,成活率达95%。通
过观测,发现第二年的分蘖能力强、占地面积大、生
长快。因此,我们认为,深入研究和实践野生雀瓢
驯化栽培工作,能够为草原生态保护、恢复天然草
原提供新的优良植物资源。
35 草原与草业 Grassland And Prataculture 第26卷 2014年第4期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该试验地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郊,北纬43°58′,
东经113°52′,海拔高度为1048m,属中温带半干
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为华北最冷的地区之
一。年平均气温0-3℃,结冰期长达5个月,寒冷
期长达7个月,无霜期90-120天,寒冷期长达7
个月,1月气温最低,平均零下19℃,极端最低气温
可达零下38℃;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1℃,极端
最高气温可达39℃。锡林浩特市降水量少,年平
均降水量不足300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每
年冬季都有降雪,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平均降雪
总量8-15mm。
1.2 试验材料
试验用的种子来源于锡林郭勒盟境内生长的
野生雀瓢种子,每年9月初至10月底期间,选择发
育成熟而无病虫害的雀瓢果实为种子来源,一般果
实外表呈黄褐色、饱满且大小基本一致为最佳。采
集的果实放置于阴凉干燥处自然晾干,果实含水量
干燥至20%左右时拨开果皮进行人工清选种子。
清选后的种子含水量为15%以下时进行贮藏。播
种之前,对种子进行预处理,确保种子的净度高、发
芽率高,含水量适度、无病虫害,并进行冠毛清除,
才可以作为播种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选地、整地
本试验地选择在锡林浩特市北郊,地势较平
缓、朝阳的地段,土质为沙壤土。整地时进行深耕
翻,翻地深度为30cm-40cm,进行细耙、整平,达
到地平土碎,翻地时结合了足够施入厩肥和堆肥,
施肥要求是170-200kg/hm2。
1.3.2 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为5月上中旬,当气温稳定在12℃
以上时进行了播种,播种时要保证土壤一定的湿
度,播种方法采用了条播,条播行距为50cm,开沟
播种,播种深度为3cm以内,深度依据墒情而定;
播后及时镇压、浇灌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7-
10天即开始发芽。
1.3.3 田间管理
间苗2-3次,最后一次定苗。苗期抗旱性差,
应及时浇水,浇水次数根据雀瓢长势以及气候情况
进行而定。生长第一年不需追肥,第二年长势迅
速,容易缺N素,应及时追施复合肥。清除杂草2
次,培土松土1次。第一年出现牙虫危害,使用
40%的乐果乳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2 生长情况分析
通过试验观测记录,统计了不同年限和生长时
期的生长情况,第一年以种子繁殖,播后7-10天
开始发芽,发芽20天左右开始进入分枝期,播种当
年不开花结果,生育期约130天左右。第一年,营
养生长旺盛,经测定,生长期仅有70天的雀瓢地上
平均株高度为30cm,平均茎分枝数为9.2个,生长
期90天的雀瓢根系平均长度为50cm,形成了较茂
密的顶冠层和根系。第二年返青较早,在本地区无
灌溉、无积雪墒情不足条件下5月中旬即可返青,
返青一周内开始分蘖,6月中旬进入现蕾期,7月中
旬进入盛花期,8月上旬进入结荚盛期,结荚盛期
平均高度为118cm,坐果数为平均每株30个,生育
期约130天左右。雀瓢原生长地、驯化第一年和驯
化第二年生长情况比较如表1、表2所示:
表1 雀瓢的驯化栽培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生育期比较
年 限 播种期 出苗期 分枝期 现蕾期 盛花期 盛果期
驯化第一年 5月中旬 5月下旬 6月上旬 ——— ——— ———
驯化第二年 ——— 5月中旬 5月中下旬 6月中旬 7月中旬 8月上旬
返青
45 草原与草业 Grassland And Prataculture 第26卷 2014年第4期
表2 生长周期内雀瓢的原生长地和驯化地生长情况统计比较
年 限
平均株
高度(cm)
平均茎
分枝数(个)
根系平均
长度(cm)
根蘖繁殖
数(个)
平均每株
果实数(个)
结荚盛期
平均高度
(cm)
原生长地
驯化第一年
驯化第二年
20.2
28.98
———
6.32
9.22
20.18
62.33
48.65
56.00
4
———
9
21
———
30
62.47
———
118
3 雀瓢资源的利用价值分析
3.1 水土保持作用
雀瓢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旱生植物的特
点,可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通过试验观测发现,
播种的第一年,生长70天后高度达30cm,形成稠
密的顶冠层(图1)。第二年返青早,生长90d后平
均高度达118cm,能够形成茂密的地上部分(图
2)。对地面覆盖率较高。试验证明,野生雀瓢经过
驯化栽培,成片、成丛生长,雀瓢的地下茎单轴横生
分蘖能力强、根幅面积大,地上缠绕茎最高达
135cm且分枝较多,能够有效地减少雨水冲刷,有
较强的固定土壤和减少水土流失,可使地表径流减
少75%,水流速度可降低60%,土壤侵蚀减少
65%。另外,播种的第一年主侧根多且长,生长90
天后的根系可达50cm,长于地上部分的高度。第
二年返青之后,每一株生长20天,平均形成6棵分
蘖枝,分蘖过程持续到盛花期。可推算,第二年每
一株雀瓢平均分蘖形成9棵分蘖枝,因此其地下部
分可形成稠密的根网,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作用。
图1 种植第一年生长70d的雀瓢
图2 种植第二年生长90d的雀瓢
3.2 食用价值
雀瓢的果实为绿色奶头状,可以直接食用。新
鲜果实饱满而具有乳液状果汁,具有清香的味道,
是一种不错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食用方面,嫩果
实可腌制、做菜、生吃均可。经过对成熟绿色果实
部分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得知雀瓢果实的营养成
分较高,粗蛋白质含量达15.62%,粗脂肪含量为
6.44%,粗纤维含量为20.64%,粗灰分含量为
5.41%。
3.3 饲用价值
雀瓢是重要的优良牧草之一,并且具有返青
早、生长快、枯黄期晚等优点。瓢雀以其茎叶质地
柔软、木质化程度低,有利于牲畜采食等特点为骆
驼、山羊和绵羊所喜食。据查阅资料和进行营养分
析证明,雀瓢的营养价值较高,其蛋白质含量接近
于紫花苜蓿,且同小麦麸的相当,粗脂肪和灰分也
较丰富,尤以钙的含量较高,接近于一般豆科牧草
的水平。雀瓢所含的蛋白质不仅含量比较丰富,而
且品质也较好,含有9种必需氨基酸,比小麦麸所
含的氨基酸多近一半。
55 草原与草业 Grassland And Prataculture 第26卷 2014年第4期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我们多年的采集植物标本实验调查结果
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雀瓢是优良牧草,具有
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耐践踏、耐寒、耐旱、耐瘠
薄,环境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等优点。野生雀瓢
经过驯化栽培,种子发芽率较高,出苗快而对土壤
湿度要求并不高,能成片、成丛生长,对地面覆盖率
较高,且1年种植多年受益。建议在锡林郭勒盟推
广使用野生雀瓢驯化栽培技术,在缺水干旱的条件
下,如果大面积人工种植雀瓢,既能改善退化草地
生态环境又能增加优良牧草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蒋英、李秉滔,中国植物志(第六十三卷)〔M〕.内蒙古
人民出版社,1977
〔2〕马毓泉,内蒙古植物志〔M〕(第五卷),呼和浩特:内蒙古
人民出版社,1980
〔3〕陈叶、梁军,水土保持植物地梢瓜驯化研究初探〔J〕.林
业实用技术,2008,2
〔4〕中国饲用植物图谱数据库 .基础科学数据共享网生物
学科数据分中心
〔5〕张玉发,不同生态条件下适宜牧草品种的选择、栽培、加
工与利用〔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
会会刊〔C〕;2004年
〔6〕陈山,锡林郭勒草原饲用禾草资源概述〔M〕.中国草
原,1979,10:1-10
[收稿日期]2014-11-08
[基金项目]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重点科研课题项目
“野生地梢瓜驯化栽培研究初探”(ZD2013-
01)。
[作者简介]马玉兰(1966-),女,副教授,从事牧草栽培、
牧草种子检验的教学及研究。
牧科草木樨1号选育及其利用评价
贾 明1,白春利1,赵和平1,高洪文2,丁海君1,王 赞2,张雨军3,戈力兵4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2.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市 100193;
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4.武川县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武川县 011700)
[摘要]草木樨是一种优良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作物,具备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可以综合利用等特点,为
当今许多国家所提倡。我国北方生产上常用的草木樨为二年生草木樨,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栽培,缺乏
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一年生优良草木樨品种。为此,我们于2007年开始引进俄罗斯一年生野生黄
花草木樨种质资源,通过混合选育,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1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
审定通过,登记为育成品种,定名为牧科草木樨1号(品种登记号:N022)。
[关键词]牧科草木樨1号;利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S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52(2014)04—0056—03
1 材料和方法
1.1 品种比较试验
1.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内蒙古农
牧业科学院巴音哈太荒漠草原试验站,东经107°
16′-109°42′,北纬41°07′—42°28′,平均海拔1280
米,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4.6℃,年日
65 草原与草业 Grassland And Prataculture 第26卷 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