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女萎的本草考证



全 文 :度 , 控制剂量 ,避免中毒 ,保证用药安全。杀虫止痒药制剂时 ,应
严格遵守炮制及制剂法度 ,以降低毒性 , 确保用药安全。
3.2.6 注意选择剂型 如应用泻下药时 , 对病情较缓 ,只需缓下
者 , 可制成丸剂内服。在含有金石贝壳之品的丸药中 , 常用神曲
糊丸以护脾胃 、助消化 ,如磁朱丸。杀虫止痒药作内服使用时 ,除
无毒副作用的药物外 ,宜作丸剂使用 , 以利于缓慢溶解吸收。
参考文献:
[ 1]  黄兆胜.中药学 ,第 1版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6:17.
[ 2 ]  温海亭 ,高妮娜 ,葛 兰.浅谈 “治未病 ”在临床上的意义 [ M] .中
医药学刊 , 2006, 24(7):1339.
[ 3 ]  龚建宁 ,宋为民.新编未病学 ,第 1版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5:28.
[ 4 ]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 ,第 1版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7:
203.
收稿日期:2008-07-01; 修订日期:2008-09-29
作者简介:李 子 (1983-),女(汉族),河北河间人 ,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 ,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品种本草考证研究
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郝近大(1951-), 男(汉族),北京人 ,现为中国中医科学
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药品种本草考证 、鲜药研究等工作.
女萎的本草考证
李 子 ,郝近大*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摘要:目的 为研究女萎的品种来源提供文献依据。方法 考证历代本草著作及方书 ,从植物形态 、开花期 、采收期 、炮制
和功效等方面加以论证 。并结合现代对女萎的品种来源认识 ,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考证出女萎原植物是毛茛科铁线莲
属植物女萎 ClematisapifoliaDC., 萎蕤原植物是百合科植物玉竹 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结论 女萎有开发
利用的前景。
关键词:女萎; 植物形态; 开花期; 采收期; 炮制; 功效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5-1264-02
  吴晓燕 [ 1]曾发表有《女萎本草考证 》, 认为《神农本草经 》等
早期本草所记载的女萎是萎蕤 ,其原植物即是玉竹。我们不同意
这样的考证结果。有关女萎本草考证比较少 ,其原植物曾在现代
一些中药文献中论述过 , 但论述得比较简单且论据不充分。鉴于
这些情况 ,我们考察比较历代本草文献 , 从植物形态 、开花期 、采
收期 、炮制和功效等方面加以论证。
1 从原植物形态记载的考证
中药女萎首载于 《神农本草经》 [ 2] , 列为草部上品。女萎的
药用部位是藤茎 、叶或根 ,具有祛风除湿 ,温中理气 , 利尿 ,消食之
功效 , 用于风湿痹症 , 吐泻 , 痢疾 , 腹痛肠鸣 ,小便不利 , 水肿等病
症。但从《神农本草经》[ 2] 《名医别录》[ 3]等早期本草文献来看 ,
基本没有关于女萎形态的记载。 《本草经集注 》[ 4]描述女萎 , 萎
蕤的植物形态:“今处处有 , 其根似黄精而小。服食家亦用之。
今市人别用一种物 , 根形状如续断茎 , 味至苦 , 乃言是女青根。”
因此从《本草经集注》的论述可以看出早期女萎与萎蕤也常有混
淆。正如陶弘景注云:“按《神农本草经》[ 2]有女萎 ,无萎蕤。 《名
医别录》 [ 3]无女萎 ,有萎蕤 , 而为用正同 , 疑女萎即萎蕤也 , 惟名
异尔。”
《新修本草》[ 5]则首次把女萎和萎蕤列为两种药物 , 萎蕤列
为草部上品 , 其植物形态描述引用《本草经集注 》[ 4];女萎列为草
部中品 , 其植物形态描述:“其叶似白敛 , 蔓生 , 花白 , 子细 , 荆襄
之间名为女萎 , 亦名蔓楚。”通过《中国植物志》 [ 6]描述女萎:“三
出复叶 , 小叶片卵形或宽卵形 , 常有不明显 3浅裂 , 边缘有锯齿。
圆锥状聚伞花序多花 ,白色。”可初步推断《新修本草》提到的女
萎为今女萎。
《图经本草》[ 7]有女萎 , 滁州萎蕤和舒州萎蕤的附图。女萎
的附图描绘比较清楚明确 , 与 《中国植物志》 [ 6]描绘的女萎叶序
相似都为对生叶 , 因此可推断此女萎附图即为今女萎。 《中国植
物志》 [ 8]描述玉竹:“叶互生。”《图经本草》的滁州萎蕤和舒州萎
蕤附图也许是描绘不清楚 , 或许是年代久远附图模糊 , 似乎描绘
的叶下部是对生叶 ,上部是互生叶 , 但不能仅此一点就肯定或否
认滁州萎蕤和舒州萎蕤是今玉竹还是今女萎。
明代《本草乘雅半偈》[ 9]描述女萎 , 葳蕤相同的植物形态:
“茎强直 ,似竹作节 , 叶亦如竹 , 两两相值 , 叶端有黄色斑点。 三
月开青花 ,遂结实如珠 , 根横行 ,如荻根及菖蒲。概节平直 , 多脂
润 , 虽燥亦柔 ,须节冗密 ,宛如冠缨下垂之绥 , 而有威仪之义。”根
据上述本草著作和《中国植物志》描述玉竹和女萎的植物形态对
比 , 可推断 《本草乘雅半偈 》描述的植物是今玉竹 , 而不是女萎 ,
因此该本草未区分女萎和萎蕤。
从上述三段文字可以看出 , 虽然唐 《新修本草》把女萎和萎
蕤列为两种药物 ,但宋 《图经本草》和明《本草乘雅半偈》记载的
女萎和萎蕤仅是名称上有所区分 ,而没有实质性内容即植物形态
描述的区分 ,仍有混淆之处。
《植物名实图考》 [ 10]也有女萎的墨线图。此图描绘的叶形与
女萎相似 ,但叶序互生似玉竹 , 花序也似玉竹。因此不能单凭此
附图判断《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原植物是否是女萎。
清代吴继志在《质问本草 》[ 11]中明确指出玉竹的植物形态:
“其根横行多。玉竹茎干强直似竹箭 , 竿有节 , 其形如竹狭而长。
表白里青。三月开青花结圆实 , 其根横生似黄精 , 差小黄白色。
性柔多 ,发其页如竹 , 实是玉竹。观其茎根很似中国之玉竹。 细
按其实又似黄精 , 而差小黄白多发 , 特恐地道不同入药 , 自宜酌
用。玉竹缓脾食胃用根茎叶不用。”并且有清晰的附图 , 该附图
与《中国植物志》的玉竹附图极为相似。因此直至清代古人已完
全认识到女萎和萎蕤是两种不同的药用植物 , 并且称萎蕤为玉
竹。
从上述诸本草记载可看出 ,历史上存在同名异物情况。后来
把女萎和萎蕤区分开 ,但植物形态描述不详尽。初步推断古代记
载的女萎为今毛茛科植物女萎 ,古代记载的萎蕤为今百合科植物
玉竹。
2 根据开花期和采收期记载的考证
《吴普本草》[ 12]曰:“萎蕤 , 二月 、七月采。” 《本草经集注 》[ 4]
曰:“女萎 , 萎蕤 ,立春后采 , 阴干。” 《图经本草》 [ 7]曰:“萎蕤 , 三月
开青花 ,结圆实 , 立春后采根 ,阴干用之。”玉竹的花期为 5 ~ 6月 ,
·1264·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5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5
果期为 7 ~ 9月 ,南方于秋季 8 ~ 9月采收 , 北方于春季采收。而
女萎的花期为 7 ~ 9月 ,果期为 9 ~ 10月 ,秋季开花时采收带叶茎
蔓 , 扎成小把 ,晒干或随时采用鲜品。因此上述诸本草著作提到
的药用植物都是今玉竹。可见 ,在唐 《新修本草》之前 ,女萎和萎
蕤不仅是植物形态描述的记载有混淆之处 , 而且植物开花期 、采
收期的记载也有混淆之处 ,即确实存在同名异物情况。
3 根据炮制方法的考证
《雷公炮炙论》[ 13]只记载萎蕤的炮制方法 , 而没有提到女萎
的炮制方法。明代陈嘉谟在 《本草蒙筌 》[ 14]中同时记载女萎和
萎蕤的炮制方法 , 且萎蕤的炮制方法与 《雷公炮炙论》记载的炮
制方法相同 , 曰:“萎蕤 , 入药采根 , 竹刀刮净 , 蜜水浸宿 , 文火烘
干。勿误取钩吻黄精 , 须仔细辨认真假。又种女萎 ,采得除干 ,去
头上白蕊 , 做成细片 , 拌豆淋酒蒸。从己至申 , 方取曝用 。”现代
玉竹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 ,洗净泥土 , 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
片 , 晒干。可见 , “蜜水浸宿 ,文火烘干”与今 “闷润至内外湿度均
匀 , 晒干”的方法极为相似 , 因此本草实际记载为萎蕤 ,更肯定古
萎蕤即为今玉竹。 《新修本草》[ 5]草部中品曰:“今太常谬以为白
头翁者是也。”与 “去头上白蕊”,疑指同一植物的同一部位 , 又进
一步推断古女萎即为今女萎。
4 根据功效记载的考证
《神农本草经》[ 2]曰:“女萎 , 味甘 、平。治中风暴热 , 不能动
摇 、跌筋结肉 、诸不足。久服去面黑 , 好颜色润泽 , 轻身不老。”
《吴普本草》[ 12]曰:“委萎 , 治中风 , 暴热 ,久服轻身。”现在研究认
为女萎功效是祛风除湿 , 温中理气 , 利尿 , 消食。主治风湿痹症 ,
吐泻 , 痢疾 ,腹痛肠鸣 , 小便不利 ,水肿。玉竹功效是滋阴润肺 ,养
胃生津。主治燥咳 , 劳嗽 , 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 , 内热消渴 ,
阴虚外感 , 头昏眩晕 ,筋脉挛痛 。玉竹药理作用有降血脂 ,缓冲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 降血糖 、抗肿瘤 , 抗衰老及增强免疫力等功
能。因此前半句 “治中风暴热 , 不能动摇 、跌筋结肉 、诸不足”是
指主治风湿痹症 , 推测为女萎;后半句 “久服去面黑黯 ,好颜色润
泽 , 轻身不老”是指有滋润补养 , 抗衰老作用 , 推测为玉竹。可
见 , 《神农本草经》和 《吴普本草》的确存在异物同名情况 , 把女萎
和萎蕤混为同一物种 。
《本草经集注》 [ 4]曰:“今治下痢方 , 多用女萎 , 而此都无止
氵曳之说 ,疑必非也。萎蕤又主理诸石 , 人服石不调和者 , 煮汁饮
之。”可见与女萎主治痢疾 , 腹痛肠鸣症相似。因此我们反过来
可以证明此本草记载的女萎即为今女萎。
《新修本草》 [ 5]曰:“萎蕤(上品), 味甘平 , 无毒。 主中风暴
热 , 不能动摇 、跌筋结肉 、诸不足。心腹结气 ,虚热 ,湿毒 ,腰痛 ,茎
中寒 , 及目痛眦烂泪出。久服去面黑 , 好颜色润泽 , 轻身不老。
女萎(中品), 味辛 , 温。主风寒洒洒 , 霍乱 , 泄痢 , 肠鸣游气上下
无常 , 惊痫寒热百病 ,出汗。”虽然《新修本草》把女萎和萎蕤区分
开 , 但功效的描述仍有混淆之处。
陶弘景认为女萎与萎蕤同功 ,故合并为一条 , 并云今下痢方
多用女萎。苏敬认为有下痢功效女萎 , 乃是另一种女萎 , 其形态
与萎蕤不同 , 于中品另立一条 , 并注云:“女萎功用及苗蔓与萎蕤
全别。”
唐代陈藏器 [ 15]认为:“女萎只有一种 ,疑是青粘。”
而苏颂云:“陈藏器云萎蕤疑即青粘 , 华佗所服漆叶青粘散
是此也。然世无复能辨者 , 非敢以为信然耳。”可见苏颂不同意
陈氏的观点 , 认为女萎和萎蕤是两种不同的药用植物。并且苏颂
在《图经本草》[ 7]中曰:“观古方书所用 ,则似差别 ,胡洽治时气洞
下 下有女萎丸 , 治伤寒冷下结肠丸中用女萎 , 治虚劳小黄芪酒
云:下痢者加女萎。详此数方 ,所用乃似中品女萎 ,缘其性温 ,主
霍乱泄痢故也。又主贼风 , 手足枯痹 , 四肢拘挛 , 菌芋酒中用女
萎。”可见其记载的女萎处方主要治疗痢疾 , 证明此女萎即今女
萎而非是萎蕤。
《本草纲目》 [ 16]曰:“女萎:主中风暴热 , 不能动摇 、跌筋结
肉 、诸不足。久服去面黑 ,好颜色润泽 ,轻身不老。萎蕤:主心
腹结气 ,虚热 ,湿毒 ,腰痛 , 茎中寒 , 及目痛眦烂泪出。时疾寒热 ,
内补不足 ,去虚劳寒热 。头痛不安 ,加而用之 , 良。 补中益气 , 除
烦闷 , 止消渴 ,润心肺 ,补五劳七伤虚损 , 腰脚疼痛。天行热狂 , 服
食无忌 。服诸石人不调和者 , 煮汁饮之。主风温自汗灼热 , 及劳
疟寒热 , 脾胃虚乏 , 男子小便频数 , 失精 , 一切虚损。”毫无疑问 ,
此本草较明确和详尽的记载女萎和萎蕤的功效及主治 ,已经区分
两个不同的药用植物 ,但功效的描述仍有混淆之处。
《植物名实图考》 [ 10]曰:“女萎 , 女萎见李当之。药物诸家误
以解委萎。唐本草以为似白敛。主治痢 ,观王羲之女萎丸帖云:
腹痛小差须用女萎丸得甚速。则比非今玉竹矣 ,原出荆蘘又曰:
鲁国女萎近世方中 , 无用者存原以矣方。”此书提到唐之前的本
草著作把女萎与萎蕤混为一物 ,唐之后记载的女萎有治疗痢疾的
功效。因此更证明直至清代完全认识到女萎和萎蕤是两种不同
的药用植物 ,并且清晰记载女萎的功效 , 即为今毛茛科植物女萎。
从以上诸本草著作记载女萎和萎蕤的功效 ,推测其原植物与
从植物形态 、开花期 、采收期和炮制推测原植物的结果基本一致 ,
即女萎原植物是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女萎 ClematisapiifoliaDC.,
萎蕤原植物是百合科植物玉竹 Polygonatumodoratum(Mil.)
Druce。
5 结论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 》等早期本草中记
载的女萎由于没有植物形态的描述或描述极为简单 ,故很难判断
是来源为何种植物 ,但可推断在《神农本草经》时代所言女萎 , 其
实物是女萎和萎蕤两种药用植物 , 而《名医别录》只记实物萎蕤 ,
不言女萎之名。但绝不能说这几部早期本草所记载的女萎———
萎蕤 , 即是玉竹 [ 1];而早期女萎与萎蕤的混淆也是事实 , 但也不
能因此就认为早期的女萎即是玉竹。而从《新修本草》开始有了
女萎较为详细的形态描述 ,再配合以后历代本草中有关女萎开花
期 、采收期 、炮制及功效等方面的综合考证 ,可以认为古代本草所
记载的女萎应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女萎 ClematisapiifoliaDC.。
参考文献:
[ 1 ]  吴晓燕.女萎本草考证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1, 12(2):179.
[ 2 ]  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影印本)[ M].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 , 1982:154.
[ 3 ]  名医别录 ,点校本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22.
[ 4 ]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点校本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
197.
[ 5 ]  苏 敬.新修本草 ,辑复本 [ 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1:
152, 225.
[ 6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第 28卷 [ M].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80:193.
[ 7 ]  苏 颂.图经本草 ,点校本 [ 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3:
70.
[ 8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第 15卷 [ M].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78:61.
[ 9 ]  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 ,点校本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79.
[ 10]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 M] .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33:519.
[ 11] 琉 球 ,吴继志.质问本草 ,点校本 [ 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1984:65.
[ 12] 吴 普.吴普本草 ,点校本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7:15.
[ 13] 雷 敩.雷公炮炙论 ,点校本 [ M].西安:三秦出版社 , 2001:218.
[ 14] 陈嘉谟.本草蒙筌 ,点校本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110.
[ 15] 陈藏器.本草拾遗 ,点校本 [ 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3:
332.
[ 16] 李时珍.本草纲目 ,点校本 [ 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1994:314.
·1265·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5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