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州油茶成林高产因素浅析



全 文 :高州油茶成林高产因素浅析
高州县林科所 黎伯良
高州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 , 过去没有准
确的数字 。 为了摸清这一 品种的单位面积产
量 , 了解它的经济效益 , 19 7 7年我县开始对
高州油茶单位面积产量进行实测 。 在县内中
心产区的长坡 、 东岸公社 , 选定七块成林标
准地 , 每年进行逐块逐株验收产果量和测定
每块标准地的茶果含油率 。 这七块标准地面
积共8 . 8 71 亩 , 五年平均年亩产油 49 . 2 3斤 ,
相当于一亩 中上水平的花生产油量 , 或等于
40 0斤稻谷的经济价值 。
二 、 测产方法
确定标准地后 , 在标准地周围树冠投影
地方划界标志 , 实测标准地面积 , 对标准地
内的油茶植株进行逐株编号 。 收果时逐株采
摘过秤 , 并 记录其单株产量 、 单果重 、 果形 、
果色 、 病果率等情况 。 每块标准地每年收果
时 , 按各株产果量的多少 , 按比例抽样进行
鲜果含油率分析 。
三 、 实测结果
一 、 标准地的选择
油茶测产标准地的选择 : ①在重点产区
选择 30 年生以上盛产期的油茶成林 ; ②林分
疏密度较为均匀 、 经营管理措施基本一致 ;
③结实中上水平 、 在油茶成林中有一定的代
表性 ; ④林地间种砂仁 、 杂灌木或寄生藤蔓
较少 。
19 7 7一 19 81 年 , 持续五年定位测产 。 其
中 : 19 7 7年测四块 , 6 . 30 1亩 ,平均年亩产油
8 5
.
0 5斤 ; 19 75年测七块 , 8 . 8 7 1亩 , 平均年
亩产油 3 4 . 6 6斤 ; 29 7 9年测七块 , 8 . 8 7 1亩 ,
平均年亩产油 5 0 . 61 斤 ; 19 8 。年测七块 , 8 . 87 1
亩 , 平均年亩产油 39 . 名。斤 ; 198 1年测六块 ,
7
.
3 3 1亩 , 平均年亩声油 43 . 23 斤 。 按总的七
块标准地共 8 . 87 1离 , 五年 平 均 年 亩 产 油
4 9
.
23 斤 , 其中最高的标准 地 , 年 亩 产 油
1 7 3
.
6 7斤 。 ( 详见表 l )
注 : 参加本测产验收工作的有 : 湛江地区林科所梁采殷 、 邱雪萍 、 吴纪曾 、 黄赞贤 ; 高州
县林业局林中弘 ` 余锦芳 、 陈志强 ; 高州县林科所梁学海 、 黄大新 、 韦仔兴 、 吴瑞铭 ; 长坡
林业站邹能章 、 李永坚 、 龙振韬 ; 东岸林业站陈国琼 ; 大石冲林场颜培林 、 吴鹏 ; 高村林场
莫均连 ; 大双林场除强 、 张兆文等同志 , 在此一并致谢 !
表 1油 茶 测 产 标 准 地 各 年 产 油 情 况布号准一一ú计均标地一 .,ù ..!,合平 四 、 高产因素浅析1 . 密度与产盘 : 从七块标准 地 测 产 结果 , 五年平均油茶单株年产油 0 . 43 一 1 . 39 斤 ,一般来说 , 平均单株产鼻高 , 单位面积产量也高 。 但也有例外 , 平均单株产量高 , 而单 位面积产量反而低 , 这就要看单位面积株数多少而定 。 如 3 号标准地比 2 号标准地单位面积株数多 , . 平均单株产量虽低 , 而单位面积产量则高 ; 1 号标准地比 4 号标准地单位面积株数少 , 平均单株产量高 , 而单位面积产量则低 ( 见表 2 o) 可见 , 油茶林密度是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
标 准 面 积 密 , 度 单 株 产 量 单位面积产量地 号 ( 亩 ) /
~ _
,了、 。 , 单位面积株 年平均单株 单 株 产 油 年 平 均 亩 亩产油 量
数比 ( 肠 ) 产油 ( 斤 ) 量比 ( 肠 ) 产油 ( 斤 ) 比 ( 肠 )母画 株戮
1 3
.
0 8 4 6
.
4 1 0 0 1
.
0 0 2 13 4 6
.
6 0 16 2
2 1
.
1 1 4 5 0
.
7 1 0 9 1
.
3 9 3 2 3 7 0
.
2 8 2 15
3 0
.
5 2 1 0 0
.
0 2 16 0
.
7 0 16 3 7 6
.
6 2 2 6 7
4 1
.
0 5 10 0
.
0 2 16 0
.
4 8 1 12 4 7
.
4 3 16 5
5 1
.
0 0 6 6
.
0 1 4 2 0
.
4 3 10 0 2 8
.
6 9 1 0 0
6 0
.
63 才 5 9 . 6 1 2 9 0 . 9 5 2 2 1 5 6 . 5 2 19 7
7 1
.
4 7 6 0
.
0 1 2 9 0
.
6 2
`
14 4 3 7
.
4 1 13 0
2
.林龄与产母: 高州油茶树形高大 、 生 斤 ;、 6 0年生 以后 , ’ 产量渐趋下降 , 如 6 号 、
长期长 。 30 一40 年生 , 产量进入 一 般 盛 产 7号标准地 , 年平均单株产油 。 . 62 一 。 . 95 斤 ;
期 , 如 3 号、 4 号标准地 , 年平均单株产油 90 年生产量急剧下降 , 如 5 号标准地 , 年平
0
.
4 8一。 . 70 斤 ; 50 年生产量进入高峰期 , 如 均单株产油只有 。 . 43 斤 ( 见表 3 ) 。
l 号 、 2号标准地 , 年平均单株产油 1一 1 . 3 9
表 3 油 茶 林 龄 与 单 株 产 油 盆
标准地号 地 点 林 龄 年平均单株 备 注
( 年 ) 产 油 ( 斤 )
l 大石冲细讹 5 O 1 . 0 0 1 、 2 号标准地 , 平均年
单株产油 1 ; 2 斤 ,2 大石冲石矿 5 0 1 . 3 9
一 大 4 0 0 . 7 03 }石冲林场背
4 高 村 上 趟 3 0 0 . 4 8
5 高村进人冲 9 0 0 . 4 3
6 大双猛虎于化 6 0 Q . 9 5 6 、 7 号标准地 , 平均年
单株产油 。 . 8 斤 。7 大双犯人冲 6 0 0 . 6 2
3
. 高 、 低产株的比例与产盘 : 油茶单位
面积产量的高低 , 决定于高产株 比 例 的 大
小 。 ` 高产株 占全林株数 35 肠以上的 , 年平均
亩产油在 45 斤以上 ( 见表 4 ) , 高产株占全
林的比例 , 几乎与单位面积产量成正比 。
附表 4 高 、 低产株比例与单位面积产里
标 准 总株数 年 平 均 高 产 株 . 中 产 株 低 产 株
地 号 亩 产 油
( 斤 ) 株 数 · 占全林 肠 株 数 占全林% 株 数 占全 林肠
l 14 3 4 6
.
6 0 5 2 3 6
.
3 5 4 3 7
.
8 3 7 2 5
.
9
2 6 5 7 0
.
2 8 3 2 4 9
.
2 2 1 3 2
.
3 12 1 8
.
5
3 5 2 了6 . 6 2 18 3 4 . 6 2 3 4 4 . 2 1 1 2 1 . 2
4
.
10 0 4 7
.
4 3 2 O 2 0
.
0 4 8 4 8
.
0 3 2 3 2
.
0
5 6 6 2 8
.
6 9 1 3 1 9
.
7 4 O 6 0
.
6 13 1 9
.
7
6 3 8 5 6
.
5 2 l 4 3 6
.
8 4 3 6
.
8 1。 、 、 2 6 . 4
注; 2 年平均单株产果20 斤以上为高产株 ; 5 一 20 斤为中产株 ; 5 斤以下为低产株 。
分5
4
.植株结构与产凳 : 据调查用直播方法
造林的 4号标准地油茶林 , 现有 1 株 /丛 、 2
株 /丛 、 3 株 /丛 、 4 株/丛四种植株结构的林
分公 我们对各种植株结构分别进行产量调查
结果 ( 见表 5 ) 表明 : 凡是 2 株以上的丛生
植株 , . 均比单生植株产量高 16 ` 1一 9 2 . 3 % ,
尤其以 2 株丛生产量 最 高 ( 比 单 生 株 高
9 2

3 肠 ) 。
附表 5 植 株 结 构 与 产
. . . . .钾. . 曰
~
-
曰曰. . . . .口 . . 曰 . .侧一户 . . . . 州 . . . . 曰 . . . .曰. . .一 . . .甲一 . . . . . . . . . . . . . . . . . . 曰. .日- 侧 . . . . , 门 . . 门. . . . .株 /丛 2 株/丛 3 株/ 丛 4 株/ 丛
丛 数 二 … 2 。 …` 2 6 {_ 1 3 一!一 6平均每丛产果量 ( ,斤 )
各丛产量比 ( 肠 )
丛数占全林 ( 肠 )
产量占拿林 ( % )
19 5 2 1 9
止一 }一一一一 - - - - - 一一一一.168一明
摄一…10 0 13 03 0 8 盛0 _ 0 2 0 0 9 2
2 1
_
6 5 3
.
8 16 2 8 4
口~ . . . ` 一一~ ~ 以~ 一 .一 . 一~ ~ ` . ,尸~ .一 . 习,一一一 ~5 . 抚育管理 与产愚 : 油茶不 同程度的抚育管理 , 就有不 同的产量 。 据测产五块全垦间种砂仁的油茶林 , 6 . 5 3 1亩 , 年平均亩产油51 . 3斤 ; 二块清除杂灌木 、 寄生藤蔓的油茶林 , 2 . 52 亩 , 年平均亩产油 41 . 8斤 ; 二块没 有抚育管理的荒芜油茶林 , 4 . 5亩 , 年平均亩产油 15 . 5斤 ( 、见表 6 )o 林地间种砂仁比荒芜油茶林增产 2 . 31 倍 , 除杂灌、 寄生比荒芜油茶林增产 1 . 7倍 。 可见 , 油茶抚育管理程度越高 , 则增产越大 。表 6 抚 育 管 理 与 产 摄 情 况势一…一…一于
五 、 问题探认
1
. 从上述油茶高产 因素的分析 , 密度被
认为是高产 的主要因素 。 由于密 度 还 受 林
龄、 山地肥瘦 、 抚育管理等诸因素的约制 。
所以油茶成林的密度 , 笔者认为以郁闭之 0 . 7
为宜 。 也就是说 , 应最大限度地缩小林中空
地 , 使树冠均匀分布 , 充分利用光能 。
2
. 从多种植株结构的产量分析 , 以 2 株
丛生为最佳结构是有一定道理 , 这是 由于油
茶具有异株异花授粉受孕率高的特性 , 2 株
丛生有利于授粉和提高受孕率 , 、合理分布树
冠和利用光能 。 而 尽株以上丛生株的产量反
而又低 , 、或许因树冠的挤压程度和空间光能
利用的影响 , 因此 , 今后在规划新造林时 ,
建议考虑采用 2 株丛生造林 , 如用扦插苗造
林 , 则可用不同无性系的双株植 , 为提高植
广东暴雨洪灾期间的重力侵蚀和森林效应
省 林 科 所 霍 应 强
1 982 年 5月 12 日前后 , 在广 东 的 小 北
江 、 滨江 、 绥江发生了罕见的暴雨洪灾 , 同
时山地崩滑等重力侵蚀 (简称 “ 崩山” )非常
普遍 ( 封 2 照片 1 ), 随着山洪爆发 , 形成
泥石流 , 使不少公路 , 桥梁 、 水利设施 、 ` 农
田 、 房屋被毁坏 , 有的村庄和居民点以至灯
镇都被夷平 , 压死人畜 , 中断交通运输 , 给
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 近年来 , 我国很多
地区都先后频繁发生暴雨洪灾 , 并且也普遍
出现崩山和泥石流 ; ” 1 , 因而提出了 不 少
自然科学的新课题 , 有待我们进行研究 。
滑 。 一般都是大量降雨才会产生洪灾 , 这时
土壤也是处于饱和状态 , 故重力侵蚀成为主
要的侵蚀方式 。 若水分下渗活动愈强烈 , 则
重力侵蚀也越严重 , 表现出一些不 同于地表
水土流失的规律性 。
一 、 重力侵蚀及其类型
重力侵蚀就是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
所产生的位移 。 土粒 以至块体的 内 摩 擦 力
( 低坑内部粒 子置换 ) 和凝聚力 ( 低抗土体
断裂分离 ) 都主要取决于土壤含水量 。 在土
壤上的压力一定时 , 内摩擦力和凝聚方都 随
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 ; 所以经水分饱和的
土壤便很不稳定 , ` 在险峻的坡地 上 很 易 崩
1
、 滑 坡
在上层透水性较强而下层透水性较差 、
并且层面倾角又较涉的情况下 , 地下潜流就
在两者之间的接触面上流动 , 形成了一个润
滑面 , 当上部土层处于水分饱和状态时 , 就
会发生大片滑坡或局部滑坍 。 在我们调查的
清远 县秦皇 山、 笔架山及英德县大洞公社等
沙页岩地区 , 因上部 土层较薄 , 多表现为深
度 1 米左右的浅层滑坡 , 由于分 布 范 围 很
广 , 所占的崩山面积比例较大 。
2
、 所 塌 z
土层和岩体中的节理 、 裂隙等结构面 ,
构成其内部隐伏的破坏面 , 特别是结构面外
倾的边坡 、 堑坡 、 谷坡是最不稳定的地方 ,
株产量创造条件 。
3
. 从以上实例说明 , 在油茶成林中 , 优
劣株 ( 高产株与低产株 ) 的比例大小 , 是影
响单位面积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 要改变现
有材拍勺低产状况 , 目前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劣
种换冠 ( 将低产株嫁接良种 ) , 如 林 分 过
密 , 可将低产株砍除 , 使高产株扩冠增产 。
4
. 油茶的经营管理 ( 包括幼林抚育 、 成
林垦复、 老林更新 、 增施肥料 、 间种套种等 )
也是提高单产的因素之一 。 对中壮令林 , 由
于经过数十年周而复始的开花结实 , 自身营
养消耗怠尽 , 更应加强垦复施肥 , 特别是推
广油茶砂仁 间种 , 复壮树体 , 延长寿命 。